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下的磁盘分区,和创建文件系统(理论及实战)

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磁盘的原理

磁盘的数据结构有:

扇区:盘片被分为多个扇形区域,每一个扇区存放512个字节的数据

磁道:同一个盘片不同半径的同心圆

柱面:不同盘片相同半径构成的圆柱面

公式:

磁盘存储容量=磁头数 x 磁道(柱面)数 x 每道扇区数 x 每扇区字节数

----------------------------------------

一般磁盘接口分为 IDE SATA SCSI   IDE

IDE(并口)、SATA(串口)、SCSI(一般用于服务器)

分区表有4个分区记录区,每个分区记录区占16个字节


Linux中将硬盘 分区 等设备均表示为文件
/dev/hda5 hd代表IDE设备 Sd代表SCSI 设备 a代表硬盘的顺序号 以字母 abc 表示 5代表 分区的顺序号 以数字代表 1 2 3 4 5

 

分区一般分为 标准分区 扩展分区 逻辑分区

标准分区与扩展分区只可以1-4 

逻辑分区以5开始 5-*

CentOS7 默认的文件系统是 XFS  CentOS6 是 ext4 CentOS5 是 ext3

SWAP =交换文件系统

Linux支持的其他文件系统类型: FAT16  FAT32 NTFS  EXT4  JFS

-------------------理论就到这里了,下面我们开始实战---------------------------

Linux下的磁盘分区,和创建文件系统(理论及实战)_第1张图片

我在VM Workstation 上新增一个磁盘 用于测试实战

 fdisk -l //列出所有磁盘

Linux下的磁盘分区,和创建文件系统(理论及实战)_第2张图片

刚刚插入的硬盘是一个10G的 所以我们应该操作sdb 这个硬盘  (上面理论有讲sdb是什么意思-sd=sata b=第二块硬盘)

进入这个磁盘

fdisk /dev/sdb  //进入这个磁盘

在这里面可以输入  m  获取帮助

m --> 获取帮助
p --> 打印分区表
n --> 添加一个新的分区 -->p(主分区1-4) e(扩展分区5-*) +1G=设置大小为1G ---> l 逻辑分区 注意:扩展分区不可以直接用,可以在扩展分区内创建逻辑分区 -->t(更改类型)-L列出所有的(83为Linux默认的)
d -->删除分区配置
q -->不保存退出
w -->保存退出

所以分区 我们输入 n

创建分区 //这里 p 是标准分区  e是扩展分区

Linux下的磁盘分区,和创建文件系统(理论及实战)_第3张图片

这样我们就创建好了一个大小为1G的分区

注:e是扩展分区  如果要创建逻辑分区 必须先要创建 扩展分区 然后在扩展分区里 创建逻辑分区 (扩展分区不可直接使用)

创建分区之后,分区不可以直接使用 我们需要使用到

mkfs命令 Make Filesystem,创建文件系统(格式化)
eg: mkfs -t 文件系统类型 分区设备
比如我们将刚刚创建的分区 格式化为 xfs类型
mkfs -t xfs /dev/sdb1

然后需要挂载这个磁盘

mount /dev/sdb1 /需要挂载的地方
umount /dev/sdb1  --取消挂载

这样就完成分区啦

注:mount这条命令 是临时挂载 如若关机 重启 则失效

如要永久保存挂载的话

vi /etc/fstab //进入配置文件

Linux下的磁盘分区,和创建文件系统(理论及实战)_第4张图片

/dev/sdb1=要挂载的分区   /media=挂载到的目录    xfs=xfs的类型  后面一般默认 不细谈了

然后保存退出之后

mount -a  //刷新挂载

完成!

 

你可能感兴趣的:(Linux下的磁盘分区,和创建文件系统(理论及实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