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休刊请别哭,这对记者其实是好事

不管你原来想不想跳,既然时代逼迫你必须跳,那就勇敢一点吧,没什么大不了。

8月31日一大早,媒体圈就广泛传播一条消息,“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旗下《重庆晚报》《重庆晨报》《重庆商报》后勤部门近日宣布合并,三报采编预计年底合并”。

有人用“重庆报业大地震”形容,更多的人则习惯性感叹报业衰亡,媒体人“老兵不死,只是凋零”…… 这些老腔老调,大家估计都听麻木了,也没有任何实质帮助。

我倒觉得,这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各地报业集团与其出于维稳因素,硬撑着不关停并转,不如趁着集团还有余力,在安置员工方面仁慈大方一点。

报人如果观念转变到位,也可以把失业变成一次涅槃重生的机会。与其半“死”不活,倒不如早“死”早投胎。毕竟,都市报的衰亡,已经是不可逆转的大势。

报纸休刊请别哭,这对记者其实是好事_第1张图片

一、30前岁失业,好过40岁+再就业

媒体人对批量失业的恐惧,源自上世纪末国企下岗工人痛苦的命运。但在恐惧中裹足不前,得到的结果只能是年纪渐长,市场竞争力剧降。

根据言小义一篇名为《40+高级编辑/记者!失业后,他们多久找到工作?》的文章介绍,Penny O’Donnell和同事对95名2012年中从澳大利亚两家主要报纸失业的记者进行了追踪调查。95人平均年龄在49岁,50岁及以上的人占比高达40%。这些人平均从业年龄超过25年,几乎一半的人离职时是“高级编辑”。调查显示,年龄越大,感受到的下岗“创伤”越大。

此前的2010年,François Nel对144名英国媒体失业记者进行了一次更大规模的追踪调查。调查显示,51%的失业记者年过40岁,59%的人有10年以上工作经验。

结果是“只有23%的人重新找到一份全职饭碗。20%的人找到的是兼职工作。高达42%的人在失业两年后仍在寻找工作”。

这确实是一个略显悲伤的调查结果,但也正可以证明,至少对于目前的年轻报人而言,早点再就业未必是坏事。

如果明知道很多报刊早晚都要消亡,为何一定要等到自己“年老色衰”,在就业市场没有竞争力的时候,再来接受命运裁决呢。

当然,有较大比例报人已经在40岁以上了,他们面临着较大的再就业压力。即使如此,他们的机会应该也会比澳洲和英国媒体人多。

一是因为现在中国经济依然高速增长,就业市场还很活跃。二是,报业集团总体还可以消化一部分人力。三是,老编老记们从业多年,人脉资源比较多,未必就没有去处。

报纸休刊请别哭,这对记者其实是好事_第2张图片

二、只要转变观念,失业并没有那么可怕

黔中早报社总编辑刘正红在一篇《新媒体冲击下记者的生存困惑、职业态度变化》的文章中写道:“北京一家传媒研究机构的调查报告显示,参与抽样的30家不同规模的报社,找好了‘下家’再辞职的记者不到受访者总数的1/5,近八成被报社主动‘精简’的记者没能在一个月内找到新工作,这其中就包括2015年7月初休刊的云南某报的部分采编人员。”

这似乎可以说明,记者们再就业并不容易。但既然是命里逃不过的劫数,抱怨、消极对待都没有用,不如转变观念、理性对待,积极投入到寻找新的人生可能性中。

2013年,上海《新闻晚报》休刊,被视为国内知名都市报、晚报休刊第一例。据梅迪仁在“上观新闻”微信公号发表的一篇题为《饿了就饿了,记者节不需要局外人不怀好意的同情》文章中写道,“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留在报社内部解决。敢于立马决定拿‘n+1’的补偿金走人的,区区不到30人”。当时,《新闻晚报》有160多名员工。

梅迪仁说:“最先离开的,有的特别有个性,在突来的变化中对自己有了新的职业规划;有的则是刚到单位时间不长的年轻记者,改变对他们而言没那么伤筋动骨。”

这和我们的观察结果相近,特别有才有个性,或年轻的报人,并不惧怕这样的巨变。对他们而言,这无非是换一次跑道。

这篇文章中还写到很有意义的一点,“有不少人在内部解决岗位之后也陆续选择了离开,有的甚至是很快就走了。粗略算了下,这样的人也有10多个。他们有的自己创业去了,有的则去了市场化的公司,从事公关营销方面的工作”。

这些已经在上海报业集团内部应聘成功的人,为何又选择离开?也许是新的岗位不如意,即使勉强干下去,心里也别扭。但更大的可能是,他们在冷静下来后看到,继续留在报业已非上策。

他们都是勇敢的人,不怕失败,更不惧挑战,敢于拥抱不确定性。这样的观念,在报人中比较稀缺。

因为媒体的工作性质,也因为知识分子风骨,不少报人比较喜欢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媒体工作氛围,也享受在报业内部做一颗安静的螺丝钉,不管外面风吹雨打的安逸自得。

过去,报业集团的收入往往在本地又具有竞争力,社会地位也比较高,如此稳定工作一辈子,是很多报人的理想。

然而,既然时代已经不允许我们“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那么不妨转变观念,勇敢跳入市场经济的大河中。

也许我们“不擅长游泳”,很害怕被“淹死”,但无数早已跳入这条大河的人已经证明,市场不“吃人”,只会造就人。

多年前放弃一套即将到手的房子,从《中国青年报》辞职,现任腾讯网总编辑的李方曾在文章中写过,这么多年了,还没见过跳出来后,比原来还混得差的体制内人。

所以,不管你原来想不想跳,既然时代逼迫你必须跳,那就勇敢一点吧,没什么大不了。

报纸休刊请别哭,这对记者其实是好事_第3张图片

三、媒体集团对员工可以更仁慈一点

裁员,在企业界很常见。被裁的人当然会郁闷,但他们更关注的是补偿金是否仁义。

比如,《新闻晚报》当年的自愿离职补偿金(买断)是N+1,就不够大气。仁义的企业,会给到N+3。

而且,据新华网2014年初一篇题为《报纸虽死,但内容不死——一名上海<新闻晚报>记者的“再就业”》的报道,内部人张龙(化名)在接受采访时说,“这个买断的补偿方案,也挺让人心寒,一方面是根据合同法的规定进行补偿,另一方面就是所谓的‘鼓励金政策’,也就是越早选择买断鼓励金就越多——跟拆迁补偿早签合同多得利差不多”。

媒体人总体都是斯文人,如果感受到集团的仁义,相信大家自然会配合工作。这种变相的压迫手段,的确会让大家寒心。

所以,集团领导在最后关键时刻,争取上级主管部门同意,给予员工更仁义的遣散补偿,才是最重要的。

此外,给予员工更充足一点的找工作时间,也是比较人性化的做法。

张龙在前述采访中还提到,因为《新闻晚报》突然宣布休刊,大家“根本没有心理准备,没有从容寻找岗位的时间!”“其实传言在(2013年)9月底就有了,有同事向单位咨询过,到底是否要休刊,但一直被告知没有这回事,安心工作。结果这一天突然宣布,大家都措手不及”。

这么做,媒体集团领导可能有其考虑,但对员工的冲击确实就更大了。这点教训,值得后来者重视。

还有,除了内部想办法消化被休刊报社的员工,媒体集团其实也可以主动为员工寻找工作机会。

比如,很多媒体集团在当地资源广泛,如果能有目的向一些机构、企业推销自己的员工,未尝不能创造出机会。毕竟,对于懂新闻、懂舆情、懂宣传的人才,机构、企业都有硬需求。

总之,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媒体集团领导有心,为被裁员员工提供更贴心的服务,完全可以做到。

报纸休刊请别哭,这对记者其实是好事_第4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报纸休刊请别哭,这对记者其实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