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河谷》(二)天外来电

大明湖畔


“我们要来基地调研,就上次说的技术产品,需要使用。有偿付费!”

周一,接到这个电话时,是在去往济南的动车上,最终行程,青岛。集中年休假,刚刚开始。

“好啊,热烈欢迎!你们想啥时间来呢?”这是到新岗位的第一单业务上门,我无比兴奋,快速地问。尤其是听到“付费”二字,我的眼中,有星星在闪亮。

“就这两天,我给你来个公函!”成事的沟通,总是如此高效直接。

“我们单位在放假,能缓一缓吗?主要是所有人都集中年休假。”我大脑快速运转,想想,即使马上赶回去,也缺乏相应的团队支撑,基本条件不具备。

“行!你回来联系哈!”倏然而至的电话,嘎然而止。

有瞬间的恍惚。我进入创业团队的职业生涯,以这神一般的天外来电,就此拉开,充满未知挑战的人生帷幕。

激动,兴奋,忐忑,我闲适的度假心情,被这混凝的紧张与激情所取代。恨不能,单位收回假期,各就各位。有对成就业绩的期待,也有不能马上投身工作的无奈。

这个假期,注定难以周全。早有预感。

放假之前,刚到新岗位。赶上机构改革,一片“而今迈步从头越”的生机勃发。承载着伟大事业二次创业的历史使命,基地经过十年的开创、探索、趟路,终于迈过艰难曲折的起步期,迎来快速发展的机遇期。单位几十年积淀的雄厚实力与技术优势,需要在另一个平台,焕发生机与活力,并以此反哺,主体的核心竞争力。

眼前的景象,让我看到,喷薄的潜力,呼之欲出。

两天匆忙上岗,初步接触新领域,第一印象,虽然同为事业编制,但这里,是截然有别于后方大本营的另一番天地。其生存发展,主要依靠市场竞争,有一种真刀真枪上战场的严酷冷凝。需要拼较力,拼智力,拼任力,拼磁力。

环境,决定认知。短短两天,便让天然对数字不敏感的我,有了成本与收益的概念,并对挣钱,有了前所未有的热望与喜爱。因为这,直接关涉团队的共同命运,与创业的整体前景。

梦想,需要现实的土壤。

恨不能,马上投入市场的开拓结缘,内功的精进修炼。

热血沸腾中,这个不情愿的假期来临。

休假,在心神不宁中展开。世界瞬息万变,担心形势有变,需求有变,机遇有变,时不我待。

第二日。下午。大明湖畔。立在垂柳依依下,看聘婷的莲荷,在丝丝凉风轻拂中,摇曳着娇羞的面孔,有藕叶淡淡的清香,随风飘散。

这时,电话又响。是一个参与前期规划布局的调研,急。审时度势,争取到缓几天交稿的宽限。

惊喜交加,归心似箭。感动、感恩之余,回想,这样的机会,都来源于一次次不经意的交流之间。

你的每一个偶然的努力,上苍都看在眼里。

只有你尊崇机遇,机遇才会临幸你。

第三日。在千佛山汗流浃背看佛的途中,接到第三个电话,学校急需两百本我和娃的书《你的九岁,我的九岁》。

冥冥之中,这是一个不应该休息的假期,正如之前的预感一般。

决定提前结束,打道回府的那一刻,我如释重负。虽然,早在做出选择的那一刻,我已知道,动荡的创业,不一定让人舒服,但,一定值得付出。

此刻,坐在回程的风驰电掣的动车上,我的内心,对未来的路,充满热切的向往,与笃定的希望。

我虔敬地期盼,这样的天外来电,在前方的路上,多多地响起来。

(2019年8月3日,于济南回蓉的动车上)

你可能感兴趣的:(《星河谷》(二)天外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