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子园画传之——青在堂画菊浅说

芥子园画传之——青在堂画菊浅说(上)

[简体]:菊之设色多端。赋形不一。非钩勒渲染交善不能写肖也。考宣和画谱。宋之黄筌。赵昌。徐熙。滕昌右。邱庆馀。黄居宝。诸名手。皆有寒菊图。迄南宋元明。始有文人逸士。慕其幽芳。寄兴笔墨。不因脂粉。愈见清高。故赵灵齐。李昭。柯丹邱。王若木。盛雪篷。朱樗仙。俱善写墨菊。更觉傲霜凌秋之气。含之胸中。出之腕下。不在色相求之矣。予为芥子园所编定四谱。湘畹幽芳。继以泣园清节。则楚骚卫风。并称君子。南枝寒蕊。伴以东篱。晚香。则孤山栗里。同爱高人。真花木中之超群绝俗者。为类已备四时之气。作谱当凌众卉之先。不亦宜乎。

画菊全法

[简体]:菊之为花也。其性傲。其色佳。其香晚。画之者。当胸具全体。方能写其幽致。全体之致。花须低昂而不繁。叶须掩仰而不乱。枝须穿插而不杂。根须交加而不比。此其大略也。若进而求之。即一枝一叶一花一蕊。亦须各得其致。菊虽草本有傲霜之姿。而与松并称。则枝宜孤劲。异於春花之和柔。叶宜肥润。异於残卉之枯槁。花与蕊。宜含放相兼。枝头偃仰之理。以全放枝重宜偃。花蕊枝轻宜仰。偃者不可过直。者不可过垂。此言全体之法。至其花蕚枝叶根株。另具画法於后。

画花法

[简体]:花头不同。以瓣有失团长短稀密阔窄巨细之异。更有两乂三岐钜齿缺瓣刺瓣卷瓣折瓣变幻不一。大凡长瓣稀瓣花平如镜者。则有心。其心或堆金栗。或簇蜂窠。若细瓣短瓣四面高圆。攒起如球者。则无心。虽花瓣各殊。众瓣皆由蒂出。稀者。须排列根下与蒂相连。多者须瓣根皆由蒂发。其形自圆整可观也。其色不过黄紫红白淡绿诸种。中浓外淡。加以深浅间杂。则设色无穷。若用粉染。瓣筋仍宜粉钩。在学者自能意会得之矣。

画蕾蒂法

[简体]:画花须知画蕾。花蕾或半放初放将放未放致各不同。半放侧形见蒂。嫩蕊攒心。须具全花未舒之势。初放则翠苞始破。小瓣乍舒。如雀舌吐香握拳伸指。将放则蕚尚含香。瓣先露色。未放则蕊珠团碧。众星缀枝。当各得其致为妙。画蕾须知生蒂。花头虽别。其蒂皆同。得迭翠多层。与众卉异。浑圆未放。虽系各色之花。宜苞蕾画绿。若将放方可少露本色也。夫菊之逞姿发艳。在於花。而花之蓄气含香。又在乎蕾。蕾之生枝吐瓣。更在乎蒂。此理不可不知。故画花法更加以蕾蒂也。

芥子园画传之——青在堂画菊浅说(下)

画叶法

[简体]:菊叶亦有尖圆长短阔窄肥瘦之不同。然五岐而四缺。最难描写。恐叶叶相同。似乎印板。须用反正卷折法。叶面为正。背为反。正面之下。见反叶为折。反面之上。露正叶为卷。画叶得此四法。加以掩映钩筋。自不雷同而多致。更须知花头根下坠叶。宜苍老带枯焦之色。正叶色宜深。反叶色宜淡。则菊叶之全法具矣。

画根枝诀

[简体]:花须掩叶。叶宜掩枝。菊枝根枝。先於未画花叶时朽定。俟花叶完后。始为画出。根枝已具。再添花叶。方是花叶四面。根枝中藏。也若不先为朽定则生叶生枝全无定向。若不画成添补。则偏花偏叶。俱在前边。本枝宜劲。傍枝宜嫩。根下宜老。更柔不似藤。劲不类刺。偃而不垂。有迎风向日之姿。仰而不直。有带露避霜之势。花蕾枝叶根株交善。则得全菊之致矣。纵兹小技。岂易言哉。

画菊诀

[简体]:时在深秋。菊称傲霜。欲写其致。笔势昂藏。中央正色。所贵者黄。春花柔艳。何敢比方。图成纸上。如对晚香。

画花诀

[简体]:画菊之法。瓣有尖团。花分正侧。位具先后。侧者半体。正则形圆。将开吐蕊。未放星攒。加以蒂蕚。乃生枝焉。

画枝诀

[简体]:既画花朵。下必添枝。枝须断缺。补叶方宜。或偃或直。或高或低。直勿过仰。偃勿太垂。偃仰得势。花叶生姿。

画叶诀

[简体]:画叶之法。必由枝生。五岐四缺。反正分明。叶承花下。花乃有情。稀处补枝。密处缀英。花叶交善。方合乎根。

画根诀

[简体]:画根之法。上应枝稍。势须苍老。意在孤高。直不似艾。乱不似蒿。根下添草。掩映清标。再加泉石。取致更饶。

画菊诸忌诀

[简体]:笔宜清高。最怕粗恶。叶少花多。枝强干弱。花不应枝。瓣不由蒂。笔笨色枯。浑无生趣。知斯数者。尤为深忌。

你可能感兴趣的:(芥子园画传之——青在堂画菊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