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靖的母亲被成吉思汗逼死,郭靖为啥不报仇?

作者:毛志杰(“射雕”中的育儿心经)

导读:我们教育孩子要做“好人”,但是更应该懂得“在需要的时候”有意识、也有能力对“有可能对自己造成伤害的行为”做出必要的回应。

郭靖的母亲被成吉思汗逼死,郭靖为啥不报仇?_第1张图片

郭靖是个好人。

印象中,在《射雕英雄传》这本书里,除了在小时候情急意外杀了梅超风的男人,后来几乎就没有哪个人死在郭靖大侠手中的描写。

即使是对直接的杀父仇人段天德,金庸先生给安排的报仇方法也是“杨康跃起,将段天德头骨打得粉碎”,郭靖并未直接动手。

其中还有个情节,就是成吉思汗为了让郭靖为自己卖命,最终逼死郭靖的母亲。但是,在小说结尾时,还是安排郭靖冰释前嫌,再也不提“报仇”二字。

郭靖的母亲被成吉思汗逼死,郭靖为啥不报仇?_第2张图片

反观对郭靖义弟杨康的描写,几乎可以“随意杀人”,就连两人父辈的大仇人、自己的养父完颜洪烈都死在杨康自己的手中。

从这一正一反的角色安排中,我们不难发现其中蕴涵了很多人都认可的一个观点,也是小说、电视剧中的一个普遍规律:“好人”一般不“记仇”,而“坏人”才会动辄草菅人命。

这也是中国人心中的一个传统道德观念的缩影——鼓励人们要“以德报怨”。

这和西方价值观有着明显的不同,别说伤害自己亲人了,你未经允许闯入家中可能造成人身威胁,我就可能给“一枪干掉”。

一些西部牛仔片中更是将“恩怨分明”的理念阐述的淋漓尽致。

那么,在对孩子的教育中,父母应该给孩子什么样的引导才正确呢?

孩子价值观从幼年时期就开始逐步形成,在这个阶段就像一张白纸,你画上什么,他就认为什么是对的。

所以,做父母的一定要慎重对待孩子价值观的形成,给孩子灌输正确的理念。

那么,究竟“以德抱怨”对还是应该“恩怨分明“对呢?

当然,郭靖这个小说角色已经被拔高到了民族大义的层次。

对于更多的普通人而言,就需要具备“恩怨分明”的能力,而不需要“别人打你左脸,你也要把右脸伸过去”。

郭靖的母亲被成吉思汗逼死,郭靖为啥不报仇?_第3张图片

其实,我们只需要看看自古以来国与国之间的抗衡关系就可以清楚,除了自己国家“养精蓄锐”或者“实力不济”的原因,只要有一方率先发难,另一方肯定决然而然地“以牙还牙”。

连精英阶层都是遵循这这些理念,那么,你会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呢?

我们的标准并不高:孩子要做“好人”,但是更应该懂得“在需要的时候”有意识、也有能力对“有可能对自己造成威胁与伤害的行为”做出必要的回应。

你可能感兴趣的:(郭靖的母亲被成吉思汗逼死,郭靖为啥不报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