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为自己在旅行前开书单

如何为自己在旅行前开书单_第1张图片

十一大家都去哪了,我的朋友圈已经被各国的美景所霸屏。今年十一长假,我出人意料选择在家里蹲,清理自己的书柜,整理下来发现因为旅行购买的书籍最多,旅行随笔,旅行地历史人文,以及一大格的Lonely Planet,可以说因为旅行爱上了阅读,也因为阅读想去更大的世界。因此就整理了这篇文章,分享给大家我的旅行书单,希望你们喜欢。

如何为自己在旅行前开书单_第2张图片
简单做了个脑图

身未动心先动:  旅行笔记 / 旅行散文

此类书籍,既可以当放松休闲类书籍阅读(培养阅读习惯的入门类书籍)又可以获取很多旅行地冷僻的资讯。我种草的旅行地大多源于一本书,或者作者的一句话,毕竟 Writer as Traveller

李欣频  《旅行创意学》《放自己一年梦想假》《在旅行中找到自己》《人生就是边玩边学》

很多人说旅行改变生活,但是如果仅仅停留在攻略,拍照,美食上的自由行和我们所鄙视的中国式团队游又有何差别呢?

旅行是去看世界去体验人生的多种可能性,李欣频将旅行与创意相结合,给自己生活里添加更多的养分,将每次旅行做为重塑自己的契机。

套用现在流行的行话,旅行也讲究“输入”“输出”。

输入: 旅行前尽可能收集关于当地作家的作品,以当地为主题所拍摄的电影,或是Discovery国家地理频道的旅游介绍。

(经过我的实践,一次性在旅行前去搜集书单,影单会十分耗时间,平时积累还是十分必要的,平时购书的时候就会考虑下自己的梦想地,每次京东当当打折的时候正好购入,下一章节会讨论如何针对性选书)

输出:旅行中尝试使用新身份,用每种新身份去体验当地的生活文化。当我们在面对新的事物时,我们就得长出新的神经联结来重新学习,大脑会更加灵活。

输出阶段还是要多家操练,但是换个身份去旅行还是容易做到,像我当时去意大利就幻想自己是美术生去意大利学习,看了很多名画,建筑,回来后对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尤其亲切,以前感觉是天坛女神,现在觉得是邻家小妹。特别有主于自己回来后对于欧洲文化的学习(因为之后还想再去英国,法国,西班牙,比利时......) 可以说意大利的旅行对于我来说是个引子,开启自己对于欧洲文化的探索。

我相信李欣频老师的旅行创意论可以帮助你精进旅行,让每次旅行更有收获。

三毛系列《撒哈拉的故事》《哭泣的骆驼》《万水千山走遍》

三毛是至今对我影响最大的作家,因为在大二那年认识了她,被她文字中所流露的潇洒豁达个性所吸引,可以说是她打开了我认识世界的窗口,可以说是我人生中第一位灵魂导师。通过她的文字重新认识了撒哈拉,除了沙漠的壮丽还有那边有趣又残酷的生活,知道世界上在南美还有神秘的玛雅文化,那时就默默发誓自己以后要沿着三毛的足迹走一遍世界。

余秋雨 《文化苦旅》

近些年,关于余秋雨的负面报道很多,但是不妨碍《文化苦旅》在我心中的地位。余秋雨走了大江南北叹了历史人文,开篇的《道士塔》给我的印象太深,至今内心还存有对王道士的恨以及对文物流失的惋痛,这种屈辱的记忆比历史课中提到的火杀圆明园更来得刻骨铭心。名胜古迹就是将历史文化变得可视化,教科书上的历史描述还是仅限于抽象的形容词,真的走过那些古迹后才明白所谓的壮丽,瑰丽,残酷,残忍.......《文化苦旅》作为旅行散文,值得一读!

阿兰.德波顿 《旅行的艺术》

当时购入阿兰.德波顿的《旅行的艺术》完全是被其书名所吸引,后发现原来是位英伦才子。名人传记与旅行相美好的交织,仿佛是两个时空的对话,当作者在阿姆斯特丹游历时想到的是福楼拜对埃及以及东方文明的热爱,地点早已不是重点,更多的是用心去体会壮阔的大自然以及绚烂的文明,从中了悟自身的局限。这是一本写旅行很棒的哲理散文,从不一样的角度去观察真正的旅行给人带来的慰藉。

当然关于旅行的散文还有很多,我列举的是对我影响比较大的作家与书。旅行一直是古往今来普遍推崇的,好的作家一定是走出家门在世间有所历练,所以关于旅行的散文还有很多值得探索阅读,最近詹鸿志《旅行与读书》的,毕淑敏的《世界如锦心如梭》都值得一读,还有类似蒋勋,陈丹燕都可以关注。

确认方向:旅行攻略的书

网上的旅行攻略已经很发达了,但如果你在外想避免与国人旅行团去卡位,我首推也只推荐《lonely planet》,为的不是旅游咨讯而是为了里面细致的亮点推荐,城市徒步线路的规划。

例如《LP广西》中推荐的3月3花炮节,去了三江的小县城感受了中国民族式的狂欢节,《LP日本》里推荐的京都南禅寺,感受了没有旅行团的吵闹才能浮现京都的禅意。每次规划行程前我都会翻下LP,立刻旅行地所在的地图就活跃在脑海,之后就是不忍的取舍,去这还是去那?翻阅书中的介绍,留下自己最想去的地方,此番折腾后每每到了旅行地才能如珍宝版欣赏景色景点。

解开面纱:历史文化背景的书

正如前文所说在旅行前应该尽可能收集关于当地作家的作品,以及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系统性的书单还是很有必要建立的。

因为考虑到旅行地不一样,所以没法给到完整的书单,我就介绍几个搜集书单的方法供大家参考:

STEP 1 确认书单主题。

主线部分一般会以当地的历史为主,历史之于一个国家好比人的背景,了解一个人总想知道他的过往。所以一般去一个国家前我的习惯是先读读XXX通史/XXX 简史。

枝干部分, 我会结合LP(lonely planet) 确认自己旅行的行程与亮点,根据亮点搜罗相关书籍。例如第一次去日本,我会以奈良京都的建筑为主要亮点,那么我就会特别去搜罗关于日本建筑的书籍以及关于京都的书籍(舒国志的《门外汉的京都》不可错过)。

去意大利,我是假装自己是美术生的身份,想去熏陶下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艺术,那么就会主要去搜集文艺复兴时期的书籍,以及关于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蒋勋《 写给大家的西方美术史》就出现在了我的书单)

目前在规划去英国,设定的主题是英国文学,在湖区和爱丁堡都给自己规划了文学游,因此除了莎士比亚外还要涉猎更多的英国的小说家,不过发现有好多著名的作家,那么我就会根据行程来开书籍,湖区的威廉.华兹华斯,约克郡的故园风雨后等.(等之后书单再另做分享)

STEP 2 豆瓣,知乎

确认好主题后,就可以去网络查询相关书籍,看看口碑,关于欧洲的书籍多不胜举,可以参考豆瓣评分确认书籍,毕竟行程前留给阅读的时间不是特别充分。

知乎牛人也会列举些清单,对于一些东南亚小国家特别适用,之前就在知乎上发现了很好关于斯里兰卡的书单推荐

STEP 3 发现作者间的联结,拓宽雷达搜寻范围

作者间的联结可以发生在书中的推荐,例如李欣频在《创意旅行学》中就多番提到阿兰德波顿,或者在书中会推荐很多经典读物,或者干脆告诉你自己旅行的冲动是源于《XXXX》

当然作者间的联结也产生在主题中,中野京子的《名画之谜》与《小顾聊绘画》不一样的角度吐槽式地评点名画真的很有趣,并且印象更深刻,后一本书可以帮助加强前一本书的记忆。

当然,别期望能够网络所有的书籍,一口吃不了胖子,找到 3本书就可以开始读起来,即使旅行前没有读完,旅行后再来读也是别有味道,去之前是在听作者上课,回来后更多的是和作者在交流,共鸣处宛然一笑的体验也是不可或缺。

最后祝大家每次旅行都能收获满满!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何为自己在旅行前开书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