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文章13:再读《活着》有感

     《活着》,是我在大学期间为数不多的完整读完且感受颇深的一本书。如今再读《活着》,时间已过三年,理解也更深了一些。

     这本书讲述了福贵的一生。他是地主的儿子,娶了城里一个有钱人的女儿,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每天都进城里的赌馆赌钱,赚得不多,输了不少。终于有一天赌光了家业一贫如洗。一次福贵爸上茅厕时死了,也许这是报应,他是地主,是败家子。地主位置被一个以前经常借钱给福贵赌博的人坐了。一贫如洗的福贵为救母病去城里抓药,没想到半路上被国民党部队拉去当兵。在战场上九死一生,当他幸运归家时,女儿却已经成了哑巴,母亲死了,家里一穷二白。福贵的儿子意外身亡;后来女儿好不容易嫁了出去却因产后失血过多而亡;妻子中年病死;女婿二喜做工时被板车压死了;外孙子吃豆子时被噎死了。福贵老了,故事结束了……福贵经历了人生最大的痛苦,当他看着亲人离自己而去时,心底那时就像被刀割般地痛,割得很深,痛在全身。但他却奇迹般地挺了过来,依然乐观豁达地面对人生。到风烛残年之时,他与那一头取名为“福贵”的牛一起,度过人生最后一段平静的生活,走过人生的漫漫长路。

     他没有因为亲人的离去而结束自己的生命,因为活着是为了让死去的人安心。其实福贵并不知道什么是活着,他只知道人活着就是这样,经历一下酸甜苦辣,有钱就赌一赌,没钱就种种田。活着就是这么简单。正如作者余华所说的那样,人活着为了什么?人活着不为什么,只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有些人觉得自己的命不好,自己改变不了自己的命运,对自己前途不怀有任何希望,于是他们选择了在这个世界上消失。亦有些人,在碰到丁点儿大的困难时,选择了后退,后来他们觉得退缩也不是解决方法时,于是他们也与世界说了声再见,然后挥手而去了。《活着》讲述人如何去承受巨大的苦难,就像“千钧一发”,让一根头发去承受三万斤的重量,然后教给我们:保持镇定,想想如何让这根发丝不断裂。

     当我们面对失败的时候常抱怨:“哎呀,反正人总归要死的,无非是迟早的事,我这么失败,死了算了!”我曾经天真的幻想过,死后是什么感觉。但是,想一想绚丽多彩的世界还没好好去看,关心我们的人还没好好去爱的时候,也就不再想了。

     余华在序中这么写,“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如今在我看来,生命本就是一场旖旎多姿的单程旅行,其魅力正在于它的单程,在于它的有去无回。既然如此,我们就应当泰然自若,盛装华服地踏上这程生命的幸福之旅,享受生命的奢华。在似水年华中谱就生命的华美乐章。我们都要好好地活着,因为,所有的挫折,与生命站在一起,又算得上什么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优秀文章13:再读《活着》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