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永澄50天”实验记录part1@甘赛

参加了永澄老师的50天跃迁观察实验,这本不是一次意外之旅,在7月2号永澄老师的公文中,发起了一个为期50天的观察实验,他不说实验的目的是什么,只是让我们去观察他,看能在50天后会发生什么,说实话,在这次观察实验之前,我就已经持续观察超过60天了;经过这些天的学习,已经收获非常大,继续观察本就是已经做好的决定,所以不意外,但意外的是这次活动的最终目的《跃迁》,关于《跃迁》,在永澄老师一次群聊中推荐过,我当时立马下单购买,没想到最终会这里发生汇聚;我只能透露这么多了,这是《跃迁》的购买链接,你想不想一起来试试看50天后会发生什么?


#观察永澄50天-30天#

《万物互联是如何通过系统来影响我们的成长的?》

1、重点摘录:

  • 系统的三个要素:系统的元素、元素之间的关系以及结构、系统的功能
  • “系统的功能”是由“元素”和“元素之间的关系/结构”决定的
  • 万物互联给我们带来最大的改变是什么?连接维度增加了。原来可能只是自己和身边人的连接,现在变成了和任何一个网络可以达到的人进行连接,甚至和更多的信息、更多的物品(物联网)开始连接。
  • 万物互联的连接红利:主要体现在,功能延伸方面和跨界协作方面

2、学习感受:

  • 今天的文章是在介绍怎么去读跃迁的第一章,介绍了系统,同时讲了连接!通过了解连接的红利对系统产生的变化和相关的背景知识从而能更好的理解第一章所讲内容!
  • 今天文章的最后,还说明了一个很重要的点,那就是万物互联的红利不是每一个人都能享受到的,只有我们能多一个维度去看连接,才有可能看到如今世界正在发生的变化!

3、今日问答:

  • 请你通过任何方式去找寻到,当万物互联之后,会对我们有哪些影响?
    • 会极大的改变人们的协作模式
    • 会由以前的被动型生存,变为主动型生存
    • 人们获得信息的数量会大大增加,获取信息的难度会大大降低,注意力更加容易被分散
    • 生活会更加便利,生活品质更好,但同时也会把我们变懒
    • 人们一切的信息都会被连接的设备收集起来,更好的为我们服务的同时也少了更多的隐私

#观察永澄50天-29天#

《为什么有的问题就是解决不了?》

1、重点摘录:

  • 《跃迁》第四章的一部分内容的重点:维度和系统。只有更好地理解维度和系统,才能明白问题究竟怎么才能被真正解决。
  • 维度是什么?就是坐标轴体系下坐标轴的数量,多一个坐标轴,就多一个维度
    • 高维的信息密度高,信息量大
    • 低维是高维的切片
    • 高维在低维上的展开,对于低维的坐标系是无限扩张的
  • 系统是什么?系统是一组要素彼此作用、依赖形成的复杂整体
    • 系统的三大要素:构成系统的元素、元素的关系/结构、以及系统呈现的功能
    • 系统的分类:他组织系统和自组织系统
  • 涌现:单个元素之间并没有的特点,但是由于极大量的元素组合在一起,并根据一定规则形成的全新特点,这个生成过程叫做涌现
  • 为什么会出现一个无法解决的问题?在某一维度系统中出现悖论,这在该维度下问题无法解决
  • 无解的问题怎么解呢?增加维度,“跳出系统”调整的系统元素的关系,功能就会变化!

2、学习感受:

  • 今天文章确实知识密度很大,介绍了:
    • 维度是什么?
    • 高维和低维的关系是什么?
    • 系统是什么?
    • 复杂系统是什么?
    • 为什么有的问题就是无解?
    • 无解的问题怎么解决?
      结合这两天看书, 和听音频,慢慢能理解相关的概念,对于具体的使用,还需要联系实际,然后多想想这些知识点的其它解释,以及如何用到解释真实世界中的事件中
  • 对于为什么要多学概念,今天的文章里也有解释,那就是:“抽象度越高的概念,维度越高(也就是包含的坐标轴越多,或者叫视角越多),信息密度越高、信息量越大”。而概念类的词汇,往往是足够抽象,能将需要一大堆文字描述的内容/信息,用简单几个字就概括出来。
  • 另外印象深刻的一点是这句话:“表面上看上去复杂的系统,大多数都是由极简的规律生成的”。这句话让我多了一个观察世界的视角,仿佛可以通过事物的表面一层一层看到最本质的东西。当然,这只是仿佛,是个假象,真要做到,还不知道要修炼多久!

#观察永澄50天-28天#

《如何制定一份属于自己的跃迁实施方案?》

1、重点摘录:

  • 高效学习的活动思路:参与活动—>设定目标—>预设结果—>全力完成
  • 4种可以大幅度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
    • 必要难度:挑战有一定难度的事
    • 单一目标:不要同时实现若干个目标,只完成一个即可
    • 立即实践:将学到的方法立刻投入实践
    • 作品声音:尽可能产生一件让自己满意的作品
  • 目标管理中有个很重要的理念:最重要的事情只有一件
  • 《跃迁》共读活动的目标:制定一份属于自己的跃迁发展方案。这个方案的引领价值:
    • 以终为始,更有目的性地读书,因为你知道阅读之后的结果,这样你会全力以赴地精准做事;
    • 不再平庸的收益,阅读的结果不仅仅只有读书笔记和脑图,而是要将其和你的成长和发展关联;
    • 激发实践,一份跃迁发展方案的制定,让你拥有未来发展方向的指导,更容易激发自身的实践;
    • 用成果和高手绑定,古典老师是生涯领域大牛,绑定他的书、绑定他、绑定你的生涯。

2、学习感受:

  • 今天文章标题:“如何制定一份属于自己的跃迁实施方案?”,属于优术,第一感觉是内容会有很强的操作性,果然如此,把要怎样更好的学习、共读活动的目标以及怎样更好的达成目标,都说得很清楚,很容易操作;
  • 在文章中有一点,我觉得很能体现永澄老师提出的“立即实践”,那就是结合了“终身提问者:问题比答案更有效”和“假装写本书”,永澄老师将这个做为我们本次共读的辅助手段,并为此提出了25个问题,希望我们能在共读过程中给予解答,这实在是非常好的一种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

3、今日问答:

  • 目标的25个问题所归属的类别里,你能否得到做方案的一个基本套路?
    • 尝试归纳:澄清目的和意义、分析现状、设定目标、重点任务、防风险(情绪问题、具体困难等)
  • 如果你可以,那我想问问你,如果我没有问这个问题前,你会不会思考这个问题?
    • 再没有提这些问题前,我估计还会按以前的思路去低效学习吧!
  • 你为什么不思考这个问题?通过这个过程,你未来准备怎么做?
    • 惯性或者说路径依赖,在这个方面,没有想过要用更加高效的手段去学习
    • 突破舒适区,按这今天永澄老师提出的问题来学习跃迁!

观察永澄50天-27天#

《遇到Scalers就会被碾压》

今日问答:

  • 《跃迁》共读活动你如果想给自己设定一个标准,分别是最低标准、普通标准、神级标准,分别是什么?
  • 最低标准:参与每次共读,理解其中的问题!
  • 普通标准:参与每次共读,理解共读内容,认真分析所涉及到的每一个方面
  • 神级标准:讲共读内容内化,行成自己的表征,我想好的方式是讲给别人听,完成一次自己的跃迁!

#观察永澄50天-26天#

《为什么完成一件事之后会懒惰?》

1、重点摘录:

  • 通常职场会被划分为三个阶段:执行者、管理者、领导者,每个阶段所表现的思维方式以及相应的行为模式是完全不同的。
  • 执行者大约可以分为初级和高级执行者。管理者,最重要的任务是根据目的,来设定相关的战略。对于做事来说,战略和战术,两者缺一不可。但是,对于战略和战术两种能力,那完全是不同的能力组合。
  • 更难的事情是:在战略思维和战术思维中不断切换。你越是轻松切换两种身份,越容易让自己搞定项目。

2、学习感受:

  • 今天以小简的问题来说明一个职场中的坎,说清楚了执行者,管理者应该关注的重点,同时也聊了一个重要的东西,就是在两种身份之间的切换,这个切换难易度决定了一个项目被完成的程度!
  • 战略和战术,我的理解是:战术的制定依赖战略的清晰,战术属于具体操作,战略属于大体方向,所以没有战略指导的战术,非常容易导致效率低下,甚至可能南辕北辙!

#观察永澄50天-25天#

《用最简单的逻辑看懂《跃迁:成为高手的技术》》

1、重点摘录:

  • 跃迁这本书绝对不是一本书那么简单,而是一个标志,它标志着一个全新时代的到来。
  • 在竞争领域中有两大套路:升维后的降维打击、多领域后的跨界打击,这本书给的不是让你如何优化改进,而是一次彻底的升维认知、战略、方法、修炼的全面组合。
  • 你终身努力可能只能达到他们的起点,你一生所能达到的最大高度只是他们的脚底板!
  • 正是因为高手大家、正是因为颠覆认知观念,这部《跃迁》不一定每个人都能看懂,甚至错过它的价值。所以,我想给出一个关键逻辑,来串联起整部书的暗线。这里有几个关键词:系统、复杂系统、非线性、跃迁、赋能、连接
  • 跃迁的关键:
    • 跃迁的本质是将你的系统换成非线性系统
    • 必须积累足够的能量
  • 在万物互联的时代,打造自己的模式,嵌入到非线性系统中,通过正确的努力,获得更高概率跃迁的可能。

2、学习感受:

  • 永澄老师指出这本书是“一次彻底的升维认知、战略、方法、修炼的全面组合”,通过这句话就可以看出这本书的重要性,让我对于《跃迁》这么书所要讲的内容更加有把握,也更加重视!
  • 为了帮助大家看懂《跃迁》这本书,不至于错过其中的价值,永澄老师给出了几个关键词:系统、复杂系统、非线性、跃迁、赋能、连接。可以先想想这些词的含义,然后在看书时思考书中如何体现这些词,我们该如何理解这些词的关系,也许能更好的帮我们理解《跃迁》
  • 文章的末尾,永澄老师还解决了“跃迁”的本质、关健,以及如何操作
  • 最后用文中最触动我的话来结尾吧:痛苦不可怕,可怕的是毫无意义的痛苦

#观察永澄50天-24天#

《你的回顾里,重要的是缺少一个模式》

1、重点摘录:

  • 永澄老师:这些同侪的小伙伴这么努力,也让我丝毫不敢停下学习和成长的脚步,感谢你们给我力量!
  • 同时,小A问我,我对她有什么建议。我想想看,一个初入社会不久的小姑娘,现在的状态就是典型探索期,正在去找寻自己究竟适合什么、擅长什么,学习也有、实践也有、思考也有,同时还知道去寻找导师来帮着自己去扩展眼界,我真是不知道再说点什么了,再多说就有点吹毛求疵了。
  • 所谓投资人,指的是投入一定的资本(金钱、时间、精力、关注等)来获得未来超出预期的增长。
  • 其实,投资人和被投资人之间是相互赋能的关系。通常,投资人赋能在前,被投资人赋能在后。
  • 你得有那种可以被别人识别出来的模式,才可以更容易地对接到大规模陌生人协作网络中去。而这个的前提,就是你要知道,大规模陌生人协作网络是怎么识别模式的。这才是你努力的重点。

2、学习感受:

  • 不管处于什么阶段,同侪始终会给你压力和动力,让你拿出自己的力量去前进!
  • 在有能力的情况下,多做也不是不行,但要注意摸索出自己的模式,让别人容易识别,以方便参与到更大范围的协作当中!

3、今日问答:

  • 你的生命中有没有给你投资的人?
    • 有的,而且不少!
  • 如果有的话,他为你赋能了什么,你有没有涌泉相报地回馈他?
    • 不同的人为我赋能的事不一样,比如公司老大,他算是我工作上的领路人,在刚刚初入职场就遇到了他,非常非常好的一个人,除了教我技术,更重要的是技术之外的为人处事,那些可以说是我能受用一生的东西!

#观察永澄50天-23天#

《有些错,犯了就犯了,闹情绪没用》

1、重点摘录:

  • 心智模式:成长型心智、僵固式心智
    • 成长型心智:懂得一个基本道理——任何事情是否能够达成取决于两个条件:事物发展状态&自己的资源和能力。成长型心智的特点就是:认真思考Why、How、What,尤其是思考这些要点背后的假设是什么,在实践过程中,看自己的推演和现实的差别,并重新思考和调整自己,让自己更能顺应现实世界的样子
    • 僵固式心智:认为遇到问题是非常倒霉的事情,他们认为任何事情必须按照自己设想去推进(其实,他们并不会提前预演),稍微有点问题就会觉得:“糟了,怎么这种倒霉的事情又掉到我的头上了!”然后他们会不断地闹情绪,表现出焦虑、烦躁、需要被人谅解、故意表现自己很痛苦以换来别人的关心来让自己可以舒服一些……他们不考虑问题发生的原因是什么,而是不断表达情绪
  • 成长型心智的人知道人是不完美的,知道我们一定会犯错。经过训练的成长型心智的人,在面对挫折的时候,呈现的是截然不同的状态:他们会发现自己内心畏难的情绪,然后告诉自己每个人都不完美,并尝试着小步快跑,通过不断行动来调整自己,然后不断逼近正确
  • 两种心智的区别:他们的视野范围是不同的,成长型的人知道自己还有明天,知道只要发现情绪就可以分析问题,然后可以改进自己;而僵固型的人眼中只有当下,现在不好了,未来一生就都完了。
  • 成长型心智的人,情绪也会波动,但是他们知道自己的重点是什么,他们会抓紧时间把注意力拿到关键问题上;成长型心智的人,也会软弱,但是他们懂得示弱,知道向别人求助,而不是一味死磕;成长型心智的人,他们更追求完美,只是他们采用的方法是一步步地达成完美。
  • 均线理论:只有曲线在未来是增长的,过去某个点的均值才会提高。用在成长型心智的人身上,他们都明白这个道理:问题已经发生了,你不可能更改它,但是,只有不断地把未来过好,才有可能提升对过往的评价
  • 成长型心智以及永澄老师的几条信念:
    • 情绪是发现问题的钥匙
    • 一定要有自己内心的标准
    • 你已经做到了自己当下的最好
    • 只有笨蛋才成天看自己的过去

2、学习感受:

  • 今天文章详细解释了成长型心智与僵固式心智,通过两者心智的对比,让人更加深刻的理解到这两种心智的差异性,以及如果做为一个想要成长的人,需要注意的心智模式;
  • 其实这也是在说明一句话:过往的经历到底是包袱还是财富?在成长型心智者看来,过往都已经发生已经过去,如何将过往的经历变成财富?永澄老师在之前的文章中就有说过,比如:反思复盘,将经历变成经验,今天又提供了一种方式:利用成长型心智,去认真思考事情的Why、How、What,反思假设,思考自己的推演与现实的差别,然后重新调整,将以后的事情做对做好(永澄老师的原话是:让自己更能顺应现实世界的样子)
  • 今天最让我有触动的一点是永澄老师所说的均线理论:“问题已经发生了,你不可能更改它,只有不断地把未来过好,才有可能提升对过往的评价”。以前我觉得,过去了就过去了,相当于把过去的发生的事分离出去,现在知道,原来过去的虽然已经过去,但也有它的价值,那就:它可以成为未来变得更好的养料!

3、今日问答:

  • 我的僵固式心智表现:
    • 应该就是觉得过往所做的事,错了,抛在脑后就完了,只要不影响自己,忘掉是最好的办法,虽然有很大可能会因为同样的原因而犯同样的错误!
  • 我准备如何直面它和它斗争呢?
    • 直面问题,这件事就是存在的,在放下情绪后,仔细复盘与分析原因,认真思考事情的Why、How、What,反思和校正假设,尽量将这些过往变成财富与未来变得更好的养料!

#观察永澄50天-22天#

《我想做个极高门槛的目标类社群》

1、学习感受:

  • 一定要做边际成本递减的事,不符合规律的事不要做!
  • 目标管理是人类心理系统自组织的关键,我们确实不容易实现每个目标,但是,持续做下去,我们会对未来越来越清楚。

2、今日问答:

  • 反思我觉得,最重要的是需要及时和还原当时场景,如果不及时,很多情绪和问题就无法反思到位,如果不还原到当时的场景,很多背景信息就容易忽略!

#观察永澄50天-21天#

《想变得优秀,有个很高级的套路》

1、重点摘录:

  • 思维的体操:“少做多得的本质是做之前思考、想事情。世界是复杂系统,更要养成用系统思维思考的习惯,拆分练习,以终为始,弄清自己想要什么,在推演各种大的可能性,判断出关键点,加大投入攻克,进而高产。”
  • 要如何发展的套路:持续当第一!如果你成为第一,就要抓紧时间扩大你的领域,在更大的领域里当第一,而不是沾沾自喜,记得“持续”当第一。
  • 对标这个领域的第一,判断自己处于对标的哪个阶段,寻找他选择做这个事情时的决策原则以及假设。

2、学习感受:

  • 今天的文章让我想到自信培养的方法,就是不断在生活中寻找和记录那些有自己做了但不觉得有成就感的事,多积累后,人就会对小事越来越自信,由小积累成大,慢慢的对大事也会有自信了!
  • 永澄老师讲的没有一点积累的人,如果想要的办法,是调整期待,了解对标,将大目标细分成一个个可达成,有正向反馈的小目标。

3、今日问答:

  • 为什么对标领域中最顶级的人,容易帮助自己跃迁呢?
    • 我理解是,如果想考60分,一开始就以60分为目标去学习和努力,那最终结果很可能低于60,而如果一开始以100分为目标,所有行动的标准都不一样,结果应该是会超过预期的!

#观察永澄50天-20天#

《终于搞定了卡片积累系统选型工作》

1、重点摘录:

  • 知识留存的三个层次:卡片、文件和项目(图书)
  • 卡片的两种类别:纳博科夫的卡片和梅棹忠夫的卡片,梅棹忠夫更考虑的是见识卡片,主要目的是为了完成认知边界拓展、深度增加的。梅棹忠夫的卡片术和《零秒思考》、《零秒工作》的作者赤羽雄二的套路基本上一致的,一事一卡,136个月之后分别回看。

2、学习感受:

  • 今天主要学习了知识卡片的好处,也介绍了两种卡片的区别,卡片在我理解应该是最小的输出单位,积少成多,汇聚成文件和项目,这也是元认知学习法里提倡的学习方式之一!

3、今日问答:

  • “做卡片整理,明明是件很慢的事情,为什么还要做呢?
    • 我的理解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 你在日常判断时,会不会把'慢'做为一个极其重要的判断标准,如果慢就不做了?
    • 不会把慢作为极其重要的标准,有些事不能以快慢来衡量,比如成长,比如子女的培养,慢一点做扎实一点,比快快快,要重要的多!

4、其它资料:

阳志平老师的文章:
• 《构建优雅的知识创造系统》
• 《纳博科夫的卡片》
• 《卡片十二问》
Cnfeat的文章:
• 《像纳博科夫一样写作》
王浚宇的文章:
• 《卡片大法的神奇之处》
书籍:
• 《智识的生产技术》


#观察永澄50天-19天#

《我就是自制力不够,有人监督的话我一定能干好!》

1、重点摘录:

  • 为什么一样努力的人,结果却不同?关键原因在于复杂。复杂系统,就是高手的一种暗箱。
  • 对于复杂系统而言:任何输入端的细微变化,就会带来输出端的天壤差别。
  • 复杂系统告诉我们的三个道理:
    • 首先,请停止在果上努力的愚蠢行为
    • 其次,只有你能对你的结果负责任
    • 最后,如果可以的话尽可能采用高标准
  • 越是有人监督的时候,自己越是可以放松一些;越是没有人给你要求,越是要高标准、严要求!

2、今日问答:

  • 在越来越没有人监督你的年代,你要开始做什么事情,来让自己的自制力不断增强?
    • 为自己要做的事,增加仪式感,为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尽量区分开哪些对自己有用,哪些需要修正!
  • 你决定做一件什么事情、用什么样的标准持续做下去?
    • 学习永澄老师的文章是已经做了快3个月的事,我会继续做下去,目前的标准是:阅读并输出成学习卡片,下一个标准会多一点阅读其它小伙伴的回复,并思考我们之间的区别,通过这种不同视角去丰富自己对文章的理解!
  • 在今天的文章中,你收获最大的一点是什么?
  • 读完今天的文章后,让我想起了一段话:我们有时候想得太多,但行动太少;我想也可以这样说:我们有时候就是借口太多,对自己要求太低!

#观察永澄50天-18天#

《如何站在自组织的角度理解目标》

1、重点摘录:

  • 目标很重要,目标是动机的基础、帮助进行情绪控制、帮助实现认知过程,目标是这些心理过程的基础动力。
  • 自组织、自组织系统、自组织结构、自组织理论
    • 自组织:如果系统在获得结构过程中,没有外界的特定干预,那么这个系统便是自组织的,该系统被称为自组织系统。
      • 获得结构:一个复杂系统从它诞生的那天开始,都有一个发展趋向,那就是获得结构,主要有三种结构:时间、空间、功能结构。这也是系统发展的目的。
      • 特定干预:指的是获得的结构并不是外界强加给系统的,而是外界和系统随机互动的结果。
    • 自组织结构:时间、空间、功能结构
    • 自组织理论:它是研究自组织结构形成规律的科学。也就是说,如果你越理解自组织理论,就会越容易把握规律,帮助复杂系统形成最终的自组织结构。
  • 哈肯提出人的神经系统是比自然界更复杂的高级自组织系统,大脑是复杂、开放、有意识的自组织系统,智力是大脑自组织后的功能,思维和意识都是神经元自组织过程的结果和产物。大脑的产生、发育和结构、功能都是自组织的,作为人脑的功能之一——个体心理,也必然是自组织的。
  • 我们可以将人类的心理系统理解为一种复杂的自组织系统,它的自组织是大脑自组织之后的功能体现。推导这个结论的目的,就是将自组织理论的丰富结果(比如规律)直接套用到心理系统的研究上了。
  • 研究自组织运行规律的两门学科:耗散结构理论和协同学理论
    • 耗散结构理论:一个孤立封闭的系统,由于熵增的存在导致无序的不断增加,最后走向无序最大化,以至于死亡。如果想要让系统走向有序和保持活力,必须让系统向环境开放,引入负熵以抵消自身的熵增。
    • 协同学理论:哈肯提出了自组织的一般动力机制,他给起名叫:支配原理。什么叫一般动力机制?就是所有的自组织系统的发展都被该原理驱动。该原理认为自组织系统中有两大变量,分别叫:快变量和慢变量。
      • 快变量:其中快变量变化极快,对系统影响很短暂
      • 慢变量:而慢变量变换缓慢,它指向系统未来的有序状态,构成系统变化的主要模式,它在合适的情况下,会驱动相应的子系统和其他模式朝着有利于自己演化的方向发展,以让系统走向新的有序状态。慢变量,又称为系统的序参量。
  • 个体的心理系统中存在着一种指向未来的动力性变量,即心理目标,它支配和组织着个体的认知和意向活动。
  • 无论你是否目标明确,心理目标都会影响心理系统的自组织过程,也会影响到做事情的动机、情绪和认知过程。因为自组织系统是通过涨落过程来趋近于非平衡态的有序结构,所以,涨落是必然经历的,你刚刚开始做目标的时候,也必然会出现偏离系统平均状态的现象。可是,越是这样,你越要强化目标的训练,将内心那些隐形的目标显性化出来。
  • 目标具有动力性、价值性和不确定性的特征,它本身向着不断确定、不断演变和不断发展的演进过程,也是每个个体自我心理系统达到有序的过程。

2、学习感受:

  • 今天内容,看了好几遍,各种名词、概念,不断的去查看具体解释,实在是很有难度的一篇文章,对于具体内容的理解,就不说了,还需要继续读,就说说刚开始学习这篇文章的感受吧,快速读了三遍以后,能记住的就只是“自组织”的一些概念、“自组织”与“目标管理”的关系,从这个方面来看,“自组织”是属于我认知范围以外的东西,我目前能做的,就是继续读文章,查相关概念的解释,永澄老师也说了,后续文章里会大范围、大幅度的出现这个概念,先做到明白“自组织”是什么吧!

3、今日问答:

  • 你是否持续设定目标?
    • 有执行设定目标,多是关于工作的!
  • 如果你也认可目标的重要性,你希望接下来给自己定一个关于目标的什么目标?让自己更好地去掌握目标这个重要的序参量呢?
    • 我十分认同目标的重要性,我现在定的目标主要以工作中目标为主,这是必做目标;以学习目标为辅助,用学习到的方法、理念、工具去提升工作效率
    • 对于如果更好地去掌握目标,我的想法是,先扎实掌握目标相关理论,用日、周、月目标做为实践!

#观察永澄50天-17天#

《下一版本的个人信息管理系统构思》

1、重点摘录:

  • 信息管理系统:
    • 信息:指的是尚未成为自身结构化认知体系一部分的内容,也就是各类资料、书籍、视频、他人金句、方法、经验、流程、PPT、动画等。
    • 管理系统:主要指用系统的思维(封装、结构、关系等)进行管理的方式。
  • 个人对于信息进行管理的目的:
    • 让诱发冲动的信息被有效收集,不至于丢失;
    • 管理自己的注意力分配,不被外部刺激随意驱动;
    • 对于大量信息进行优先级判断,以找到最重要的内容;
    • 根据不同的场景状态(时间、精力、场合),选择处理、加工不同的信息,以提升处理效率;
    • 为产生下一步产品——知识,做好准备。
  • 根据认知科学的原理,无法和自己的已有认知系统进行打通的知识,都只是信息,是不可能为自己所用的,因此,必须要对信息进行转换,将其和自己的认知体系,尤其是和已经实践过的认知体系进行结合。
  • 信息管理系统结构:
    • 输入端:各类引发兴趣刺激的信息源,以及大脑产生的灵感、问题;
    • 系统端:对于各类信息的接收、存储;设定不同场景下的最佳处理方法;初步加工和精细加工;
    • 输出端:初步加工结果和精细加工结果。

2、学习感受:

  •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认识到什么是“知识管理系统”、为什么要有“知识管理系统”、“知识管理系统”最后的成果是什么!
  • 在永澄老师绘制的流程图中,有一个“有无价值”的判断,我认为这是个值得注意的重点,因为每个人的价值判断标准都不一样!

3、问题回答:

  • 通常情况下,你遇到问题是怎么处理的?是逃避、是假装看不到还是直面去处理?
    • 差点就逃避这个问题了!!我想了想,这也要分情况,有些问题是不会逃避,主动去想办法处理,有些可能会逃避;比如:工作和生活当中的涉及到职责、责任的问题,这绝对不会拖延逃避;
  • 你处理问题的时候有没有固定的套路?你思考问题的时候是否有必须遵守的原则?
    • 大约的套路是有的: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发生原因、思考问题解决方案、解决问题并总结
    • 之前没有什么原则,现在慢慢有一些了,比如:绝不带着情绪去分析问题、分析问题用MECE等

#观察永澄50天-16天#

《我又遇到了生命里的贵人》

1、重点摘录:

  • 有些人,即便贵人出现在他们面前,他们可能也不屑一顾,觉得谁都比不上他们,贵人也被他们赶走了!
  • 不给贵人赋能,贵人不会来提携你,努力进入到价值交换网络的节点上,多给自己的贵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帮助他们实现他们期待的价值,那就是我自身价值得以实现的最佳途径。

2、学习感受:

  • 看到梅姐姐的话,让我感受到,人可以傲慢自大,看似受到伤害的是别人,但最终影响的是自己;你做的事,或许自己已为没什么,但周围的人都看在眼里,这其中或者就有你未来路上的“贵人”!
  • 之前永澄老师就提到过,“帮助别人实现价值,就是自身价值得以实现 的最佳途径”,我一直将这句话记在心里,用在团队的协作之中,效果都是不错的;今天的应用场景是“贵人”,看来越是简单的道理应用的范围就越广

3、其它:

  • 做自己的贵人:戒骄戒躁,努力成长,只有当自身有价值,才能提供价值;要得到你想要的某样东西,最可靠的办法是让你自己配得上它 -- 查理芒格。
  • 做别人的贵人:乐于助人,善于分享,对你来说或许是举手之劳,但能减少别人时间上的浪费,那也是一种善举;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最好的修养就是体现在,尽量不可别人造成麻烦!

4、引用:关于贵人的几条道理

  • 乐观的人更容易成为他人的贵人;
  • 贵人更容易遇到贵人;
  • 能帮助他们进步的才是真正的贵人;
  • 优秀的人,值得尊重的人更容易获得帮助;
  • 乐于分享的人更容易获得帮助;
  • 不给他人制造负担的人更容易获得帮助;
  • 不耻于求助的人更容易获得帮助;
  • 求助的时候不宜用金钱作为回报,帮助他人的时候不宜收取金钱回报;
  • 贵人不一定是牛人,牛人常常只不过是自顾自地牛,贵人不一样,他们常常“以和为贵”,更懂得“独贵贵不如众贵贵”。
  • 很多时候,人们的成功,源自于大量的人希望看到他成功。反过来,若是有大量的人不愿意看到某人成功,那么此人很难获得所谓的“贵人相助”。
  • 正在做正确事情的人,更容易获得贵人相助,所谓得道多助,说的就是这个。
  • 活在未来的人更容易遇到贵人,因为别人能在他的身上看到未来。

#观察永澄50天-15天#

《改变是永恒存在的,所以,更需要温柔对待》

1、重点摘录:

  • 改变是永恒存在的,所以,更需要温柔对待
  • 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
  • 勇气就是直面现实的能力,勇气就是带着恐惧往前走!
  • 你想要什么样的人生就去追求什么样的,人生这么短,没有必要为难自己。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本身就是一件高概率正确的选择!

2、学习感受:

  • 我理解和世界的耦合度高低,意味着参与协作的多寡,在现在这个时代,越是能多参与协作就越有价值,而不想参与协作,越来越不可能,随着网络的普及,全球都在参与协作当中,想要独善其身过桃花源式的生活已经基本不可能了,既然需要参与到协作当中,必然会有不适应,害怕,这是正常的,与其害怕把头埋在沙子里当鸵鸟,还不如带着恐惧往前走!
  • 永澄老师最后的这段话触动了我:“加油,每个在改变中的人。改变是这样的东西:过程很苦,但是结果却值得回味,虽然不足为外人道,但却可以让自己很自信地一直站立下去。”三十而立,我也快三十了,所有做的一切,所有追求的目标,所有付出的努力,所有的所有,不过是为了“自信的一直站立下去”!

#观察永澄50天-14天#

《我要将系统改名,请你帮我投票选个名字》

1、重点摘录:

  • 永澄老师会将他的关于“个人成长”的过往理论和实践结合《跃迁》的理念进行全面升级。
  • 信念:你觉得这是个问题么?如果是问题,那就是你自己的问题。
  • 既然目的都是成长啊、变好啊、自我实现啊,而自我管理是用来实现这个目的手段方式,那为什么非要用手段来对这个系统进行命名呢?为什么不直接用目的来命名呢?

2、学习感受:

  • 读完今天的文章,我想永澄老师的压力来自于,想要将过往的存量和即将到来的增量(跃迁)进行结合升级,然后这种心理上的压力过大表现在外是身体上的不适!
  • 压力的来源或者说难点用永澄老师的话说是:要把几个大神的全新理念进行重新构建,并重调我的系统;听上去就很不简单,重构再调整,感觉就像要把几个运行良好的模块拆开重组成一个更牛的系统!
  • 自我管理系统,说实话我刚开始听这个概念,也觉得很累,感觉就像是在规矩严明的工厂上班,什么都规定的死死的,你不能做这个不能做那个,这样的生活方式会有意义吗?自由吗?但是慢慢的发现,人真的是需要管理的,不光是人,事,物,也都需要管理,管理是有目的的,每个人或许目的不一样,对于我来说,目的就是变成更好的自己,自律才是真自由,那这样想之后,管理也变成乐于接受的一种方式,今天永澄老师是来征求意见的,我觉得个人操作系统会更符合我的胃口,毕竟是程序猿

#观察永澄50天-13天#

《没有“必要难度”,你再努力也没有用!》

1、重点摘录:

  • 如果没有必要难度,效率永远上不来!
  • 什么叫必要难度,那就是:以感受困难的方式来学习,比较起感觉相对轻松的学习来说,其长期的学习效果会更好。
  • 必要难度中的两个力:存储力和提取力。提取力和存储力是负相关关系。这句话的意思是:存入记忆容易,提取出来会不容易;反之,如果你有些吃力地存入,那么,提取会更牢。

2、学习感受:

  • 必要难度与效率的关系,“如果没有必要难度,就属于低效率,低水平勤奋”,原因是:人类的记忆存在一种认知错觉,会将“记住了”当成“学会了”,怎么检验自己到底是“记住了”还是“学会了”呢?
  • 输入端:增加必要难度,存入记忆越吃力,提取越容易;
  • 输出端:写读后感、讲给别人听、甚至写一本书,这些都是在用输出的方式来检验自己是否真正“学会了”!
  • 今天永澄老师说了必要难度的重要性,让我想到阳志平老师在他的文章中提到,存在以下常见必要难度,提供给大家参考:
    • 地点的必要难度
    • 时间的必要难度
    • 分散学习的必要难度
    • 交错学习的必要难度
    • 提取的必要难度

3、回答今天的问题,你是否做过必要难度的学习?

  • 做过,但没有坚持做下去,原因分析:必要难度学习让我感受到压力,在没有适应这种压力之前,已经被小我说服:“为什么要这么累?做点简单的吧!”;在理解了“你的标准决定你的人生”之后,越发觉得,如果总是做自己“舒适区”内的事,怎么得到提升?现在理解了必要难度的重要性,再加上知道用什么方法增加“必要难度”,所以现在更加想去尝试挑战一下必要难度,项目就是:“利用常见必要难度来学习永澄老师的文章”,比如:我今天学习永澄老师的文章,就采用了“时间的必要难度”、“提取的必要难度”!

#观察永澄50天-12天#

《深夜反思,我又被自己的傲慢蠢哭了》

1、重点摘录:

  • 我又被自己的傲慢蠢哭了:但凡你骄傲的,必然有鄙视,必然有傲慢,必然有无知,必然有弱小;这个骄傲的出现,必然说明一个问题:我的标准太低、我的平台太弱、我的对手太差了。
  • 学习目的肯定不是显摆、不是去碾压他人。我的目的是为了将自身价值进行封装,形成使用价值,可以进入大规模协作网络,尤其是陌生人主导的协作网络中去做出贡献。
  • 要把自己的问题写出来,别人如果可以来看你的笑话,有几个好处:第一是可以锻炼心理韧性,第二是真正可以固化成长式心智模式。

2、今天的文章算是一次关于“反思”的教学案例,通过文章我梳理出一套流程:

  • 做这件事的原始目的
  • 目前状态是什么样
  • 目前存在的问题
  • 存在问题的原因
  • 问题的解决方案
    在这套流程的最后,“问题的解决方案”中,有一个点需要注意,就是“任何解决方案都会带来新的风险”,如果没有防风险经验,一定要多思考会有哪些风险,在源头就规避风险,总要好过风险发生时临时再给解决方案打补丁!

3、永澄老师分析了他学习的目的:“将自身价值进行封装,形成使用价值,可以进入大规模协作网络,尤其是陌生人主导的协作网络中去做出贡献。”这也触动了我,让我思考我学习的目的,我理解的学习的目的是:是不断利用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工作和生活当中,让新知识与旧经验进行交织、融合,利用这股力量去破碎旧思想/行动,并以此为营养进行升级,使自己成长!


#观察永澄50天-11天#

《范式,你必须了解的关键概念!》

1、重点摘录:

  • 每个时代、每种文化、每种思想、每个地域、每个学科都在遵循着共同的理念、方法、工具等,你就可以将其理解为范式。范式,是将人群划分的一种方法,如果你想进入某一个群体,那么,你就要学习他们的范式!
  • 在目标管理中要遵循的范式是:澄清期待、思考路径、明确标准、分解任务、安排计划、执行调整、取得成果等
  • 最重要的就是寻找范式,而不是去学习怎么快速阅读、怎么写文章、怎么学习演讲表达技巧……而是去寻找高手的范式是什么?然后在更高级的范式中少做多得。

2、今天又学到一个新的概念:“范式”,同时也初步的理解范式的含义

3、如果我要将“范式”这个概念讲给从来没有听过的人,那我应该会从这几个方面来讲吧:什么是范式、为什么要了解/学习范式、怎么去了解/学习范式;如:范式是什么:每个时代、每种文化、每种思想、每个地域、每个学科都在遵循着共同的理念、方法、工具等;为什么要了解/学习范式:将人群划分的一种方法,如果你想进入某一个群体,那么,你就要学习他们的范式;怎么了解/学习范式:现成的范式学习方法“思考训练”!


#观察永澄50天-10天#

《来,我帮你把思考的方法串成一个体系》

1、重点摘录:

  • 成长的三个特征:学习、思考、实践
  • 思考的三个组成部分:理解、分析、表达
  • 理解:先用作者/他人的原话来获得对对方的理解,再用自己的话说一遍
  • 分析:结构分析、要点分析和其他类(比如说基础逻辑、博弈思维、创新思维等等)
  • 表达:刚开始训练表达,重点要放在说清楚上;等到确保能说清楚了,就可以开始学习呈现技巧,比如说文案书写、演讲呈现、PPT和视觉呈现等

2、今天的文章标题“将思考方法串联成一个体系”,果然又是一个小系统出来了,这个体系让我清楚的看到了自己在“思考”上面的问题,也有了一个清晰的体系结构;学习永澄老师的文章最大的感受就是:往往之前只有文字概念的东西,通过学习后能清晰的看到一幅图画或者一棵结构树,还能得到具体的操作/练习方法,这绝对是高概率正确的事啊!

3、“过往,你在思考上出现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 对于“思考”本身定义不清楚、透彻
  • 思考不够深入,有偷懒的想法,觉得一个东西想得差不多就行,没有深入到本质
  • 没有做过关于如何“思考”的训练,所有的“思考”都属于本能、下意识的思考

4、如果接下来你要开始培养思考能力,你希望从哪里开始才能做少得多?

  • 理解“思考”的本质,用刻意练习的方式来训练“思考”的各个环节
  • 以“问一个好问题”的方式来开始培养思考能力

5、如果40天之后,我要招募一些思考力强的伙伴加入我的跃迁学习小分队,你要在40天里做哪些准备?

  • 看到这个,我首先问自己,做这件事的内在动机是什么?原先的答案是:想要体验什么是跃迁,将这次学习当成一次里程碑,既然是里程碑,那我就想用最大的感知去完成这一次的体验;那我的内在动机就是“感知/体验跃迁‘’,加入“跃迁学习小分队”我想是能获得最大“感知/体验”的途径
  • 40天可能没办法迅速的培养出强悍的思考能力,那我就结合“问一个好问题”的标准,来练习自己的思考能力吧!

#观察永澄50天-09天#

《如何用极简的方式面对复杂的持续成长过程?》

1、重点摘录

  • 个人成长的本质是:自身价值质和量的变化过程。也就是说,个人成长考虑的就是价值,判断标准也是价值。
  • 我们在评价一个人是否有价值的时候,都是用比较的方式来完成的。没有比较,就没有清晰的价值评价。
  • 价值变化的三个关键词:价值积累、价值交换、价值变现;前两者是任务,后者是核心目标;
  • 生涯发展理论:探索期、建立期、发展期、维持期
    • 探索期:既然是探索期,重点就是探索;探索期价值积累的两个重点:分别是知识、经验的积累和能力的积累。
      • 知识积累:从轻松到困难,多掌握流程、模型和概念
      • 能力积累:主要有三方面:专业技能、通用能力、关键基础能力
    • 建立期:在建立期中,重点任务是建立对该领域丰富的心理表征,并且能够将整个领域结构化起来,并且慢慢形成一定的话语权,建立期就要考虑策略问题了,我提出价值积累、高效和成果三大策略:
      • 价值积累策略:关于价值积累中,要重点做好三个点:问题导向、范式归纳、标准设定
      • 高效策略:如果想要快速建立,一定要考虑多元网络策略,即:将自己投身在一个分布式网络中去。
      • 成果策略:请务必要发表你的观点,尤其是在实践后的总结,一定要尝试着表达。
    • 发展期:是指原有积累开始进入价值变现的时候了。价值的变现有两种:线性变现和非线性变现
    • 维持期/下一个探索期:要考虑的是换轨和持续跃迁的问题

2、今天文章看了几遍,尝试着梳理后,发现这简直就是一篇指导“持续高效能成长”的大纲,解释清楚了个人成长的本质、解释成长的各个阶段的策略、解释每个策略的细节,如果对于个人成长道路有疑惑的小伙伴,强烈建议好好阅读本文(我已经决定打印出来反复阅读了)!

3、根据自己的分析,目前还处于探索期末期,建立期前期,如果以正在尝试不同可能,虽未找到明确“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但已经不在迷茫!今天看完文章后,发现自己还需要积累知识/经验/能力啊!


#观察永澄50天-08天#

《请你说服我啊,我为啥要学目标管理?》

1、重点摘录

  • 影响他人的方式是谈价值,用价值激发动机产生行动。
  • 目标管理的第一个价值就是让你不再害怕困难。第二个价值是用一个套路解决问题,不在分散精力。第三个价值是思路清晰,明确意义!
  • 目标管理可以把问题和期待都转化成可以执行的行动,通过不断调整和优化行动,来让自己摆脱困扰或者实现期待。

2、文章看到最后,永澄老师给出了心安和绩效两个关键词,感觉瞬间被触动,因为最近所经历的事,所感受到的压力,在思考许久得出的结论就是,在家庭中就不断给予和付出,通过这种爱的方式来给自己赋能;在工作中就努力去做到最高标准,去不断挑战新的高度,用这种不断交织前进的方式来生活和工作,用动态调节的方式来处理各种事物,开始尝试,效果不错,起码情绪化了很多,更多的是心安!

3、文章的最后永澄老师问怎么选择的问题,当然是选择原谅她啊,不对,当然是选择去挑战一下啊!


#观察永澄50天-07天#

《目标从规划到落地的三件必备神器!》

1、重点摘录

  • 高级处理多任务方法:罗列所有任务,思考它们的目的,尝试组合和精选,找到抓手项目、分包边缘任务,考虑清楚工作思路再推进
  • 既然方法论都差不多,为啥不掌握一个更高效的工具呢
  • 规划未来、设置目标、分解任务、排列计划都属于管理手段,管理是不能直接产生收益的,它是一个杠杆,管理本身就是被投入的成本,我们之所以愿意投入这个成本,就是为了撬动更大的收益!

2、非常认同永澄老师所说的,管理本身也是需要投入成本的,之所以愿意投入这样的成本,是因为可以撬动更大的收益。这涉及到价值判断,如果不认可这样的价值,我想是没能真正体会到投入管理成本所带来的好处吧

3、今天文章很清楚的说明了利用三个工具将目标从规划到落地,我之前在推进项目时,就是简单的分析,列任务,制定任务完成时间,然后执行;这样也能推进,但在中期总会有种失控感,有点被项目推着往前走的感觉;决定这两天理解思路和背后的逻辑,下周的项目用这套思路和工具去执行,试试看,先抄后超!


#观察永澄50天-06天#

《怎么用脑图来积累思维模式?》

1、重点摘录:

  • 越是看上去容易的,越要输出;越是看上去难的,越要输入。
  • 越是简单的道理,就越要尝试说说看、做做看。
  • 跳出系统来看这条路,我们就称它是模式,想事情、解决问题的模式,就是思维模式
  • 几种思维模式:执行者思维、管理者思维;穷人思维、富人思维

2、看到今天文章的小标题:“本文好简单啊,就是几张截图。”,我立马觉得,今天的文章肯定不简单,果然永澄老师展示了高级的东西:“用脑图慢慢构建思维模式”;先用两个例子说明什么是“思维模式”,再用他的“思维框架脑图”来演示怎么使用,最后说没什么难的,最难的地方在于“每天积累和持续做”。(这个就真的很难了)

3、我尝试过在工作中积累的东西,分析每次代码中BUG出现情况,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解决办法是什么,这个解决方案会不会带来其他隐含BUG等等,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发现对于代码感觉提升了很多,很多问题能提前发现和规避,代码质量上升,工作上也轻松不少!


#观察永澄50天-05天#

《你之所以那么慢,就是因为你从来没有慢过!》

1、有感触的点:

  • 你之所以那么慢,就是因为你从来没有慢过!
  • 如何少做多得?在关键的地方慢下来(刻意练习)!
  • 只有体验过刻意练习带来的好处,才会迎来下一次刻意练习,才会发现心理表征是可以迁移的,才会安心的“慢”下来!
  • 毕竟,少做多得才能轻装上阵,才能更好地跃迁!

2、今天的文章详细的将“慢就是快”、“少就是多”这两个道理详细的讲清楚了,这在永澄老师之前的文章中提到过,是属于将简单的问题讲复杂化的情况;昨天听公司一位技术大牛分享经验,他说如何衡量一个项目你做完后对于这个项目的把握程度?那就是能讲清楚,讲也分两种,一种是你能不能用一句话就说明白这个项目是什么,第二种是你能不能用长篇大论的方式来说明白这个项目是什么!看来虽然在不同行业,但高手的表征都有类似之处啊!

3、最近要做的事太多,忙忙碌碌的,该抽出时间,慢下来好好想想,怎么“少做多得”,期待接下来的“跃迁”!


#观察永澄50天-04天#

《为啥我要去霸占整个机场?》

1、永澄老师介绍了这个时代的三个特点,这三个特点得到一个结论,太多的因素来瓜分我们的注意力,并且如果没办法掌握自己的注意力,就非常容易被外部环境所影响、无法过滤信息、无法和陌生人协作,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秩序感”!

2、为什么永澄老师要谈秩序感?最近看到的一篇关于深度学习的文章中写道,“偏见大于平庸”,这里的“偏见”不是指的含有情绪的偏见,而是在经过深入的学习和理解之后对于事物所产生的认知偏好,我想,如果不持续去学习和理解,是没法达成“偏见”的,而“持续”不是那么简单,是需要内心的秩序感去支撑的,我猜永澄老师就是想让我们通过内心秩序感的培养去持续把一件事做得有自己的“偏见”,不至于沦落到“平庸”吧


#观察永澄50天-03天#

《到底什么才是低水平的勤奋?》

1、今天的文章由爬楼的隐喻介绍到了什么是“低水平勤奋”,分析了之所以会出现“低水平勤奋”的原因,以及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跳出系统看问题”,最后还给出了“怎么才能跳出系统看问题”的4种套路,最终的想法还是,多思考,思考过后的行动,好过盲目的“低水平勤奋”

2、分析永澄老师这次接线下培训的原因,我理解“是能量级别不同之后的努力方式改变”的一种尝试,这是在尝试一种新的玩法,一种适应当前能量级别的玩法;另外,联系50天的观察活动来看,这50天的观察,也可能是一种适应当前能量级别的玩法


#观察永澄50天-02天#

《最近很火的那个词“跃迁”,到底是什么意思?》

1、永澄老师在今年3月份感受到了跃迁所带来的巨大能量,同时即将在本月底领读跃迁这本书,这有可能是让我们也能体验到跃迁的一次机会

2、对于跃迁的介绍,跃迁是指一种大幅度变化,一种跨越阶段的变化,这种变化让我们对于世界的看法由连续性专为非连续性!这是一种常识性的颠覆

3、永澄老师的两次跃迁案例和跃迁所带来的飞速提升

4、用爬楼的比喻更加形象的描述了跃迁的过程,中间可能掉的坑,跃迁的结果等

5、昨天的文章是讲系统构建,今天说的是跃迁,其中有没有关系?我觉得如果想实现跃迁,系统化之后,应该会有更多的可能!


#观察永澄50天-01天#

《我的自我管理系统升级简史》

1、今天永澄老师介绍了他构建系统的原因,系统升级的过程,现在系统的样子以及系统的威力

2、牛人就是这样,虽然不知道方向是什么,但知道需要做些有意义有价值的事,并持续的做,持续的积累,总有爆发的一天

3、今天的文章是观察实验的第一篇,我想既然是观察实验,那要观察什么,以这篇文章作为开头有什么特殊含义么?如果以这点来分析,我想到的是,永澄老师在用他的系统构建过程来告诉我们几个信息

  • 他的系统也是一点一点完善出来的,并不存在一开始就非常牛的系统,系统构建先完成再完善再完美
  • 永澄老师的系统即将进行下一次的升级,这个版本绝对比前面的威力更强,同时是否也有可能在新的一期ceo的课程中体现?

4、继续保持观察,同时看看之前的旧版本升级过程和功能变化!

“观察永澄50天”实验记录part1@甘赛_第1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观察永澄50天”实验记录part1@甘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