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问我,乡愁有几分

刚下班,正是精疲力竭之时,突然听到邻居家传来的歌声。是罗大佑唱的《乡愁四韵》,旋律哀婉,情韵动人。只听得开头有几句这样的歌词: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那酒一样的长江水,

醉酒的滋味是乡愁的滋味。

......

我被歌词击中,忍不住拿出手机搜索。原来词作者竟是余光中,写《乡愁》的那位诗人。何为乡愁?思乡不可归之愁,没有远离家乡的人,岂能体味这个中之愁呢?

<1>

毕业不久,我就泪别老母离开家乡,来到了灯红酒绿的西安。这是一座喧嚣的城市,行人们你来我往,匆匆忙忙。为了在这里扎进脚跟,工作伊始我便开始了机器人般的忙碌。百忙中,三秦套餐是我解决肚饥的首选,雁塔区某城中村是我暂时的歇脚地。

夜深人静时,结束工作的我瘫倒在破旧的床上辗转反侧。整具身体像浸泡在一缸醋里似的,酸痛难耐。可脑子却出奇地清醒,我想家了,想母亲,肚子里的馋虫也叫嚣着,想念家乡的美食来。与余光中的乡愁不同,我的乡愁起源于食物。

我的家乡在陕西南部的一个小县城,名为石泉。它北依逶迤秦岭,南接雄浑巴山,浩荡汉江自西向东穿境而过。这里历史悠久,民风淳朴,是饕餮之徒的天堂。比如拿久负盛名的鬼谷子腊肉来说吧,到底是腊肉借了鬼谷子的名号而名声大噪呢?还是鬼谷子借腊肉的魅力重现个人风采?这也未可而知。腊肉并不罕见,在四川贵州等地也有腊肉制品,但是我家乡石泉所制的腊肉却别具风味。它还有个别名,又叫熏腊肉。顾名思义,熏制而成。每逢寒冬腊月过年之前,家家户户开始热火朝天地准备年货、宰杀年猪。在留够了过年所需用的鲜肉后,其余的肉会被巧手妇女们,用食盐、辣椒面、花椒、大茴、八角等香料腌制起来。一个星期后用绳索串挂起来,沥干水分。再用柏树枝或松树枝掺杂柴草,烧烟火慢慢熏干。这样熏好的腊肉有一股淡淡的松柏清香,没有太大的烟火气味。要吃时,便取下一挂,洗净烟熏入锅煮熟。还未及起锅,便能闻见肉香四溢,勾人馋虫。心急的孩子们、贪吃的狗和猫,早已在灶台旁围坐一圈等待着。终于出锅了!只见腊肉肥肉部分颜色透明发亮,嚼吃起来又糯又香,而瘦的部分颜色黄里透红。肥不腻口,瘦不塞牙,风味独特,是全县人民访亲送友必备3佳礼。孩童时代,不识愁滋味,每每盼望家人团聚过年,等到过年又最盼望穿新衣吃腊肉。仿佛家人团聚,才是过年。仿佛吃了腊肉,才有年味。

<2>

后来,一年又一年,我长大了,书越读越多,离家越来越远,终也识得愁滋味。食物成了我寄托乡愁的媒介。

如今到了西安工作,这里美食遍地。什么锅盔、羊肉泡馍、biangbiang面、擀面皮、肉夹馍……“撩咋咧”的声音此起彼伏,食物发出的气味氤氲了我的双眼,可我却像了厌食症。因为这些食物没有家乡的味道。吃,不过为了填饱肚子。某一次,偶在深巷见一陕南菜馆,大喜过望,我迫不及待地点了一份陕南特色菜——腊肉粉皮,菜端上来这香味直冲天灵盖,又游走在四肢百骸。我浑身舒爽地打了个激灵,这是家乡的味道。于是,吃,嚼,吞,咽。美味在嘴里爆发,在肚里安家。思乡之愁稍稍平复,遂结账待走。一瞅账单,108元!果真,物离乡贵,人离乡贱。那一刻,我不禁潸然泪下。

你若问我,乡愁有几分?我只能这样回答你啊,朋友。家乡的食物,个中滋味是乡愁。

你问我,乡愁有几分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问我,乡愁有几分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问我,乡愁有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