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ane早前在在线广告巨头Double Click工作,努力突破了“亚裔+女性”的“职业玻璃天花板”,成为DoubleClick高级技术管理者。Google收购DoubleClick后,Diane毅然选择离开,和几位前同事/朋友共同创办Freewheel公司,致力于在线视频内容的盈利价值链平台。Diane的职业经历非常值得技术圈人士学习和借鉴。
【正文】
我在美国工作了十年,十年的时间,不长也不短,我从一名普通的程序员成长为FreeWheel的CTO。在这期间发生了许多事情,结识了很多朋友,他们在我的成长过程中伸出了无私的援助之手。可以说,没有他们,就没有今天的我。我想,就和大家分享一些我十年中最感动,印象最深刻的小事情吧,也希望能借此机会结识更多的朋友。
我的职业生涯,从DoubleClick开始。进入DoubleClick,起始于一个机缘巧合,九年以后,我在离开DoubleClick时的告别信中讲道:“……destiny landed me at DoubleClick……”,指的就是这个巧合。
一颗幸运饼果的故事(the story of a fortune cookie)——偶入DoubleClick
十年前当我准备去纽约度春假时,接到了一个电话。电话是DoubleClick 的一个叫John Bongiorno的猎头打来的,我至今仍记得这个名字,因为“Bongiorno” 是意大利语“早晨好”的意思。他在网上见到了我的简历,希望我能到DoubleClick去面试。坦白讲,我当时并没有在找工作,我答应了他只是因为DoubleClick的总部在纽约,而我正好要去纽约玩。
在到达纽约的当天,我在纽约的朋友请我吃晚饭。你一定听说过国外的中餐馆有一个咱们在国内没见过的习惯:餐后赠送客人幸运饼果“fortune cookie”。我的fortune cookie中的纸条上写着:“You are offered a dream of your life time, say YES!” ,第一次见到如此好的寓意,我很高兴地把纸条放到钱包里。
第二天下午去面试,见到很多人,其中两个人给我印象深刻,一个是Vince Li ,他后来成为我最好的朋友,专注于技术上的发展,是DoubleClick最出色的架构师;另一个是John Heider,当时的工程部副总裁。我和John的谈话进行得非常愉快,他在谈话结束时出乎意料地对我说:“I have such a great feeling that I am going to offer you a job, right at this moment. What do you say?”我很震惊,记起了那个幸运饼果中的小纸条,就拿给他看。John爽朗地笑着,告诉我会很快收到通知书。我真的很快就接到了通知,特别的是,John还随信寄来了一张卡片,他在亲笔题名的卡片上写道:“Diane, I wish your next fortune cookie says DoubleClick, YES!”我非常感动,没想到他会记住我们谈话中一个微不足道的小插曲,更没想到他还为此写了卡片。就因为这张卡片,我在毕业的当天就卷起铺盖到了DoubleClick。
John给我上的第一课,便是如何用心去雇人。多年以后在CSDN的CTO论坛上,我曾谈到“用心交人,用心雇人,用心培养人”的重要性,我的第一个老师就是John Heider。
两个星期,DoubleClick签下了Lycos——“the Queen of ShowAvail”成了我的外号
我一开始被分配在报表组 (Reporting),很快就被转到了预测组(ShowAvail),也许是因为发现我的推理能力比较强。预测组的应用程序有着最复杂的商业逻辑,很难搞得清楚,所以没有人愿意啃这块硬骨头,我却发现这正好发挥了我的长处。我既懂得编程,又有着较深的统计学和数据分析的训练,刚好适合做偏重于统计的预测分析。在一个优秀程序员云集的部门崭露头角的关键,就是一定要找到个最适合自己发展的扬长避短的方向。
在预测组我干得如鱼得水,对每一个问题,无论大小,我都追根问底,力求搞得明明白白。很快我就发现大家遇到ShowAvail的问题时会先来找我,尽管我只是组里最年轻的成员。在这里,我遇到了工作中的第一个机会:帮助DoubleClick签下了Lycos。
Lycos在当时是全世界排名前三位的搜索引擎,DoubleClick非常希望Lycos选用DART作为它的广告平台。可是Lycos把搜索的关键词预测作为它签约的首要条件,而且要求DoubleClick在两个星期内拿出证明,否则免谈。DART当时并不支持搜索的关键词预测,主要是因为逻辑太复杂,很难开发。大家都认为条件太苛刻,根本没有希望。Mehdi,这一合同的销售负责人,找到我们,要求试一下。虽然希望渺茫,但Lycos这单合同能带来百万美金以上的年收入,放弃了实在可惜。我自告奋勇地承担起了这个任务。我当时想:我并不怕努力工作,试一试又不损失什么,就当作是挑战自己能力极限的一次机会吧。两个星期,我写了十四天的程序,我的QA也跟着我干了十四个白天黑夜。至今我还清楚地记得那时凌晨三点打车回家经过QueensBoro桥,经常会遇到在酒吧喝醉了的人们回家时造成的堵车。两个星期后,DART成功地升级为可支持关键词预测的版本……
很快,DoubleClick签下了Lycos。在庆祝会上,Mehdi在全公司员工面前,走过来给了我一个热情的拥抱,他称我:“the queen of showavail”。我的这个外号在公司流行了很久,直到我离开预测组很久以后,甚至在我离开公司的送行会上,还有人走过来对我说:“To me, you are always the queen of showavail”。
我在DoubleClick的第二课:相信自己的能力,勇于挑战极限,只要真的付出努力,就会有人认同。
Mehdi 后来成为DoubleClick负责运营质量的副总裁,人称“the famous Mehdi”,我和他的友谊也从那时开始,一直保持至今。
从程序员到IT经理人
我学习管理,经过了一个痛苦的蜕变。别人从程序员走向管理多是发生在公司迅速扩张的腾飞阶段,在公司的扩张中往往需要许多管理人员,这就带给了技术人员转型的机会。而我真正学习管理,却发生在互联网第一次泡沫破灭的时候。互联网第一次泡沫经济的特点是其盲目性,在那段时间,甭管什么样的公司,只要和互联网沾边,就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地拿大把的钱来烧。很多公司并没有任何可行的盈利模式,就可以IPO,就可以价值几十个亿,甚至上百亿美金。当泡沫破灭时,这些公司也不堪一击,纷纷倒闭。DoubleClick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客户都在那时倒闭,毋庸置疑,这对它自身的影响是致命的。像所有的公司一样,DoubleClick当时唯一的目标是生存。
我就是在那时接手预测组,眼看着它从一个二十多人的团队,经过一轮一轮的layoff,逐步缩减成只有几个人的小组。DoubleClick最后一轮的裁员是致命的,公司决定将包括预测在内的几个产品置为维护模式,不再进行开发,结果整个团队只留下了我一人。在一次次的痛苦经历中我深刻地意识到生存的残酷,最后的裁员结束后我一个人到麻省的一个叫Nantucket的小岛上呆了一周,以平复心情。
回头看来,DoubleClick在当时犯了两个致命的错误,直接导致它在互联网经济复苏后丧失了之前的领军地位。其一,泡沫破灭之前的盲目扩张,花钱如流水。由于钱来得容易,各个部门都没有预算限制,公司当时每天都在招人,不管有用没用。仅以我所在的预测组为例,工作根本不需要二十多人来做,由于程序员过多,很多人每天都非常清闲。像这样的团队比比皆是,决不是特例。其二,泡沫破灭之后的盲目裁员,导致公司彻底丧失了战斗力。DoubleClick的产品原本在各个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可是在经济低谷时,公司完全放弃了对产品研发的投入,盲目紧缩银根,只图生存。像预测组这样仅剩一人,根本无法进行研发,只能维持现状,这样的例子也是比比皆是。事实证明,经济复苏后,有无数的竞争者以更领先的产品从四面八方冒了出来,与我们抢夺市场,DoubleClick反而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只图生存的结果是丧失了生存的权利。
我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走上了管理之路,由于饱尝了缩减规模(Downsizing)的痛苦,我学会了不盲目扩张的重要性,学会了如何在逆境中保持团队的斗志,学会了如何客观地评估员工,更学会了如何用最小的代价保持团队的实力。
我在DoubleClick的第三课,也是最痛苦的一课:在逆境中学习管理。
这一经历,虽然痛苦,却为我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也为我将来作为DoubleClick高级执行官团队的一员,带领DoubleClick打翻身仗垫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曾经谈过我如何由一个偶然的机会进入DoubleClick,成为预测组的负责人,以及如何在网络泡沫破灭时走上管理之路。在这里我就讲几件在管理之路上经历的令我感触颇深的事。
成为唯一的女性IT Executive
在DoubleClick待久了,随着责任的不断增加,也总有人问我:“作为一个女性,作为一个外国人,你有没有遇到Glass Ceiling(玻璃顶)?”我经常会一笑置之。问的人多了,就左右望一望,发现真是这样,我周围的人,只有我一个是女的,只有我一个讲着蹩脚的英文。有没有玻璃顶?当然有,但是,感觉没感觉到却是另外一回事。我觉得事情的关键在于“感觉没感觉到”,而不在于“有没有”。听起来有点绕,举个例子解释一下。因为这几天看奥运,就和大家讲讲我看奥运金牌争夺战的一点体会。总体上来讲,只有一点:越怕输,越会输。很多有望争金的运动员与金牌痛失交臂,不是因为没有争金的实力,而是因为紧张怕输,没发挥好,所以输掉了。反而是那些不给自己压力,根本不考虑能不能拿到金牌的人,发挥出超常水平,拿到金牌。
我觉得在工作中也是一样。不要认为自己是女性,或者是少数群体,就总想着自己会被别人区别对待。你越是这样想,越不敢放手放脚去干,你自己的水平也越发挥不出来,久而久之,就真的被别人区别对待了。如果说在IT界,尤其是IT管理界,没有玻璃顶的存在,那是假的,我就经常会遇到人家第一面见我不拿我当回事儿的情况。也是,人家一看你,一个女子,貌似很年轻没有经验的样子,说着一口亚洲口音的英文,让人听不太懂,又号称是搞IT的,人家把你当回事儿反而是不正常的。每当这时,我一笑置之,当作没看见,继续我行我素,该说的话,一句不少说,该做的事,一件不少做。渐渐地,人家看我的眼光就会转变;渐渐地,人们就会发现如果不仔细听我的“亚洲英文”,事情就做不成,如果不把这个女子当回事儿,就会走弯路。到后来,想让人家不把你当回事儿,也难。
忽视Glass Ceiling(玻璃顶)的存在,这就是我打破玻璃顶,成为唯一的女性IT Executive的秘诀。
十一个老板
在DoubleClick九年,我一共有过十一个老板,有人说,你有过这么多老板,对你的职业生涯一定有影响。而我不这么认为,十一个老板是十一个宝贵的学习机会,事实上,我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 尤其是Greg,也是我最后一个老板,DoubleClick的CIO。
05年4月,公司被Hellman Friedman以11亿美金的价格买下,从此不再是NASDAQ上市公司。在公司的全面重组中,Greg邀请我加入他的执行官团队,负责所有和广告商有关的应用产品开发。我当时有些犹豫,因为在此之前我一直负责核心技术部门,专注于解决大规模、高流量广告服务器及报表统计的技术问题,并没有多少直接与客户打交道的经验。而应用产品开发需要直接与客户打交道,参与产品的设计,同负责核心技术是完全不同的挑战。在他的计划中,核心部门转给别人,而我却要接手这个对我来讲全新的团队。我想不通,就去找他,希望能让我继续负责原有部门,既是我的长处,又轻车熟路。Greg却说,正是因为轻车熟路,才不让我继续做这件事。他希望我能不断学到新的东西,继续做已经做得好的事只是原地踏步,要不断地接受新的挑战,敢于做自己不很有把握的事才能不断进步。
Greg的这一决定在公司引起很大反响,有人担心核心部门的移交会造成管理上的风险,也有人担心我无法胜任全新的工作,甚至有人建议让我兼顾原有部门。Greg顶住各方压力坚持他的计划,坚决迅速地将核心部门移交,让我心无旁骛地应付全新挑战,并在各种场合公开对我的能力表示十足的信心。他的工作和支持为我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开始,并且在以后的两年里,他总是在需要的时候及时扶我一把,帮我渡过难关。回想起来,如果不是因为他无条件的支持,我也不敢放开手脚按照我自己的想法做事,也不会达到后来的结果。
Greg识人的眼光以及他敢于冒风险的性格,令我钦佩;他在压力面前不缩手缩脚,敢于坚持己见,以及对部下无条件的支持,令我信服。我希望很多年以后,我也能够得到同样的评价。
由恨到爱——They all hated me in the beginning
在我完成交接,对新的工作渐入正轨之后,Greg又交给我一项更大的挑战:任命我为芝加哥研发中心的负责人。芝加哥研发中心负责DARTSearch以及Performics Affiliate Network等产品,这个中心是DoubleClick数年前买下的一家公司的原班人马,由于地域以及企业文化上的原因,一直无法进行成功整合。当时的负责人管理方法不当,产品问题不断,营销部门与研发中心互不信任,互相记恨。可是研发中心的所有开发人员对这个负责人的感情十分深厚,导致多年的问题无法解决,随着产品流量的提高,问题越来越严重。当公司终于决定要重整芝加哥研发中心时,Greg把这个挑战交给了我。
05年圣诞节前,Greg和我飞到芝加哥,在抵达的当天解雇了当时的负责人,随后召开全体员工会议,宣布我兼任中心负责人。在会上我可以看出大家明显的敌意,有人当众问我:“你对中心的产品一无所知,凭什么能当好负责人?原来的负责人被解雇是不是因为政治斗争的原因?”当天下午是中心的圣诞节party,他们临时改为为原负责人送行,没有人邀请我。
Greg在当天就离开了,而我留了下来,整整一个冬天,深味了芝加哥刺骨的寒风,“WindyCity”的外号真是名不虚传。无数的促膝长谈,无数的通宵并肩作战,无数的临时会议以及无数凌晨的email之后,在芝加哥城为欢庆St. Patrick’s day而把河水染成绿色时,我也终于迎来了中心的春天。之后,在我和大家的不断努力下,所有人都一点一点地看到研发中心的转变,营销部门与研发中心也逐渐建立了互信互助的良好关系。
我的解决方法并不是像大家想象的那样把中心领导人员大换血,在整个过程中,除一个架构师自动离职之外,其他人都选择留了下来,帮助我重建中心。这里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插曲,那个架构师离职时交给我一个封好的信封,他让我在封口上签字,并说信封里装的是他对芝加哥研发中心的预言,他会在一年以后回来,在大家面前开启这个信封,证明他是正确的。我毫不犹豫地当着所有的人签了字,并把这个信封交给他保管,击掌约定一年后见。一年以后,他没有像约定那样出现在研发中心,而是通过别人向我转信,承认他当时的预言是错误的。
芝加哥研发中心的团队是一个敢恨敢爱的团队,我也在这个过程中与他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他们听到我决定离开公司的消息后,自发地组织了一个告别酒会,中心所有的人员都到场祝我好运,包括当年在会上当众质问我的人,他特意中止个人假期,提前回到公司参加我的告别会。在那几天不断地有人在走廊上拦住我,对我说:“Thankyou for taking over Chicago team! It has been the best thing happened to us……”我每每感动得热泪盈眶,如果说我为芝加哥研发中心作了一点什么的话,他们回报我的远远不止这些。
真诚付出,才有真诚回报
常有人问我:“十年的时间,你从一个普通的程序员成为CTO,请问你的秘诀在哪里?”我说,没有什么秘诀,我能够做到的,你们也一定能够做到。我无非一直执著地坚持一个做人的原则:真心待人,别人才会真心待你;真诚付出,才会有真诚的回报。
结束语——离开DoubleClick,开始新的篇章
07年7月,我离开了DoubleClick,成为FreeWheel的创始人/CTO,去追寻自己的梦想。迄今为止,一年零一个月。在这一年零一个月里,发生了更多令我感动的事,遇到了更多我所钦佩的人,学到的东西我过去无法想象。很多人说我在DoubleClick的职业生涯一帆风顺,是个幸运儿;而我说,过去的十年只不过是个准备,真正的赛跑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