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愿失去视力,也不愿失去对记忆惯性的认同” | 教学志

“宁愿失去视力,也不愿失去对记忆惯性的认同” | 教学志_第1张图片
"Coffee", Edward Hopper

文 | 崔洋

05.29

学生用“阅读三步骤”自学《朝话》,效果甚好。三位同学目前的读写能力都相对以前水平有提高,小郑原有语文功底得到巩固,理解角度有转变,能对事物的深度、广度有探究。我要求他在原有自由阅读的基础上,更多地给出主观判断。训练阅读步骤如下:

文章共读三遍,每遍完成后都需完成相应题目。

提问。引导学生不止以“接受者”的角度读书,更从“观察者”、“审视者”的角度,读书、读人。

总结。意在抒发,应在指出文章主题的同时引申独立见解。

高度概括。并非尽可能地简短,而是以独成系统的思想,加上最高级的表达形式勾勒文章大义。

06.02

小颜妈妈带“活宝”返校时,我们就小颜近一年来的表现交流。家长及时的反馈,坦诚地分享不仅给教学工作助益,更在孩子内心打下基础,即“无论我和别人相比如何如何,妈妈都对我有信心,妈妈肯定我”。

小颜不是个反应很快的孩子,也不会让老师觉得他“聪颖过人”。我们熟知的,一个当代中国人心中认为是好学生的帽子平时也不常盖在他头上。但我们都喜欢他,不全是因为他的可爱与善良,更因为我们有相同的志趣。爱放肆的大笑,敢坦诚面对生活中的不平。

每个进步的表象确实来自针对性的教学工作,但再有针对性,它们之间也无法被分开,就像不能把学拿筷子和学用筷子夹菜分成两部分一样。训练的前提是完备的“过程”,这过程是生活,是一个个局部组成的整体,也正因它们的不可分割性,每个局部也都是一个整体。

小颜妈妈的分享有以下几点:

一:孩子的体重减轻,食量减少,不再暴饮暴食,能控制自己不多吃。

针对这点,几乎每顿饭老师都会综合考虑孩子是否可以多吃、少吃还是停食。

二:能专注起来,主动找书读。不再如以往只关注图画,可以阅读纯文字书籍。

自在场的老师与孩子们一起学习早已是传统,我们一起读书写日记,这绝不仅意在营造氛围,更是身为老师切身觉得,读书、写作就是我们自己生活中的甜品,不是工作,不是累赘,和有没有学生无关,以此影响孩子们。

三:书写成行,字体有结构,“不分家”,能把字写对。

四:数学进度提升,突破原有瓶颈。

老师对数学的辅导力度越来越大,一对一,一遍不行再来一遍。不让孩子在互相比较中感到压抑,各学各的,所以学的敢快敢慢,不担惊受怕。

五:背诵能力增强,因没要求背,只是把诵读当作练气与健身。

晚会上,我说因为小颜要回家参加考试,近期他的学习内容有改变,大家也都看到了墙上专门为他设计的“计划表”,“是日已过,考试亦近”。虽然这压力还没压到其他人身上,但今天我看到有同学学习状态也非常好。没被逼迫,也没有升学的压力,同学的刺激,但他就是愿意学,愿意给自己学。

有人说:“每人都将死去,但并非每人都曾活过。”这活如何解读?我想这位同学今天自主地使用自己的身体,充分地发挥它,善待它,和它(自己)在一起,这就是活着,这就是富有,因我们拥有自己的生命,拥有生命的今天,拥有生命的现在。

我和兰一表扬了孩子们,他们每天要干的事情真不少。早起走路一个多小时,上午诵读《金刚经》一遍,《论语》单章三遍,其他文章阅读最少三篇并作读书笔记,同时还要对文章总结、提问。下午熟练朗读一篇新的英语课文后抄写该课文一遍及十个生词,再做约三十道数学题,学两节公开课,分别写不少于一百字的总结。晚饭前运动一小时。晚饭后写一篇日记,一篇字帖,再学习一节公开课。就寝前的自由时段,或看杂志或自学,如此日复一日。

因为老师不宠着,小颜以前一遇到难题便哼哼唧唧的样子不见了,现在每天任务虽多,但他心情很好,没什么可“刻苦”,也没什么好“艰辛”,我们就是欢欢喜喜找累受,我们就给自己学。

小郑“上了道”,白天所学已很多,老师除了引导他深入理解中文阅读,教他数学外,其他无需监督,他可以自己安排劳逸,该干什么就一心干什么,干脆利落。晚上自由时段他主动提出要再学数学,曾经诅咒毕达哥拉斯的情绪不见了。

勃昊放假时身体不适,返校后虽自称完全没事,但还是会很快劳累,尽管如此,他能完成的学习任务一个不落,一声没抱怨,一次没放弃。

我们一个个鼓掌,大家的表情都像被颁了奥斯卡奖一样,散会,我们彼此推搡,笑作一团。

06.02

榆宣是小郑的亲姐姐,和我、兰一同是九零后。这次她来自在场参访三天,昨天上午离开前我们进行交流会,总结她的见闻、感想,也总结我们在这次互相的学习中都体悟到了哪些。

我常窃喜于自己的“富有”,感恩亲爱的父母,感恩师长的教诲,使我敢于对自己的时间行使主权,敢做一个“自私”的人。以往我和同龄人相处的不多,自上大学后,到浅尝卖命之辛苦,我总在问自己这一切是不是就是我要的。聊到这个话题,我说我没想早早给自己个答案,越发认识到,问题本身就是答案。

和曾经发生在自在场二楼的好几次交流一样,无论客从何来,大家都把面子脱在了门外。我虽时常侃侃而谈,没大没小,但心中的感动、钦敬无不表现为相谈中的欢笑。我从没认为年轻人只因少活了几年,便相较老辈更易脱下自我的外衣,而我每次遇到这样优秀的青年,竟不禁感叹他们有那般的勇气敞开自己。

我们为这个未知的世界疯狂而着迷,爱它的不确定,爱它的不负责。我还有那样多的痛苦没有体尝,还有那样多的委屈没有承载,凭什么叫我面对这不堪一击的自我?又凭什么是现在?突然间管一个比自己大两岁的人叫老师,凭什么我就有必要去找他学习?但恰恰是这些不必要着手去做的事,都是我在榆宣身上看到的真诚。她虽然说话声音不大,但她敢于揭露自己问题,愿意主动承认“我还需要进步”的精神,不会让看似年长,看似高大一些的我,小瞧她一点。

尊重一个老人是容易的,在形象上对着有老师样子的人谦虚也并不难,但是对一个同龄人还能抱着如此的好学心去交流,对一个年龄不大还没有学历的人抱有如师的尊重,是极少见的。这非关我个人的优秀与否,非关被尊重者的资格,只关乎到她自身的素质,与她看世界的高度。

她那天拎着大行李,带着弟弟俩人从市里长途而来,到自在场后我没怎么照顾她,简单问候,稍事安排,把待客的“主”扣到小郑的头上,叫他带姐姐观光。之后看我们都在晚自习,便和所有同学一样坐在教室读书,没一点浮躁,就像从另一间教室走来,看不出跋涉的痕迹。

自在场有外墙,但墙的高度取决于每个人自身。榆宣在她这个年龄的独立,能契合自在场的“各自为政”,虽然她在部分领域和我们一样都需要进一步训练,但她的感觉系统还在,这点不易。

之前好友殷周来的时候,晚上孩子们上楼休息,我们在书房聊天。也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无论谁来,交流的主题几乎都围绕着共同的点,无论聊电影还是聊工作,我们不再只会盲目地往外看。虽然不知道什么是最终想要的,但我们越来越能看清什么是不要的。

兰一和榆宣分享我们还在大学宿舍的时候他问我的一个问题,“什么是人生中最重要的能力?”我答,“说不的能力”。不巧,点题了。

感谢榆宣的到访,能在路上遇到大家,一起走回自己,这真是很幸福的事。

06.03

“A man becomes a critic when he cannot be an artist the same way a man became a informer when he cannot be a soldier.” - Gustave Flaubert

只会为自己的感官对象贴标签是可悲的。但有时我们宁愿失去视力,也不愿失去对记忆惯性的认同。

有人问我关于欣赏音乐时的心境,是否会追求演奏者对原始情感的复原,是否会因对音乐乐理、历史背景的了解、考究而影响聆听的感受。

当一个人读书时,还是接受其他新的色声香味触,我们是在感受?我们真的能感受得到?抑或是在通过外物的刺激唤起记忆的认同。当有人拿起一个杯子问我是什么,我是在匹配记忆中存有的图像,还是在认同思维的评判?我还能否在不去贴标签的前提下看到完整的杯子?还能否在不去评判的前提下听到原始的声响?我以为的“认识”,到底是在认识什么?


“宁愿失去视力,也不愿失去对记忆惯性的认同” | 教学志_第2张图片
自在场,一场理性教育的觉醒。欢迎关注“自在场”微信订阅号。

你可能感兴趣的:(“宁愿失去视力,也不愿失去对记忆惯性的认同” | 教学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