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如何做出比好更好的选择
如何做出比好更好的选择。仅仅是好的选择是不够的,我们需要的是最好的选择。
2.1 从终极问题出发:以人生最高目标作为第一原则
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和投资家沃伦·巴菲特是多年的好友。盖茨曾回忆说,他第一次见巴菲特时,发现巴菲特的日程表稀稀疏疏,几乎是一片空白,感到大惑不解。巴菲特解释说,必须擅长说“不”,以便去做那些真正特别的事情。盖茨觉得这是巴菲特教给他的重要一课。
2.1.1 更高的标准,才会有更好的选择
面临决策时,采用“最有原则”而非“满意原则”,提高内心的标准,最终所选择的那个选项就会更好。
2.1.2 你内心真正的渴望是什么?
在努力跋涉之前,我们首先应该搞明白,哪里才是我们心中梦想的地方。凭借着内心对自己的极高期许,选择一个更能实现人生价值的方向。
如果现阶段,你确实不知道你的最高目标是什么,那么你可以采用雷教授提出的一个简单方法,回想一下最近你做过的最有意义的一件事是什么,再回忆下,你在做这件事的过程中以及完成之后你内心的感受。然后问问自己,这件事对你如此重要,是什么原因。这些最有意义的事带来的感受,很可能就是你内心深处所追求的东西。
2.1.3 在现有格局上,向上走一步
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说,所谓“选择”,就是“审分寸”。而“分寸”就是“本末轻重”。他说,要能权衡好本末轻重,就得有“价值意识”,也就是要搞清楚“人生中到底想要什么、追求什么”。
一个人为自己的内心树立什么样的最高目标、设定什么样的价值尺度,反映了他的“格局”。从“目标”“眼界”“信念”这三个维度来阐释这四个格局——
零度格局:盲众(“看不见”)
目标:无目标或只是追随当下的潮流。
眼界:主要为流行文化,以及身边亲友的观点。
信念:以“人生苦短、及时行乐”等流行文化所潜移默化传递的价值观为典型。实际上这类人并无稳定的信念,很容易被他人诱导和说服,因而经常大喊“毁三观”。
一度格局:逐利者(“看自己”)
目标:作为精致或粗放的利己主义者,旨在寻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眼界:与逐利相关联的各种知识和技能,包括对利益机会的洞察,同时兼具比较完整的常识体系。
信念:笃信丛林法则,认为每个人都是逐利性动物,且能力越强的人能获得越大的利益。
二度格局:理念人(“看天地”)
目标:“理念人”(man of ideas),即指为理念而生的人,他们毕生的行动就是追求和捍卫真理。
眼界:对某个甚至多个知识领域有非常深入、系统的钻研,并常常能提出极具创造性的观点。
信念:真理是美的,人生的价值就在于追寻真理之美,与此相应地,必须保持内心的诚实。这类人的代表人物有维特根斯坦、哥德尔和埃尔德什。
三度格局:至善之人(“看众生”)
目标:以改良社会、增进人类的福祉为最高目标。
眼界:往往对他人有很强的同理心,对人类社会的历史和现状有深刻的认识,部分人可能同时具有某个专业领域的知识,兼具理念人的特性。
信念:个人对整个社会负有责任,应该努力地去改善世界,减少世界的苦难和不公,部分人可能有坚定的宗教信仰。典型的人物如音乐家、哲学家、医生和伟大的人道主义者史怀哲。
如果说在零度格局下,盲众看到的是幻象和噪声;一度格局下,逐利者看到的是自己的能力和欲望,那么理念人看到的是这个世界深处的真和美,而至善之人看到的是自我与世界、自我与整个人类之间的纽带。
正如伟大的史怀哲所说:
“人不能只为他自己而活。我们必须认知所有的生命都是珍贵的,而我们和所有的生命是结合在一起的。这种认知指引了我们心灵和宇宙的关系。”
这就是格局。
我们大多数的人还是平凡的普通人,但也可以自己现有格局的基础上,再稍微往上走一步,能够看到一点更大的天地。当我们面对人生中的种种选择时,如果我们拿出一点勇气,为自己设定更高的目标,那么我们就可以发现更多更好的选项,做出更加完美的决定。
2.2 逃离隐含假设的牢笼
发现人生中的更多可能选项
2.2.1 我们是如何走入两难困境的?
烦恼大多关乎选择,特别是关于个人前途和事业发展的选择。从当前处境、理想目标和内心状态三个方面看,存在一个共通的模式。
- 有唯一的理想目标。
- 理想目标与当前处境相反或者相差悬殊,两者构成严重冲突。
- 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导致了糟糕的内心状态。
当我们陷于某个人生困局时,困住我们的不仅有外界的客观现实,还有我们过去的经历、习惯和思维惯性。这些东西会在我们思考时自动植入“隐含假设”,从而限制了思考的角度和范围。其结果是,我们通常只是在两三个“可见选项”中去做决定,而意识不到更多的“可能选项”。
可见选项:从我们的个人经验和当前情境中自动产生,显而易见,无须主动探索和发现。
可能选项:指未被发现的潜在可能性,来自与我们关联的未知世界,或者已知事物的深层信息,需要我们主动探索和发现。
隐含假设的威力在于,虽然它们存在,你却意识不到,只是时时刻刻被它们影响着。
解决方案:
当我们在人生中遇到某个无法摆脱的僵局时,先不妨试试这三步:
- 找出潜意识中的隐含假设;
- 识别隐含假设中的不合理性,进行校正;
- 形成新的更灵活的思维框架,在此基础上思考出“可能选项”并进行尝试
2.2.2 四种最普遍的隐含假设
有一些隐含假设,潜藏在很多人的思想深处,具有相当大的普遍性。如果能把它们事先找出来,可以让更多人提早防备人生困局的发生。为此,我初步归纳了四个典型的有关人生选择的隐含假设:
- ** “赛道假设”**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就是赛道假设的体现。他们可能由于害怕失败而不敢尝试。
- ** “低关联假设”** 暗自认同这种假设的人认为,人生的种种经历之间相互独立,不存在什么关联。
- ** “僵固型心智”** 暗自认同这种假设的人会用一种固定的眼光看待自己的能力,其中很多人会认为自己的天赋不够而失去继续努力的勇气。
- ** “零和博弈”** 暗自认同零和博弈假设的人,在人与人的竞争中,更倾向于从别人那里争夺利益,而很少去构想双赢的方案。
2.2.3 新的思维框架,探寻新的可能
上面的四种隐含假设曾经不知不觉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现在应该是跟它们说再见的时候了。僵化的教条应该被新的更为灵活的思维框架代替,这种框架应该具有比较大的包容性和开放性,为更多的可能性开辟空间。下面是我总结的三种更加灵活的思维框架:
“目标悬置”
不同时并行或串行地追求实现两个目标任务,“目标悬置”,就是把你的目标停下来、放一放,但这个“放”不是放弃,只是悬置。在这个停下来的时间(比如几天、几个月甚至几年)里,你可以休息放松,也可以去做完全不同的事情。等到时机成熟时,你又可以重新开始。“能力嫁接”
能力是可以迁移的,它可以在某些你尚未发现的领域有用武之地。当你处在才能无法发挥的境地时,试着寻找施展你既有能力的其他可能性,为你的能力找到新的适用空间。“特性改造”
关于工作和爱好,我们可能早已形成了某些僵化的看法,比如工作是“要我做”,爱好是“我要做”,这种“简单二分法”把生活和爱好分裂开。为何不换个角度看问题呢?工作是否也可以变得活泼、主动而享受,爱好是否能不单单是消遣而让它也具有工作一样的严肃成分呢?这就是“特性改造”。而“改造”爱好的一个常见方法,是把对一件事情的“消费型兴趣”升级为“生产型兴趣”。
在看似非此即彼的两个极端选择之间,可以有很多,你可以大胆地重组你的时间,让理想与现实兼顾且不冲突;你可以寻找两个选择之间的连接点,把能力嫁接过去;你也可以对它们做出创造性的改造,让它们互相影响,使你的工作更像你的爱好,你的爱好更像你的事业。总之,永远不要放弃寻找“第3选择”,因为最好的选择,往往来自在更高目标指引下的我们的创造。
2.3 克服天性中的选择弱势:选择太多怎么办?
该如何在众多的选择中找到一个最适合自己的并确信这个选择是正确的呢?其中一个基本方法就是“精细化(elaborate)思考”,也就是利用适当的工具,对各个选项从不同方面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最后综合分析结果得出答案。
采用维度分析法:把选择的对象分解为不同的维度,然后分别就不同的维度做出评估。在进行职业选择时这种方法非常适用。它是一种可执行的过程,它的优点是把人们隐性的思维给外显化。
就拿挑选工作为例,假设现在你拿到了A、B、C、D四个工作机会,粗略想想,每个机会都有其优缺点,一时难以选择,该怎么办?
第一步,从源头开始梳理,去想一想你为什么要工作,以及你想通过工作得到什么。这一步叫做“重新定义问题”,它把原来的问题“四个工作机会选哪个”重新定义为一个更根源性的问题“我为什么要工作”。
第二步,就是基于重新定义的问题,找出所有可能的工作特征,这些特征应力求全面,同时又与问题相关。这一步就叫“因素穷举”。
第三步是在罗列的因素中进行筛选,按其重要性进行权重赋值(-5分到5分),我称为“因素赋权”。
第四步就是列出一个表格,依次对A、B、C、D四个工作机会职业价值的各个因素进行打分(0到5分),取得分最高者。
维度分析法虽然有效,但并非适用于所有的选择情境,尤其对于涉及情感、喜好等主观意味特别强的情况或者复杂度过高、牵涉面过广的情况不适用,此时,聆听内心直觉的声音很可能比条分缕析的理性分析更好。
2.4 重新选择,并不用全部推倒重来
我们从整个人生的视角来看,人生就是一个不断选择再选择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发生某些我们期待或者并不期待的改变,但不论如何选择,某些深刻的经历和体验会被永久地保留下来,成为我们人生中无法改变的印痕。
“自我”并不是凝固的,它虽然有稳定的成分,但也可以不断地拓展,在未来发展出很多新的特性。因此,我们大可以去接受这样一个事实:有时候我们会选错,甚至为这个错误付出大的代价,但是没有关系,我们仍然可以重新做选择。
并且,重新做选择并不一定意味着全部推倒重来,曾经的想法、选择、努力一定会在我们的人生中留下深刻的印记。我们没有必要去抹杀这种印记,而是应该在过去、现在和未来之间建立某种关联,不是把“过去的我”全部抛开,而是让它在修剪之后生发新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