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的人更要懂得这一点

论起林徽因,可谓十项全能,建筑、文学两大领域都颇有建树。作为女性,放在任何时代背景下,她都称得上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分析林徽因一生的成长经历,影响她人生格局的,正是每个不同时期的不同圈子。

01

幼时的学习圈子

1904年6月林徽因出生,随祖父母居住;5岁,由大姑母林泽民启蒙,开始学习文化。

林徽因是幸运的,生在书香之家,且没有受到长辈重男轻女思想荼毒,赢在起跑线上。5岁就按部就班在家上了幼儿园。

8岁,入上海虹口爱国小学学习。

1916年,就读于英国教会办的北京培华女中。

林徽因母亲是旧时代商户家小家碧玉,但苦于女工不精,不会打理人际,入不了林母这个大家闺秀的法眼。但林徽因幸运地没有被要求苦学女工,学做旧式名门小姐养在深闺。

在这段时期,林徽因的校园生活安静恬淡,基础学科扎实,初露风华,不为人识。但有一个人很懂她的不俗才气,并加以爱护珍惜。此人正是林徽因的父亲林长民。

林长民后来曾经有一次不无骄傲地对徐志摩说:“做一个天才女儿的父亲,不是容易享的福,你得放低你天伦的辈分,先求做到友谊的了解。”

林长民对女儿的关注非一朝一夕,才得以发现她的不同于别人。

至此,林徽因小小的生活圈子里,林姑母和林父对林女神的成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02

建筑领域圈子

是金子总会发光;不是金子,要想办法让她发光。

林父发现女儿是块金子,并想办法给这块真金再镀一层金。

1920年4月,林徽因随父游历欧洲。

林父解释带林徽因出国游历的原因,是要女儿“观览诸国事物增长见识”,“近我身边能领悟我的胸次怀抱”,“扩大眼光养成将来改良社会的见解与能力。”

林徽因随父亲在伦敦居住时,和女房东关系不错。女房东是个建筑师,这个充满男性气味的领域,女性不多见,能有所建树的更是少而又少。林徽因受其影响,立下了攻读建筑学的志向。

之后,林徽因随同父亲到巴黎、日内瓦、罗马、法兰克福、柏林等地旅行。巴黎的浪漫风情,古罗马帝国的宏大,欧洲城堡建筑的艺术与华丽,一一让林徽因真切地感受到世界的宽大,以及建筑美震撼心灵的力量。这让她再也不能停止对建筑业的追求。

1924年6月,林徽因和梁启超的长子梁思成,同时赴美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建筑学。梁思成在美术学院建筑系,林徽因注册在美术系,选修了建筑系的主要课程,实现了自己的志愿。

学成归来的林徽因,在中国建筑领域作出的成就令世人瞩目。她是人民英雄纪念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深化方案的设计者之一。她和丈夫梁思成一起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并获得了巨大的学术成就,为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

在建筑领域,林徽因的圈子里,英国女房东是引路人,林父是她坚定追求信念的启发者,梁思成一路相携相伴,成就了日后光彩夺目的她。

03

文学艺术圈子

随父亲在英国时期,林徽因结识了父亲的弟子徐志摩,对新诗产生浓厚兴趣。而与林徽因交往过程中,她的过人才情、纯澈美好也极大程度影响了徐志摩,激起他作为诗人的蛰伏的性灵。

同一时期,因为父亲林长民及徐志摩的关系,她结识了印度诗人泰戈尔、英国作家狄更生等世界知名文人,并与泰戈尔结为忘年交。

1923年,徐志摩、胡适等人在北京成立新月社,林徽因活跃其中。她曾演出泰戈尔的诗剧《齐德拉》,饰演主角齐德拉公主。她凭借流利的英语和俊秀的扮相,在文艺界打开了名声。

1931年起,林徽因先后在《诗刊》、《新月》、《北斗》等各大媒体上发表了大量作品,以诗歌为主,也有散文、小说和戏剧以及文学评论等。她的代表作诗歌《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广为传诵。

胡适、徐志摩、金岳霖、沈从文、朱光潜、萧乾、费正清夫妇等人,这些当时都极富有才情的社会名流、文化人士、学术大家,皆与林徽因成为很好的朋友。

林徽因进入文化名人圈子,主要得力于林父和徐志摩。

俗语说:师父领进门,修行在各人。林徽因靠自身的悟性,努力修得才学出众、知识渊博、思维灵敏、口才不凡,从而打开了一片自己的天地,到达一个众人企望的高度,活成了无数人心中想要的样子。

普通人或许没有办法选择自己的出身,但可以选择成为怎样的将来。需要做的只有几点:

1、立定目标,

2、不断积累,努力丰盈自己,

3、与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

4、专注。

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就要不断去接近和营造什么样的圈子。

孔子说过,“功名看器宇”。真正的成功,要看气度和胸怀,圈子也有这种属性。

因此,要成为一个真正成功的人,就要靠近有气度和胸怀的圈子。

你可能感兴趣的:(努力的人更要懂得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