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窗效应&旁观者效应

一直看/听润总的《5分钟商学院》,但是一直没有动手去做总结或者提炼。后期想要迫使自己慢慢的进行养成笔记习惯。


今天我整理润总讲的两个效应,一个是破窗效应,另一个是旁观者效应

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破窗效应呢?

破窗效应(英语:Broken windows theory)是犯罪学的一个理论,该理论由詹姆士·威尔逊(James Q. Wilson)及乔治·凯林(George L. Kelling)提出,并刊于《The Atlantic Monthly》1982年3月版的一篇题为《Broken Windows》的文章。此理论认为环境中的不良现象如果被放任存在,会诱使人们仿效,甚至变本加厉。

破窗效应&旁观者效应_第1张图片
破窗效应

运用:如何应对破窗效应?

1,立即处理。

一旦发现破窗,要立即修补。破窗蔓延的速度,会快于你反应的速度。

2,绝不包容。

3,小题大做。

对一些看似很小,但其实触及红线,影响深远的“小过错”,千万不能姑息,甚至要“小题大做”。

润总举例,2016年阿里程序员抢月饼被当天解雇事件。


小结:认识破窗效应

破窗效应,是一种由“畸形公平”心理引发的,对错误行为的从众效应。第一扇窗户被打破,如果没有及时修复,就会蔓延,导致更多的窗户被打破,甚至引发更大的混乱。


接下来再讲一个旁观者效应。

什么是旁观者效应?

旁观者效应也称为责任分散效应,是指对某一件事来说,如果是单个个体被要求单独完成任务,责任感就会很强,会作出积极的反应。但如果是要求一个群体共同完成任务,群体中的每个个体的责任感就会很弱,面对困难或遇到责任往往会退缩。因为前者独立承担责任,后者期望别人多承担点儿责任

旁观者效应,有很多原因。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责任分散。

破窗效应&旁观者效应_第2张图片
三个和尚没水喝

运用:如何避免旁观者现象呢?

第一,责不可共。群体共同承担责任,会导致每个人心中,会自动缩小责任,放大贡献。遇到问题,觉得我的责任小;获得收益,觉得我的贡献大。

日常运用,教个小窍门。如果你在人群中摔倒了,千万不要大叫,谁来帮帮我,扶我一下吧。人们都觉得自己很忙,而且总会有别人扶。你要叫:那个穿红衣服的小伙子,对,就是你,请你过来扶我一下吧,谢谢。当他被点名后,责任就从一众人身上,降落到了一个人身上,他来帮你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

第二,责不越级。权力是热的,责任是冷的。如果不干预,责任会下沉到最基层员工,权力会上浮到最顶层管理者,造成基层有责无权,顶层有权无责。

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说法:我确实没有想到,小王会把这件事做砸了,平常看他挺靠谱的。您放心,我一定会重罚他。当然,我也有失察之责,来,我自罚三杯。

什么叫失察之责?这是典型的把责任往下推脱,让下属越级帮你承担责任的说辞。

你承担了责任,然后指派下属做。如果你的下属做砸了,不管你打算油炸了他,还是锅煮了他,炸了,煮了之后,你回来,还是要承担责任。这就是“责不越级”。上级的责任,是所有下级责任的总和。这也是为什么,一些重大事故后,高官必须引咎辞职。

小结:认识旁观者效应

中国有句谚语: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看,这背后的原因就是“旁观者效应”,也叫“责任分散效应”,就是多人共同负责,等于没人负责,责任除以二等于零


无戒21天日更第(5)天

你可能感兴趣的:(破窗效应&旁观者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