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我们应该坚持”,“我们选择培养习惯”,更值得去做

比起“我们应该坚持”,“我们选择培养习惯”,更值得去做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文/温佛佳

这段日子,在参加一个形象重塑训练营系列课程,其中,有一项内容为减脂塑形。

群里很多学员都已是30+、甚至40+的妈妈了,生完孩子,疏于锻炼,减重飙升,于是减肥便成了她们的首要目标。

开训仪式上,大家纷纷拍着胸脯宣誓,“一定要坚持运动,死磕42天(我们的训练时长),42天后,脱胎换骨,凤凰涅盘,秒变A4腰。”

可根据今早训练营老师的通报,开训半月以来,各训练营“减脂塑形”一课,其打卡率却呈明显下降趋势,情况并不乐观。

说实话,对于很多长年迈不动腿、管不了嘴的朋友来说,一下子告别摆脱“葛优躺”的生活模式,进入高强度的运动然脂的状态,确实,并不是一件快乐而容易的事儿。

不过,相比之下,运动于我,却真是一种享受,是一桩风雨无阻、自然而言就会完成了的“everyday routine”。

从大学毕业至今,我已有7年的“跑龄”。每天,慢跑40钟,再完成60到100个深蹲,最后做一些简单的瑜伽拉伸,差不多保持1小时的运动量。

如果哪一天,自己没完成这1小时的运动,浑身就会不自在,挠心抓肝的,就觉得不对劲儿。

当然,细数起来,我自己也不是所有事情都像运动一般,避免了沦为“three minutes’passion”(三分钟热度)的命运。

因此在2018年钟声即将敲响之际,我便思考起,为何很多事情,总以信誓旦旦开头却又以半途而废终止这一问题来。

比起“我们应该坚持”,“我们选择培养习惯”,更值得去做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仔细一想,在智能手机高度普及的当下,“自律”、“坚持”成了最高频出现的词汇,成功人士似乎总是与“极度自律”、“特能坚持”挂钩,各种谈“自律”、论“坚持”的爆文,屡见不鲜。

为何?

因为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智能手机构建出的包括微信、微博、公号等虚拟时空,疯狂地瓜分着人们原本有限的时间。

若稍无抵抗力,人就很容易掉进虚拟世界里去,诸多现实世界值得去做的事,就没了精力,没了时间。

那些公认的值得一做的事,包括锻炼,包括读书,包括减肥,包括不熬夜......

而按照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原理,人的需求包括生理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被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一旦前几种需求都得到满足后,人都会有自我实现的需求。

因此,“舒服”、“沉溺”久了,人都可能在某个夜深人静的夜晚,恍然醒悟,后悔不已,哀悼起那些蹉跎了光阴岁月。

很自然地,也便敬佩起那些自律的人,艳羡起那些能坚持的人。

比起“我们应该坚持”,“我们选择培养习惯”,更值得去做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可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啊。

于是,看着发胖的身体,我们对自己说,“我应该坚持运动”;瞅着日益生锈的大脑,我们对自己说,“我应该坚持读书”;望着不断加深的黑眼圈,我们对自己说,“我应该坚持早睡”......

我应该坚持......没完没了的“我应该坚持”......

可,回望自己那一列列冠名以“我应该坚持......”的事项,遗憾的是,大多都没能坚持下来。

而那些每天都会去做的事儿,反而不需要坚持,不废吹灰之力就完成了的。

刷牙要坚持吗?吃饭要坚持吗?睡觉要坚持吗?

不需要!因为这些事情,都早已经成了我们的习惯。

早上爬起来,睡眼惺忪,我们就走进了盥洗间,拿出牙刷,挤出牙膏,开始刷牙。中午十二点了,手头工作没做完,也会先放下,去餐厅吃饭。

我相信,几乎没人抱怨,“哎,刷牙真是太难坚持了!”或者“吃饭太难坚持了!”

为什么?

因为刷牙、喝水、吃饭,是我们潜意识里认为“必需去做的”,是“对我们有好处的”,我们从来不觉得需要坚持,我们毫无压力便可以轻易完成。

一件事情,一旦你将它变成像刷牙、喝水、吃饭一样,成了一种必需,成了一种习惯,就不会再耗费任何能量,却可日日从事了。

因此,比起提倡“咬牙坚持”,更应该努力“培养习惯”,习惯了的事情,不需你去坚持,而需要坚持的事情,很可能,有一天,你就不愿去做了。

我们真可以有意识将想要做的事,变成一种必需,变成一种习惯,并在心里告诉自己,它对我很重要,因而,我会培养做它的习惯。

那么,你就不用叫苦连天地抱怨坚持很难了。

就像对很多人特别难的“运动”,对我成了一种习惯和必需。

冬天天寒地冻,还是没法阻挡我迈开步子的欲望。

停止说“我要坚持”吧,告诉自己,“我要培养”!

比起“我们应该坚持”,“我们选择培养习惯”,更值得去做_第4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再来看“我应该坚持.....”的“应该”。

很多事情,我们没能一直去做,除了上面讨论的,没有将坚持变为一种习惯之外,也还源于“应该”这个极具威胁的词儿消耗了我们很多能量。

“应该”承载了太多压力,包括内疚、恐惧、自责等负面情绪。

一旦我们对自己说,“我应该坚持......”,实则暗含了我们做的不够,没有阅读,没有运动,没有早睡等,让我们羞愧,我们的能量便会被吸引到关注我没有做好得事情上去了。

关注没有做好的事情,焦虑、压力、奔溃等负能量自然就会将我们包围。最终的结果是,我们的力量感减弱,无法支撑持续的行动。

心理学家提倡,人应该学会摆脱“应该”的生活,用“选择”二字代替“应该”,对自己的生活掌握选择权,这样,才能最有力量、才能最为自由。

而在自由轻松、能量满满的状态下,人更能持续做好一件事。

所以,与其说“我应该运动”,不如说“我选择运动”,与其说“我应该阅读”,不如说“我选择阅读”.......

一词之变,力量感完全不同了。

思考至此,我就实在敬佩那些能够用心培养一种好习惯的人了,而对那些咬牙拼命坚持做一件事的人,有的只有一种疼惜。

因为,习惯了的事情,哪里还需要坚持!

好了,试试看,练习用“我选择培养.....”取代“我应该坚持....”,或许,生活就会另有转机。

Who knows?

你可能感兴趣的:(比起“我们应该坚持”,“我们选择培养习惯”,更值得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