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得水二观有感

抽了个空又把“驴得水”看了遍,一个打着喜剧名号的讽刺片,剧中开头,周铁男打头阵有勇无谋,张一蔓跳进驴棚救火,裴魁山就一个劲儿给她埋土,最后校长一声令下主持大局,结果驴棚被烧没了,佳佳想要拿水救火,却被众人阻止。作为剧中的正派形象,好似只有佳佳一人是清醒的,可是最后,每个人都选择了妥协。说实话,看完心里还是有点堵得慌。
英雄之所以称为英雄,也可能是那一枪没打中而已
其实周铁男更像我们这个时代的年轻人,愤世嫉俗,有着一股冲劲,看到剧中还一直觉得他会是这部剧的英雄,敢说,敢承认错误,对着特派员不折腰,对着校长也不媚俗,却在那一枪之后无师自通的学会了阿谀奉承,以致后来会去找佳佳要求她配合演戏,在喜欢的姑娘被逼得嫁人的时候也只能妥协的坐着,其实影片更振奋人心的应该是站起来反抗到底,但是现实确实很少有人有勇气站起来去挨那第二枪,只是会遗憾,梦想遭遇到权利的阻止时,他选择了妥协,周铁男死了,死在第一枪中,他活着,活着已经不是他了。
现实是每个人都是自私的
裴奎山喜欢上了一个叫张一曼的姑娘,这并没有错,每个人都有追求自己感情的权利,在张一曼去“睡服”铜匠的时候,选择站在窗前不敢进去也没有错,每个人都有自己选择的权利,不愿意分出自己那一份钱建设学校更没有错,对自己财产的分配权每个人都享有,他说了一句“为什么要拿你的道德标准来绑架我的利益 ”为了帮铜匠泄愤,他痛了张一曼,为了讨好特派员,把学校唯一一头用来拉水的驴宰了吃,裴奎山是自私的。在他要求别人不要绑架他利益的同时,他却拿自己的利益去践踏了别人的道德标准。但这种自私恰恰就是一种现实。
所谓的大局,真的可能只是自以为是
不得不说的角色应该是孙校长,一个怀抱着理想的教育家,带着一腔热血扎根农村,可是没人没钱没学生,所以出了一个空饷的“吕得水”想到拿所有人的工资去弄奖学金,克服困难的勇气固然可嘉,可是用错了方法就叫做可怕,当特派员第一次到访时只要承认了错误便好了,可是为了教育梦想的幌子,拉着所有人陪他撒了个慌,为了那差一点的教育梦,他剪掉了一曼的头发,他纵然裴奎山和铜匠队一曼的辱骂,他让自己的女儿和小铜匠结婚,可是到头来还是差一点。其实并不是差一点,是差很多,想要的应该自己脚踏实地的去争取去努力,而不是依靠一个谎言又一个谎言堆砌出来的表面,当表面被击碎的时候,那些你认为你所拥有的其实什么都没有。
多华丽的外表也掩盖不了骨子里你的模样
有人说是张一曼把铜匠变成了这样,原本那么一个纯真的小铜匠,在校长赠送的书本中得到知识后,有模有样的穿上了貂皮大衣,装了回大尾巴狼,然而不过虚妄一场,一个人真正可怕的是在有话语权有想法的时候端起的却是一副丑陋的嘴脸,所以也注定当包裹你的一切都褪去后,你原形毕露的样子真让人鄙夷,看到小铜匠有时候真该想想自己,我是谁?从何来?怎样活?
过去的若就这样过去了,以后只会越来越糟
喜欢上一个人总在不经意间,剥着蒜头撒下天空的蒜叶,一句“昆明不下雪”让多少人迷恋上了这样一个花一样的女子,张一曼的经历是丰富的,她向往自由,随性,第一次看着一直想不明白为何剪头后会疯掉,在翻阅一遍的时候那个被剪头时的眼睛告诉了我答案,在我们走过太多的路之后遇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开始追求我们的理想,我以为脱离了凡事的枷锁找到了自由,却未曾想过一直坚信的信念被现实打垮,身边的人都向现实屈服,我们终究为了初衷而失去了初衷,走了那么多路,终究还是未曾走出来。可是看到影片最后,又觉得张一曼的随性是一种逃避,就如她睡服小铜匠的初衷也是为了利益,如果初衷不是本心,那么随性又是不是一个逃避的借口。看到现在依旧觉得很矛盾的人物。或许从她身上我们可以去思考过去的路是不是可以给我们一个底线或者心里的一个坚持,去思考每件事的初心。先放着吧,或许几年后的某一天我也就懂了。
其实看完这个电影,有的人会笑,有的人会哭,有的人也能多多少少看到自己的影子,但是我又听到了一首好听的歌,认识了一个剧中的人,所以,当我给你讲个笑话的时候,你别哭。

你可能感兴趣的:(驴得水二观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