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段子:
话说在美国与墨西哥的边境线上,站着一位铁面无私,尽忠职守的好警察。
他每天检查过往行人,防止走私等违法犯罪现象发生。
一天,一位男青年骑着自行车缓缓而来,自行车上,挂着一个神秘的小木箱。
警察大哥一把拦住:木箱里是啥?打开!让我抓个现形,你个毒贩子!
男青年把木箱打开,里面只是一堆沙子。
警察道歉,放行。
过几天,还是这位男青年,仍然骑着一辆挂着神秘木箱的自行车缓缓而来。
警察大哥一把拦住:哈哈,这回逮住了,这次是毒品!
箱子打开,仍是一堆沙子,而已。
警察再次道歉:看来,您真是个好人,得罪了,放行。
如此周而复始,警察大哥后来都懒得打开木箱了,一碰到男青年就放行通过。
第一千次的时候,男青年再度骑着“木箱牌”自行车缓缓而来,崩溃的警察大哥一把拦住,丧心病狂地喊道:这次肯定是毒品!
咔嚓,箱子打开,仍是一堆沙土。
开始怀疑人生的警察大哥噙着泪花:我还真是猜不透你啊,为啥我会冤枉你这么多次……
男青年微微一笑:你没冤枉我,我一直在走私自行车……
这个段子虽有几分离谱和荒谬,但是接下来划重点:
你瞧,受刻板印象与思维定式的影响,我们对人和事物认知的偏颇程度,有时远超乎我们的想象。
有时你无法理解哪件事或哪个人,原因可能在于你的目光一直聚焦在那个小木箱。
反过来,他人对你的看法与评价,指摘与衡量,往往都是从某一个单薄维度出发,即便是评价人数再多,也很有可能都是在“木箱”上打转转。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只适用于平面图形;而人的性格与人格都是三维甚至更高维的,像获得对自己一个完整的画像,就不要被他人的只言片语所捆绑。
2.
有一个问题,我一直回答不好。
每当别人问我:哎,你觉得那个谁谁谁,某某某,ta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这种问题一开始还比较好概括:嗯,我觉得,ta是一个好人、坏人、温和的人、凶恶的人、俗不可耐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等等等等。
可后续的现实往往啪啪打脸,因为我但凡跟一个人相处时间长了,就会发现:我和他人对ta的用户评价是如此的片面和浅显,甚至是荒唐。
而且这份用户评价里,还无法排除一些水军与黑子……
再而且,就像新闻行业的“探照灯”理论一样,对于一个生命个体的介绍和素描,只要有选择性地曝光一部分事实,而遮蔽起另一部分事实,(虽然说出口的也都是事实)但你会对那个人的评价,完全两个样,八个样,N个样。
此后,再不敢轻言妄断:嗨,我算是看透他了,他压根就是一个如何如何的人。
因为每当我对别人或自己在心里嘀咕谁谁谁是什么“类型”的人之后,剧情的无数次反转都会让我觉得:大哥,我还真是看不透你啊……
类似的生活案例举不胜举,多说无味,但更有价值的顿悟是:不妨反过来想想,你因为诸多因素,无法准确全面地概括出别人的全貌;
那么同样地,他人的赞美、诋毁、评价、甚至是“好心相劝”“谆谆教诲”也统统定义不了你。
所以,后来我也很少去“定义”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若你咄咄逼问,我便也只好反过来问问你:你问的是什么状况下的我?
是哪种生理状况、心理状况、特定情境下的我?
你问的是哪个思想阶段的我?
人体细胞不断在更新,你问的是哪个我?哪个你在问哪个我?
如果说脑细胞更新速度迟缓,可以定论一个人的话,那么你问的是我的本我、自我、还是超我?
你的本我、自我、还是超我在问我的本我、还是自我、还是超我?
3.
明白他人无法全盘定义自己后,一个重要的价值延伸点就是:莫给自己设限,无论是性格的限制还是发展的限制。
为什么他人的看法或评价会严重影响到个体对于自己的认知呢?
原因在于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关系靠各种形式的沟通与交流维持,沟通与交流中又夹杂着一些零散的关于你这个人的事实信息与观点信息。
可以说,很大程度上,不是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而是别人在塑造你个什么样的你。
所以说传播学中的“镜中我”理论(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人通过这面镜子认识和把握自己。)横跨了人际转播与自我传播两个领域。
因为别人的态度和评价看似仅仅是人与人之间的事,但收受的一方会记在心上,特容易把它当回事儿,在自我对话时也当做一个重要的参考因素。
接下来咱们就看看这个“重要的参考因素”——别人对你曝光的关于你的事实加观点。
前文中有提到,他人可以选择性地吸收和解读关于你的某一部分事实或事例,去妄图概括出你是个怎样的人。所以说,事实的这部分,看似客观,实则不太靠谱。
那么观点呢?他人的主观评价呢?拜托,更是离谱得没边了。
人的观点太TM容易被左右了好么,一个出色的辩手或经验老道的演讲家可以让我们心甘情愿地觉得自己是个瘸子,然后买了轮椅还不忘说谢谢。一名优秀的传销组织工作人员可以用八个小时对你完成洗脑:赚钱赚钱赚钱!我可以轻而易举地指出你哪里哪里不行,你的性格哪里哪里不适合,进而让你放弃掉写作,但你不知道,我这么做只是想踢开一个竞争对手。
4.
更有意义的一点是:知道了这些后,从科学角度讲,每个人都没必要把自己框住,无论是人格限定还是发展判定,因为实打实地说,几乎你在每一个瞬间,都是“零起点”。
再进一步说,你真的可以把自己“塑造”成为任何一种你想成为的人,你完全可以变得更好,不仅仅是鸡汤里的变得更好。
不愿意做此尝试的人往往拿既定的环境啦、固有的一些惯性啦等周边因素来说事儿。
但注意,我们很多人并不是因为那些因素而无法变好,相反,恰恰是因为你把那些因素看太重,而迈不开行动的步子。迈不开行动的步子,当然没结果。没结果,你却把原因归结为周边因素,跑偏了,不是么。
所以,千万别再被他人的只言片语、评价、态度、结论所定义,那样你只会越活越可惜。
所以,也别再自以为是地简单粗暴地评判和定义任何人,很多误会的原因,仅仅在于你站在门外,没进去。
人类历史上任何一段思想解放、百家争鸣的牛逼时期,都不是说这个就是如何,那个就是那样。
所有的倒退都源自一声肯定的“嗯嗯”,所有的进步都初始于一声好奇的“咦”?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