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章大数据发展趋势
第二章 HDFS技术原理
第三章 MapReduce分布式离线批处理
第四章 YARN资源管理器
第五章 ZooKeeper集群分布式协调服务
第六章 HBase分布式NoSQL数据库
第七章 Hive数据仓库
第八章 Kafka
第九章 Flume
第十章 Loader
第十一章 Streaming
第十二章 Spark
第十三章 Flink
一、大数据概念
1. 定义:自己定义
2. 历史:2002年,dougcuting----->做全网搜索引擎(存储、计算)
2003年,谷歌提出GFS论文----->提出HDFS
2004年,谷歌提出MapReduce论文----->dougcuting模仿MR
2006年,雅虎开源(阿帕奇社区)----->正式更名为Hadoop
2008年,飞速发展
2010年,进入国内
3. 特点:数据大
类型多
处理快
价值低
真实性
4. 思维转变
二、大数据应用
1.衣----->韩都衣舍
2.食----->莱格宝(李子坝梁山鸡)
3.住----->万达
4.行----->旅游大数据
常用工具:文档代码编辑工具 notepad++ UltraEdit Myeclipse或者eclipse
数据分析常用工具 putty开源 RecureCRT 或者 Xhell 或者 MobaXterm
华为数据挖掘:Miner---------->(调用)Spark/Hadoop
5V:
数据体量巨大
数据类型繁多
处理速度慢
价值密度低
真实准确性
GB、TB、PB、EB、ZB、BB
Miner、Farmer、Hadoop、LibrA(高斯DB2000)、Manager
华为开源贡献第三
管理网络中跨多台计算机存储的文件系统——分布式文件系统(GFS、TFS和HDFS)
HDFS(Hadoop Distributed File System)基于Google发布的GFS论文设计开发,运行在通用硬件上的分布式文件系统。
应用:
适合做:大文件存、流式数据(一次写入,多次读取)
不适合:小文件存储(浪费块空间)、随机读写(循迹时间>读取时间)、低延迟处理(数据倾斜(集群性能降低))
可以做:追加写入、批处理
文件权限:只读权限(r)
写入权限(w)
可执行权限(x)
服务器之间用接割技术
Namenode(主节点):元数据
Datanode(从节点):数据以块存储: 1.0 ——64M
2.7/华为c7——128M(默认)
HDFS的块比磁盘的块大:其目的是为了最小化寻址开销
运行:一个管理节点(namemode)-多个工作节点(Datanode)
通常Datanode从磁盘中读取块,但对于访问频繁的文件,其对应的块可能被缓存在Datanode 的内存中,以堆外快缓存的形式存在。
默认情况下,一个块仅缓存在一个Datanode的内存中
一个任务分成多个子业务(并发)
NTFS 2T
FAT32 2G
EXT3
EXT4 16G
方便存储管理查找文件
xxxx.log:日志文件
Fsimage:文件镜像,记录文件路径
主备选举:谁先启动得快谁就是主
在本地网络中,两个节点被称为“彼此近邻”
把网络看成一棵树,两个节点间的距离是它们到最近共同祖先的距离总和
脑裂:两个老大
华为:权限和角色绑定
写数据时NN返回DN列表和块位置信息
hdfs dfs -put:写入
hdfs dfs -get:读取
MapReduce基于Google发布的MapReduce论文设计开发,用于大规模数据集(大于1TB)的并行计算,具有如下特点:
MapReduce是一种可用于数据处理的编程模型。
MapReduce:map+reduce(键-值对)
MapReduce作业(job):输入数据、MapReduce程序和配置信息
Hadoop将作业分成若干个任务(task)来执行【map任务+reduce任务】
这些任务运行在集群节点上,并通过YARN来进行调度。如果一个任务失败,它将在另一个不同的节点上自动重新调度运行
输入数据------>分片(默认128M)
map任务将其输出写入到本地磁盘。而非HDFS
每个map任务会为每个reduce任务进行分区(partit),使用哈希算法
combin有局限性,只能做词频统计
可以将文本和表互相转换
资源管理、任务调度
ResourceManager:资源管理器
Application master:任务监督管理
nodemanager:节点管理器
Container:容器
(1)client提交任务,ResourceManager接收任务,启动并监控第一个APP Mstr和Container
(2)APP Mstr通知nodemanager管理资源,并启动更多container
(3)任务最终运行在container中;一个任务只有一个APP Mstr
YARN本身不会为应用的各部分(client、master和进程)彼此间通信提供任何手段【RPC协议】
YARN有一个灵活的资源请求模型:当请求多个容器时,可以指定每个容器需要的计算机资源数量(内存和CPU),还可以指定对容器的本地限制要求。
YARN应用也可以在运行中的任意时刻提出资源申请
雅虎公司开发
分布式协调服务框架,解决数据管理问题,协调整个集群
功能:小型存储、监督、选举
依赖与kerberos(密码)和ldapserver安全认证
HA主备必须依赖zookeeper
第一次主备选举:第一次凭借UID号;主坏掉后,数据全的为主(最后和Leader通信的)(获取票数占一半及以上)
服务器最好为奇数:因为选举leader
无论在哪个server读数据,读到的数据都一样(最终一致性)
(实时性)
(可靠性)
(原子性)
(顺序一致性)
ACL(访问控制列表):设置权限
日志增强:了解每个节点的状态
Zookeeper与Yarn:主备选举,监督(RM)
Zookeeper与Streaming:主备选举,监督,存放任务书(Nimbus)
Zookeeper与HBase:主备选举,监督,存放META表(HMaster)
Zookeeper与HDFS:HA高可靠(NM)
一、数据库
数据库---->事务级操作(随机读取和写入)(和前端交互)
Oracle <= 50G
数据库(database)----->命名空间(namespace)
表(table)----->table
字段(fields)----->列
谷歌提出bigtable论文
维度(属性),维度高----->交叉点变多、检索困难----->降维、特征工程
面向列:处于同一列的数据往往具有某些相似性,方便数据的压缩处理(灵活动态存储,减少开销)
物化视图:对某些列的统计值进行缓存来减少开销
开源----->列族建好后不能删除;华为----->将列族下线后可以删除
二、特点
百万列、百亿行
列有列族(簇)、行有RegionSeriver:Region+RowKey(键值对)
RowKey:将行分类,每一行的索引
RowKey是默认索引,开源没有二级索引(华为有)
列族不会很多(中小型公司<=3)
(大公司或者做HBase开发公司>3(降维操作))
一台服务器只有一个RegionServer
一个RegionServer可以有多个Region(一个范围内的RowKey集合)
主节点:HMaster所在的节点----->通过ZK管理其余节点----->监控节点、存储Mate表
0.96版本后:Mate表(永不分裂的表/不超过10G/数据达到ZB级别,Mate才会10G)记录RegionServer所在节点的路由信息
0.96版本前:Root表
时间戳:记录时间的标签(秒)
(当前时间-1970年1月1日00:00:00)
类型:是否是正常写入
当Region接近10G时,会另分Region(逻辑在一起、大致均分)(一起提交的一份数据不能被分开)
Region一般4-6G
Region一个一个生成的,分裂后数据是追加剩余Region写入
当场查询就是修改完的数据;指定时间戳查询原始数据
保留版本只保留默认的版本(2个或3个或0个)
真正修改数据的时候:Region大合并
小合并:一个HFile内;
大合并:不同HFile、不同Region
开启负载均衡后还是不均衡----->RowKey没设置好----->没遵守散列性
RowKey怎么设计----->三原则----->唯一性、散列性(分散存储)、长度原则(8-16字节)
缓存(MemStore)不够时进行刷盘
HFile格式就是RowKey格式
数据库为行存,HBase为列存
合并(compation)
分裂(split)
HBase创建表的时候只需要接列族(不需要接列族的类型)
逻辑架构:HMaster》HRegionServer》HRegion》部分Rowkey
没flush时挂了,找HLog恢复
最基本单元:Region
最小存储单元:Cell
物理单元:列族
Zookeeper——HBase:
分布式锁=第一次启动时主备选举
事件监听机制=主备切换
微型数据库角色=存放META表
HFile文件越多,读取时延越大
Region分裂时会暂停服务
一、历史
Facebook开发
二、物理架构
HBase -----> Hive:
命名空间 ----->库
表 ----->表
字段(列族)----->字段
三、特点
1、Hive自身没有计算能力----->MapRduce、Spark
2、Hive自身没有存储能力----->元数据库(内部表)DBServer----->直接访问HDFS、HBase(外部表/映射)
3、内、外部表之分
4、易于编程(底层MR)---->开发成本---->把代码封装成命令---->UDF函数编程
Hive SQL----->HSQL----->HQL(类SQL语句)
5、提供灵活的ETL(抽取/加载/转换)功能
6、只能做结构化分析
四、架构
1、分区(目录)----->字段----->分区太多造成索引复杂
2、分桶(文件)
动态分区分桶----->冗余存储----->重要数据----->参数一致
抽样(随机性、代表性)
select * from table(从表查询全部内容)
insert into(插入)
数据倾斜:大表和小表join时产生----->调优(大小表换位置)
Hash算法:01010101(初始数据)----->E1246 % 5(16进制文件/分桶数)----->余数就是放在哪个分桶
桶内排序:查询简单,无需再计算
不支持单行插入
文本----->MapReduce(临时表)----->表数据
外部表可以插入内部表
1、为什么分内外部表?
外部表:删除数据只能删除Hive上的映射,HDFS上数据还在
内部表:输入抽取到Hive上后,HDFS上没有数据了
2、数据导出到内部表后,HDFS上还有无数据?(数据不存在HDFS上了)
1.数据上传HDFS(创建Namenode映射)
2.创建临时表
3.HDFS往临时表里导入数据(改变映射)(映射完成后HDFS上数据没有了)
4.把数据抽入内部表(真正导入数据)
临时表:暂时创建,用完后关闭(放在内存中);把文本数据转变为表格式
左连接:返回包括左表中的所有记录和右表中连接字段相等的记录(左边有的,右边没有的为null)
右连接:返回包括右表中的所有记录和左表中连接字段相等的记录(左边没有的,右边有的为null)
内连接:只返回两个表中连接字段相等的行(显示左边右边共有的)
基于发布(发送)订阅(抽取)的消息系统
保证消息不丢失
生产者(Producer)-------发送------->Kafka(Broker)-------订阅------->消费者(Consumer)
一台服务器一个Broker
Zookeeper(C60强依赖,C80自带):监督、主备、小型数据存储(offset偏移量------->标记消费程度)
0.89之前:kafka必须依赖zookeeper(独立)
0.89之后:kafka集成zookeeper(集群)
Consumer group:多个consumer组成(不会消费同一分区)------->避免拥挤
Prodecer按队列发送数据
生产总是在末尾追加消息
topic(主题)》partition(分区)------->减少读取时间
topic:大类分类(创建后不能改名)
partitions:分区(小类分类)-------->会分成多个小文件
双副本机制(下一台Broker)
埋点日志(计数器、跟踪器)
理解生产者(producer)、消费者(consumer)
index索引(大范围)
log日志(大范围中的小范围)
日志清理:删除、压缩
过期时间、分区内总内存大小
消息持久化到硬盘-------->保证数据不丢失
消息多次发送-------->保证消息传输可靠性
(最多一次)
(最少一次)华为
(仅有一次)理想状态
理解异步(数据顺序不一致)和同步(数据顺序一致)
海量日志聚合的系统,流式日志采集工具
抽取日志/数据
channel:临时存储数据
source:抽取数据
sink:投递数据
一个Fulme就说一个agent
两个Flume间用AVRO类型和RPC协议传递消息
事件驱动
是sink去channel上拿数据
下一级Flume(下一跳)
一个存储只能对应一个抽取,一个抽取可以对应多个存储
了解Flume各种架构(多抽取、多投递)
实现FusionInsight HD与外界交换数据的数据加载工具
sqoop二次开发,sqoop 2.0不稳定,1.4.7相对稳定
抽取时,网络端MapReduce会丢数据
数据库<-------(抽取数据)-------MapReduce(文本转换表)-------(抽取数据)------->HD集群
导入:数据库----->Loader;导出:数据库<-----Loader
sqoop:Map;Loader:Map+Reduce
不会有脏数据(影响判断)----->格式不一致/脏----->识别不了
大部分ETL工具都是玩配置文件
基于开源的Storm,学会Streaming就学会了Storm
分布式实时计算框架
批处理:离线(直梯)
流处理:实时(斜梯)(水流)
逻辑架构:Nimbus》Supervisor》Worker》Executor》Task
物理架构:Client》Spout》Bolt》Task
Spout:数据源头
Bolt:每台服务器
Zookeeper:监控运行状态、主备选举、任务书的存储
下一跳:接收来自上一跳的消息
ACK校验结果必须为0(采用异或算法)
异或:输入相同为0,不同为1
同或:输入相同为1,不同为0
前后都有Kafka,保证数据不丢失
主从热切换
Streaming保证消息可靠性:
消息发送策略(广播、随机、全局)、最少一次发送、进程启停、ACK机制
基于内存的分布式批处理引擎
Spark(scala):一站式解决方案(生态圈)----->2009年诞生----->2011年起步
Scala:易写不易读;Java:易读不易写
MAHOUT:机器学习服务
通过血统机制/检查点机制(快照)----->容错
RDD(分布式弹性数据集)----->内存计算(关闭后丢失)----->运行时一定持久化到本地
窄依赖:子RDD由父RDD最多一个分区得到(一对一)
宽依赖:子RDD由所有父RDD分区所得到(一对多)
宽窄依赖看子RDD
RDD的生成:
1.由父RDD生成(血统机制)
2.手工建立RDD
3.读取本地数据生成RDD
Stage划分(决定启动几个Task):遇到宽依赖就划分
启动Task:接近宽依赖的分区
Task个数 > 分区个数
每个stage的末端RDD分区个数决定了stage中的task个数
Transformation:语法不错,就不会报错(不运行、只做状态的保存)
Action:运行,加载至内存中
context:容器
SC.算子:使用RDD算子
Spark SQL在底层也需要编译
Spark SQL:
DataFrame:结构化数据格式(指定到名称的DataSet)(无界表)
DataSet:表格式
无界表:新的数据不断涌入,旧的数据不断清除------>内存不会溢出
Structred Streaming:在SparkSQL基础上的流式数据处理引擎
下盘(前端看不出):
(1)处理完数据后全部下盘
(2)追加数据下盘
(3)更新(旧或追加)数据下盘
val RDD2 = SC.textFile("/tenant/username/aa.txt") .
flatMap(line => line.map(_.split(","),1)).
reduceByKey(_+_).
saveAsTextFile("/tenant/username/output")
(Map方法,Map键值对)+(ReduceBykey,Reduce累加)
流处理、容错可靠、可扩展1000节点、高吞吐低延迟
PV、UV
Flink算子和MapReduce算子混合调用
安装:
1、本地单节点
2、集群
3、云端
Scala<---(1:50)--->Java -------->核心代码相似,语言不一致但可相互转换
(spark) (Flink)
SparkCql————Runtime-------->核心不一样
(时间) (时间+数据量)
Task slot:槽位(用于运行Task)
检查点不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