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6、主动式建设属于自己的群体——《中国班主任研究》读后感之二十一

三天的假期,第一天写完两篇读后感,第二、三天是父亲节和端午节,两个节日连在一起,老人孩子都得兼顾,忙得不亦乐乎。端午节的下午,忙好一切,终于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了——读书。打开研修院的班级群,被李教授、叶雯妃老师、程露老师、陈才英老师的强大震撼到,本该是休息日,可是他们都在读、写。读完他们的分享和对话,我惭愧地写下:“‘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在这里,每天被大家的‘诗和远方’温暖、感动、振奋,继而继续前行,这样的美好是中国班主任向往的,也是我们应该追求的!有时说自己太忙,看到大家干了好多好多的事,才觉得自己的忙微不足道。校长说下学期开始,我们周末也不上课了,若是这样,供自己支配的时间应该更多点了。真心喜欢这里——中国班主任研修学院,喜欢这里的每一个人,这里就像生命的发动机,成长的加油站,唯愿自己不负韶华,不畏困难,勇敢前行!”写完这段话后打开,看看私密文章里那么多半成品,都是每次写着写着觉得不满意丢弃在那里的,它们也在里,却未从“所属群体”到“属于自己的群体”。再次翻开《中国班主任研究》,今天准备完成李伟胜教授的《从“所属群体”到“属于自己的群体”——帮助学生通过主动交往优化发展生态》一文的读后感。

“本文关注的问题是,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交往最为紧密的群体中,学生该如何发挥主体作用,主动建设所在的群体?”再次读到这段文字,让我想起了去年我们的班级刚刚组成时班里一盘散沙的现状。那段时间我为班级没有凝聚力而烦恼,纠结,苦于找不到原因。现在看来,就是因为一部分学生没有发挥主体作用,主动建设所在的群体,他们只是存在于我们这个班级,却没有将“所属群体”建成“属于自己的群体”。简单来说,即是没有归属感,班级的好坏与我无关。“与之相应的问题是,在此过程中,教师该发挥什么作用?”李教授认为,“教师要用更高的教育智慧帮助学生通过主动交往积极参与班级所在的群体(以班级和家庭为代表),在释放生命活力的同时建设良好的发展生态,将“所属群体”建成“属于自己的群体”。这样的教育格局可以产生更高雅的教育价值,完成这个时代所需要的教育使命。

一直以来,我们都为分数所绑架,两眼紧盯着的也是分数,不停的刷题,讲课,而班级出现问题时,我们只能看到常规班级的行政功能,却忽视了其促进学生深度交往的教育功能和建设精神家园,培养文化归属感的社会功能;忽视了“学校教育可以主动发挥专业作用的‘班级’;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尝试将教育专业作用辐射到学生所在的‘家庭’之中,以期让学生学会主动营造更有活力的发展生态,进而将此能力用于其终身发展所需的各种社会组织的建设,参与社会治理……”

常规班级究竟有何存在价值?班主任的专业工作该如何定位?我们该用怎样的理论视角和分析工具来分析上述问题。李教授指出,站在教育学立场上透视群体和个体中蕴藏的各种发展可能性,而不是直接参照社会学对群体类型的划分而将其作为现成标准来讨论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应该看到,与站在班级外面旁观、审视、透视、分析班级的外部研究者相比,最重要的“认识主体”应该是作为“发展主体”的学生和与学生同属班级活动“复合主体”的教师。这是因为,班级究竟该如何存在,有什么形态和属性,归根结底是由班级成员选择的,而不仅仅是天然存在或被其他人预先规定的。沿着这个方向来思考,这就需要超越社会学视角辨析“初级群体与次级群体”等不同群体类型时的两分的思维方式,将班级视为可由学生主动建设的因而属于自己的群体(学生组织)。

在求解的方向上,李教授建议我们,逐层把握三个关键的思维节点。(1)关注“变量”。(2)关注“我们”对变量的主动利用。(3)关注班级的“建设”历程。当“变量”被班级成员开发利用,“班级”就不是“作为客体的班级”和“受到外力作用”而形成的“成形群体”,而是一个由其成员通过主动交往自觉建设、自主创生的“形成中的群体”或“拥有自组织机制的学生组织”,即由学生自觉探索、明智选择并主动创建的同伴群体。

接着,李教授以“解决问题的案例——帮助学生主动解决‘亲子沟通问题’”这一案例,更为深入的探讨教师的教育智慧,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教育技巧,更不是非专业的勤劳奉献和缺乏专业智慧的浓浓爱心。李教授从“在文化生态中体会教师的文化使命”、“从教育视角透视学生成长的天然生态”、“用专业智慧呵护每个孩子的成长生态”三个方面告诉我们,在类似的情形中区分出班主任工作的三层境界,对应于班级发展的三层境界:管制型班级、自主型班级、民主型班级。

在结论部分,李教授指出:作为一名专业人士,教师(特别是承担有着中国文化特色的教育使命的班主任)既应主动承担其专业使命,也应自觉运用专业智慧。善于为每个学生呵护好属于他们自己的“群体”文化生态,激发他们所在的“群体”中每个主体的自主活力,进而建设品质更高的“属于自己的群体”、属于自己的生态系统,属于自己的社会生活。于是,教师不必让自己像“救世主”一样替众人受难、向众人施恩、让众生欠债(留下类似于“原罪”的愧疚)等众生感恩,由此留下一个“无法离开救世主”的生态系统和自认为“迷途羔羊”的芸芸众生。我们可以用更高境界的专业智慧引导学生通过主动交往,将他们“所属的群体”建设成“属于自己的群体”,让班级和家庭成为具有“自组织机制”的发展生态,成为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最具体的“微观文化生态”。

读完本文,回顾自己这一年的班主任经历,从没有凝聚力的一盘散沙的初期班集体到两套班委轮换的中期班集体再到人人是班级小主人的岗位认领的现在的班集体;从我为他们读故事到一个朗读者为他们读故事再到每个人都上台讲故事;从初期班级活动我代劳到中期班级活动班干部负责再到当下班级活动人人参与;从初期班级只是班主任的班集体到中期班级只是班主任和优秀学生的班集体到当下班级是我们每一个人的班集体的班集体,我深深感受到让学生在主动交往中自主建设“群体”的重要性!就好比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付出就不知道钱难挣的道理一样,当我们引导孩子主动建设属于自己的群体时,学生才会进入更为积极向上的发展状态。

你可能感兴趣的:(286、主动式建设属于自己的群体——《中国班主任研究》读后感之二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