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

《荀子》为战国时期荀况所著,为儒家学派重要经典。

《荀子·劝学第一》曰: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积善者,《荀子·儒效篇第八》曰:“积也者,非吾所有也,然而可为也。”荀子认为“人之性恶”,“生而有好利焉,生而有疾恶焉,生而有耳目之欲。”“顺人之情,必出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所以曰善“非吾所有也”。但是人可以通过不断的受教育、学道德、行礼仪从而获得善最终成为圣人,正如“积耨耕而为农夫,积斲削而为工匠,积反货而为商贾。”故而“圣人也者,人之所积也。”所以曰善“可为也”。而积的方法,荀子提出“并一而不二,所以成积也。”并一不二,即孔子所曰“一以贯之”,就是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意思,《劝学篇》有比喻曰:“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认为君子为学为人亦当有此态度,积小善不辍而成大德圣人,如此便能自然而然地通达神明,《荀子·性恶篇第二十三》曰:“积善而不息,则通于神明,参于天地矣。”荀子这种思想是发挥于大学的“格物致知”理论,《大学》有曰:“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这里的物,不指物品,乃是事之意,如《史记‧魏公子列传》曰:“物有不可忘,或有不可不忘。夫人有德于公子,公子不可忘也;公子有德于人,愿公子忘之也。”而格,为格正之意,《书‧冏命》曰:“绳愆纠谬,格其非心。”孔颖达疏曰:“格其非妄之心。心有妄作则格正之。”所以格物,是指君子事事以礼自格,以求其行正,正如蒙童初习字,字字约之以格,以使其字正。如此“格物”便是积善也,格物不止,积善不息,方能“致知”,“致知”即知“神明”也。此处“神明”是指代“神明之德”,指万物的共性,即是万物之道。万物之道,即是天地之道,天地之道,亦是修身之道,修身之道,亦是治国之道。“积善成德”,盖积善成性,则所念所为,内则益于己,外则利于人,穷则治于身,达则济于世,此所谓“圣心”也,能为此,则自然能明为人之道,能明万物之道,能明天地之道,故而谓之“自得神明”也,此即孔子所谓“知天命”也,能通于此,自可参乎天地。

你可能感兴趣的:(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