嵖岈山记忆(二)

嵖岈山记忆(二)

       “十一”假期里,我跟几个同事携家人一块儿去了有“天下盆景”美誉的省内著名5A级风景区嵖岈山旅游。嵖岈山奇特的山石,秀美的湖水,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刻在我心里的,还有几个平平常常的人,和他们看似平平常常的言行举止。

       导游张亭

       导游是一个很普通的女孩,貌不惊人,上车后我甚至都没有注意到她。车子发动后,她先简单介绍了自己姓张,叫张亭,亭亭玉立的亭。然后就是这次出行的目的地嵖岈山的概况,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接着,张亭给大家分享了一个小故事:

       一对白人母子乘坐一辆黑人司机开的出租车,孩子问妈妈:“妈妈,那个开车的叔叔皮肤怎么那么黑呀?”妈妈柔和地回答:“孩子,上帝为了让这个世界丰富多彩,有意让人们的肤色不一样。”到达目的地后,黑人司机不接受他们的车钱,他说:“我小时候,也曾经问过我的妈妈同样的问题,她说我们是黑人,注定低人一等。如果她当时也像您这样回答,我现在的境况就会不一样。”

       张亭讲完这个小故事,接着说:“给大家分享这个小故事,就是想提醒大家,我们出去旅游,代表的就是漯河的形象,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要说善言,行善举,把爱和温暖传递给身边每一个人。”

       张亭这番话让我立马对这个小导游顿生好感,虽然她仅仅是这么提醒几句。如果我们都能像张亭说的那样,我们生活的这个社会必将是个文明美丽的世界。

       捡拾空水瓶的小伙

       嵖岈山虽然不高,但山势陡峭,攀登至“通天梯”时,更加艰险难行,狭窄的石阶最窄处仅能容一人通过,每向上挪动一步都很不容易,本来就拥挤不堪的山路愈发阻塞。有人开始不耐烦地抱怨起来,也有人边往上爬边喝水,顺手将空水瓶塞到山路边的石头缝里,有的空水瓶没放好,掉落到石阶上,给后面的游客攀行带来了不便。

       见此情景,我不禁皱了皱眉,却无可奈何。这时却见一个二十来岁的小伙,一边向上攀登,一边伸手取出石缝里的空水瓶,或弯腰捡拾起掉落到石阶上的瓶子,放进另一只手里的黑色塑料袋里。由于拥挤,他每一个动作做起来都不轻松。他是山上的工作人员?不像啊,工作人员都身穿统一的服装。难道是个志愿者?

       到了“通天梯”上面的休息区,我见小伙走近垃圾箱,将塑料袋里的空水瓶一股脑倒了进去,然后坐下休息。我走进他,跟他攀谈起来。原来他既不是山上的工作人员,也不是志愿者,而是个大学生,听说嵖岈山风景独特,趁国庆假期跑这儿来玩,看到有人将空水瓶那么随便一塞,感觉不舒服,就随手捡拾起来,放进随身携带的一个塑料袋里。

       我立刻对这位不知名的小伙肃然起敬。自己仅仅做到了不乱丢垃圾,而这位小伙,却用自己的行动,向身边的人传递着爱与温暖,传递着我们这个社会最需要的正能量。

       “心不老”的老人

       好不容易上到凤凰台,我先顾不得欣赏顶峰无边的风景,一屁股坐到石阶上,拧开水瓶。“咕嘟咕嘟”往肚子里一阵猛灌。半瓶水下肚,这才打起精神,起身观赏嵖岈山顶峰风光。

       身边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引起了我的注意,只见他头上灰白的头发一丝不乱,身上的白衬衣一尘不染,浑身上下透着一股子精神劲儿。我不由得近前问道:“叔,您老高寿?”他自豪地说:“七十三!”我说:“这么高的山,您爬到山顶不累吗?”他爽朗地大笑起来:“这山能算高?我爬过的泰山、黄山、华山,那一座不必这山高?我说的还都是退休后这几年爬过的山。”

       我愈发对老人尊敬起来,攀谈中得知,老人是新乡人,退休后非常注意锻炼身体,保持身心愉悦,全国各地几乎走了个遍。这次随团来到嵖岈山,看到山上形态各异的奇特山石,也算是开了眼。他说:“人只要心不老,身体就不老;只要心不累,身体就不会感觉疲惫。”

       老人简单的几句话,深深刻进我的心里。是啊,做什么事,不都应该像这位可敬可爱的老人一样吗?

       从嵖岈山回来,还时常想起山上独具魅力的风景,更让我难忘的,却是这几个普普通通的人和他们看似平平常常的言行,留在我的记忆深处,是那么美好,永难忘记。

你可能感兴趣的:(嵖岈山记忆(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