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金气秋分 风清露冷秋期半

      秋分,八月中,寒暑平和昼夜均,阴阳相半在秋分。《春秋繁露》云:“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

      华北地区,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江南地区,秋分天气白云来,处处好歌好稻栽。秋分只怕雷电闪,多来米价贵如何。

      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日渐天凉,注意添衣。《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秋分还应早睡早起多运动。

中国农民丰收节

        2018年6月21日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的批复发布(国函〔2018〕80号),同意自2018年起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从国家层面将传统秋社庆丰收的内容确立了下来。今日则是我国第一次过中国农民丰收节,全国各地纷纷庆祝农民丰收节。

秋分 物候

      初候,雷始收声。鲍氏曰:雷,二月阳中发声,八月阴中收声,入地则万物随入也。

      二候,蛰虫坯户。淘瓦之泥曰坏,细泥也。按《礼记》注曰坏益其蛰穴之户,使通明处稍小,至寒甚乃墐塞之也。

      三候,水始涸。《礼记》注曰:“水本气之所为,春夏气至故长,秋冬气返故涸也。”《国语》曰:“辰角见而雨毕,天根见而水涸,雨毕而除道,水涸而成梁。”辰角者,角宿也。天根者,氐房之间也。见者,旦见于东方也。辰角见九月本,天根见九月末,本末相去二十一余。

      秋分之日,雷不始收声,诸侯淫佚。蛰虫不培户,民靡有赖。水不始涸,甲虫为害。

秋分民俗

· 秋社

      古时在秋分日设立秋社,祭祀土地神。秋社是古代乡村的大事,规模甚至隆重于春社。除了奉上新收的农作物以祭祀土地神之外,秋社也是乡里宗族的大型集会,宗亲一起饮酒、游戏,或者请来戏班进行表演,有一定强化血缘纽带的作用。今年6月国家出台文件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从国家层面将传统秋社庆丰收的内容确立了下来。

· 秋分走社

      俗云:“鸡豚秋社,芋栗园收,李四张三,来而便留”。旧时农村多聚族而居,邻里之间守望相助。秋分之时借着丰收之喜,拿出些土产食品互相答谢。

· 秋分祭月

      古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说,秋分曾为祭月之节。早在周朝,就有帝王于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之俗。其祭祀的场所分别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分设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的古迹,祭月习俗也因地区不同仪式各异。初时,祭月定于秋分日,后来由于秋分在农历上具体时间不定,而祭月无月又极为不妥,故祭月由秋分日调至八月望中秋月夕。

【秋分】金气秋分 风清露冷秋期半_第1张图片
摄影:西北十九

· 秋分候南极

      古代还有秋分日候南极的习俗。据《史记·历书》载:“狼比地有大星,曰南极老人。老人见,治安;不见,兵起。常以秋分时候之于南郊”。由于我国地处在北半球,故一年之内只有秋分前后才能见到一次南极星。加之古代统治者认为南极星的出现是一种祥瑞,意味着天下太平。因此,古时帝王会在秋分之清晨,带领群臣去南郊迎接南极星,谓之“候南极”。

· 秋官说秋送秋牛

  春分送春牛图,秋分亦有挨家挨户送秋牛图之俗。秋牛图是把二开红纸或黄纸印上全年农历节气,还要印上农夫耕田图样。送图者大多是民间善言唱者,说些秋耕和吉祥不违农时的话,每到一家更是即兴发挥,说得主人乐而给钱为止。言词虽随口而出,却句句有韵动听,俗称说秋,说秋人便叫秋官。

· 竖蛋

      秋分到,蛋儿俏。在每年的春分或秋分这一天,选择一个新鲜鸡蛋,轻手轻脚地竖放在桌上,若是拿开手后仍然竖立在桌上则成功。

· 粘雀子嘴

  秋分每家都要吃汤圆,而且还要把不用包心的汤圆十多个或二三十个煮好,用细竹叉扦着置于室外田边地坎,名曰粘雀子嘴,免得雀子来破坏庄稼。

· 放风筝

  秋分期间还是孩子们放风筝的好时候。尤其是秋分当天。甚至大人们也参与。风筝类别有王字风筝,鲢鱼风筝,眯蛾风筝,雷公虫风筝,月儿光风筝,其大者有两米高,小的也有二、三尺。市场上有卖风筝的,多比较小,适宜于小孩子们玩耍,而大多数还是自己糊的,较大,放时还要相互竞争看哪个的放得高。

秋分 食俗

· 吃秋菜,喝秋汤

      俗云:“秋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岭南有秋分吃秋菜喝秋汤之俗。秋菜是一种名为“秋碧蒿”的野苋菜,一至秋分,都去山野中采摘秋菜,采回秋菜后一般与鱼片滚汤,名曰秋汤。

· 吃面雀

· 吃汤圆



文案/摄影:西北十九

出镜:南宁市同袍

你可能感兴趣的:(【秋分】金气秋分 风清露冷秋期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