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决策树(decision tree):是一种基本的分类与回归方法,此处主要讨论分类的决策树。
在分类问题中,表示基于特征对实例进行分类的过程,可以认为是if-then的集合,也可以认为是定义在特征空间与类空间上的条件概率分布。
二. 决策树通常有三个步骤:特征选择、决策树的生成、决策树的修剪。
用决策树分类:从根节点开始,对实例的某一特征进行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将实例分配到其子节点,此时每个子节点对应着该特征的一个取值,如此递归的对实例进行测试并分配,直到到达叶节点,最后将实例分到叶节点的类中。
下图为决策树示意图,圆点——内部节点,方框——叶节点
- 决策树学习的目标:根据给定的训练数据集构建一个决策树模型,使它能够对实例进行正确的分类。
- 决策树学习的本质:从训练集中归纳出一组分类规则,或者说是由训练数据集估计条件概率模型。
- 决策树学习的损失函数:正则化的极大似然函数
- 决策树学习的测试:最小化损失函数
- 决策树学习的目标:在损失函数的意义下,选择最优决策树的问题。
- 决策树原理和问答猜测结果游戏相似,根据一系列数据,然后给出游戏的答案
三. 决策树的构造
决策树学习的算法通常是一个递归地选择最优特征,并根据该特征对训练数据进行分割,使得各个子数据集有一个最好的分类的过程。这一过程对应着对特征空间的划分,也对应着决策树的构建。
1) 开始:构建根节点,将所有训练数据都放在根节点,选择一个最优特征,按着这一特征将训练数据集分割成子集,使得各个子集有一个在当前条件下最好的分类。
2) 如果这些子集已经能够被基本正确分类,那么构建叶节点,并将这些子集分到所对应的叶节点去。
3)如果还有子集不能够被正确的分类,那么就对这些子集选择新的最优特征,继续对其进行分割,构建相应的节点,如果递归进行,直至所有训练数据子集被基本正确的分类,或者没有合适的特征为止。
4)每个子集都被分到叶节点上,即都有了明确的类,这样就生成了一颗决策树。
四. 决策树的特点:
优点:计算复杂度不高,输出结果易于理解,对中间值的缺失不敏感,可以处理不相关特征数据。
缺点:可能会产生过度匹配的问题
适用数据类型:数值型和标称型
首先:确定当前数据集上的决定性特征,为了得到该决定性特征,必须评估每个特征,完成测试之后,原始数据集就被划分为几个数据子集,这些数据子集会分布在第一个决策点的所有分支上,如果某个分支下的数据属于同一类型,则当前无序阅读的垃圾邮件已经正确的划分数据分类,无需进一步对数据集进行分割,如果不属于同一类,则要重复划分数据子集,直到所有相同类型的数据均在一个数据子集内。
五. 信息增益
在划分数据集之前之后信息发生的变化成为信息增益,知道如何计算信息增益,我们就可以计算每个特征值划分数据集获得的信息增益,获得信息增益最高的特征就是最好的选择。
-
熵
-
信息增益
表示得知特征X的信息而使得类Y的信息不确定性减少的程度。
六. 决策树的剪枝策略
决策树生成算法递归的产生决策树,直到不能继续下去为止,这样产生的树往往对训练数据的分类很准确,但对未知测试数据的分类缺没有那么精确,即会出现过拟合现象。过拟合产生的原因在于在学习时过多的考虑如何提高对训练数据的正确分类,从而构建出过于复杂的决策树,解决方法是考虑决策树的复杂度,对已经生成的树进行简化。
剪枝(pruning):从已经生成的树上裁掉一些子树或叶节点,并将其根节点或父节点作为新的叶子节点,从而简化分类树模型。
决策树算法很容易过拟合(overfitting),剪枝算法就是用来防止决策树过拟合,提高泛华性能的方法。
剪枝分为预剪枝与后剪枝。
预剪枝是指在决策树的生成过程中,对每个节点在划分前先进行评估,若当前的划分不能带来泛化性能的提升,则停止划分,并将当前节点标记为叶节点。
后剪枝是指先从训练集生成一颗完整的决策树,然后自底向上对非叶节点进行考察,若将该节点对应的子树替换为叶节点,能带来泛化性能的提升,则将该子树替换为叶节点。
那么怎么来判断是否带来泛化性能的提升那?最简单的就是留出法,即预留一部分数据作为验证集来进行性能评估。
剪枝就是当α 确定时,选择损失函数最小的模型,即损失函数最小的子树。
当α 值确定时,子树越大,往往与训练数据的拟合越好,但是模型的复杂度越高;子树越小,模型的复杂度就越低,但是往往与训练数据的拟合不好损失函数正好表示了对两者的平衡。
七. ID3、C4.5、CART的区别
ID3 使用信息增益作为选择特征的准则;C4.5 使用信息增益比作为选择特征的准则;CART 使用 Gini 指数作为选择特征的准则。
- ID3
熵表示的是数据中包含的信息量大小。熵越小,数据的纯度越高,也就是说数据越趋于一致,这是我们希望的划分之后每个子节点的样子。
信息增益 = 划分前熵 - 划分后熵。信息增益越大,则意味着使用属性 a 来进行划分所获得的 “纯度提升” 越大 **。也就是说,用属性 a 来划分训练集,得到的结果中纯度比较高。
ID3 仅仅适用于二分类问题。ID3 仅仅能够处理离散属性。
- C4.5
C4.5 克服了 ID3 仅仅能够处理离散属性的问题,以及信息增益偏向选择取值较多特征的问题,使用信息增益比来选择特征。信息增益比 = 信息增益 / 划分前熵 选择信息增益比最大的作为最优特征。
C4.5 处理连续特征是先将特征取值排序,以连续两个值中间值作为划分标准。尝试每一种划分,并计算修正后的信息增益,选择信息增益最大的分裂点作为该属性的分裂点。
- CART
CART 与 ID3,C4.5 不同之处在于 CART 生成的树必须是二叉树。也就是说,无论是回归还是分类问题,无论特征是离散的还是连续的,无论属性取值有多个还是两个,内部节点只能根据属性值进行二分。
CART 的全称是分类与回归树。从这个名字中就应该知道,CART 既可以用于分类问题,也可以用于回归问题。
回归树中,使用平方误差最小化准则来选择特征并进行划分。每一个叶子节点给出的预测值,是划分到该叶子节点的所有样本目标值的均值,这样只是在给定划分的情况下最小化了平方误差。
要确定最优化分,还需要遍历所有属性,以及其所有的取值来分别尝试划分并计算在此种划分情况下的最小平方误差,选取最小的作为此次划分的依据。由于回归树生成使用平方误差最小化准则,所以又叫做最小二乘回归树。
分类树种,使用 Gini 指数最小化准则来选择特征并进行划分;
Gini 指数表示集合的不确定性,或者是不纯度。基尼指数越大,集合不确定性越高,不纯度也越大。这一点和熵类似。另一种理解基尼指数的思路是,基尼指数是为了最小化误分类的概率。
信息增益 vs 信息增益比
之所以引入了信息增益比,是由于信息增益的一个缺点。那就是:信息增益总是偏向于选择取值较多的属性。信息增益比在此基础上增加了一个罚项,解决了这个问题。
Gini 指数 vs 熵
既然这两个都可以表示数据的不确定性,不纯度。那么这两个有什么区别那?
Gini 指数的计算不需要对数运算,更加高效;
Gini 指数更偏向于连续属性,熵更偏向于离散属性。
八. 可视化
%matplotlib inline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import pandas as pd
from sklearn.datasets.california_housing import fetch_california_housing
housing = fetch_california_housing()
print(housing.DESCR)
housing.data.shape
housing.data[0]
from sklearn import tree
dtr = tree.DecisionTreeRegressor(max_depth = 2)
dtr.fit(housing.data[:, [6, 7]], housing.target)
#要可视化显示 首先需要安装 graphviz http://www.graphviz.org/Download..php
dot_data = \
tree.export_graphviz(
dtr,
out_file = None,
feature_names = housing.feature_names[6:8],
filled = True,
impurity = False,
rounded = True
)
#pip install pydotplus
import pydotplus
graph = pydotplus.graph_from_dot_data(dot_data)
graph.get_nodes()[7].set_fillcolor("#FFF2DD")
from IPython.display import Image
Image(graph.create_png())
graph.write_png("dtr_white_background.png")
from sklearn.model_selection import train_test_split
data_train, data_test, target_train, target_test = \
train_test_split(housing.data, housing.target, test_size = 0.1, random_state = 42)
dtr = tree.DecisionTreeRegressor(random_state = 42)
dtr.fit(data_train, target_train)
dtr.score(data_test, target_test)
from sklearn.ensemble import RandomForestRegressor
rfr = RandomForestRegressor( random_state = 42)
rfr.fit(data_train, target_train)
rfr.score(data_test, target_test)
参数说明如下:
criterion:特征选择标准,可选参数,默认是gini,可以设置为entropy。gini是基尼不纯度,是将来自集合的某种结果随机应用于某一数据项的预期误差率,是一种基于统计的思想。entropy是香农熵,也就是上篇文章讲过的内容,是一种基于信息论的思想。Sklearn把gini设为默认参数,应该也是做了相应的斟酌的,精度也许更高些?ID3算法使用的是entropy,CART算法使用的则是gini。
splitter:特征划分点选择标准,可选参数,默认是best,可以设置为random。每个结点的选择策略。best参数是根据算法选择最佳的切分特征,例如gini、entropy。random随机的在部分划分点中找局部最优的划分点。默认的”best”适合样本量不大的时候,而如果样本数据量非常大,此时决策树构建推荐”random”。
max_features:划分时考虑的最大特征数,可选参数,默认是None。寻找最佳切分时考虑的最大特征数(n_features为总共的特征数),有如下6种情况:
如果max_features是整型的数,则考虑max_features个特征;
如果max_features是浮点型的数,则考虑int(max_features * n_features)个特征;
如果max_features设为auto,那么max_features = sqrt(n_features);
如果max_features设为sqrt,那么max_featrues = sqrt(n_features),跟auto一样;
如果max_features设为log2,那么max_features = log2(n_features);
如果max_features设为None,那么max_features = n_features,也就是所有特征都用。
一般来说,如果样本特征数不多,比如小于50,我们用默认的”None”就可以了,如果特征数非常多,我们可以灵活使用刚才描述的其他取值来控制划分时考虑的最大特征数,以控制决策树的生成时间。
max_depth:决策树最大深,可选参数,默认是None。这个参数是这是树的层数的。层数的概念就是,比如在贷款的例子中,决策树的层数是2层。如果这个参数设置为None,那么决策树在建立子树的时候不会限制子树的深度。一般来说,数据少或者特征少的时候可以不管这个值。或者如果设置了min_samples_slipt参数,那么直到少于min_smaples_split个样本为止。如果模型样本量多,特征也多的情况下,推荐限制这个最大深度,具体的取值取决于数据的分布。常用的可以取值10-100之间。
min_samples_split:内部节点再划分所需最小样本数,可选参数,默认是2。这个值限制了子树继续划分的条件。如果min_samples_split为整数,那么在切分内部结点的时候,min_samples_split作为最小的样本数,也就是说,如果样本已经少于min_samples_split个样本,则停止继续切分。如果min_samples_split为浮点数,那么min_samples_split就是一个百分比,ceil(min_samples_split * n_samples),数是向上取整的。如果样本量不大,不需要管这个值。如果样本量数量级非常大,则推荐增大这个值。
min_weight_fraction_leaf:叶子节点最小的样本权重和,可选参数,默认是0。这个值限制了叶子节点所有样本权重和的最小值,如果小于这个值,则会和兄弟节点一起被剪枝。一般来说,如果我们有较多样本有缺失值,或者分类树样本的分布类别偏差很大,就会引入样本权重,这时我们就要注意这个值了。
max_leaf_nodes:最大叶子节点数,可选参数,默认是None。通过限制最大叶子节点数,可以防止过拟合。如果加了限制,算法会建立在最大叶子节点数内最优的决策树。如果特征不多,可以不考虑这个值,但是如果特征分成多的话,可以加以限制,具体的值可以通过交叉验证得到。
class_weight:类别权重,可选参数,默认是None,也可以字典、字典列表、balanced。指定样本各类别的的权重,主要是为了防止训练集某些类别的样本过多,导致训练的决策树过于偏向这些类别。类别的权重可以通过{class_label:weight}这样的格式给出,这里可以自己指定各个样本的权重,或者用balanced,如果使用balanced,则算法会自己计算权重,样本量少的类别所对应的样本权重会高。当然,如果你的样本类别分布没有明显的偏倚,则可以不管这个参数,选择默认的None。
random_state:可选参数,默认是None。随机数种子。如果是证书,那么random_state会作为随机数生成器的随机数种子。随机数种子,如果没有设置随机数,随机出来的数与当前系统时间有关,每个时刻都是不同的。如果设置了随机数种子,那么相同随机数种子,不同时刻产生的随机数也是相同的。如果是RandomState instance,那么random_state是随机数生成器。如果为None,则随机数生成器使用np.random。
min_impurity_split:节点划分最小不纯度,可选参数,默认是1e-7。这是个阈值,这个值限制了决策树的增长,如果某节点的不纯度(基尼系数,信息增益,均方差,绝对差)小于这个阈值,则该节点不再生成子节点。即为叶子节点 。
presort:数据是否预排序,可选参数,默认为False,这个值是布尔值,默认是False不排序。一般来说,如果样本量少或者限制了一个深度很小的决策树,设置为true可以让划分点选择更加快,决策树建立的更加快。如果样本量太大的话,反而没有什么好处。问题是样本量少的时候,我速度本来就不慢。所以这个值一般懒得理它就可以了。
除了这些参数要注意以外,其他在调参时的注意点有:
当样本数量少但是样本特征非常多的时候,决策树很容易过拟合,一般来说,样本数比特征数多一些会比较容易建立健壮的模型
如果样本数量少但是样本特征非常多,在拟合决策树模型前,推荐先做维度规约,比如主成分分析(PCA),特征选择(Losso)或者独立成分分析(ICA)。这样特征的维度会大大减小。再来拟合决策树模型效果会好。
推荐多用决策树的可视化,同时先限制决策树的深度,这样可以先观察下生成的决策树里数据的初步拟合情况,然后再决定是否要增加深度。
from sklearn.grid_search import GridSearchCV
tree_param_grid = { 'min_samples_split': list((3,6,9)),'n_estimators':list((10,50,100))}
grid = GridSearchCV(RandomForestRegressor(),param_grid=tree_param_grid, cv=5)
grid.fit(data_train, target_train)
grid.grid_scores_, grid.best_params_, grid.best_score_
rfr = RandomForestRegressor( min_samples_split=3,n_estimators = 100,random_state = 42)
rfr.fit(data_train, target_train)
rfr.score(data_test, target_test)
pd.Series(rfr.feature_importances_, index = housing.feature_names).sort_values(ascending = False)
九. 总结
优点:
- 易于理解和解释,决策树可以可视化。
- 几乎不需要数据预处理。其他方法经常需要数据标准化,创建虚拟变量和删除缺失值。决策树还不支持缺失值。
- 使用树的花费(例如预测数据)是训练数据点(data points)数量的对数。
- 可以同时处理数值变量和分类变量。其他方法大都适用于分析一种变量的集合。
- 可以处理多值输出变量问题。
- 使用白盒模型。如果一个情况被观察到,使用逻辑判断容易表示这种规则。相反,如果是黑盒模型(例如人工神经网络),结果会非常难解释。
- 即使对真实模型来说,假设无效的情况下,也可以较好的适用。
缺点: - 决策树学习可能创建一个过于复杂的树,并不能很好的预测数据。也就是过拟合。修剪机制(现在不支持),设置一个叶子节点需要的最小样本数量,或者数的最大深度,可以避免过拟合。
- 决策树可能是不稳定的,因为即使非常小的变异,可能会产生一颗完全不同的树。这个问题通过decision trees with an ensemble来缓解。
- 学习一颗最优的决策树是一个NP-完全问题under several aspects of optimality and even for simple concepts。因此,传统决策树算法基于启发式算法,例如贪婪算法,即每个节点创建最优决策。这些算法不能产生一个全家最优的决策树。对样本和特征随机抽样可以降低整体效果偏差。
- 概念难以学习,因为决策树没有很好的解释他们,例如,XOR, parity or multiplexer problems.
- 如果某些分类占优势,决策树将会创建一棵有偏差的树。因此,建议在训练之前,先抽样使样本均衡。
决策树算法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特征选择、树的生成、树的剪枝。常用算法有 ID3、C4.5、CART。
- 特征选择。特征选择的目的是选取能够对训练集分类的特征。特征选择的关键是准则:信息增益、信息增益比、Gini 指数;
- 决策树的生成。通常是利用信息增益最大、信息增益比最大、Gini 指数最小作为特征选择的准则。从根节点开始,递归的生成决策树。相当于是不断选取局部最优特征,或将训练集分割为基本能够正确分类的子集;
- 决策树的剪枝。决策树的剪枝是为了防止树的过拟合,增强其泛化能力。包括预剪枝和后剪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