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3.6 C&B15课程备忘录 克莱因第五次课(2)

2016.3.6   C&B15课程备忘录 克莱因第五次课(2)

3.从破碎自我到整合自我的道路。修复就是在内投上做文章。

亲子关系方面:

每个个体都有一套内在转化机制,从而产生不同的内投结果,形成不同的客体关系经验。怎样让孩子形成良好的客体关系经验呢?这需要父母常常传递“你是爱他的”这种信息。耐心、温和的话语和接纳的肢体语言都是很好的媒介。

e.g. 小石头是一个性格刚猛的小宝宝。为什么说他性格刚猛呢?他做错事被爸爸打手心的时候不哭,而是用眼睛瞪着爸爸,把爸爸反而被弄得焦虑了。这样的孩子如何养育:多与他沟通,沟通中涉及道理,但不只是讲道理,更重要的是一种情感链接,让他知道你是爱他的。沟通中注意加上适当的肢体语言,比如拍拍肩、抱抱他。打一两次孩子,没关系,不要内疚,重要的是在孩子的经验层面让他知道你是爱他的。

亲密关系方面:

亲密关系中常常出现的问题是因为彼此之间多了很多对朋友不会有的需要,因此很容易越界。但其实和朋友一样,无论再深的亲密关系,彼此仍然是不同的个体,你的需要源于你的历史,这与对面的那个人是没有关系的,所以他没有义务满足你的任何需要,如果我们在亲密关系中能有更多的善意(想一想如果你们只是朋友你会这样要求他吗?这帮助我们减少执念,产生善意)和接纳,那将是极好的。

e.g.智慧的女人:遇到婚姻中的磨难是去想办法找接口,改善彼此之间的关系,尝试促进关系进入新的结构。

绝对依赖的人:琼瑶剧中的女主角就是典型,她们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她们要的爱人是又要当爹又要当男人的。

4.超我

超我首先是一个带有吞没性质的内部客体。

超我是一种幻想的代谢产物,而这个代谢产物将影响终身,因为这个幻想的代谢产物就是内部客体。

为什么超我都带有一种令人恐惧的气质呢?它的根源在于早期幻想的动力机制就是两种力量的冲突:快乐与规训。

5.克莱因的两个超我假设

超我来自于生命成长过程中不断内化的客体。婴儿早期与内部客体和外部客体的互动,将严重影响其超我的发展和客体关系。

超我如何修复:矫正其内化的客体对他的影响,这关键在于他如何内化咨询师;多遇见人,接近人的当中去体会安全感和信任感(心智发育成熟,对抗柔缓了,接纳的半径扩大了;信任感是情感中最美妙的事)。

你的防御有多原始、多深就在多大程度上阻隔了你与世界的链接的程度。

6. 人格是内部客体经验和幻想的最高集合。

超我两个方面的特征——迫害、施虐的特征(婴儿的施虐欲冲动与超我的严厉性紧密相连)和自我理想的特征分别来源于对于坏乳房和好乳房的内投。

在口唇-施虐欲阶段,如果乳房不能满足婴儿的需要,婴儿会以抓、咬等方式攻击母亲的乳房,并内投形成“一个坏的迫害性的内部乳房”的内部客体经验(即超我的一部分),这是超我的迫害性和施虐性的最早根源。越原始的超我得不到满足,内化的恶的形象就越深。

坏乳房的形象逐渐转化为坏母亲的形象。坏母亲成为一个内在的迫害者,但这一意象并不代表现实的父母,而是婴儿的攻击性幻想混合了他自身的感受在心灵内部建构起来的,是儿童潜意识幻想的产物。

儿童对于父母的幻想越具有施虐性,父母的意象就越是可怕,他越发感到要迫使这些情感远离内部的意象。于是就越发进行幻想性的补偿性建构。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6.3.6 C&B15课程备忘录 克莱因第五次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