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学习》第三部分

《如何学习》第三部分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三、解答难题/如何完成生活和工作中的复杂课题

6、孵化:沉淀思维离不开分心与分享

1、顿悟需要孵化时间

英国社会学家、伦敦政经的创始人格雷厄姆·沃拉斯(Graham Wallas)发现,关键性的顿悟往往会在他放手之后、在他并非专心思考的时候,忽然意外地出现。他将顿悟划分为几个阶段:

准备期:这一阶段可能以小时计、以天计,甚至更长久,是一个人用来琢磨某个逻辑难题或者创新课题的时间。

孵化期:把问题搁到一边,大脑开始在离线状态(无意识状态)下重新组合排列信息。

验证期:复核比你更确认得到的结果是否真的可行。

2、顿悟需要大脑搜集线索

美国心理学家诺尔曼·迈尔(Norman Maier)做了一个顿悟实验,发现在孵化期,大脑对周围任何可能与解决问题相关联的信息都很敏感。

迈尔让人们去解决绳子问题,有40%的人直接解决了问题,剩余60%的人无法找到答案,于是他给予不明显的暗示,结果人们就顿悟了,却全然不知暗示的存在和作用。

P148 等哪些学生稍事休息过后,他站起身来,故意把学生的视线吸引到自己身上,然后一边走向另一面墙的窗户,一边有意走过那条吊在屋子中央的绳子,轻轻拨弄了它一下,使那根绳子轻轻晃动起来。随后两分钟之内,几乎所有的参与者都想出了钟摆法。

3、顿悟需要打破思维定势

著名的格式塔心理学家马克斯·韦特海默(Max Wertheimer)的弟子、德国心理学家卡尔·邓克尔(Karl Duncker)设计了著名的「蜡烛实验」,发现了「功能固着」现象。不过,关键材料一旦被刻意去掉其「功能限制」,人们几乎只用一半时间就能把它找出来。(P152)

4、顿悟需要休息(遗忘)来过滤线索

之后心理学家做了很多实验,尝试了各种组合,来去寻找对顿悟最有帮助的休息方式。

美国德克萨斯州农工大学的史蒂文·史密斯和史蒂文·布莱肯希普通过远程联想测试,发现休息的确可以帮助人脑解冻。他们提出一种P选择性遗忘」(selective forgetting)——「随着时间的流逝,随着人的反复失败,这些妨碍人思路的屏障会逐渐消散」。

之后的心理学家实验发现:

休息时间长的比短的效果更好 这里的长短是相对的。 人必须真的到了黔驴技穷的地步,跑去休息才有效果。

玩电子游戏跟读书效果差不多

写作对某些类别的难题解答有一定帮助

2009年,两位英国兰卡斯特大学地心理学家乌纳西奥(Ut Na Sio)和托马斯·奥默罗德(Thomas C. Ormerod)通过元分析(meta-analysis)发现,孵化效果的确存在,但不是在所有场合都有效果。他们把孵化休息氛围三类,对应不同类型的任务。

孵化休息类型具体活动适用对象放松躺在沙发上听音乐数学或空间类难题轻度用脑上网、玩游戏等数学或空间类难题,语言类难题高度用脑写文章、做课题数学或空间类难题

作者据此建议大家在思维卡壳的时候,可以放松一下,等待顿悟发生。玩下社交媒体也没什么,还能帮助顿悟。

7、渗透:适度中断,欲冲向前,先退一退

渗透适用于复杂的创新任务

相对于简单任务的短时间孵化,复杂问题需要长时间的渗透(percolation)——长期的、逐渐的积累。

P181 所谓渗透,其关键就在于一直保持着心神的警觉,不断想办法调动起我们的头脑来,关注跟手中那份未完成项目相关联的一切,随时采集各种对外界的感知,并感悟自己内心的反思。

个人感觉,「渗透」这个词不准确,不如「酝酿」来得准。

渗透是用来构建某种从来不曾有过的新作品的辅助工具,如创作论文、发明机器、谱写乐章等复杂任务。

渗透的第一要素是打断,打断带来执念。

20世纪20年代,德国心理学家库尔特·勒温(Kurt Lewin)和他的立陶宛学生布卢马·蔡卡尼克(Bluma Zeigarnik)做出一个假设:没有完成的任务或目标会比已经完成的在大脑中驻留时间更长。之后蔡卡尼克通过实验证明了这一假说,发表了关于「打断效应」的论文。之后的人将其称作「蔡卡尼克效应」。

蔡卡尼克招募了164名学生、老师和儿童,让他们完成任务,然后故意打断其中一些人,最后发现:平均来说,参与者能记住的因打断而没有完成的事情,比已经完成了的那些要多出将近一倍(超过90%)。不止如此,那些因打断而没有完成的事情,都出现在任务单的前列,最先被写了出来,而已经完成的任务,如果还没忘掉的话,则出现在任务单的最后。之后蔡卡尼克又做了一次测试,改变了具体实验规则,但是结果还是如此。此后,蔡卡尼克再次实验,发现:如果参与者在即将完成之前最全神贯注的一刻被打断,则能最大程度地加深他对那项工作的记忆。我个人怀疑:现代的多线程人类,是否还会有蔡卡尼克效应,或许过去没完成的任务会被新出现的没完成的任务覆盖。此外,蔡卡尼克效应是指我们会记住任务的名字,但未必是任务的细节。是否真的有利于学习,未必。

蔡卡尼克效应揭示的现象:当我们有了某个目标时,大脑里会自动生成两种本能的预设,也叫内在偏差。

一旦着手某项工作之后,你在心理上就给那项工作添加了一个砝码——「要完成它」。

在你全神贯注于工作时,他人的干扰,不仅会强化目标在你记忆中的驻留时间,还会提高其任务优先级——「需要先去完成」。

打断效应带来「悬念」,这是小说、电影等艺术作品很善于利用的现象。

渗透的第二要素是被调动起来、不断到处搜索的感知系统。(被打断激活的)目标会调动感知系统。

荷兰莱顿大学的心理学家亨利·阿尔兹(Henk Aarts)通过实验发现,人的基本需求和动力会提高自身感知力对周围能够满足这些需求的相关事物的敏感度。

P172-173 阿尔兹招募了84名大学生,故意让部分学生口渴,然后让他们在房间里呆着,之后做一次突击测试,回忆房间里有什么。此时,口渴的学生回忆起和饮水有关的物品的数量,是对照组(不口渴学生)的两倍多。

P175 一旦某个目标被激活,它便能盖过其他一切,调动起我们的感知、思维甚至是心态,去关注身边的一切。

设置完目标后,大脑就会把感觉器官变成雷达,不断搜集相关线索。

P176 你的耳朵变成了磁石,你需要的事情就都被你「吸」了过来。

渗透的第三要素是有意识的反思。

龙达·戴夫利(Ronda Leathers Dively)通过实验发现,在写作课中让学生们始终观念着大论文,同时写很多周边的调研笔记,有利于提高整体的表现。戴夫利要求学生做的读书笔记,就是有意识的反思。

P180 心中一直惦记着那个目标,使得学生的头脑一直处于「高度敏感档」,潜意识里和意识里都不断关注着与那片课题文章相关的一切事物,恰如亨克·阿尔兹实验中的那些口渴的学生。

渗透的第四要素是尽早启动。

一个项目并不会不断膨胀,早一点破土动工,这项目就能早一点被你掌握在手中,而且也能更容易让你放手再接着往下做。

尽早开始是关键。

作者据此建议手头有大项目的朋友都放宽心,项目可以尽早开始,遇到思路不畅的时候,就停一停,让自己进入渗透的状态,不用有心理包袱。

作者把渗透看作是拖拉习惯的一种正面认可。

从此,拖延成了酝酿。

8、交替:混杂在一起印象更深刻

交替训练效果明显优于固定训练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何学习》第三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