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通胀——为什么政府不该插手经济?

今天,在凯恩斯理论的簇拥下,政府出手干预经济已成常态,经济议题也理所当然的出现在政府的日常工作中,但政府真的比自由市场更理性,更睿智么?

政府出手干预经济大致有两种方式,花钱,和印钱,花钱就是所谓的财政政策,印钱则对应货币政策。一旦经济有个风吹草动,政府能祭出的往往就是这两招。但也正是这两招,加剧了了今天世界经济的不稳定。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主要包括减税,增加政府支出,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包括降低贴现率,降低存款准备金率,购买政府债券。具体的手段暂且按下不表,所有这些都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制造通货膨胀。用通胀的方式延续虚假的繁荣,将经济更深层次的皮球,踢给下届政府。

通胀或者温和的通胀可以繁荣经济么?能!效果我们都是看得到的。也不能!理论上说不通。上次说到,经济发展是且只是人类知识总量的函数,与印多少钱没有关系。如果印钱就能发展经济2000年前的古人早就做了。大家都知道通胀是钱印多了,这是事实,但也只是对通胀最表层的认识,通胀不是结果,而是一个过程。马克思说货币有五大基本职能,都是废话,事实上货币只有一个功能,就是降低交易成本,简单的说,就是让交易变得方便。黄金比牛腿方便,纸币比黄金方便,电子货币又比纸币方便,一路发展下来,货币都是向着更方便的方向发展,在交易中,货物变货币,再从货币变货物,货币应该是中性的,货币的量不是经济水平的因变量。

既然如此,为什么今天政府又如此热衷于摆弄货币操纵经济呢?这就要从过程的角度看待通货膨胀。

完美的通货膨胀对经济没有影响,什么叫完美的通货膨胀?想象一夜之间一个国家的物价水平翻一倍,但每个人的存款,收入都翻一倍,会发生什么?答案是不会发生什么,最初几天的别扭之后一切如常,所有现金,保险,有价证券都不会受到影响,完美的让货币贬值一倍并不会发生什么。

让我们回到现实,真实的通胀不会在一夜之间贯穿整个经济体,按哈耶克的形容,通胀就像粘稠的蜂蜜,从一个点被注入经济,一点点的流到经济体的方方面面,在这个过程中,制造波动与混乱。

当政府开始执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增加的货币量会进入普通如你我的口袋么?当然不会。这些钱从联储出来首先会去往大型银行,而能从这种体量银行拿到贷款的往往是资金密集型的工商业巨人。本来无利可图的项目因为利率的突然降低变得前景可期,但这种改变是因为技术进步么,是因为市场变化么?都不是!仅仅是印钱的把戏,虽然货币是中性的,但增加的货币传遍整个经济体需要一定的时间,这个时间差就是扩张性的货币政策看起来有效果的根本原因。大型企业拿到便宜的贷款时,经济体的整体物价水平还没来得及上涨,原材料,人力租金等生产要素价格暂时还维持稳定,所以经济能看起来一片繁荣,大型的项目不停的上马,这些大型企业的员工工资上涨,但物价似乎没什么变化,真是一派欣欣向荣。但这只是暂时的,没有知识增长做支撑的经济发展必不长久。随着大型项目的进行,多印出的货币最终会贯穿经济的所有方面,那时原料,人力租金,所有一切的价格都将上涨,这是大型公司已经骑虎难下,新的工厂要么已经投产要么建了一半,开弓没有回头箭。我们常听到的所谓需求不足就发生在这个阶段。但问题是需求怎么可能不足?我要是有钱肯定要买买买!但我没钱啊。前面说到,所有交易都是货物到货币,再从货币到货物的过程。政府通过通胀的方式认为刺激经济体的一部分不正常的快速增长,但其他部分没法跟进,生产不出来,就没法交换,表现为需求不足其本质则是产能不足。这是政府又要调出来大搞扩张性的财政政策,用纳税人的血汗钱大肆挥霍,美其名曰拯救经济,其实经济灾难的罪魁祸首正是政府本身。

溯本追源,经济发展一定是技术发展的结果,不可能有第二个来源,所有希望刺激经济,人为干预经济的想法都是胆大妄为且十分幼稚。凯恩斯那一套早已被证明是饮鸩止渴之计,寄希望于大手大脚的花钱能繁荣经济自己玩弄经济制造通胀,搞砸了却鼓吹民众积极消费,为国消费,真是最大的政治笑话。

经济发展只是知识积累的函数,货币中性,通胀是一个过程。记住这些,任政府如何鼓吹,我相信科学。出来混总要还,政府玩儿砸了自己还,与我无关!

你可能感兴趣的:(认识通胀——为什么政府不该插手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