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自律走向成熟

带着自律走向成熟的路

 

2018一到来,我习惯反思过去一年的收获、得失、成长。

我发现过去听到最多的一句就是,“媛媛,你还不成熟。”

成熟是什么,怎么定义呢?我开始找寻答案。

通过寻找身边的一些所谓的成熟人士的特征,观察他们处理问题的方式,分析他们的思维逻辑。我的总结是,所谓的成熟,就是心智成熟,情绪稳定,懂得控制和平衡。

最近读了一本书《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印证了我的想法。这是一本心灵成长的著作,由一个从业多年的美国心理医生M.Scott peck所撰写,是给在漫漫人生中,渴望蜕变的我们,一份珍贵的礼物,值得细细阅读。

成熟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自律。M.Scott peck说:“自律是解决人生问题最重要的工具,也是消除人生痛苦最主要的方法。”世间所有的痛苦源自于人的不自律,不自律的背后是懒惰。大多数人都是趋利避害,这是人的本性,没有人喜欢痛苦,然而人生是一个不断面对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

美国开国先哲本杰明.富兰克林说过:“唯有痛苦才能给人带来教益。”复杂的问题可以开启我们的智慧,激发人的潜力和勇气。所以自律是一种人生智慧、一个解决问题重要的工具。

通过自律,我们学会忍受痛苦,获得成长。那么自律是什么?

作者认为,自律的四个原则是:延迟满足感、承担责任、忠于事实、保持平衡


带着自律走向成熟_第1张图片

 01 延迟满足感

作者用了一个吃蛋糕的例子来表述—一块奶油蛋糕,是先吃奶油还是先吃蛋糕,又或者是一起吃呢?在吃蛋糕时喜欢先吃奶油的人,通常会先做简单的工作,后做困难的,这样越接近一天结束,就越容易痛苦,因为这人很容易养成拖延工作的习惯。相反,一个人每天先做痛苦的工作,完成后大部分时间就会是轻松的。

曾有人做过一个软糖实验,实验者发给儿童每人一颗好吃的软糖,同时告诉孩子们:如果马上吃,只能吃一颗;如果等20分钟后再吃,就给吃两颗。然后实验者离开了房间,暗中观察孩子。他们发现有的孩子急不可待,把糖马上吃掉了;而另一些孩子则耐住性子,通过闭上眼睛或者歌唱转移注意力来克制自己的欲望。

实验者在十几年后再次考察这群孩子,发现能够克制自己欲望选择等待的孩子,学习成绩会相对好一点,而再日后的几十年,其工作表现也更加出色,更容易获得事业上的成功。

为了长远的目标克制一时的快感,推迟享受的能力,是自律;为了减肥克制对食物的欲望,是自律;为了对家庭的承诺,不给异性暧昧的机会,是自律;为了学好舞蹈,每天勤奋地练习,是自律。

懂得延迟满足,先苦后甜,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成熟的表现。


带着自律走向成熟_第2张图片

                                                                             

02 承担责任


如果你不能解决问题,你就会成为问题。

问题的堆积会像一座座山丘横亘在我们心中,阻碍心灵的成长。面对问题,勇敢地面对。

18岁之前,父母承担着养育子女的责任。但是今天,在中国的家庭,成年人宛如一个一个长不大的“巨婴”,依然在原生父母的保护下。著名心理学家武志红曾在《巨婴国》中提出,90%中国的成年人都是“巨婴”。

共生、全能自恋、偏执分裂,是武志红总结的巨婴三大特征。

其中一个最明显的共生事件,就是催婚。每到过年,三姑六婆就开始问,你怎么还没有结婚生子啊?你是不是不正常呢?

有些父母认为儿女生成家就是“成熟”的标志,仿佛一过了30岁,便是一个门槛,子女结婚了才是真正的长大。

心理学家玛格丽特·马勒,将6个月前的婴儿期称为正常共生期。意思是,只有这个阶段的共生,才是正常共生,以后的共生,都是病态共生。

我有个朋友小A,与她的母亲存在不正常的共生关系。由于是单亲家庭的关系,母亲过度关注小A的成长。即使小A已经二十多岁了,工作好几年,她的母亲依然把她当做孩子,尤其是对她的择偶标准处处干涉。

小A好多次跟我说,跟母亲在一起,感觉要窒息。但是又不敢公然违背母亲的意思,怕母亲伤心。近两年她母亲开始频繁要求小A相亲,让她苦不堪言,两个人的关系也变得僵化,经常为这件事争吵。

我看到了小A与其母亲的界限非常模糊,母亲没有界限意识,出现了“移情反应”,即是过度将自己的期望和情感投射在小A身上,希望通过小A实现自己的情感需求,满足自己,其实看似是为小A好,实际上是一种情感绑架。

这件事上,小A的母亲过度包揽了责任,找对象这件事本身是小A的事情。而小A也没有承担自己的责任,明确地建立关系边界,告知母亲这份责任不属于母亲,导致了两人的关系越来越恶劣。

一段健康的关系,应该是令人愉悦的享受,是承认“对方是与自己不同的、完全独立的个体”的前提。

个成熟的人应当明确自己有所为的职责范围,不把自己的责任推卸给别人,也不过度承担别人的责任,这才是成熟的表现。

 

带着自律走向成熟_第3张图片


03 忠于事实

我们对世界充满无知,偌大的世界总有我们未曾接触的领域。然而,生活经验像是我们后天为自己绘制的一幅地图,为我们的生活导航。

“人生地图”能够指引方向避免犯错,但有时候如果抱着过去的经验不放,不顾眼前的事实,并不能够有效地解决问题。

B先生跟他的妻子处在关系很糟糕的阶段,他总是觉得妻子对他不关心,孩子也经常跟他发生争执,后来孩子老婆离家出走了。当他来找心理医生做治疗的时候,他哭诉说我离不开他们,我很爱他们。

后来经过了解B先生从小就在欺骗下长大,父母经常言而无信,导致他长大后认为这个世界谁都不可信。处处与人发生矛盾,目前他唯一可信的就是他的孩子,而这次他的孩子离开后,B先生感觉人生都要崩溃了。

在后面的治疗中,有一次B先生跟心理医生约好了时间却失约。后来B先生打给医生,要求改到第二天上午,而心理医生说,不好意思,明天我约了其他病人。

B先生就愤怒了,直接拉黑,心想“你又是一个不能让我信任的人。”

B先生在我们的生活中所处可见,包括我们自己,都不自觉会陷入自己的人生地图当中,去幻想这个世界是怎样的,是按照自己的逻辑去思考问题,忽略了他人的人生地图。只是,这个世界是一个物理世界,从不以个人为轴心去改变。

所谓的心理治疗其实是鼓励说真话的游戏

成熟的人,会勇于面对真实的真相,感受到真实的感受,不沉浸在自己的幻想,忠于事实才能避免很多问题。


带着自律走向成熟_第4张图片

                                

 04 保持平衡

我记得有段时间,为了减肥曾经试过一日三餐只吃苹果,几天下来确实瘦了不少,但是很快这样的方式我坚持了不了一周,身体就开始反抗,看到什么都想吃,很快体重不仅涨了回去还多长了几斤。

这样的错误方式,让我明白了凡事都不能太过于极端。

最高境界的自律性,也是最难做到的,就是保持平衡。即是传统中国文化中儒家思想的“中庸之道”。

延迟满足,不是一直压抑,适当的时候也需要给予自己鼓励。

承担责任,既要承担自己的责任,也要拒绝不必要的包袱。

忠于事实,以经验为借鉴,却不盲目自恋。

给予自己一个富于弹性的约束机制,适当生气、适当悲伤,是情绪的发泄。

高度自律就是,你能控制自己的情绪、行为,知道怎么做让自己身心都能达到一致,保持和谐平衡。

保持平衡,就是学会放弃一件又一件的事情。一辈子当中,我们需要放弃非常多的东西。

心理学家埃里克.埃里克森曾列举过人生各个阶段我们需要放弃的东西,从婴儿时期开始,放弃无需对外界作出回应的婴儿状态,放弃无所不能的幻觉。

到童年期,要放弃完全占有父亲或者母亲的欲望,放弃童年的依赖感。到青年期,放弃心中被扭曲的父母形象,放弃自以为拥有无穷潜力的感觉。

接着成年后,放弃无拘无束的自由,青年时期的灵巧与活力和长生不老的空想。中年期,放弃对子女的权威,各种各样暂时性的权力。

晚年期,放弃身体永远健康的遐想,最后是自我以及生命本身的放弃。

人一生到了最后,连生命都要放弃,又有什么事是放不下的呢?

始终记得平衡,记得取舍,乃人生一大智慧。

 

带着自律走向成熟_第5张图片



总结

在蜕变的路上,必然经历很多痛苦。

假使人生的目标就是逃避痛苦,你完全可以得过且过,不必寻找更高层次的精神和意识的进步。因为不经痛苦和折磨,就无法实现灵魂的超越。而且,即便达到很高的精神境界,但彼时的痛苦之烈,可能远远超过你的想象,让你最终无法承受。---《走少数人走的路》

自律是解决人生问题最重要的工具,也是消除人生痛苦最主要的方法。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我愿意带着自律的力量,通往心智成熟的路。



带着自律走向成熟_第6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带着自律走向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