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高宗李治作为李世民的第九个孩子,从小与晋阳公主一起被李世民亲自抚养成人。其母亲就是著名的长孙皇后(文德皇后)。
贞观五年(631年),李治被封为“晋王”,到贞观十七年(643年),太子李承乾与嫡次子李泰接连废,第二年李治被封为太子。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时年22岁的李治登基即位。李治个性淡泊、生活俭朴,不喜欢大修土木,也不信方士老道。套用时下的语言,就是一个“宅男”皇帝。
不过他一直身体不好,按现代医学说法,他有偏头痛和视觉障碍。做皇帝他不是特别有名,可是身边的皇后,在中国历史上是出尽风头。
唐高宗前后有过两位皇后,两位妃嫔,三位宫人。后宫人数至少,也是罕见。一生有8子4女。
其中儿子李弘、章怀太子李贤、英王李显、相王李旦和安定、太平两公主皆为武则天所出。
母凭子贵,武则天良好的生育能力,其势力在大唐权力核心中日益壮大。也为自己成为一代女皇,奠定了基础。
唐高宗晚年被偏头痛和视觉障碍所苦,一度接近全盲。很大程度依赖武则天行使皇帝权力,这不仅加速了武后对于国政的熟悉,也让权力进一步集中到自己手中。
“欲成大事,至亲亦可杀”的武后,自然很清楚,李唐家族的男性成员都是自己权力道路上的绊脚石。
高宗嫡长子李忠、泽王李上金、许王李素节皆非武后所出,逐一被罢黜、流放、赐死。
代王李弘继李忠后,被立为太子。但是,一则李弘身体羸弱,二则出头为同父异母的姐姐求情,而得罪了自己的母亲。
公元675年,李弘暴毙。《资治通鉴》认为是武则天毒杀了太子。
同年六月,李贤被封为太子(章怀太子)。李贤从小聪慧过人,其侍读学士乃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滕王阁序作者),并颜值过人,气度不凡,深受高宗宠爱。
年轻时召集天下文人,对《后汉书》加以整理和研究,史称章怀著《后汉书》,成为后世研究该书的重要资料。
李贤各个方面都具备成为太子的条件,册封太子后,高宗命其监国。
作为太子生母的武则天笃信方士道家,徐克电影《狄仁杰之四大天王》中就有较为详细的描述。
当时有术士明崇俨很得武后信赖,他说英王颇似太宗,而相王有贵相,李贤听闻以后深感厌恶。
而皇宫中又起流言蜚语,说李贤不是武后之子,而是武则天的姐姐韩国夫人武顺所生,使李贤心生疑虑恐惧。
接着,武后又亲手书写《少阳政范》与《孝子传》送给李贤,李贤的不安感日益严重。
调露元年(679年)五月初三,明崇俨被强盗杀害,李贤的家奴赵道生供称太子是幕后元凶。
调露二年(680年),武后派薛元超、裴炎、高智周等人一起去办理此案,最后果然在东宫马房里找到数百具铠甲。
高宗一向喜爱李贤,想要宽恕他的罪过,但武后却说:“贤心怀谋逆,应该要大义灭亲,不能赦免他的罪行”。于是废李贤为庶人,将他幽禁,在天津桥焚烧搜出的铠甲,永淳二年(683年),将李贤迁徙至巴州。
武则天得到政权以后,为避免李贤有什么轻举妄动,派丘神绩去巴州监视他。丘神绩却擅自将他囚于别处,逼其自杀,李贤遂死。
武则天得知此事,于显福门为李贤举哀,唐中宗神龙二年(706年),追赠李贤司徒的官位,并派人迎其柩陪葬乾陵。唐睿宗景云二年(711年),追赠皇太子地位,谥章怀太子。
李贤在当太子时,有感于母子亲情在权力斗争之下已荡然无存,乃作《黄台瓜辞》,希望武后醒悟。此诗与曹植之《七步诗》并列为千古绝唱。诗全文如下:
“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
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
三摘尚自可,摘绝抱蔓归。”
诗文大意:黄台之下种瓜,瓜熟籽落,第一次摘得瓜很好,第二次摘得瓜就稍微少了点,第三次就剩不下多少了,最后只留下藤蔓。
李贤写这首诗,不光是劝诫母亲不要一味追杀自己的孩子,也感慨李唐宗室已经日渐凋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