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

花了16天读完《万万没想到-用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是自《女巫一定得死-童话如何塑造性格》后又一本读后畅快淋漓的好书。我定义的好书,是能合理总结与解释并预测规律,是能给人带来新视野认知和行动指南,是能让人阅读时不断思考的书籍。

用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_第1张图片

值得一读的理由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第一是科学可操作,不只是大量的科学实验数据,更是价值观的一枚指针;第二是提供“元知识”内容,所谓“元知识”就是获得知识的方法和判断知识是否可信的准则。第三是它解释了为何理工科背景会成为大多行业选人用人的要求之一。

本文是自己粗浅的读书笔记,从书中人性、励志、科学三部分中抽取部分既有趣好玩又觉得能大幅改造三观的知识,就自我认知倾向、概率论、阴谋论、人脉结构、信息筛选、理工人特质6个方面作出自己的总结和思考论证。文章很长,您读完,相信一定会激起您阅读全书的兴趣。当然也可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部分阅读。

文章也许用语过于绝对,致君不悦,提前跟您说声抱歉。


Part 1自我认知倾向

1确认偏误理论

人做判断的时候有两种机制:一种是“科学家机制”,先有证据再下结论;一种是“律师机制”,先有结论再去找证据。世界上科学家很少,所以大多数都在使用“律师机制”思考。每个人都爱看能印证自己已有观念的东西;我们不但不爱看,而且还会直接忽略那些不符合我们已有观念的证据。

方舟子大战韩寒,双方写了各种“论文”以证明自己,每个人都认为对方的论文在扯淡,但似乎没有人说自己阵营的论文不够严谨。为什么呢?如果我反对一个结论而你支持,那么当我看一篇支持这个结论的论文就会不自觉地用更高的标准去看,就会认为这个论文不行;而你因为支持这个观点,则会认为这个论文很好。如此一来,彼此都认为对方是弱智。试想,社会中愤青很多,会不会是这个原因?

记得学新闻的瑞儿跟我说过天津爆炸事件的新闻内幕是意识形态控制下的侧面报道,但这毕竟是少数。我想表达的是现在大多新闻媒体都参与到观念的战争当中。一个新闻媒体不可能满足大多数受众的要求,那么就必须提供更多有强烈主观观点的新闻,迎合一个特定观众群体;于是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标题党、妈妈级心灵鸡汤。记得乔布斯说过:“当你年轻的时候,你看着电视就会想,这里面一定有某种意识形态,电视台是想把我们变傻。可等你长大一点,你崩溃了,因为你发现以前自己还有个坏人可打,而现实却是电视台只不过是给我们自己想看到的新闻内容罢了。”毕竟电视台不能光为意识形态而放弃赚钱的唯一目的。

这个毛病就叫做“确认偏误”(confirmation bias)。用人类的语言来说,就是对于那些强烈支持共和党或民主党的学生而言,如果你给他们关于其支持的党的负面新闻,功能性磁共振成像会显示这些人大脑中负责逻辑推理的区域关闭了,而负责感情的区域却被激活了!换句话说,他会变得不讲理只讲情。当然,社会心理学当中用影响力因素同样可以合理解释该现象,此处就不作区分论述了。

2被杏仁核绑架

《我们如何决策》中有这样一个实验:“拿80元人民币邀请一群人做两个选择,第一个选择是赌一把,有40%的机会可以把其中50元拿走,60%的机会一分钱都拿不到。第二个选择是不赌,直接拿走其中20元走人。”实验结果是大多数人都选择直接拿走20元,但如果把第二个选择换个等价的说法“不赌,直接损失30元”,尽管实际条件完全不变,却有高达62%的人选择冒险赌一把,典型的损失厌恶。

用核磁共振成像观察,在跟第二组实验受试者说“损失”这个词的时候,他们大脑中的一个特定区域,杏仁核(amygdala)兴奋了。这个区域一旦兴奋就会产生一种负面情绪。人们对负面情绪的重视程度总是高于正面感情,心理学里对这个现象有个名词叫“negativity bias”,这个术语的标准中文翻译并不知道是什么,姑且叫它负面偏见吧。而损失厌恶就是负面偏见的一种。

所以你会发现无论是一篇论文还是一场春晚,批评的人总比赞扬的人多。比如一篇上一篇文章,喜欢的读者可能最多给点赞;更可能什么都不做。而不喜欢的读者则更可能采取行动,甚至写一篇更长的文章来告诉你他不喜欢的理由。这样就造成了各大内容平台更容易出现负面的评论。最可怕的是作者本人也会出现负面偏见,他会忽略很多赞扬的声音,更在意批评的声音,这也是为何大多演艺圈中人承受的舆论压力巨大的原因。

生理本能归本能,但有种聪明人超越了本能。他们知道自己强烈的负面偏见,所以他们并不纵容这种情绪。他们看到好的冒险机会敢上,遭遇损失却不放在心上。他们看到好人好事主动夸,听说坏消息却能够保持淡定。这种聪明人实则做好的无非是自我的情绪管理,他们是不会被自己的杏仁核绑架的。


Part 2概率论

1大数定律

说到概率论,一定会想到随机这个词,就自然会联想到摇色子。但大多数人将随机性和大数定律混淆了。

大数定律是说如果进行足够多次的抽奖,那么各种不同结果出现的频率就会等于它们的概率。简单来说,就是如果你抽取足够多次,你得到2的结果数应该跟得到6的结果数大致相等。而随机性是每次出现的数字的概率都是相等的。

大多数人误以为随机就意味着均匀。如果过去一段时间内发生的事情不那么均匀,人们就错误地以为未来的事情会尽量往抹平的方向走,用更多的2去平衡此前多出来的6。但大数定律的工作机制不是跟过去搞均匀平衡,而是未来你会得到非常多的2和非常多的6,以至于它们此前的一点点差异会变得微不足道。

正如很多人在考试做选择题时,如果遇到不确定的选项,往往会选一个和上一题不一样的答案,或是选整套试题中出现比较少的选项去平衡每个选项出现的概率。简单来说,比如第五题选B,那第六题就不选B,应该选C或者前五题中都没有出现的A选项。当然,通过题海战术练就的战略嗅觉,很可能并不是因为混淆而做出决定,而是因为B、C选项在正确选项中占大多数。

2小数定律

不同于大数定律,小数定律并不是由数学家提出,而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丹尼尔·卡尼曼第一次归纳得出。小数定律就是说如果统计数字很少,就很容易出现特别特别不均匀的情况,表现为各种极端情况,而可能与大数定律的理论基础矛盾。

如果你曾经被湖南人骗过,如果你恰好听说自己的一个朋友也被湖南人骗过,如果你进一步发现网上也有个人被湖南人骗过,你是否会得出结论河南骗子多呢?如果去年有个清华大学毕业的硕士生被查出来抄袭,今年又有个清华大学教授被查出来抄袭,你是否会得出结论说清华大学纵容抄袭呢?这些结论毫无疑问符合小数定律,与事实真实相悖。

正因为此,我们才不能只凭自己的经验,哪怕是加上家人和朋友的经验去对事物作出判断。我们的经验非常有限,别看个例,看大规模统计才能得到事情的真相呢。有的人说方向感这么差,还大学生。那么没本事,还大学生;请别再虐待大学生了。所以理解概率论知识最大的一个好处就是你不会再轻易地大惊小怪了。


Part 3阴谋论

1你相信缘分吗?

缘分,实则带来的结果是巧合。换句话说“你相信巧合吗?”

当然会相信,世界非常大而且非常复杂,每天要发生很多很多事,绝大多数事情之间并没有什么因果关系,自然会存在巧合。这个尝试发现规律与巧合的简单观念其实就是阴谋论的理论支撑,而所谓阴谋论可能就是人的一个思维本能,人们总是希望能给复杂而混乱的世界找个简单的解释,这个解释就是有某个强大的力量怀着一个不可告人的目的,在控制一切。

比如马航事件其中有一个解释说马航失联其实是中美两个大佬较量的结果,还把近期的国际形势包括乌克兰局势、日本右翼政府的态度软化、朝鲜半岛的微妙变化,和国内改革进展形势通通联系在一起,还要结合三年前发生在菲律宾马尼拉的人质事件,才能用一个简单的理论解释一架客机为什么会离奇失联。所有阴谋论都有一个共同的思维模式,这个思维模式就是不承认巧合,不承认有些事情是自然发生的,认为一切的背后都有联系、有目的。

2合理性和可能性

阴谋论可不仅仅是单纯一个思维模式引起的,还可能是人们混淆了合理性和可能性。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丹尼尔·卡尼曼在《思考,快与慢》中有一个实验论述,假设琳达曾非常关注歧视和社会公正,参加过反核游行;那你觉得琳达的身份会是以下哪种:“琳达是个小学老师、琳达是个银行出纳员、琳达是个卖保险的、琳达是个热衷于女权运动的银行出纳员。”几乎所有受试者都认为琳达是个热衷于女权运动的银行出纳员的可能性,高于琳达是个银行出纳员。但似乎和概率论的知识矛盾:A和B同时成立的可能性小于等于A或B成立的可能性。这个错误的原因在于人们搞不清“合理性”和“可能性”的区别。“热衷于女权运动”增加了对琳达描述的合理性,但是却降低了可能性。

又比方说,你觉得以下哪个论断可能性更高,“昆明恐怖袭击过后不久,又发生了马航失联事件”和“大国博弈,导致昆明恐怖袭击过后不久又发生了马航失联事件”。加上一个大国博弈,表面上使得离奇的事件得到了合理的解释,但实际效果却使得事件更加离奇古怪,从而产生更多的阴谋论。

想要对任何事情的真伪都给以正确的判断是不可能的,我们只能在有限的条件下合理地评估每件事的可能性。认为凡事有目的,是普通人思维区别于科学思维的根本之一。科学家会科学思维,但科学家也是普通人,也会冒出目的论来。比如“树生产的氧气是为了让动物呼吸”,普通人中有50%答错,科学家的答错率却只有15%。既然最理性的人都有一颗阴谋论的心,那我们就不必责怪中国文化和媒体体制了。


Part 4人脉结构

1弱联系

我们中国人非常喜欢谈人脉,有句话说社会关系就是生产力。拉关系,似乎很重要,但这种行为又被某些有志青年所不屑。在人脉结构中,社会学当中有个理论叫“回音室效应”,就是说人人只接收符合自己观点的信息,甚至只跟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就形成了回音,人们的观念将会变得越来越极端。

所谓多个朋友多条路,那么这条路更有可能是什么样的朋友给的呢?斯坦福大学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格兰诺威特发现,真正有用的关系不是亲朋好友这种经常见面的“强联系”,而是并不经常见面的,不在你当前熟稔的社交圈里的“弱联系”。格兰诺威特把这个理论推广成一篇传世经典论文《弱联系的强度》,而后有人运用在成功学当中著书为《Superconnect:Harnessing the Power of Networks and the Strength

ofWeak Links》,也许这本书的中文名字你会更感兴趣,《超级人脉》。

弱联系的真正意义是把不同的社交圈子连接起来,从圈外给你提供有用的信息。人脉的关键不在于你融入了哪个圈子,而在于你能接触多少圈外的人。这就是为何大多企业家让大家走出舒适圈,去到学习圈甚至是冒险圈的原因,无非是避开回音室效应,得到更多弱联系人脉。

2弱联系的实质:信息传递

关于富人和穷人的人脉,向来被人拿出来作对比。毫无疑问,富人的人脉结构会使得更多的人愿意和富人接触,而穷人则相反。但数据只能告诉我们有相关性,却不代表有因果关系。到底是因为你富有才有不同的人愿意和你接触,还是因为你愿意和不同的人接触才导致你富有?

这就是格兰诺威特的理论另一问题,事实上,我们每个人认识的绝大多数人都是弱联系,强联系只是少数。如果让所有认识的人每人给我们一条工作信息,最后有用的信息当然有更大可能性来自弱联系。1973年,格兰诺威特对此作出解释,生活中强联系和弱联系跟我们交流的次数相差极大。我们跟强联系之间交流的信息,要远远多于弱联系,弥补了强联系可能性较低的缺口。所以严格来说,弱联系的实质并不是人脉,而是信息传递。

例如强联系发给你一个信息,我们转发它的概率大约是弱联系发过来信息的两倍。这样加剧的回音室效应会不会导致我们总是跟志趣相投的人待在一起而把社交圈形成一个个的孤岛呢?此外,因为回音室效应,强联系告诉你的有用信息,你自己本来也有可能发现;而弱联系告诉你的有用信息,他要没告诉你,你恐怕就发现不了。所以,找人了解信息、找人合作,弱联系才是最佳选择。


Part 5读书破万卷

1信息爆炸,如何高质阅读

碎片化时代,越来越多的信息从各不相同的渠道喷涌而出。那如何在信息爆炸的情况下,高效高质的完成信息摄取,获得高质阅读体验。有个叫toss-skim-read的方法,方法并不是人人都适合,也许可以尝试看看,下面用读新闻来举例说明。

第一步,随便翻翻(toss)。看完一篇再看下一篇,一篇篇读下去是错误的做法。效率的首要关键是集中,我们最先做的不是读新闻,而是选新闻。选择一个集中的时间专门看新闻,看到感兴趣的就用鼠标点击,只点不读,直到把所有想看的文章都点过为止。集中的好处是让各条新闻在一起互相竞争,就好像排队选美一样,好的文章容易突出,不行的文章很难因为偶然因素获得点击。也许你会觉得这样点下来的文章都是标题党,但你要相信经过长期训练,你会练就一眼区别好新闻和标题党,何况,信息爆炸的情况下,难免会有好新闻会成为漏网之鱼。

第二步,略读(skim)。等到挑选出来要读的几十条新闻,然后一条条快速浏览其内容。这一步一定要快,完成略读就能把大部分鸡肋信息都处理掉。然后把剩下的文章保存起来,就等于超女进入了前十总决赛。这样做的好处就是让好文章有机会被读两遍,以加深印象。

第三步,精读(read)。能够进入这一步的文章已经非常有限了,找空闲时间把它们仔细读完。一旦发现内容真的好到了必须永久保存的程度,推荐使用印象笔记。也可以在印象笔记中对它进行批注,加上自己的意见。

toss-skim-read实则是心理学里两个著名理论演化而成:窄框架和宽框架。所谓窄框架,就是遇到一个东西做一次决策,一事一议。而宽框架则是把所有东西都摆在桌面上集中选择。简单来说,假如一个箱子里有10朵花,窄框架就是按顺序一个个抽出来看,看到哪朵漂亮就留下哪朵,直接不看后面的花。而宽框架则是把10朵花全部拿出来比较哪朵好看,再选择。可见,宽框架是一种很好的决策方式。

2读书笔记

说到读书笔记,自然连不开阅读。记得很多人问过我,读书有什么用。记得尼克·霍恩比说:“读书其中一个益处,是能填补个人人生阅历的苍白。别人多少年才走完的路,几十天、几天甚至几小时,如同电影镜头为你回放。那些原本要历经沧桑才能体会的心情,现在却有幸在岁月还未耗逝的时候一窥究竟。”《女巫一定得死》里大概有这样一段话:“那些读过的故事,在你人生的某个境遇某个情景下,猛然想起,而后能在故事中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

其实读书的目的无非是获得见识以及学习高水平的思维方法,这个世界经常发生一些有意思的事情,比方遇到同性恋话题讨论的争议,如果你恰好读过那方面的书,你也许会指出:第一,这件事其实没什么,我知道比这个更好/更坏/更怪的事。第二,那个所谓专家说的意见属于X流派,而他们其实已经过时了,比如XXX则是个更好的理论。第三,我估计此事将向XXX发展。其实不管哪个知识领域的问答,都离不开这样的套路,有学问和没学问是很不一样的。

而读完一本书想有所收获,就必须加以辩证思考和记笔记。好的读书笔记是主动的,不仅仅是对客观事物的记录,更是对自己思想的记录。它能清晰表现每一章的逻辑脉络,带走书中所有的亮点,还有大量自己的看法和心得,它还能发现这本书和以前读过的其他书或文章的联系。

记得高中时化学比较差,通常考60多分。后面我开始想办法记笔记,但我记的不是老师黑板上的内容,而是在高三那个寒假,把所有化学书都看一遍,然后结合教辅资料把所有知识点、考点、易错点、注意事项记下来;使用自己理解的知识网络逻辑顺序归纳要点,不记得的细枝末节都能被自然而然地推导出来;而后高三复习时老师讲的点、错题总结,我都会记录在相关章节作为补充。这样的方法让我高三的化学突飞猛进,甚至考过满分。高级的知识体系需要一个人不断地摸索总结,甚至直接为其内容作出贡献,才能逐渐掌握。如果你的全部知识都可以在网上搜索到,你凭什么拿比农民工高好几倍的工资?自己的知识网络和世界观,必须通过不断摸索和总结反思获得。


Part 6理工人特质

作为一个理工男,看到过很多说法指出很多企业很多职业都更渴求一个拥有理工科背景的综合性人才;比方在两个人当中提拔一人:一个本科学土木工程,硕士学金融;一个本科学旅游管理,硕士学金融;相信大多数会在同等条件下选择有理工科背景的人。其实我以前一直不理解这是为何,各种解释说理工科逻辑思维能力强,思维严谨,做事踏实;然而我在想难道学文科的逻辑思维能力很差吗?学法学的思维更严谨好吗?做事踏实不是看专业是看性格的好吗?

直到我看完这本书《万万没想到-用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才在书中可见一斑。当然,这不是绝对理论,更不是文理歧视,只是自己在确认偏误的情况下被杏仁核绑架了,做出了一些错误观点的总结,并自以为是严谨论证,姑且看看罢了。

1就事论事的直接

能用理论解释的结论未必正确,不能用理论解释的结论未必错误。古人说为往圣继绝学,古代文人遇到无法判断对错的局面就查经典,想获得理论上的指导。很多现代人也追求用某种特定理论来指导实践,好像不用这个理论就对不起别人一样。而理工人的方法则要朴素多了,直接用事实验证一下不就行了吗?我们根本不需要任何学派的任何知识。理工人放弃了从一套最基本的哲学出发推导所有结论的尝试,改为在每一个领域内就事论事地搜集事实。比方说,对答案时,理工人通常会通过正确选项联系错误选项和题目,粗略地解释出一套书上本有的理论;而文科人通常会询问各个选项为何对为何错,然后查书查资料去答疑解惑。

就事论事的直接,推理能力的强悍,相信都会是理工人的优势。当然,这些例子和所谓理论都不是完全正确和普适性,更多是个人的臆想总结,如有冒犯,还请原谅。

2知识迁移能力

每一个科学实验都是从个人感觉到客观事实,从客观事实到因果关系,从因果关系到能推广使用的机制。这个过程的一小步,都是不简单的推理。理工人更能把这套机制的核心提取出来,运用到各种各样的地方。更能把不同的机制综合在一起建立模型去预测未来,相信现在大部分的金融证卷、物理化学都离不开这样的知识迁移能力。

3举一反三的推广

有相关性未必有因果关系,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思维。比如有一种数据大概是这样说的:“成绩越差的学生中,网瘾少年比例越高,且网瘾与犯罪率有正相关关系”;所以网瘾是坏的。而就是这样的数据,理工人第一反应是它只有相关性,但没有因果关系。比方说:“任何地方都存在一帮青年对学习不感兴趣,他们喜欢在社会游荡,是潜在的犯罪者;但因为相当一大部分的青年停留在了网瘾当中,野性在游戏中得到发泄,以至于减少了出去犯罪的欲望和时间”,所以网瘾是好的。同样的数据,同样能够支持两种理论。毫无疑问,理工人狡猾的举一反三能力,更能把特殊性理论推广至一般性理论。

所谓特殊性理论推广到一般性理论,比方说一天看到一个人走在盲道上玩手机却不担心撞到电线杆;看到的是盲道不仅可以给盲人指路还能给玩手机的指路;这是理工人会继续想到,也就是盲道也可以给看报纸的人指路,所以盲道不只是盲人的需求,更能给那些不方便看路的人使用。相信这样的狡猾和灵活,在遇到困难时,一定能让人惊叹不已。

你可能感兴趣的:(用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