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读后感-我们应该学什么?

作者:

《好好学习:个人知识管理精进指南》,作者:成甲,罗辑思维“得到”App的音频节目《成甲说书》主理人,2016年“得到”年终盘点全年销量TOP 10的节目中,《成甲说书》占了三成,并被罗辑思维评选为“中国最会学习的人”。主业为北京京都风景生态旅游规划设计院常务副院长,从事景区设计咨询工作。作者一直致力于研究认知思维,曾多次受邀在清华MBA、第九学院、多角度沙龙、中国惠普、埃森哲、中国人寿集团等机构团队进行演讲,做关于个人时间管理、知识管理方面的课程和分享,并运营着一个关于个人知识管理的微信公众号(名为成甲)。

从作者简介中,可以发现成甲在学习方法和知识管理方面颇有造诣,他用自己的方法做成很多事,所以想学习学习方法和知识管理的小伙伴,可以好好读读这本书。

内容简介:

成甲的这本《好好学习》就是告诉我们需要学习什么知识,学习这些知识需要什么样的思维和方法,怎样发现这些知识,怎样运用这些知识。这本书不同于传统的讲知识管理的书按照组织结构或学习方法来讲,他更多的是注重底层方法,思考逻辑和案例展示。也就是说虽然他在讲的学习方法,是一个授人以渔的知识,但是他并不是仅仅讲一些具体方法,他讲的是学习学习方法的方法,其实就是一套思考模式,让你自己学会自己去探索适合自己的底层规律。

一个启发:

这本书是一本讲学习方法的书,李笑来老师说我们要学习学习再学习,第一个学习是动词,第二个学习是名词,第三个学习又是动词。也就是我们需要学会学习才能正确高效的学习。

李笑来老师教给我的学习方法是要学会升级大脑的操作系统,通过学习正确、清晰和必要的概念,同时在概念之间建立起正确、清晰和必要的联系,进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方法论,从而指导我们试验和实践,最后通过试验和实践,发现自己对概念的理解偏差,对概念之间联系的错误连接,而导致价值观和方法论的错误,然后修改再试验实践,不断循环往复,从而越来越接近真理。也就是学会一个解决问题思维模式。

那么我产生了一个疑问,我们应该学习哪些概念,哪些知识呢?我们都知道生也有涯,而知无涯,相信追求成长的人也都陷入过同一种焦虑,就是面对学不完的知识,面对不断出现的问题,感觉自己时间和精力越来越不够用,每天都疲于奔命,知识越学越多,但生活并没有得到改善,总是有新问题出现,然后自己还要继续学新知识解决新问题。

有没有一种知识学了之后可以解决更多的问题,把我们从无限的知识中解脱出来?有,那就是学习最底层的自然规律,因为任何表象问题向本质挖掘,我们都会发现问题的根源都是不遵守底层规律的结果。知道怎么挖掘问题本质,知道解决问题的底层规律,然后从本质上去解决掉关键问题,那么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由于我们平时没有认真寻找、研究和思考过这些简单的似乎毫无用处的规律可以如何应用,所以有时候即使我们发现了问题,也找不到合适的正确的办法去解决问题。学习那些底层规律,也会反过来帮助于我们发现问题的本质是什么,前提是我们要多思考这些知识还能用在什么地方。

如果你第一次写营销文案,你会怎么做?我肯定会去网上搜怎么撰写营销文案,看看好的文案的写作技巧,然后看好多精彩的文章,发现他们用的技巧各有不同,有的故事精彩,有的描写动人,有的文采飞扬,自己突然不知道该用什么写作风格,怎样遣词造句,最后自己都混乱了,然后自己想象着把所有文章优点能用的都用上点,找个故事,加上描写,字斟句酌,最后完成一篇自认为完美的文章。

成甲在书中提到他自己在为自己的课程第一次撰写营销文案时,他发掘出营销的本质是和用户构建信任,而不是运用各种写作技巧写好一篇我们认为的好文案。成甲运用构建和增进认同心理学的知识在3天内售完了自己的课程,甚至在课程停止报名后,还有用户不断咨询怎么能补上报名。

赢得信任就是道,写作技巧就是术,道只有一个,而且解决本质问题,术可以有无数种,是学不完的,抓不住本质,技巧再好再多也不解决问题。寻找问题的底层规律,按照规律行事,不能靠认知数量,认知速度,而要靠认知深度,深入思考,深入挖掘,这才能提高认知效率,以一敌百,从眼花缭乱的术中解脱出来。找到核心规律,用最简单的术也可以解决难题。

我们应该学什么?

临界知识:成甲称这些底层规律为临界知识。套用了核物理学中的一个名词,临界质量。临界质量是指要产生核爆炸需要的裂变材料的质量,只有突破这一临界值,才能产生惊人的核爆炸。与此相似,有些知识也能够发生裂变,可以对我们生活的很多方面进行指导。而当你储备的临界知识达到一定量的时候,就会产生惊人的威力。

一生需要学习的三个级别的课程:

1、公共基础课:执行能力。如:时间管理、资料保存、沟通谈判、语言能力、写作能力等等。我们训练的这些能力都是保证我们把正确的事完成的基本能力。这些能力是需要身体协助的,需要训练,如同拓展硬件功能。

2、专业必修课:专业能力。是我们所选定的行业和职业。这个专业不是指学校划分的专业,而是指能够打完整战役、解决系统问题的能力。在这个阶段,我们的思想认知更像是一个指挥官:我们对整个战场有一个全局的认识,明白内部资源和外部挑战,同时我们知道如何精确恰当地调动那些先前学会的基本能力。如同在战场上让步兵、炮兵、空军、坦克、侦察兵和狙击手,在正确的时机出现在正确的位置,胜利完成任务。

3、通用必修课:结构能力。也就是成甲说的临界知识,认知事物更加底层的结构与规律。打通行业和专业界限,从人、社会和自然的底层元素的底层规律中去发现不同行业,不同表层问题的同一底层规律。

我们原来的误区在于花了80%的精力去学第一级课程,这样我们只能解决特定问题,只会成为任人差遣的功能兵。然后花了20%的精力来学习第二级课程,然后可以管理差遣一些功能兵。但是很少有人用大量时间去学习第三级课程,从源头上解决问题,打通行业和专业的壁垒,去发现一个完整统一的世界。

而恰恰最后一种知识是需要我们花大量时间阅读大量的书籍去寻找并思考才能获得的,我们被眼前看的见的技能蒙蔽了双眼,我们对“正确思考”这种看不见成果的技能不敢使用太多,生怕浪费时间,我们更愿意去练习第一种知识,那样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自己的变化和进步。

另外,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第一种知识和第二种知识学起,但是由于万事万物同根同源,我们在学习前两种知识的同时,要有意识的去挖掘他们内在蕴含的底层规律,这样我们不仅可以运用底层规律迅速掌握学会这些技能,而且可以积累自己的第三种知识,这就是并联,行住坐卧都是禅!同时我们也要花时间去发掘其他领域的底层规律,运用到我们手头从事的具体事业上,这样我们就会发现自己的所有行为和思想终于归于统一了,不再纠结和矛盾了,不再害怕时间不够了,因为你做的每件事目标只有一个,发现自然规律,遵守自然规律!

原来世界如此简单,只因我参不透,悟不明。 

你可能感兴趣的:(《好好学习》读后感-我们应该学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