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昭襄王与外戚的斗争
春秋战国时代,诸侯国之间相互婚嫁。秦宣太后就是楚国的姑娘嫁到秦国来的。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实行的婚姻制度是一夫多妻制。秦惠文王的妻子是分等级的,第一等级是王后,第二等级是夫人,其余的名号顺序是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等。当初,宣太后嫁到秦国时,等级是“八子”,因为她姓芈氏,因此被称为“芈八子”。
芈八子在秦惠文王家庭里的地位一般,在王后、夫人、美人、良人之下,在七子、长使、少使之上。不过,她有两个优势:一是有3个儿子;一是有同母异父弟弟魏冉在朝里作官。
公元前311年,秦惠文王死后,他的王后的儿子秦武王继位。秦武王“有力好戏”。公元前307年,秦武王逞强与大力士比赛举鼎,用力过猛,折断了膝盖骨。在当时的医疗条件下,伤断筋骨是要命的病,秦武王嬴荡不久就去世了。
秦武王英年早逝,没有儿子,王位由谁继承呢?秦武王有许多异母兄弟,芈八子的大儿子嬴稷是秦武王的异母兄弟之一。嬴稷当年19岁,在燕国作人质。芈八子和她的弟弟、也就是嬴稷的舅舅魏冉经过一番努力,使得嬴稷继承了秦国王位。
公元前307年,嬴稷做了秦王,就是秦昭襄王。“母以子贵”,他的母亲芈八子的地位立即上升,荣升为“太后”。从此以后,芈八子就被称为“宣太后”。她的弟弟、秦昭襄王的舅舅魏冉升任为将军。
秦昭襄王年轻,他的母亲宣太后掌管秦国大权。魏冉出任国相,被封为穰侯;宣太后的同父同母弟弟芈戎封为华阳君;宣太后的另外两个儿子、也就是秦昭襄王的弟弟:嬴悝封为泾阳君,嬴显封为高陵君。穰侯魏冉、华阳君芈戎、泾阳君嬴悝、高陵君嬴显这4人的权力极大,当时人们称之为秦国“四贵”。
秦昭襄王在3年后举行了成人礼,“王冠”,开始自己执掌王权。此时,辅佐秦昭襄王的不是秦宣太后,而是她的弟弟、昭襄王的舅舅穰侯魏冉。穰侯魏冉辅佐秦昭襄王,执行商鞅制定的一套耕战政策,启用著名将领白起,不断对外用兵,攻占诸侯国的土地,各诸侯国都很畏惧。司马迁在《史记·穰侯列传》里评论穰侯魏冉说:“穰侯,昭王亲舅也。而秦所以东益地,弱诸侯,尝称帝于天下,天下皆西向稽首者,穰侯之功也。”
宣太后芈八子曾说:“ 上古造字,玉王同子,玉子三横一竖,三横乃天地人,一竖乃参通天地人者,是谓王。”她早早将一颗虎狼之心种于秦王嬴稷。嬴稷也急于想摆脱外戚的控制。
秦昭襄王三十六年(公元前271年),从魏国来了一个说客,名叫范雎。为了一个更好的前途,范睢乘秦相魏冉来魏国之时,表明自己想跟随之愿望,不料魏冉让其擦屁股并闻其臭,后又受尽魏相和其主子的痛打,扔入茅厕,本一命呜呼,幸哉!厕之仆人救之,从此便立誓要谋取秦之相位,正所谓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范睢改名为张禄。《史记》中有《范雎列传》。范雎游说秦昭襄王,批评穰侯魏冉越过韩国、魏国攻打齐国的纲、寿,目的是扩大他自己的封邑,为个人谋利。范雎提出了“远交而近攻”的军事、外交战略,“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这是一条符合秦国利益和现实的统一六国的战略思想,秦昭襄王欣然接受,以范雎为客卿,一起谋划对外用兵。
范雎受到秦昭襄王的重用后,过了几年,到秦昭襄王四十一年(公元前266年),乘机向秦昭襄王进言,建议秦昭襄王加强自身的权力,做一个唯我独尊的“王”。
《战国策·秦策》中,记录了范雎对秦昭襄王的谈话。范雎分析了诸侯国与秦国的政治形势,认为秦国太后、穰侯、泾阳君、华阳君、高陵君的权力太大,说道:“臣今见王独立于庙朝矣,且臣将恐后世之有秦国者,非王之子孙也。”
听了范雎的分析,秦昭襄王认为十分有理,于是“废太后,逐穰侯,出高陵,走泾阳、华阳于关外”。秦昭襄王任命范雎为国相,还把“应”这个地方封给范雎,范雎此后被称为“应侯”。秦昭襄王对范雎说:“昔者齐桓公得管仲时,以为‘仲父’。今吾得子,亦以为‘父’。”
秦昭襄王四十一年(公元前266年),秦宣太后的“太后”地位被废除了。宣太后无权无势,身体本来就已衰弱,受此打击,第二年就忧郁而死。宣太后去世后,被埋葬在“骊山芷阳”,也就是今天的洪庆。
齐国的衰弱
这是一部完全讲述历史的电视剧,期间有两幕爱情故事动人心弦。百度一下,居然都是虚构!虚构!不过苏秦的(爱恋史)虚弱了齐国,是真的。毕竟削弱齐国,间者苏秦是头目。
第一幕,苏秦,字季子,战国时代东周洛阳人,为当时著名的纵横家。苏秦的一生,表面上摇摆不定,实际上一直忠于燕国,因为燕国是第一个接受他、愿意任用他的国家。电视剧上是说他喜欢燕国的一个王妃,为替心上之人报杀子杀父之仇,才到齐国做间谍,一度搞垮当时与秦国并称帝的齐国。苏秦为了燕国利益考虑的合纵抗秦政策,对燕、赵、韩、魏、齐、楚六国都有好处。他凭借自己的出色才华,挂上六国相印,让秦国军队十五年不敢跨出函谷关。公元前284年,燕以乐毅为上将军,合燕、秦、韩、赵、魏攻齐,攻入临淄,连下七十余城。
电视剧中秦王问苏秦:“你一生为燕国奔波,难道真的是为了报王妃之仇。”苏秦回忆答到:“人世无常,人情冷暖,帮忙一生,碌碌无为,然无奈悲苦一生,若能遇见斗沙之美好,一足以。”一生之巅峰后却是一生之落败,结局很惨,苏秦被齐王车裂于市。
齐国的削弱还应与孟尝君田文有关,田文,齐国宰相,战国四公子之一,爱惜人才,好客养士,但绝非真君子,联合韩、魏击败楚、秦,出任齐国相国,后来齐国内部叛乱,田文被迫出逃,先逃到秦,被认做宰相,遭宣太后排斥,仓皇离弃秦国而走,后又投奔魏国,被魏王认为宰相,并联合秦、赵与燕共同讨伐并大败齐国。
第二幕,(虚构)便是秦昭襄王嬴稷,王妃王后并非他的真爱,他喜欢一个女子,名魏优伶。最终得太后同意,并与之成婚,谁知优伶是一心来报当年穰侯灭家国之仇的女人,秦王不忍心杀她,优伶落入冷宫十年后太后将其赐死。还有一幕是白起与赵蔓之恋,因其虚构便不愿提起,真实历史其是白起的妻子是魏冉之女。
赵国的削弱
公元前226年,一场生死之战“长平之战”,大大虚弱了赵国。
公元前266年,赵惠文王卒,孝成王立。这时,秦国采取应侯范睢“远交近攻”的谋略,一边跟齐国、楚国交好,一边攻打临近的小国。周赧王五十五年(前260年),秦国进攻韩地上党。上党的韩国守军孤立无援,太守冯亭便将上党献给了赵国。于是,秦赵之间围绕着争夺上党地区发生了战争。这时,名将赵奢已死,蔺相如病重,执掌军事事务的只有廉颇。于是,赵孝成王命廉颇统帅20万赵军阻秦军于长平(今山西高平县西北)(参见长平之战)。当时,秦军已南取野王(今河南沁阳),北略上党(今山西中部地区),切断了长平南北联系,士气正盛,而赵军长途跋涉而至,不仅兵力处于劣势,态势上也处于被动不利的地位。
面对这一情况,廉颇正确地采取了筑垒固守,疲惫敌军,相机攻敌的作战方针。他命令赵军凭借山险,筑起森严壁垒。尽管秦军数次挑战,廉颇总是严束部众,坚壁不出。同时,他把上党地区的民众集中起来,一面从事战场运输,一面投入筑垒抗秦的工作。赵军森严壁垒,秦军求战不得,无计可施,锐气渐失。廉颇用兵持重,固垒坚守三年,意在挫败秦军速胜之谋。
秦国看速胜不行,便使反间计,让赵王相信,秦国最担心、最害怕的是用赵奢之子赵括替代廉颇。赵王求胜心切,加之赵胜的一直主张攻战,终于中了反间计,认为廉颇怯战,强行罢廉颇职,用赵括为将。虽然蔺相如力谏,指出只知纸上谈兵的赵括不适合担此重任,但赵王不听,任用赵括为将军。赵括代替了廉颇的职务后,完全改变了廉颇制定的战略部署,撤换了许多军官。秦国见使用赵括为将,便暗中启用武安君白起率兵攻赵。大败赵括军于长平,射杀赵括,坑赵兵四十余万。赵长平之战,赵国损失四十五万人。
长平之战后,秦国趁势包围赵都邯郸(邯郸之战),持续一年多,秦王想派白起速战速决,白起因“白纸诏”,痛心杀赵降军20万,又因秦王轻易听信丞相嫉妒白起而说的谗言,而不愿出兵,最重要的理由是,他知道攻邯郸之机已过,就算出兵也将必败。公元前257年,秦昭王赐白起自杀于咸阳东杜邮亭,根据《史记·白起列传》中记载,死而非其罪,秦人怜之,乡邑皆祭祀,如此,一代战神陨落。
后幸有魏公子信陵君窃取兵符相救得以不灭,但国力已大减。
楚国的削弱
因为比较熟悉爱国诗人芈原(屈原),就将屈原作为一条线来讲楚国。屈原是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留下姓名的伟大的爱国诗人。他被世人称为“诗歌之父”。公元前342年屈原诞生于楚都丹阳,屈原自幼勤奋好学,胸怀大志。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常与怀王商议国事,参与法律的制定,主张章明法度,举贤任能,改革政治,联齐抗秦,提倡“美政”。在屈原努力下,楚国国力有所增强。为人性格耿直,却因在修订法规的时候,不愿听从上官大夫的话与之同流合污,再加上楚怀王的令尹子兰、上官大夫靳尚和他的宠妃郑袖等人,受了秦国使者张仪的贿赂,不但阻止怀王接受屈原的意见,并且使怀王疏远了屈原。
公元前305年,屈原反对楚怀王与秦国订立黄棘之盟,但是楚国还是彻底投入了秦国的怀抱。使得屈原亦被楚怀王逐出郢都,开始了流放生涯。结果楚怀王在其幼子子兰等人的极力怂恿下被秦国诱去,电视剧中说楚王被秦王使出楚王太子病重的计谋,让其偷偷回国,谁知子兰想独自称王,将父亲拒之门外,楚王无奈,以和氏璧为信物,想见赵王,赵王得璧,却不愿收留奄奄一息的楚王,又将楚王送与秦国,不日,楚王离世。
楚襄王即位后,屈原继续受到迫害,并被放逐到江南。公元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带兵南下,攻破了楚国国都,屈原的政治理想破灭,对前途感到绝望,虽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只得以死明志,就在同年五月怀恨投汨罗江自杀。老百姓听到噩耗很悲痛,争先恐后的来打捞他的尸体,结果一无所获。
魏国、韩国、燕国暂不提
秦国之崛起
最后来看各国之结局,赵王起头,连合六国到往王畿,奉周天子昭,讨伐虎狼秦国。秦国虽然没了战神白起,没了计谋多多的范睢,却还有45万士卒。而六国加起来不过十万,汾城之战,大败六国。六国实力大减,此时周天子离世,秦王嬴稷自称帝王。并立下誓言终将灭六国,成为正统。
公元前251年,在位56年的嬴稷离世,过往秦孝公用商鞅,始有法制,推行耕战,秦惠文王任张仪,连横合纵,雄起于战国七雄。但秦国终能以大国之势崛起,并奠定统一大业的根基,却是在秦昭襄王的时代。秦昭襄王死后的31年,其曾孙嬴政统一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