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回到二十年前,你会怎样?--读《未来简史》

今年参加小学同学会,几乎都是二十多年没见,虽然时光雕刻,但音容相貌依在,无关岁月匆匆之感慨,却是有着不一样的心情。

我们都来自四川一个地级市最中心的一所小学,几乎所有人的背景都很相似:来自于城中各政府企事业单位的子女,居住在以学校为中心,不超过1KM的范围内,没有特别大的贫富差距和社会差距。

同学之间的分道,始于中学。

中学时代贯穿了上个世纪90年代,那正是港台文化进入大陆最黄金的时期,港片带来的街头文化,深深地影响了一大批人,从穿着打扮到行事方式, 从明星崇拜到远大理想,重情感、讲义气、搞帮派、混社会,是那时少年街头的一道风景。

听着他们曾经的江湖故事,不由地感慨:也许我们不是生活在同一个地方。

20多年前夏天,当我们在学校门口告别,各自选择了不同的道路,走向不同的人生,经历不一样的风雨。今天我们虽然还可以谈笑间推杯换盏,说着童年真情不变,但终是掩饰不住各自眉眼间的岁月痕迹,和嘴角不同的经年风尘。

成长在世纪之交的孩子,从小被教育要成为“新世纪的接班人”。少时的我们,多么的憧憬21世纪的美好生活呀!而在2017年的今天,码下了这些字的时候,我其实就是那个生活在未来的人。

今天,就是昨天的未来;未来,就是尚未到来的今天。

未来会更好,还是更坏?一切都取决于今天。

这本书名《未来简史》,作者却用了大量的篇幅对人类社会、文化、科技等方面进行了回顾,因为未来不是空穴来风,更不是沙上筑塔,没有对过去的审视就无法言及未来。

自从牛顿提出三大运动规律,人们发现原来生活中很多现象可以用规律性的观点来解释、判断和预测。进而逐渐发展到了人文社科领域,当人们回顾历史,总是试图找到规律性,提出事件发生的必然性和逻辑性,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从小都这么学的。

在数学和物理这种更为纯粹和理性的学科,规律性是很明显的,但在人文社科领域,真正的本质,我认为还是随机的、偶然的和不可预见的。

历史是各方面因素共同推动发展的结果,过去的历史,真相是什么,早已无可考证,即使是身处于历史之中的人,也无法真正完全看清,我们看到的不过是历史的冰山一角。而未来是什么,更是无法预测。

《未来简史》不仅仅是一本总结过去展望的科普读物,更不是预测未来的羊皮卷,大可不必去纠结于书中的观点,更不用在意未来是否就如书中描绘的如此这般。作者更多的展现的是人类的创造性和无限可能性,人类社会的现有文明成果,是过去的人类运用智慧的合力,共同的创造,而人类文明的未来亦是如此。

我们享受着文明带来的,前所未有的舒适生活,在这热浪滚滚的酷夏,可以吹着空调吃着西瓜,这样的平常百姓家的生活模样,在二十年前还是很多家庭无法想象的场景。但舒适的生活却更加容易激发人性中的惰性。过分贪图眼前的小确幸,坐等享受现代文明发展的成果,最后只会将自己变成一只被现代社会豢养的猪而已。

就如当年选择了不同人生道路的同学们,当我们走向不同的方向,其实这些选择都没有好坏优劣之分,二十年后的人生境遇的不同,却是来自于各自付出的辛勤与汗水,专注与努力。

如果能回到二十年前,对曾经的我说一段话,我想我会说:你要更加勤奋和努力,这样你才不会长胖,才会考上更好的大学,拥有更上进的人生,搞定高富帅,走向人生巅峰!

但是二十年前的我,却并不明白,依仗青春,肆意挥霍。

从今天开始,也不晚,毕竟老骥伏枥,还可志在千里嘛。希望二十年后的自己,会感谢现在的自己。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果回到二十年前,你会怎样?--读《未来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