艺术|故障艺术

今天一早睁开眼刷淘宝,惊喜的发现淘宝今天的启动页用了故障艺术风格。可惜没截屏,再看就没了。后来打开网页版的网易云音乐,发现banner中也有故障艺术!所以今天我来扒扒最近有点眼熟的故障艺术~

艺术|故障艺术_第1张图片
网易云音乐banner

首先下载了几个故障艺术的app来玩一下,简单搜了这3款:

然后我就停不下来了……

艺术|故障艺术_第2张图片
Appstore里的3款故障艺术编辑软件
艺术|故障艺术_第3张图片
软件试用


开始好好说故障艺术。

故障艺术(Glitch Art),是新媒体艺术里的一个分支类型。而新媒体艺术是一个非常广大的概念范畴,属于当代艺术的一种新型表现形式,新的媒体技术是它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Glitch”这个英文单词的意思是“失灵”,具体指“短时脉冲波的干扰”。故障艺术中的“故障”可以理解成一种自动或人为的失灵和错误。但是,故障艺术不一定只产生于数码环境中,在传统机械媒介里出现的机器故障或人为干扰产生的故障都可以被视为故障艺术的表现形式。故障艺术作品不止是一种电子或机械故障的表达和再现,它还是一种基于故障的审美创作,因此,故障艺术也可以被理解为“美化故障”,或者是通过制造故障和再现故障去完成审美活动的一种艺术语言。

故障艺术的诞生

大概是2010年以后,故障艺术开始在网络上流行,在逐步进入到专业的学术讨论时,也慢慢走进了大众的视野。但其实,故障艺术的出现比人们意识到的还更早一些。

一开始,故障艺术作为电子成像技术里一种出人意料的图像错误,像是科技给人们带来的一种惊喜。而后来,故障电子图像(Glitch Graphics)已成为了一种独特的视觉语言,形成了自己的审美风格,慢慢被艺术家们接受。于是开始有人刻意为之,逐步便在设计领域里也能看到它的影子。

艺术|故障艺术_第4张图片
杰米·凡顿、劳尔·扎利斯基,《数字电视晚餐》,1978年

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早期的新媒体艺术家就开始利用故障艺术的概念来创作作品。1978年,仍处于前数码时代,当时美国游戏工程师杰米·凡顿(Jamie Fenton)和劳尔·扎利斯基(Raul Zaritsky)利用录像带技术制作了故障艺术短片《数字电视晚餐》(Digital TV Dinner)。艺术家迪克·安斯沃思(Dick Ainsworth)创作了这个短片的音效,音效取材于一个叫作“巴利”(Bally Astrocade)的游戏声音。巴利是美国第二代家庭游戏机,是一种卡盒式的家庭游戏设备。它在操作上有种独一无二的特性,即在玩家开机的时候可以选择更换游戏种类,当按下复位按钮时,玩家可以从系统中取出卡盒并引发各种内存转储模式序列。于是,艺术家们利用这种技术和特性,有意地干扰了这个游戏,然后用录像设备记录下了游戏机图像的影像和声音的结果。

艺术|故障艺术_第5张图片
白南准,《磁铁电视》,1965年

除了《数字电视晚餐》之外,故障艺术中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作品也和电视有关。《磁铁电视》(Magnet TV)是被誉为“新媒体艺术之父”的韩裔美籍艺术家白南准(Nam June Paik)在1965年创作的作品。白南准在一台电视机上置放了一个巨大的磁铁,使显示屏里的图像和声音因磁铁的干扰而发生变化。白南准把一个并不复杂的物理的作用力拿出来给人们看,在这个装置作品中还有点孩童般的幽默感。这个作品中的故障属于典型的人为干扰,白南准这种显而易见的有意为之成为了故障艺术的先驱。

图像本身的回归与反思

如今,故障艺术的作品越来越多,艺术家探索的故障类型也在不断拓展,从传统媒介到数码载体,其中的机械错误和人为干扰都有探讨,例如:电脑软件、电子游戏、静态和动态图像、视频、音频,甚至还包括数据库。

例如,意大利青年艺术家贾科莫·卡马诺拉(Giacomo Carmagnola)就创作过一系列有趣的故障艺术的作品。卡马诺拉的作品不全是展现数码图像的故障错误,而是使用故障语言作为一种言说的手段,讨论媒介和图像意义的关系。二维的平面艺术使用静态图像传递艺术家的私人情感,在我们理解这类作品时,得考虑到“符号意义”和“能指所指”的关系。

艺术|故障艺术_第6张图片
贾科莫·卡马诺拉,《教堂火焰》,2014年

在第一件故障作品《教堂火焰》(Church fire)中,卡马诺拉的就形成了他的个人风格。“最开始,我只是,想做一个实验,”他说,“我把像素分类技术和Photoshop修图结合起来,结果令我很满意,于是我就继续了这种创作手段。”

与很多先锋的故障艺术不同的是,卡马诺拉的作品在画面上还是有一定的装饰性的。不像很多故障艺术一看就是某种程序的错误,卡马诺拉的数码拼贴看上去还是非常让人赏心悦目的,在构图和色彩上,都遵循了许多绘画和摄影的审美原则。这也形成了一种别具个人风格的故障艺术表达语言。在卡马诺拉的许多作品里,我们都可以看到数码拼贴的风格。他把翻拍的老照片和像素分类产生的独特图案结合起来,形成了新与旧的碰撞。在其父亲的旧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到旧的文化符号,含有艺术家的私人记忆和历史情感;同时,新媒体技术产生的新图像遮盖了画面中人物的脸,新与旧融合之后,个人的面容与身份被数码时代的抽象覆盖,特指的私人回忆被毁灭,能指产生所指,犹如一个时代的缩影。

艺术|故障艺术_第7张图片
贾科莫·卡马诺拉,《"GWM" - OFFF,让我们供给未来》,2015年

同样是让一种新技术的图案遮蔽人物的脸,卡马诺拉还让一些代表着古典艺术的白色大理石人像的脸变得面目全非,比如在《"GWM" - OFFF,让我们供给未来》("GWM" - OFFF, let's feed the future)中,一种在历史中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的艺术形式在新媒体技术下产生出奇特的变形和杂糅,过去的英雄变成了新时期的无名氏。这种图景出现在今天,到底是新型艺术对于古典艺术的革新,还是新技术对于传统审美的摧毁?卡马诺拉似乎在这类作品中询问:什么是艺术?艺术的功能是什么?

故障艺术是新科技给艺术家们带来的惊喜,但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大众审美的不断演变,总有一天,故障艺术也会成为“过时”的艺术形式。就像在智能技术和移动便携技术已成为话题热点的今天,老式的台式电脑已快要进入科技博物馆了。虽然和一百年前的人类生活相比,这种电脑已是非常惊人的科技进步,但现在,它们早已是老古董。

在卡马诺拉的作品里,那老式电脑显示屏中溢出来的“故障流”与白南准的《磁铁电视》有些隔空呼应之感。这种在二维世界、在数码环境里的自娱自乐,就如同那块电视机上的巨大磁铁,是另一种层面的人为干扰。或许,这种“溢出来”的故障艺术也是一种艺术家的自嘲:现在人觉得很炫酷、很时髦的故障风格,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就会成为后世人眼里的老古董,就如台式电脑一般,都是被不断进步的历史和不断更新的科技淘汰下来的东西。

以上内容摘自中国美术报网,作者苏也

接下里欣赏一些故障艺术:

艺术|故障艺术_第8张图片
艺术|故障艺术_第9张图片
艺术|故障艺术_第10张图片
艺术|故障艺术_第11张图片
艺术|故障艺术_第12张图片
障艺术家所做的迈阿密街景
艺术|故障艺术_第13张图片
故障艺术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艺术|故障艺术_第14张图片
酒吧门面


故障艺术的应用

故障渐渐被音乐人和视觉艺术家接纳。因为故障艺术看起来有支离破碎、逻辑不通,几分抽象的感觉,如果加以设计,可以让你的作品显得活泼俏皮、灵活有趣,带来新的创新效果。可以在海报、banner、专辑封面等平面设计,也可以用于酒吧涂鸦,室内设计和装潢等。

Well,要不要试一试?

你可能感兴趣的:(艺术|故障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