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见或是不见,蓝花楹就在那里;
不远不近,驻足于你心里。
你抬起头,望向天空,疏影横斜中,那蓝色花朵风铃般的回应着蓝天中的那一抹白云。
你低下头,看蓝花一朵一朵飘落。微风中,它跳着芭蕾,优雅地画着弧线,慢慢地慢慢地铺满地面。
那满目的蓝海,恰如那一低头的温柔。
时至今日,肯尼亚的蓝花楹,花期已为时一月。
初始,它满树的蓝色,纯净的无半分杂质。
但此时,在这蓝色花海之中,却有绿色小心翼翼的冒出来,唯恐打扰了这蓝色的清修。如油彩画,却又未用重墨,绿色便淡淡的融入其中。
蓝花楹的绿叶,长长的枝条,绿叶左右对生于枝条两侧,如一片一片的羽毛,轻盈之中,它又弯弯垂下。
是的,蓝花楹先花后叶,一如我们的梧桐。栽下梧桐树,引得金凤来。有凤来仪,梧桐和凤凰总有着千丝万缕的纠葛,蓝花楹又是和什么纠纠缠缠,抑或是它一直这么独处于世、傲视群芳?
想起黛玉葬花,她略带忧愁、略有感伤的肩扛花锄、手拎花袋、颦颦婷婷却又带病态的款款而来,低吟着"而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其寄身于贾府、却又爱而不得的心绪溢于诗词之中。
但不知,如若黛玉见蓝花楹,又会是何种感慨?或者是蓝花楹恰称其心,一如黛玉在绝望中等待爱情,那丝忧郁在微风中荡漾。
初见蓝花楹,学识浅薄的我未知此为何物,但却见其美丽、卓尔不群。这蓝色的花树如雨后春笋般的一下子占据了肯尼亚的大街小巷、角角落落。
我虽学术不精,却也一心向学。拍了张这蓝色花树照片,拿给小朋友老师看,此时才得知其名--Jacaranda,中文名——蓝楹树,但我们却更多的称其为蓝花楹,似乎这名称赋予了它更多的遐想和浪漫。
至此,在路上、又或者在家里,我的目光总愿意透过那扇窗,去追寻它的身影,看它在这满是绿色的世界中、如何的鹤立群芳。
但心中却总有着那么一丝的不尽如意,欲求近距离去触摸它。
很多时候,我都膜拜于中国的古诗词,它总能恰如其分的表达出你此时的心境。犹如这句"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无需多言,却道出了当我发现近距离接触蓝花楹之地时的惊喜。
偶经小道,望着铺满了一地的花海,我想起"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蓝花楹便是如此地满足着你,你见或者不见,它总在你身边。
想起小朋友这学期的主题"garden",放学之后,便带他去寻那满地的温柔,希望他能够感受到如此诗意般的生活。
结果,意料之中,却又意料之外。
刚刚走到这条小道,他看到零星散落地面的蓝色花朵,蹲下、或者坐在地面上,小手不停的捡起花朵放进他带来的小袋子里。
等待半刻,继续前行。
小鸟啁啾,蓝花楹伫立于小道两侧;微风吹过,蓝色花朵如微雨般飘落。小朋友驻足而望,好一会儿,他感慨而出"纷纷飘落"。
于我而言,这是惊喜。小朋友以他自己的语言、恰如其分地表达着他的所见所想。记得他不足两岁时,每次带他到海边,他总会来这么一句"大海的味道"。
前几日,网络风行的一句话,教育的最大目的在于——当你看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样的美景时,你所能表达出的不仅仅是"哇,贼美"这样淡而无味的话语。我想这便是教育的魅力所在,也是语言的魅力所在。
他在地上捡起一根树枝,然后挑起他装满了蓝花楹花朵和石子的袋子,跳跃着。此情此景,像极了黛玉葬花。但却无黛玉的忧郁,他欢快地不断寻找着他以为惊奇的发现。
偶尔,蓝色海洋中,他跳着跑来,那微风中的童年;
偶尔,花海中的几个蚂蚁洞穴,他蹲在那里,试图用小木棍来遮盖洞口。
不远处的一株蓝花楹,在其蓝色之中,却又有着红色的花瓣,纠纠缠缠,水乳交融。细看,才知是红色的三角梅藤爬满了蓝花楹树。一圈又一圈,难舍难分。这红色为蓝花楹的忧郁注入了阳光般的明媚,大概这就是蓝花楹一直在等待着的。
我想,风景最美不过如此。
但是,我却独醉心于那低头时满地的温柔,如小朋友一样对其一见倾心。让你不觉其忧郁,但觉其宁静而又致远。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蓝花楹,它的纯洁本当如此。
在肯尼亚,这便是蓝花楹。它,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在肯尼亚,这便是蓝花楹。它,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