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城随记之二——我爱这片土地

在北京的时候,常常和古建群里的朋友交流实地探寻的感想,群里的朋友们,都是中国古建狂热爱好者,也常常为古建的渐渐尘封风化毁损而唏嘘不已,但我们能接受这样的现实,并且,在它们还在这片土地上存在时,我们要尽力走近它们,不一定要触摸到它们,只要自己那颗远远就爱着它们的心,能够近距离的用痴恋的目光纠缠,就仿佛已经足够。

刚刚,和一位美女在空间里交谈,她发了卢浮宫的图片,感慨万千,其中有位她的Q友,立即对比中国古建的保存不力。

可是,他或许不知道,西方建筑和中国建筑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体系,地中海地区各民族交流频繁,古埃及,古希腊的建筑技术才得以广泛传播,中国人在完全没有接触过西方建筑的前提下独立创造出了以土木结构为主的新的建筑体系是非常了不起的,整个东亚地区的建筑都是源自中国。就比如我上次去韩国,那个当初我国的附属国,所有建筑民风都源自中国,就属于一个小型复制品。

而且文明需要交流才会发展,有人说过,就如同车轮和青铜冶炼,美洲大陆远离亚欧大陆,所以车轮和青铜冶炼一直没有传到美洲,导致美洲文字一直停留在石器时代。建筑技术也是如此,西方早期的建筑技术一直没有传入中国,所以中国独自发展出了一套建筑技术。那么,更不需要在观摩西方建筑,赞叹西方建筑的同时来轻视自己国家的建筑哪里不完美。

我们国家历史悠久,再加上历经浩劫,能存下如此之多的古迹已属不易。两者根本不具可比性。

因为清末统治阶级的软弱无力荒唐无度,被侵略,被殖民,被瓜分,被荼毒,以及那一季荒唐的时节的文物古建被人为毁灭的凄凉,导致中国古建筑的断壁残垣荒草覆没。

但,俱往矣。

现在,最弥足珍贵的,就是我们的华夏文化,这,才是最应该传承的无形的东西,才是最重要的、最不应该被遗忘的。建筑总会随时光风化损毁消逝,只不过因建筑材质结构不同分早晚而已,不可抗拒的。但文化只要传承,在人心脑里,就无从消逝。民族力量才会凝聚,才会形成力量,才会历久更新。

有形的会在空气中消失不见,但无形的文化,是养润这片土地上人们的真正精神,是进步的真正阶梯啊!可惜的现代人,又有多少还会去真正接过先贤手中文化的火把,路路传送,生生不息呢?所以,经济上去了,有的人可以活的毫无底线,食品不安全,空气不安全……背弃这片土地,背弃国之文化的唯一后果——失去灵魂。

爱国,爱古建,爱这片土地,却以无奈的心尝试来改变,集结在一起,用微薄之力,点滴呈现。

每每此时,只想吟诵这首诗:

我爱这土地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皇城随记之二——我爱这片土地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皇城随记之二——我爱这片土地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皇城随记之二——我爱这片土地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云深笔于2014年7月29日

你可能感兴趣的:(皇城随记之二——我爱这片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