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一聊:相机篇1基本成像原理

写在前面:此为初稿,实际作品会根据各种错误发现而进行删改。如果您发现文章中拥有错误欢迎在评论区指正!我会在之后结合各位大大们的修改意见将终稿奉上……

正文:

大家好,这里是聊一聊,今天的话题是基础的成像原理:

在传统的成像系统一般呢由这样几个元素组成:光源、光学系统以及像屏。

光源即为被摄物体,光学系统就是通常所说的镜头,而像屏顾名思义就是专门用来成像的:幕布、胶片、感光元件都能称之为像屏。

传统相机的成像原理都是按照小孔成像的原理来制作的。即物体经过小孔后在像屏上形成清晰的实像。当然你可以把小孔换成凸透镜,这样就变成凸透镜成像,不过也许您会问:既然成像系统就这么简单,为啥镜头会有这么多片,会有这么多玄学呢?

如果您小时候比较关注物理的话,您可能会知道这样的一个公式:1/s'-1/s=1/f,这就是传说中的物像距公式,但您的物理老师不会告诉您的是:这个公式仅能在满足近轴性情况下使用。原因是在实际情况中,当光线通过光学系统时,由于不同介质的折射率等光学性质不同会导致各种各样与理论不同的奇怪现象,这些由于现实原因由于没有满足近轴性的光学系统成像与理想情况的差异我们称作为像差,通常情况下,好的光学系统都会通过打各种各样的补丁来尽可能地满足近轴性来减少不必要的像差例如畸变、色散等——这也是为什么我们通常所见到的光学系统都不是简简单单的一个凸透镜就完事儿了,而是一组镜片。

正因如此我们在研究成像系统时复杂的镜头也可以反过来简单地等效成一个满足近轴性的凸透镜即可,这样可大大的减少不必要的计算,说明也能更加简练直观。​

​下期我们讲讲光圈。


copyright.2015 Laze Sun Media.All Rights Reserved.


你可能感兴趣的:(聊一聊:相机篇1基本成像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