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教练的同理心

商业教练的同理心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以心印心,有孚而成”。

      商业教练接受客户服务唯一的考量就是结果满意,这就要求教练聚焦和诚信,始终围绕客户的关键需求展开教练,同理客户建立一个互信互动的场域至关重要。

      在和客户建立教练关系时,商业教练专业和敬业气质在很短的几分钟时间里就应该在客户心中种下“愿意”的种子,通过简短问候和关切迅速理清客户知识结构和认知模式,发现情绪纠结点和事件敏感点,令客户自然觉察到你就是那个能说话的人,愉快地接受教练。

      教练不是客户事件的当事人,而是能量加持者,恰如其分的同理心便于顺利开展教练服务。我们始终明白只有成为客户可以信赖的朋友,才容易开放探索,和客户进行调适性互动,调适到位令客户转变观念。

      教练保持一份诚信、自然、中立和原则的立场,通过人、事、理等环节找到同理客户的切入点,沟通自己的体验,接受客户所有的当下情绪,令客户不断释放信息,找到客户在困惑中的位置,客观肯定客户的认知模式,慢慢放下不安全感受,逐渐进入主题。

    《华严经》说“理事无碍,事事无碍”。客户来找教练对话,所表述的困惑离不开事不明,理不清,不断被变化中的干扰牵绊,导致情绪困顿。我们同理对方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来做一些探索,勾勒出一副清晰的教练路径图,让自己变得更专业,更有价值。


商业教练的同理心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同理点】

      客户和教练开始交谈时,总会有所保留地试探着和教练对话,不会很快进入交流主题,当然不同性格特征的人所显示的状态也是千差万别的。教练不是医生,客户也不是病人,教练需要在很短的时间里观察客户身上各种行为信息来锁定当下的关系。我们可以应用4D性格模型做一个基本的感受,就容易展开话题。

      这个环节,教练通过第一感受来肯定、接纳客户,托住客户的安全点,链接到情绪中去,让客户主动打开话匣子。此刻客户所释放的信息大多数是经过自己判断和认知所形成的困惑,教练温和地维护着客户把心中的积怨倒出来。

      客户为什么愿意交流的原因是什么呢?需要认同,因为认同所以开放,因为认同所以深入。教练在聆听客户的诉说时,要敏锐地找到客户心理关注点,也许是家庭,也许是情感,也许是信任,也许是名声,也许是利益,也许是很多稀奇古怪的事,总之要在这些环节中理顺客户的情绪。

      “公心为上,用心为实”这个公心就是同理心,这个用心就是同理点。只有精准找到同理点,才能建立开放的教练环境。


商业教练的同理心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同理时】

      把握同理的时机很关键,因为没有机会,教练无法展开,当机是教练过程中的着力点。

      客户在絮叨时,就容易把纠结的点说出来,教练就要抓住这个点同理他,停下来疏解,才容易化解。如果客户拘谨,你问一句他答一句时,就要试着引导客户看关注的地方,譬如特长爱好,生活日常,工作规律,一旦有了触点,教练时机就显现出来了。

      只有在时机显现的这个点上同理他,才可以令客户有所触动,教练才能用情感包裹他,这样深入交流,不断觉察他的情绪变化,直到感受他的力量转变时,才能温暖这个点。坐卧行走每一个环节都有同理的时机,就看教练能否觉察到。


商业教练的同理心_第4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同理事】

      商业教练的核心环节是事件,没有涉及具体事就变成了情感交流,失去了教练的意义。而在这个环节中,教练不要用自己经历过的事去同理他,这样容易导致事件的复杂性。

      客户对事件本身有是非对错好坏的判断,往往客户会拿自己的认知来求得教练的认同,容易才生极强的成果渴求,此刻教练不是去同理客户事件的本身,而是同理客户因为事件而产生的情绪困惑,教练可以表示同理而不是加固客户的认知。

      客户诉说的事件中,教练通过反馈令客户有所选择,锁定一件当下最重要的事件来探讨,让客户明白教练不是帮助他来处理事件,而是通过教练令客户觉察到困惑于事件中的一些纠结。大多数事都是关联的,一件事了结,连贯性的事件也自然化解了。

      同理事的环节,教练就要表明自己的立场,这样的同理才能高效。


商业教练的同理心_第5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同理理】

      涉及梳理事件的逻辑时,客户困惑往往因为自己的经验或者为了屈服他人而打乱自己逻辑所导致的,不能理清事件逻辑,这个纠结点难以化解。

      事件总有主体,那个主体到底是谁很重要?许多客户说了半天,这个事和自己根本就没有什么关联性,操心了半天结果并不关自己的事,这样的困惑没有必要探究,教练在这个点上要特别谨慎,不能刻意去同理客户。

      逻辑是知识的积累,客户因为对事件处理没有好的办法,容易向教练要方法。此刻教练一定明白这不是你的事,而是他的事,你给的方法并不能解决他的问题,反而容易导致客户迁怒于教练。教练在这个点上不要同情心迷失。

      教练同理理的时候,一定要有清晰的立场和不可为的原则,没有这些,你在理清客户的逻辑时,反而会掉入无奈中,结果不欢而散。


商业教练的同理心_第6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同理人】

      同理这么多,教练还是要回到关注客户的状态变化中,能不能有教练成果,始终要看这个被教练者的出发点、关注点和需求点。

      “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念,正定,正精进”,佛教修行路上的“八正道”,给了教练很好的同理点。教练一定时刻同理客户的理解方式,思维模式,语言力量,核心词语,认定事件,关注焦点,信念环节和突破方向。

      教练过程就是不断同理客户的过程,始终给客户以力量,念及正向逻辑,保持流畅的教练过程,令客户疏解情绪,提升能量。

   

商业教练的同理心_第7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我们通过“同理点、同理时、同理事、同理理和同理人”五个环节做了一些探索,也是一份体验和分享。教练的感受点和体验点是否精准,是否敏感,同理环节最能体现一个职业教练的素养。

      教练不能轻易放过客户每一句话透出的信息点,及时同理放大,干净利落,不做任何拖泥带水的动作。有了同理不断铺垫,教练就有了力量。

      商业教练时刻清晰自己的位置,不断明确客户的位置,彼此建立了信任的教练场域,教练水平才会日渐成熟。

      儒学五伦常中,朋友是最常见的一伦,真正的朋友是平等和互信的关系,教练和客户就是一对当下的朋友,同理心是链接朋友之间最好的润滑剂。伯牙因为钟子期而有《高山流水》,教练能否成为懂伯牙的钟子期,客户也就成了钟子期眼里的伯牙。

商业教练的同理心_第8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商业教练的同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