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的逻辑(摘记二~三)----钟启泉著

2 课程改革的文化使命

★ 新课程的课程改革不仅仅满足中小学教材出版基地推出的多套不同风格、有前瞻性、可操作的课程教材体系,而且要造就一支课程理论研究队伍和课程教材编制队伍,形成全国课程实验网络。

★  新课程要求教师弘扬团队精神,基于共同的课程理念而合作。

★ 任何学科知识结构都包含事实、概念、原理原则和理论及其背后的思考方式与伦理道德价值。

◆ 第一,创造“和而不同”的编审关系

●审查教材的唯一标准:课程标准

●编审之间的关系:“和而不同”,“和谐合作”

◆ 第二,创造“和而不同”的教科书系列

“一纲多本”:教科书的个性特色——基于共同的课程标准,又别具一格,别有洞天。

☞新课程追求的理想教科书状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新课程实施的焦点在于改造学生的学习方式

★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学习活动”,选题贴近学生日常实践,富有儿童情趣;是种“探究式学习”,仅仅立足于各自学科范畴;是自主生成的,跨学科,合作式的学习活动,重在过程,体验和共享;是学习方式和课程范式的变革,具有促进学生知识统整,智慧统整的价值;是一种开放式课程。

☞专业对话:规范化,结构化地审视课程教学的各种课题,对于实践问题作出集体反思。

★ 国家课程改革实验区和实验校的建设旨在冲破这种封闭式“学校文化”,建立起学校内外和系统内外彼此沟通,推心置腹,的研究共同体。

★ 基于“研究共同体”的不同学习之间课程改革交流将有助于避免夜郎自大经验主义,形式主义等弊端,创造出具有自身特色的课程文化。

★ 新课程实施需要“实用性探究范式”和“批判性范式”。  实用性探究范式宗旨——“启蒙”,强调课程的实践理解与沟通,通过“慎思”去解决问题;批判性范式构成要素——“行动”和“反思”

★ 课程标准三大要素“内容标准”——反应学生应该知道什么和能够做什么,指明不同学年的学生需要达到的成就目标;“成就标准”——每一个学生应当达到的“基础学历”;“机会标准”——保障每一位学生“学习权”而确定的教学规范、关系规范以及课程资源的分配规范,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

★ 新教材编制缺乏研究基础,特别是“关键能力”,“基础学力”,“核心知识”,“默会知识”

★ 新课程的实施旨在涤荡“应试文化”的污泥浊水,彻底变革传统的非人性的课程。倡导为学生提供多元发展的空间立足于“关爱,关切,关联”的“关心教育论”,引导学生“学会关心”。

★ 新课程下的教师是“终身学习的典范”,“学习型组织的典范”,“学习型社会的典范”。

感悟】:一、本节首先主要强调了关于教材编审应该是“和而不同”,“和谐合作”的关系,对教科书而言,强调“一纲多本”的个性化,实现教科书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理想,是基于课程标准的创新。

二、新课程实施的焦点在于“学习方式”,强调“研究性学习”应该是“对话中心教学”的教学策略,是一种学生主动参与合作跨学科的,贴近生活的学习方式转变的开放是学习。着重批判“形式主义”教学,摒弃划一刻板的思维模式。

三、着重突出“研究共同体”课程改革,采用“探究式”,“批判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实践探究,用批判性思维思考问题。对课程标三大要素进一步研究,为学生发展提供更多元的发展空间。

3  课程改革:挑战与反思

 一、危机引发改革,改革产生困惑

瓶颈一:高考制度滞后

瓶颈二:教育立法滞后。义务教育四个义务:就学义务,办学义务,就学保障义务,规避义务

瓶颈三:教师研究滞后。

☞新课程口号:“教师即课程

☞素质教育是既定方针,不可动摇。

二、新课程是旨在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全成长的活动,而不是“教化”和“训练”

★ 教育,应当是汲取全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一种文化实践活动。

★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旨在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全成长的活动,而不是“教化”和“训练”。

☞教务部出台的驱动第八次课程改革的总体课程设计方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1年)

☞改革理念——“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

★ 课程改革三大转型:课程政策从“集权”到“放权”的转型;课程范式从“科学中心主义课程”到“社会建构中心课程”的转型;教学规范从“传递中心教学“到”探究中心教学”的转型。

★ “总体设计与课程标准”之间的第一落差:通过对话,讨论来解决。告别“告状文化”,转型“对话文化”。

★ “课程标准—课堂教学”之间存在第二落差:通过教师培训来解决。强调“教师培训”,“校本研修”

★ 借鉴:引进“体验性学习”、“实践性课程的开发”,充实教学见习,模拟教学等课程。

三、我国教育发展缺乏资金、人员、技术、但更缺的是思维方式的变革

第八次课改体现了国际教育届倡导的教育发展的基本准则——“国际视野”与“本土行动”,二者相辅相成。

☞我国最大的教育现实就是教育发展不平衡。 “均衡发展”不等于“平均发展”,更不等于“削高填谷”

★ 人的学习不应当是封闭个人主义的操作过程,而是以集体主义为基础“学习共同体”的“文化实践”过程——一种对话过程和修炼过程。

感悟】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为了学生,促进学生健全成长。在课程改革中期望确立学科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发展学生的知识经验改变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其次,要转变思维方式,目前课程改革要基于本国国情,教育发展不平衡,通过课程改革推进教育发展。

★ 后现代主义教育学把儿童置于“自我变革的主体”,有助于儿童基于差异的“多元智慧”和“批判意识”的形成。

★  传递中心教学:强调发挥“系统化”的控制;探究中心教学是在课堂中实现多样的个性的交响

★ 教学觉醒”意味着教学主体的回归,就是引导学生“与客观世界对话,与他人对话,与自我对话,并且通过这种对话,形成一种活动性,合作性,反思性的学习,形成认知性实践,社会性实践,伦理性实践的‘三位一体’的过程。

感悟】教学觉醒概念的提出是让学生回到课堂的中心,教师引导学生对话,学会合作,反思学习,凸现探究式学习,以探究文化取代应试文化,突显学生自主学习,发现学习,反对灌输式学习。

★ 基础教育课程的功能归根结底在于使得学生“学会关心,发展智慧”,基础教育的课程需要从“科学中心主义课程”转型“社会建构中心课程”——基于新的知识观和学习观,力求学生人格健全发展的社会建构主义的课程。

☞ 课程聚焦人类文化和智慧的发展,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基,即为学生的智力发展和学术发展提供坚实的文化基础。

☞哲学家诺丁斯(美):关心是一切成功教育的基石。

感悟】新课程的学习旨在关心学生,发展智慧,课程聚焦人类关爱,突出爱的主体,教育的成功来源于老师对学生的爱,强调关心是人生道德教育的主要追求;课程改革聚焦于人类文化和智慧的发展,为终身学习奠定文化基础。对于过去教育中存在的种种问题,需要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新的概念重建运动来支撑,去改善。

你可能感兴趣的:(课程的逻辑(摘记二~三)----钟启泉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