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Spark SQL下的Parquet使用最佳实践
1)过去整个业界对大数据的分析的技术栈的Pipeline一般分为以下两种方式:
a)Data Source -> HDFS -> MR/Hive/Spark(相当于ETL)-> HDFS Parquet -> Spark SQL/Impala -> ResultService(可以放在DB中,也有可能被通过JDBC/ODBC来作为数据服务使用);
b)Data Source -> Real timeupdate data to HBase/DB -> Export to Parquet -> Spark SQL/Impala -> ResultService(可以放在DB中,也有可能被通过JDBC/ODBC来作为数据服务使用);
上述的第二种方式完全可以通过Kafka+Spark Streaming+Spark SQL(内部也强烈建议采用Parquet的方式来存储数据)的方式取代
2)期待的方式:DataSource -> Kafka -> Spark Streaming -> Parquet -> Spark SQL(ML、GraphX等)-> Parquet -> 其它各种Data Mining等。
二、Parquet的精要介绍
Parquet是列式存储格式的一种文件类型,列式存储有以下的核心优势:
a)可以跳过不符合条件的数据,只读取需要的数据,降低IO数据量。
b)压缩编码可以降低磁盘存储空间。由于同一列的数据类型是一样的,可以使用更高效的压缩编码(例如RunLength Encoding和Delta Encoding)进一步节约存储空间。
c)只读取需要的列,支持向量运算,能够获取更好的扫描性能。
以上分解似乎完美,一起来看看“设计框架”或“蓝图”。
算了,不解释了,图,自己看。
// 从Kafka Stream获取数据
JavaPairInputDStream messages = KafkaUtils.createDirectStream(jssc, String.class, String.class,
StringDecoder.class, StringDecoder.class, kafkaParams, topicsSet);
accessLogsDStream.foreachRDD(rdd -> {
// 如果DF不为空,写入(增加模式)到Parquet文件
DataFrame df = sqlContext.createDataFrame(rdd, ApacheAccessLog.class);
if (df.count() > 0) {
df.write().mode(SaveMode.Append).parquet(Flags.getInstance().getParquetFile());
}
return null;
});
scala代码如下:
import sqlContext.implicits._
val parquetFile = sqlContext.read.parquet("/user/spark/apachelog.parquet")
parquetFile.registerTempTable("logs")
在Hive中复制表,这里你会发现,文件LOCATION位置还是原来的路径,目的就是这个,使得新写入的文件还在Hive模型中。
我总觉得这个方法有问题,是不是哪位Hive高人指点一下,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来完成这个工作?
CREATE EXTERNAL TABLE apachelog LIKE logs STORED AS PARQUET LOCATION '/user/spark/apachelog.parquet';
当然,在集群中启用ThriftServer是必须的工作,SparkThriftServer其实暴露的是Hive2服务器,用JDBC驱动就可以访问了。
本博客中使用的SQL查询工具是SQuirreL SQL,具体JDBC配置方法请参照前面说的向左向右转。
结果看似简单,但是经历还是很有挑战的。
至此,本例已完成。完成代码见 GitHub
转自:https://blog.sectong.com/blog/spark_to_parquet.html
APPMain.java
三、代码实战
Java版本:
package com.dt.spark.SparkApps.sql;
import java.util.List;
import org.apache.spark.SparkConf;
import org.apache.spark.api.java.JavaRDD;
import org.apache.spark.api.java.JavaSparkContext;
import org.apache.spark.api.java.function.Function;
import org.apache.spark.sql.DataFrame;
import org.apache.spark.sql.Row;
import org.apache.spark.sql.SQLContext;
public class SparkSQLParquetOps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parkConf conf = new SparkConf().setMaster("local").setAppName("SparkSQLParquetOps");
JavaSparkContext sc = new JavaSparkContext(conf);
SQLContext sqlContext = new SQLContext(sc);
DataFrame usersDF = sqlContext.read().parquet("E:\\Spark\\Sparkinstanll_package\\Big_Data_Software\\spark-1.6.0-bin-hadoop2.6\\examples\\src\\main\\resources\\users.parquet");
/**
* 注册成为临时表以供后续的SQL查询操作
*/
usersDF.registerTempTable("users");
/**
* 进行数据的多维度分析
*/
DataFrame result = sqlContext.sql("select * from users");
JavaRDD
@Override
public String call(Row row) throws Exception {
return "The name is : " + row.getAs("name");
}
});
/**
* 第六步:对结果进行处理,包括由DataFrame转换成为RDD
*/
List
for(String row : listRow){
System.out.println(row);
}
}
}
Schema Merging
Java版本:
package com.dt.spark.SparkApps.sql;
import org.apache.spark.SparkConf;
import org.apache.spark.api.java.JavaPairRDD;
import org.apache.spark.api.java.JavaRDD;
import org.apache.spark.api.java.JavaSparkContext;
import org.apache.spark.api.java.function.Function;
import org.apache.spark.api.java.function.PairFunction;
import org.apache.spark.sql.DataFrame;
import org.apache.spark.sql.Row;
import org.apache.spark.sql.RowFactory;
import org.apache.spark.sql.SQLContext;
import org.apache.spark.sql.types.DataTypes;
import org.apache.spark.sql.types.StructField;
import org.apache.spark.sql.types.StructType;
import scala.Tuple2;
import java.util.ArrayList;
import java.util.Arrays;
import java.util.List;
public class SchemaOps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parkConf conf = new SparkConf().setMaster("local").setAppName("RDD2DataFrameByProgramatically");
JavaSparkContext sc = new JavaSparkContext(conf);
SQLContext sqlContext = new SQLContext(sc);
// Create a simple DataFrame, stored into a partition directory
JavaRDD
PairFunction
@Override
public Tuple2 call(Integer x) throws Exception {
return new Tuple2(x,x * 2);
}
};
JavaPairRDD
/**
* 第一步:在RDD的基础上创建类型为Row的RDD
*/
JavaRDD
@Override
public Row call(Tuple2
return RowFactory.create(integerIntegerTuple2._1,integerIntegerTuple2._2);
}
});
/**
* 第二步:动态构造DataFrame的元数据,一般而言,有多少列,以及每列的具体类型可能来自于JSON文件
* 也可能来自于数据库。
* 指定类型
*/
List
structFields.add(DataTypes.createStructField("single",DataTypes.IntegerType,true));
structFields.add(DataTypes.createStructField("double",DataTypes.IntegerType,true));
/**
* 构建StructType用于最后DataFrame元数据的描述
*/
StructType structType = DataTypes.createStructType(structFields);
/**
* 第三步:基于以后的MetaData以及RDD
*/
DataFrame personsDF = sqlContext.createDataFrame(personsRDD,structType);
personsDF.write().parquet("data/test_table/key=1");
// Create a simple DataFrame, stored into a partition directory
JavaRDD
PairFunction
@Override
public Tuple2 call(Integer x) throws Exception {
return new Tuple2(x,x * 2);
}
};
JavaPairRDD
/**
* 第一步:在RDD的基础上创建类型为Row的RDD
*/
JavaRDD
@Override
public Row call(Tuple2
return RowFactory.create(integerIntegerTuple2._1,integerIntegerTuple2._2);
}
});
/**
* 第二步:动态构造DataFrame的元数据,一般而言,有多少列,以及每列的具体类型可能来自于JSON文件
* 也可能来自于数据库。
* 指定类型
*/
List
structFields.add(DataTypes.createStructField("single",DataTypes.IntegerType,true));
structFields.add(DataTypes.createStructField("triple",DataTypes.IntegerType,true));
/**
* 构建StructType用于最后DataFrame元数据的描述
*/
StructType structType1 = DataTypes.createStructType(structFields);
/**
* 第三步:基于以后的MetaData以及RDD
*/
DataFrame personsDF1 = sqlContext.createDataFrame(personsRDD1,structType1);
personsDF1.write().parquet("data/test_table/key=2");
DataFrame df4 = sqlContext.read().option("mergeSchema","true").parquet("data/test_table");
df4.printSchema();
}
}
输出结果如下:
root
|--single: integer (nullable = true)
|--double: integer (nullable = true)
|--single2: integer (nullable = true)
|--triple: integer (nullable = true)
|--key: integer (nullable = true)
Scala版本:
// sqlContext from the previous example is used in this example.
// This is used to implicitly convert an RDD to a DataFrame.
import sqlContext.implicits._
// Create a simple DataFrame, stored into a partition directory
val df1 = sc.makeRDD(1 to 5).map(i => (i, i * 2)).toDF("single", "double")
df1.write.parquet("data/test_table/key=1")
// Create another DataFrame in a new partition directory,
// adding a new column and dropping an existing column
val df2 = sc.makeRDD(6 to 10).map(i => (i, i * 3)).toDF("single", "triple")
df2.write.parquet("data/test_table/key=2")
// Read the partitioned table
val df3 = sqlContext.read.option("mergeSchema", "true").parquet("data/test_table")
df3.printSchema()
// The final schema consists of all 3 columns in the Parquet files together
// with the partitioning column appeared in the partition directory paths.
// root
// |-- single: int (nullable = true)
// |-- double: int (nullable = true)
// |-- triple: int (nullable = true)
// |-- key : int (nullable = true)
一:Spark SQL下的Parquet使用最佳实践
1,过去整个业界对大数据的分析的技术栈的Pipeline一般分为一下两种方式:
A)Data Source -> HDFS -> MR/Hive/Spark(相当于ETL) -> HDFS Parquet -> SparkSQL/impala -> Result Service(可以放在DB中,也有可能被通过JDBC/ODBC来作为数据服务使用);
B)Data Source -> Real time update data to HBase/DB -> Export to Parquet -> SparkSQL/impala -> Result Service(可以放在DB中,也有可能被通过JDBC/ODBC来作为数据服务使用);
上述的第二种方式完全可以通过Kafka+Spark Streaming+Spark SQL(内部也强烈建议采用Parquet的方式来存储数据)的方式取代。
2,期待的方式:Data Source -> Kafka -> Spark Streaming -> Parquet -> Spark SQL(ML、Graphx等)-> Parquet -> 其他各种Data Mining等。
二:Parquet的精要介绍
摘自官网:
Apache Parquet is a columnar storage format available to any project in the Hadoop ecosystem, regardless of the choice of data processing framework, data model or programming language.
1,Parquet是列式存储格式的一种文件类型,列式存储有以下的核心:
A.可以跳过不符合条件的数据,只读取需要的数据,降低IO数据量。
B.压缩编码可以降低磁盘存储空间。由于同一列的数据类型是一样的,可以使用更高效的压缩编码(例如Run Length Encoding和Delta Encoding)进一步节约存储空间。
C.只读取需要的列,支持向量运算,能够获取更好的扫描性能。
三:Spark SQL下的Parquet意义再思考
1,如果说HDFS是大数据时代文件系统的事实标准的话,Parquet就是大数据时代存储格式的事实标准;
2,速度更快:从使用Spark SQL操作普通文件CSV和Parquet文件的速度对比上来看,绝大多数情况下使用Parquet会比使用CSV等普通文件速度提升10倍左右;(在一些普通文件系统无法再Spark上成功运行程序的情况下,使用Parquet很多时候都可以成功运行);
3,Parquet的压缩技术非常稳定出色,在Spark SQL中对压缩技术的处理可能无法正常的完成工作(例如会导致Lost Task,Lost Exexutor),但是此时如果使用Parquet就可以正常的完成;
4,极大的减少磁盘I/O,通常情况下能够减少75%的存储空间,由此可以极大地减少Spark SQL处理数据的时候的数据输入内容,尤其是在Spark 1.6.x中下推过滤器在一些情况下可以极大的进一步减少磁盘的I/O和内存的占用;
5,Spark 1.6.x+Parquet极大的提升了数据扫描的吞吐量,这极大的提高了数据的查找速度,Spark 1.6和Spark 1.5相比较而言提升了1倍的速度,在Spark 1.6.x中操作Parquet时候CPU的使用也进行了极大的优化,有效的降低了CPU的使用;
6,采用Parquet可以极大的优化Spark的调度和执行,我们测试表面Spark如果采用Parquet可以有效的减少Stage的执行消耗,同时可以优化执行路径;
四:Spark SQL下的Parquet内幕解密
1,列式存储是以什么基本格式来存储数据的?表现上是树状结构,在内部有元数据的Table;
2,在具体的Parquet文件存储的时候有三个组成部分:
A)Storage Format:Parquet定义了具体的数据内部的类型和存储格式;
B)Object Model Converters:Parquet中负责计算框架中数据对象和Parquet文件中具体数据类型的映射;
C)Object Models:在Parquet中具有自己的Object Model定义的存储格式,例如说Avro具有自己的Object Model,但是Parquet在处理相关的格式的数据的时候使用自己的Object Model来存储;
映射完成后Parquet会进行自己的Column Encoding,然后存储成为Parquet格式的文件
3,Modules
The parquet-format project contains format specifications and Thrift definitions of metadata required to properly read Parquet files.
The parquet-mr project contains multiple sub-modules, which implement the core components of reading and writing a nested, column-oriented data stream, map this core onto the parquet format, and provide Hadoop Input/Output Formats, Pig loaders, and other java-based utilities for interacting with Parquet.
The parquet-compatibility project contains compatibility tests that can be used to verify that implementations in different languages can read and write each other’s files.
4,举例说明:
required(出现1次),optional(出现0次或者1次),repeated(出现0次或者多次)
这个schema中每条记录表示一个人的AddressBook。有且只有一个owner,owner可以有0个或者多个ownerPhoneNumbers,owner可以有0个或者多个contacts。每个contact有且只有一个name,这个contact的phoneNumber可有可无。
第一点:就存储数据本身而言,只考虑叶子节点,我们的叶子节点owner、ownerPhoneNumber、name、phoneNumber;
第二点:在逻辑上而言Schema实质上是一个Table:
AddressBook | |||
---|---|---|---|
owner | ownerphonenumber | contacts | |
name | phonenumber | ||
第三点:对于一个Parquet文件而言,数据会被分成Row Group(里面包含很多Column,每个Column具有几个非常重要的特性例如Repetition Level、Definition Level);
第四点:Column在Parquet中是以Page的方式存在的,Page中有Repetition Level、Definition Level等内容;
第五点:Row Group在Parquet中是数据读写的缓存单元,所以对Row Group的设置会极大的影响Parquet的使用速度和效率,所以如果是分析日志的话,我们一般建议把Row Group的缓存大小配置成大约256MB,很多人的配置都是大约1G,如果想最大化的运行效率强烈建议HDFS的Block大小和Row Group一致;
第六点:在实际存储的把一个树状结构,通过巧妙的编码算法,转换成二维表结构
Repetition Level | Definition Level | Value |
---|---|---|
1 | 2 | 132990600 |
0 | 1 | “spark” |
0 | 0 | NULL |
Parquet是面向分析型业务的列式存储格式,由Twitter和Cloudera合作开发,2015年5月从Apache的孵化器里毕业成为Apache顶级项目,最新的版本是1.8.0。
列式存储和行式存储相比有哪些优势呢?
当时Twitter的日增数据量达到压缩之后的100TB+,存储在HDFS上,工程师会使用多种计算框架(例如MapReduce, Hive, Pig等)对这些数据做分析和挖掘;日志结构是复杂的嵌套数据类型,例如一个典型的日志的schema有87列,嵌套了7层。所以需要设计一种列式存储格式,既能支持关系型数据(简单数据类型),又能支持复杂的嵌套类型的数据,同时能够适配多种数据处理框架。
关系型数据的列式存储,可以将每一列的值直接排列下来,不用引入其他的概念,也不会丢失数据。关系型数据的列式存储比较好理解,而嵌套类型数据的列存储则会遇到一些麻烦。如图1所示,我们把嵌套数据类型的一行叫做一个记录(record),嵌套数据类型的特点是一个record中的column除了可以是Int, Long, String这样的原语(primitive)类型以外,还可以是List, Map, Set这样的复杂类型。在行式存储中一行的多列是连续的写在一起的,在列式存储中数据按列分开存储,例如可以只读取A.B.C这一列的数据而不去读A.E和A.B.D,那么如何根据读取出来的各个列的数据重构出一行记录呢?
图1 行式存储和列式存储
Google的Dremel系统解决了这个问题,核心思想是使用“record shredding and assembly algorithm”来表示复杂的嵌套数据类型,同时辅以按列的高效压缩和编码技术,实现降低存储空间,提高IO效率,降低上层应用延迟。Parquet就是基于Dremel的数据模型和算法实现的。
Parquet是语言无关的,而且不与任何一种数据处理框架绑定在一起,适配多种语言和组件,能够与Parquet配合的组件有:
查询引擎: Hive, Impala, Pig, Presto, Drill, Tajo, HAWQ, IBM Big SQL
计算框架: MapReduce, Spark, Cascading, Crunch, Scalding, Kite
数据模型: Avro, Thrift, Protocol Buffers, POJOs
那么Parquet是如何与这些组件协作的呢?这个可以通过图2来说明。数据从内存到Parquet文件或者反过来的过程主要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
1, 存储格式(storage format)
parquet-format项目定义了Parquet内部的数据类型、存储格式等。
2, 对象模型转换器(object model converters)
这部分功能由parquet-mr项目来实现,主要完成外部对象模型与Parquet内部数据类型的映射。
3, 对象模型(object models)
对象模型可以简单理解为内存中的数据表示,Avro, Thrift, Protocol Buffers, Hive SerDe, Pig Tuple, Spark SQL InternalRow等这些都是对象模型。Parquet也提供了一个example object model 帮助大家理解。
例如parquet-mr项目里的parquet-pig项目就是负责把内存中的Pig Tuple序列化并按列存储成Parquet格式,以及反过来把Parquet文件的数据反序列化成Pig Tuple。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Avro, Thrift, Protocol Buffers都有他们自己的存储格式,但是Parquet并没有使用他们,而是使用了自己在parquet-format项目里定义的存储格式。所以如果你的应用使用了Avro等对象模型,这些数据序列化到磁盘还是使用的parquet-mr定义的转换器把他们转换成Parquet自己的存储格式。
图2 Parquet项目的结构
理解Parquet首先要理解这个列存储格式的数据模型。我们以一个下面这样的schema和数据为例来说明这个问题。
message AddressBook { required string owner; repeated string ownerPhoneNumbers; repeated group contacts { required string name; optional string phoneNumber; } }
这个schema中每条记录表示一个人的AddressBook。有且只有一个owner,owner可以有0个或者多个ownerPhoneNumbers,owner可以有0个或者多个contacts。每个contact有且只有一个name,这个contact的phoneNumber可有可无。这个schema可以用图3的树结构来表示。
每个schema的结构是这样的:根叫做message,message包含多个fields。每个field包含三个属性:repetition, type, name。repetition可以是以下三种:required(出现1次),optional(出现0次或者1次),repeated(出现0次或者多次)。type可以是一个group或者一个primitive类型。
Parquet格式的数据类型没有复杂的Map, List, Set等,而是使用repeated fields 和 groups来表示。例如List和Set可以被表示成一个repeated field,Map可以表示成一个包含有key-value 对的repeated field,而且key是required的。
图3 AddressBook的树结构表示
那么如何把内存中每个AddressBook对象按照列式存储格式存储下来呢?
在Parquet格式的存储中,一个schema的树结构有几个叶子节点,实际的存储中就会有多少column。例如上面这个schema的数据存储实际上有四个column,如图4所示。
图4 AddressBook实际存储的列
Parquet文件在磁盘上的分布情况如图5所示。所有的数据被水平切分成Row group,一个Row group包含这个Row group对应的区间内的所有列的column chunk。一个column chunk负责存储某一列的数据,这些数据是这一列的Repetition levels, Definition levels和values(详见后文)。一个column chunk是由Page组成的,Page是压缩和编码的单元,对数据模型来说是透明的。一个Parquet文件最后是Footer,存储了文件的元数据信息和统计信息。Row group是数据读写时候的缓存单元,所以推荐设置较大的Row group从而带来较大的并行度,当然也需要较大的内存空间作为代价。一般情况下推荐配置一个Row group大小1G,一个HDFS块大小1G,一个HDFS文件只含有一个块。
图5 Parquet文件格式在磁盘的分布
拿我们的这个schema为例,在任何一个Row group内,会顺序存储四个column chunk。这四个column都是string类型。这个时候Parquet就需要把内存中的AddressBook对象映射到四个string类型的column中。如果读取磁盘上的4个column要能够恢复出AddressBook对象。这就用到了我们前面提到的 “record shredding and assembly algorithm”。
对于嵌套数据类型,我们除了存储数据的value之外还需要两个变量Repetition Level(R), Definition Level(D) 才能存储其完整的信息用于序列化和反序列化嵌套数据类型。Repetition Level和 Definition Level可以说是为了支持嵌套类型而设计的,但是它同样适用于简单数据类型。在Parquet中我们只需定义和存储schema的叶子节点所在列的Repetition Level和Definition Level。
嵌套数据类型的特点是有些field可以是空的,也就是没有定义。如果一个field是定义的,那么它的所有的父节点都是被定义的。从根节点开始遍历,当某一个field的路径上的节点开始是空的时候我们记录下当前的深度作为这个field的Definition Level。如果一个field的Definition Level等于这个field的最大Definition Level就说明这个field是有数据的。对于required类型的field必须是有定义的,所以这个Definition Level是不需要的。在关系型数据中,optional类型的field被编码成0表示空和1表示非空(或者反之)。
记录该field的值是在哪一个深度上重复的。只有repeated类型的field需要Repetition Level,optional 和 required类型的不需要。Repetition Level = 0 表示开始一个新的record。在关系型数据中,repetion level总是0。
下面用AddressBook的例子来说明Striping和assembly的过程。
对于每个column的最大的Repetion Level和 Definition Level如图6所示。
图6 AddressBook的Max Definition Level和Max Repetition Level
下面这样两条record:
AddressBook { owner: "Julien Le Dem", ownerPhoneNumbers: "555 123 4567", ownerPhoneNumbers: "555 666 1337", contacts: { name: "Dmitriy Ryaboy", phoneNumber: "555 987 6543", }, contacts: { name: "Chris Aniszczyk" } } AddressBook { owner: "A. Nonymous" }
以contacts.phoneNumber这一列为例,"555 987 6543"这个contacts.phoneNumber的Definition Level是最大Definition Level=2。而如果一个contact没有phoneNumber,那么它的Definition Level就是1。如果连contact都没有,那么它的Definition Level就是0。
下面我们拿掉其他三个column只看contacts.phoneNumber这个column,把上面的两条record简化成下面的样子:
AddressBook { contacts: { phoneNumber: "555 987 6543" } contacts: { } } AddressBook { }
这两条记录的序列化过程如图7所示:
图7 一条记录的序列化过程
如果我们要把这个column写到磁盘上,磁盘上会写入这样的数据(图8):
图8 一条记录的磁盘存储
注意:NULL实际上不会被存储,如果一个column value的Definition Level小于该column最大Definition Level的话,那么就表示这是一个空值。
下面是从磁盘上读取数据并反序列化成AddressBook对象的过程:
1,读取第一个三元组R=0, D=2, Value=”555 987 6543”
R=0 表示是一个新的record,要根据schema创建一个新的nested record直到Definition Level=2。
D=2 说明Definition Level=Max Definition Level,那么这个Value就是contacts.phoneNumber这一列的值,赋值操作contacts.phoneNumber=”555 987 6543”。
2,读取第二个三元组 R=1, D=1
R=1 表示不是一个新的record,是上一个record中一个新的contacts。
D=1 表示contacts定义了,但是contacts的下一个级别也就是phoneNumber没有被定义,所以创建一个空的contacts。
3,读取第三个三元组 R=0, D=0
R=0 表示一个新的record,根据schema创建一个新的nested record直到Definition Level=0,也就是创建一个AddressBook根节点。
可以看出在Parquet列式存储中,对于一个schema的所有叶子节点会被当成column存储,而且叶子节点一定是primitive类型的数据。对于这样一个primitive类型的数据会衍生出三个sub columns (R, D, Value),也就是从逻辑上看除了数据本身以外会存储大量的Definition Level和Repetition Level。那么这些Definition Level和Repetition Level是否会带来额外的存储开销呢?实际上这部分额外的存储开销是可以忽略的。因为对于一个schema来说level都是有上限的,而且非repeated类型的field不需要Repetition Level,required类型的field不需要Definition Level,也可以缩短这个上限。例如对于Twitter的7层嵌套的schema来说,只需要3个bits就可以表示这两个Level了。
对于存储关系型的record,record中的元素都是非空的(NOT NULL in SQL)。Repetion Level和Definition Level都是0,所以这两个sub column就完全不需要存储了。所以在存储非嵌套类型的时候,Parquet格式也是一样高效的。
上面演示了一个column的写入和重构,那么在不同column之间是怎么跳转的呢,这里用到了有限状态机的知识,详细介绍可以参考Dremel。
列式存储给数据压缩也提供了更大的发挥空间,除了我们常见的snappy, gzip等压缩方法以外,由于列式存储同一列的数据类型是一致的,所以可以使用更多的压缩算法。
压缩算法 |
使用场景 |
Run Length Encoding |
重复数据 |
Delta Encoding |
有序数据集,例如timestamp,自动生成的ID,以及监控的各种metrics |
Dictionary Encoding |
小规模的数据集合,例如IP地址 |
Prefix Encoding |
Delta Encoding for strings |
Parquet列式存储带来的性能上的提高在业内已经得到了充分的认可,特别是当你们的表非常宽(column非常多)的时候,Parquet无论在资源利用率还是性能上都优势明显。具体的性能指标详见参考文档。
Spark已经将Parquet设为默认的文件存储格式,Cloudera投入了很多工程师到Impala+Parquet相关开发中,Hive/Pig都原生支持Parquet。Parquet现在为Twitter至少节省了1/3的存储空间,同时节省了大量的表扫描和反序列化的时间。这两方面直接反应就是节约成本和提高性能。
如果说HDFS是大数据时代文件系统的事实标准的话,Parquet就是大数据时代存储格式的事实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