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太累了!殴打开始那一刻我再也没逃出梦魇……”|bullying

之所以选择校园暴力这个主题,是因为最近的两会上多位代表强烈要求“健全惩治校园暴力的法律条例”让我们再一次看到了改变现状的希望,也抱着提供一个“疗伤地”给那些遭受了校园暴力的孩子以及为此痛心的父母的夙愿。同样不希望身为旁观者的我们面对“风暴”中心的受害者妄自用语言放大他们的伤害。


“我太累了!恳请也好,禁止也罢,并没有什么用。被消费着的是我真实的经历,真实的噩梦,真实的痛苦……”

以上是2015年6月中旬发生的“永新校园暴力事件”受害者事后以匿名的方式留在某论坛的一句话。经历了被同龄孩子践踏尊严的殴打、辱骂后再一次成为舆论的焦点,整个事件在你一言我一语中“被消费”着。

家里福尼亚的洛杉矶动物园曾展出过两只世界上最危险的动物,那是唯一能够灭绝其他动物和毁灭地球的动物!你猜到那是什么了吗?关在笼子里的是两名大学生,他们代表的动物就是“人类”!

“我太累了!殴打开始那一刻我再也没逃出梦魇……”|bullying_第1张图片

心理学家最为关注的人类社会行为——侵犯行为

人具有的攻击行为是令人惊愕的。据估计,截止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的125年间,共有5800万人被杀害,即平均每分钟就有一人被杀。据估计,每年有140万美国儿童遭受父母的暴力伤害,大约25%的美国已婚者对他们的配偶使用过暴力。人类的攻击行为在现实中随处可见,战争、屠杀、暴乱、家庭暴力、杀人、强奸、行凶和抢劫等暴行每天都在发生。那么攻击行为是如何如产生的?

“我太累了!殴打开始那一刻我再也没逃出梦魇……”|bullying_第2张图片

人类攻击行为的表演形式。暴力与攻击行为是如此常见,以至于可作为一种娱乐节目背观赏。攻击行为有多大程度发自于本能呢?

本能论

有的理论家认为,人类天生具有攻击性,因为我们从祖先身上继承了“杀手本能”。生态学家Blanchard是研究动物自然行为模式的科学家,他们中有人认为,攻击行为是一种生物性行为,可以从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动物身上观察到。著名生态学家康拉德·劳伦兹曾提出,人类缺少其他动物具有的某种控制攻击行为的遗传机制。例如,为了争夺领地或统治权,两只狼会咆哮、跳跃、龇牙,威胁对方,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它们并不真去撕咬或杀死对方,两只狼都不会受伤。相反,同等情况下,人类的冲突总是以伤害或杀死对手而告终的。

生物论

有证据显示,攻击行为具有一定的生物基础。生理学的研究发现大脑的某些区域能激发或终止攻击行为,这个区域被称为“杏仁核”。此外,学者还发现,攻击行为和某些生理因素有关。酒精和其他药物的作用证实,大脑和生物因素在攻击和暴力行为中起作用。譬如,麻醉剂能降低人对攻击冲动的意志力,往往导致悲剧性结果。

“我太累了!殴打开始那一刻我再也没逃出梦魇……”|bullying_第3张图片

街头暴力和一些高速公路枪击案的发生,可能是对因交通阻塞而感觉受挫的反应。但藏匿在汽车内使个人信息难以识别的特点,或许也是这类攻击事件在公路上频发的一个原因。

受挫论

受挫—攻击假说认为,攻击行为是因为受到挫折而引起的。挫折与攻击的联系非常紧密,在实际生活中几乎随处可见。譬如,小M有一辆1964年产的老爷车,经常发动不起来,也多次使他误事。一天,他终于忍无可忍,抄起垒球棒,把车砸烂后方感到心满意足。尽管挫折与攻击常常联系在一起,但是挫折并不总是引起攻击。通常当人遇到挫折后,第一反应通常是减持行为,而不是攻击行为。挫折也会使人产生另一些刻板反应,或处于一种“习得性无助”的状态,也就是在面对困难、惩罚或消极刺激时认为自己无能为力的表现。

社会学习理论

这是在解释攻击行为理论中被人们接受最多的理论。我们是通过观察其他人的攻击行为而学会的原则、认知加工、社会化和榜样作用来解释各种行为的形成。这样解释大家也就不难理解,童年时期遭受暴力伤害的人长大以后更易适用暴力。

暴力行为真的会代代相传吗?已经有学者表明许多受过虐待的儿童在长大后也会虐待他人。那些在儿时受过虐待的家长,大约有1\3会虐待孩子。为什么有些小时受到暴力虐待的孩子长大后却很关心子女呢?在童年期从一个有爱心的成人那里得到过感情支持,或曾经接受过治疗或有一个能够在感情上支持他们的伴侣,是那些儿时受过虐待的人能够打破暴力轮回的重要条件。

“Warning Signs”——校园暴力的危险信号

下面的提示有助于家长、老师和朋友们识别处于危险边缘的学生。倾向于使用暴力的学生表现为:

一贯不听大人们的话,对抗权威。

做事难以集中注意力。

学习成绩差,性格暴躁,爱逃课。

经常打架,可能会拉帮结派,偷窃或毁坏公物。

容易受挫。

对批评的反应是极度愤怒或失望。

感觉生活不公平,责怪他人或寻机报复。

喜欢看暴力电影或电视节目,或者喜欢暴力游戏。

朋友很少,常被公众拒绝或被他人奚落。

结交不守规矩或有攻击性的朋友。

对宠物或其他小动物很残忍,或使用暴力。

喝酒或吸毒。

注意:日常生活中的这些因素对侵犯行为的影响

温度

近20年来,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很多。安德森用概率论表明:在特定的温度范围内,暴力事件的发生与温度呈线性关系,也就是说,在38——41摄氏度内,随着气温的升高,人们的暴力倾向会增加,但是在超过这个温度后,由于人们外出的机会下降,所以暴力行为产生的机会较少。

兴奋转移

由于侵犯行为总是伴随着情绪的激起,所以心理学家齐尔曼通过让实验者助手或者激怒男性被试,或者用中性的态度对待男性被试的实验来验证由其他刺激所发的生理上的激起,是否会转移到侵犯性冲动上。然后再让其中一半的被试从事大运动量的锻炼,而另一半被试不锻炼。稍加休息后,给被试提供了一个电击助手的机会。结果表明:愤怒且锻炼的人比愤怒但没有锻炼的被试用更高的典雅电击助手。

侵犯性线索

心理学家伯克威资发现,情境中与侵犯相关的一些线索,如刀、枪、棍等器械往往会成为侵犯行为产生的起因,他把这种现象称为武器效应。除了刀、枪等明显的侵犯性线索,与死亡、邪恶等相联系的黑色也是引发侵犯的线索。

去个体化

心理学家津巴多和费斯廷格提出了去个性化的概念:群体中的个体有时候会失去对自己行为的责任感,是自身自我控制系统的作用减弱甚至丧失,从而做出平时不敢做的反社会行为。

社会心理学家勒庞在影响甚远《乌合之众》中提到在群体中,个体的情绪会很快传给团体的其他成员,从而使得处在群众中的个人表现出一些独处时不敢表现的行为。这也就能说明为什么诸多曝光的校园暴力事件视频中,年幼的孩子能以令人发指的手段去殴打他人。参与暴力事件的学生越多,个体的去个性化程度越强,随之而来的伤害行为破坏度越大。

饮酒

布什曼和古斯塔夫森通过实验表明,过量饮酒的人抑郁激怒,从而表现出高的侵犯倾向。大多数研究人员认为酒精降低了人们对侵犯行为的控制,“去抑制”强调这种抑制对暴力行为的影响。此外,喝醉酒的人容易倾向于遗漏细节。

“我太累了!殴打开始那一刻我再也没逃出梦魇……”|bullying_第4张图片

社会赞许与模仿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总是从他人身上获得一些提示。如果一个孩子所尊重的人或者组织表现出了攻击,将会对很多人的态度和行为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孩子们以暴力方式解决冲突,经常是因为在模仿成人或者和他们年龄相仿的人。特别是当他们看到这些人的侵犯行为得到奖励时。儿童模仿最多的当然是他们的父母,如果他们的父母在小时候遭受虐待,那么这会导致以后的一系列虐待。许多专家预测,当小时候在身体上受到父母的攻击时,他们就会习得“暴力是管教孩子的正确方式”这一理念。

遏制校园暴力我们应该怎么做

毋庸置疑,温暖关爱的家是暴力青年的良方。家庭功能受损通常会滋生绝望、痛苦、仇恨和暴力。为了最大限度的减少愤怒、攻击、暴力,家长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加强孩子的监督管理。

用优秀事例做孩子的行为榜样。

教孩子适用非暴力手段解决问题。

不要打孩子。

制定的规则和纪律要前后一致。

不要让孩子接触枪支等凶器。

尽量避免孩子在家里、媒体或社区看到暴力。

电视中的世界与现实世界是两码事。包括网络,每天都会与电视共同不断地提供一些坏榜样,尤其是暴力榜样。电视暴力对儿童的影响有多大?

“我太累了!殴打开始那一刻我再也没逃出梦魇……”|bullying_第5张图片

根据班杜拉的模拟实验,儿童可以通过观察暴力火攻击行为而学会新的攻击行为,或者从中得到“暴力行为也不错”的印象。不管怎样,他们的行为都会变得更加具有攻击性。作为父母一定要记住,孩子们体会不出电视情节中的细微差别。一个孩子可能会简单的记住,当好人被别人找麻烦时,他们就把对方暴打一顿。电视上的英雄和坏蛋一样粗暴,而那些英雄常常因为使用了暴力而获得赞扬。安德森指出媒体(包括电子游戏)中暴力的泛滥,对儿童的攻击行为有不可估量的影响。

媒体不但能把新的反社会行为教给孩子,而且对孩子已有的危险冲动产生去抑制作用,是孩子平时受到抑制的行为爆发出来。例如,很多媒体传递了这样的信息:暴力时可接受的行为,能带来成功和声望。对于判断标准尚未成熟的孩子来说,冲动行为可以再不用抑制了。

媒体对暴力的展示还能产生另一个效应,它容易降低人们对暴力行为的敏感性。

怎样对待校园暴力中的受害者

回避他们不愿提及的经历;耐心倾听他们的控诉;鼓励他们勇敢面对今后的生活;生活中用心陪伴他们;必要时,应该请专业人员进行心理辅导。

没有在深夜里痛哭的人不足以谈人生

愿校园暴力远离孩子

愿你们的伤害最终成为夜空中可见但弱小的星星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太累了!殴打开始那一刻我再也没逃出梦魇……”|bully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