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机构创始人要“照镜子 正衣冠”—瑷瑅茶座文化沙龙23期举办

2019年7月18日下午,由北京幸福家公益服务中心、融爱传媒与瑷瑅空间联合主办的瑷瑅茶座文化沙龙活动第23期暨社会建设沙龙第三期成功举办。活动以“照镜子,正衣冠,公益老大的职业化探索”为主题,邀请社会工作研究专家、公益机构、媒体、志愿者代表和企业人士参与交流研讨。沙龙活动由北京幸福家公益服务中心秘书长、瑷瑅空间联合创始人覃研女士主持。

公益机构创始人要“照镜子 正衣冠”—瑷瑅茶座文化沙龙23期举办_第1张图片

瑷瑅沙龙23期&社会建设沙龙第三期嘉宾合影

2018年,瑷瑅空间与融爱传媒共同策划了《小家大国——新中国70年,70个小公益人眼中的公益中国》访谈项目。陆续对多位基层公益人进行了匿名或实名访谈。2019年随着访谈内容的陆续推出,其中以北京社工机构基层社工为代表反映的公益机构负责人道德素质与管理能力话题引起了公益领域以及其他关心公益事业人士的广泛关注与讨论。本期沙龙,嘉宾们就公益机构创始人的职业道德与专业管理能力提升话题进行了讨论,期待公益机构创始人,特别是社工机构负责人能够“照镜子、正衣冠”,立德、立功、立言,成为行业发展进步的引领者!

公益机构创始人要“照镜子 正衣冠”—瑷瑅茶座文化沙龙23期举办_第2张图片

片场制作总经理王敬朝

片场制作总经理王敬朝认为:“之前我对社区公益活动和政购项目的了解很少,我通过关注基层公益人的访谈文章对这个行业做的事情有了一些了解。我认为公益和商业应该严格分开,做公益不要追求商业的利益,否则就会变了本质,会给社会进步起到反面作用。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公益机构也需要可持续发展,需要解决自身的生存问题。我认为机构可以去做一些收费业务,但是一定要和原有的公益项目分开,就是成立一个专门做商业项目的团队,这个团队人员的招募、管理,项目的营收都要和公益团队项目分开单独核算,不能为了降低人工成本,为了使用公益免费资源,就把本质不同的项目以各种名目混在一起,两头获利。我认为,无论是公益机构还是商业企业,都要在行业的规则下开展业务经营,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把握边界和底线,才会成功。”

公益机构创始人要“照镜子 正衣冠”—瑷瑅茶座文化沙龙23期举办_第3张图片

融爱传媒创始人 申志民

融爱传媒创始人、基层公益人访谈项目联合发起人申志民认为:“中国公益机构的发展相对于商业企业的发展来说落后了很多年,这是一个尚未成熟的行业,所以,就像商业企业发展的初期一样,不可避免存在着灰色地带。有些人创办公益机构的时候,对机构发展的困难没有预期,当面对机构生存问题的时候,为了节约成本,解决生存问题,就会使用各种方式。但随着行业的规范,靠占便宜获利的行为,将不被公众所接受。比如,之前志愿者提到的补贴被机构侵占的问题,如果一个机构一直这样做事 ,志愿者或者合作伙伴合作过一次之后,就不会再选择这样的机构合作了。我相信,未来项目购买方、合作方、志愿者都会选择讲诚信、做事认真的机构合作,而那些不遵守规则的机构,长此以往就会被曝光出来,最终退出这个行业。

公益机构创始人要“照镜子 正衣冠”—瑷瑅茶座文化沙龙23期举办_第4张图片

北京昭阳社会工作发展中心项目部副主任张光军

北京昭阳社会工作发展中心项目部副主任张光军谈了自己的观点:之前我也是一个企业人,后来从事公益领域的工作。今天,我们讨论中涉及的一些社工机构的案例,我在工作中也接触过。目前,有些公益项目确实就是不赚钱的,甚至还会赔钱。所以我们这些年一直在思考,怎么找到好的可持续发展方式。我认为,做公益我们必须有一个共识,就是公益项目不能够去盈利,我们可以学习美国、香港公益机构的一些做法。依据自身的优势,去开发好的商业服务项目,通过专业团队独立运营这样的项目来获得收益。这个收益可以再用于支持公益机构的发展。公益机构的收入来源应该多元化,也要合法化。如果只是为了拿政府的钱,把项目做公益的包装,而不做公益的执行,就是一种违规行为。另外,做公益服务项目一定要有专业性,把服务内容打造好。我们机构做了一个老年大学的项目,课程内容丰富,老师专业,目前已经成为社区文化建设的政购项目。

公益机构创始人要“照镜子 正衣冠”—瑷瑅茶座文化沙龙23期举办_第5张图片

公益时报记者 王勇

公益时报记者王勇认为:基层公益人访谈当中反映的一些问题,主要集中在北京的一些社工机构。社工机构其实是社会服务机构,提供服务就有成本,也会有收入。社工机构正常收入应该是政府购买服务、企业赞助、自营的服务项目收费。社工机构提供收费服务是合理的,但是你的收费,要合法合规,你的服务项目,也要基于群众的需求出发,提供的服务产品没有专业性和竞争力,不会被市场所接受。我认为我们举办这样的沙龙活动很有意义,它的意义超越了推动公益行业的进步,更有意义的是把不同行业的人聚在一起,进行跨界的讨论。让社会更多的人,了解公益这个圈子,了解这个领域目前的发展状况,同时,共同为公益事业发展,为社会建设出谋划策。

公益机构创始人要“照镜子 正衣冠”—瑷瑅茶座文化沙龙23期举办_第6张图片

通州区双才志愿服务队主任 张海建

北京市通州区双才志愿服务队主任张海建认为:公益机构要想做好管理,创始人的初心很重要,同时,我们需要知行合一,不要搞两套道德标准。基层公益人访谈我也一直在关注,里面曾经提到了志愿者补贴带来的各种问题。在我们的机构申报政购项目的时候,我们直接没有做这个预算,而是采取了另外一种方式。我们和志愿者坦诚布公的说清楚,这个项目里面没有政购的志愿者补贴,但是我们有物资费用,我们给志愿者购买了一些纪念品发给他们。这样很多志愿者也是非常愿意接受的,他们并不在乎有没有志愿者补贴,无偿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业余时间参加志愿服务。机构的发展要有公信力、亲和力、凝聚力和创造力,要把员工作为事业发展、共益共赢的共同体,坦诚交流,彼此信任,这样才会有稳定的团队一起走下去。”

公益机构创始人要“照镜子 正衣冠”—瑷瑅茶座文化沙龙23期举办_第7张图片

原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副司长王时浩

原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副司长王时浩认为:“今天来参加这个活动,听了来自不同行业的人对社工机构问题的看法,对我也是一个学习。我们做任何事情都离不开规律和规则。社工机构开展业务,无论是政购项目,还是商业合作项目,都要遵守有关政府的法律法规,也要遵守市场的规则。中国公益事业刚刚起步,很多法规正在逐步的建立和完善,公益机构负责人一定要学习法律法规,更不能漠视法规的存在,在项目操作中违规,有侥幸心理。公益是一种事业,商业是产业,公益事业不应该提倡产业化,追逐利润。今天我们讨论社工机构创始人是不是要在商言商的问题,我认为如果这个项目是公益服务项目就不该在商言商,靠钻空子赚钱。如果是机构开发的商业项目,就要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情,理所应当按照市场规则在商言商,不能假借公益之名去占便宜。现在,有个别人对公益事业有误读,认为做公益是赚钱的生意,这种想法是不对的。如果机构创始人做公益的初心就是赚钱,就完全背离了公益的本质,他们也不会做出好的项目,更不会得到员工和群众的认同。社工机构要想发展好,就要研究政策、提升专业的服务能力、管理能力,修炼好内功,做自己擅长的事情,不要盲目追热点,什么都想做。

公益机构创始人要“照镜子 正衣冠”—瑷瑅茶座文化沙龙23期举办_第8张图片

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院研究员 车凤

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院研究员车凤老师介绍了聚龙小镇社区自组织的案例:今天,我们讨论的话题是公益领域的,作为一个公益圈外的人,我希望通过分享聚龙小镇的案例来给大家一些启发。聚龙小镇是一个商业楼盘,开发商当初做这个房地产项目并不是抱着赚大钱的目的,他希望回馈家乡,在小镇找回过去友爱和睦的邻里关系。这个小镇聚集了来自各地的业主,他们自觉对这里的环境进行维护,自觉建立了社区自组织开展文化活动和公益服务,无论是在这里居住的开发商、企业家、还是普通业主,都以身作则,知行合一,参与社区建设,维护小区的环境。我认为聚龙小镇之所以能有这番景象,源于开发商的初心,源于小镇居民愿意成为公民公益人的自觉意识,从开发商到业主,他们彼此传递正能量,践行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斯文精神和君子之风。如果,我们的社工机构负责人能够真正践行社工精神,做好基层社工的榜样 ,那么我想在机构内部,创始人和员工之间的和谐关系就会建立。”

公益机构创始人要“照镜子 正衣冠”—瑷瑅茶座文化沙龙23期举办_第9张图片

面对(北京)科技公司总监 邢士华

面对(北京)科技公司总监邢士华认为:公益机构的管理除了政策规定的特殊要求之外,和企业没有太大区别,都需要职业化。如果一个机构管理规范,让员工有成长空间,责权利清晰,如果这个机构的负责人对员工关怀信任,在规则意识方面以身作则,那么这个机构就是有生命力的,也是让员工感到工作愉快的机构。大家有了凝聚力,有了共识,事业就能够做好。企业文化不是停留在口号和文字上,是创始人通过日常行为诠释的。

公益机构创始人要“照镜子 正衣冠”—瑷瑅茶座文化沙龙23期举办_第10张图片

《音乐家》杂志主编 江寒

 《音乐家》杂志主编江寒认为:公益机构创始人的职业道德很重要,与合作伙伴也要有真诚合作的精神。大家参与公益活动并不是为了钱,但是如果我们参与的是政购项目,机构负责人能够以诚相待,按照规定主动给我们的志愿者、专家老师相应的劳务补贴,对参与者就有很好的感受,大家能够感受到机构对我们真诚的关心,下次也愿意合作。相反,机构负责人要是在这些钱上面钻空子,就会让我们这些圈外人有不好的体验,也降低了我们对公益机构的信任度。我相信,善良的、真心做公益的人,会吸引更多资源,会有更多人追随!

公益机构创始人要“照镜子 正衣冠”—瑷瑅茶座文化沙龙23期举办_第11张图片

圆梦创新公司经理 常静

圆梦创新公司经理常静谈到:“今天,听到很多基层社工反映的问题。我曾经也进入过公益领域,但后来发现自己很多方面还没有准备好就退出了。做公益真的需要很多物质和精神上的准备。”

公益机构创始人要“照镜子 正衣冠”—瑷瑅茶座文化沙龙23期举办_第12张图片

安贞社区退休居民 马瑞建

来自安贞社区的退休居民马瑞建说:“我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认识了幸福家的秘书长,来到了瑷瑅空间。今天参加这个活动又认识了那么多关心社会的朋友,我觉得公益每个人都可以做,比如我退休之后在家里手抄四大名著,我希望通过这个行为影响身边的年轻人,希望他们不要总玩手机、玩电脑,希望他们能多学学传统文化,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这是我这个普通老人做公益的方式!现在一些社区活动搞形式、图热闹的比较多,缺的是像今天这种沙龙活动,这类活动我很愿意参与,它让我在活动中提升了责任意识,也动员了我自觉关心社会问题。总之,无论做商业,还是做公益,都要先做一个有道德的人,都要遵纪守法,这是被大家尊重的前提!

公益机构创始人要“照镜子 正衣冠”—瑷瑅茶座文化沙龙23期举办_第13张图片

沙龙活动现场照片

北京幸福家公益服务中心秘书长、瑷瑅空间联合创始人覃研女士对沙龙活动进行了总结并提出倡导:

“公益机构创始人的职业道德、管理能力直接影响着基层公益人对整个行业的看法,以及他们参与公益事业的信心。公益机构老大常常谈中国公益机构生存难,源于大环境的制约,公益观念的普及,行业待遇低招募不到优秀的人才……而在调研访谈中,来自于基层社工的声音告诉我们:公益老大的职业操守与管理能力是他们眼中制约机构发展的瓶颈!

钻空子贪便宜绝大部分时候谈不上违法犯罪,但却牵涉一个人讲不讲诚信,一个人讲不讲尊严,一个人讲不讲道德。贪便宜、钻空子可能是由于我们一些社工机构的公益大佬一直处于资源匮乏、吃不饱肚子的状态,久而久之就被迫练就一种见缝就钻的生存智慧。

在政购项目、企业合作的公益项目中以公益名义占便宜、钻空子的行为,早已经被基层公益人熟知,同样购买方也早有了解,近年来政购项目金额不断拆分,各种监管规则的制定让社工机构创始人钻空子的机会越来越少。

以占便宜、钻空子的方式赚钱的社工机构创始人,确实很聪明,但这样的一种聪明给我们带来的,却是耗费多年也难以改变的外界对整个行业的看法。同时,以这样的心态管理机构,也让基层公益人与公益大佬,彼此之间失去了信任与价值认同。在机构管理中,彼此信任度越高,管理就越少,管理成本自然下降,工作也越愉快。相反,彼此猜忌、防范、围堵、阳奉阴违,不但降低工作效率,也让员工工作缺乏主动性和不愉快。希望社工机构大佬远离这种“爱贪便宜”、“爱钻空子”的行为,让行业有序健康发展,提升行业整体的素质。作为机构创始人,我们的规则意识、诚信和尊严意识应该更强。

创办公益机构是一种创业,这样的创业其实比在商业领域创业更难。因为作为公益机构创始人必须有专业的能力、丰富的社会资源和一定的资金积累。如果我们觉得公益是门槛低的“好生意”,没有做好各方面准备就冒然进入这个领域,就难免陷入不健康、不道德的模式中。此外,要管理好一家公益机构,光有情怀也不行,个人能力强的创始人,不一定就能够带好一个团队。不少公益项目的管理流程比企业项目更加繁琐,管理成本甚至高于商业项目,这对机构中高层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是很大的考验。

希望更多有资源、有专业、有资金、有情怀的社会精英进入公益圈,期待我们公益机构的创始人拿出一个企业人该有的职业道德,摆正初心、遵守契约精神,共同成为中国公益行业进步的引领者!”

在文明跃迁与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公益领域的问题,其实是社会的问题,公益事业的进步与发展,必须融入社会建设的思维。我们需要优化公益事业参与阶层与人群的结构、改善公益从业人员的生存状况、创新公益机构治理模式、促进行业的公平正义。期待后续,社会各界人士能够持续关注基层公益人访谈项目,共同寻找中国社会组织可持续发展以及社会企业转型的路径,也期待中国公益机构逐步走向成熟……

公益机构创始人要“照镜子 正衣冠”—瑷瑅茶座文化沙龙23期举办_第14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公益机构创始人要“照镜子 正衣冠”—瑷瑅茶座文化沙龙23期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