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在真人面前,大数据咽了下口水

1、Hello,我是你的用户

今天在金鹏远的专栏里看到了转述Peter Fisk的一篇文章,题目没写,开篇第一句是“Hello,我是你的用户!”

这里要特别提一下Peter Fisk,在可以找到的资料里,你可以看到Fisk经历丰富,在可口可乐、沃达丰、微软等公司任过职,曾经是CIM的CEO,算是营销的业界大牛,出过《营销天才》、《FT管理手册》、《完全CEO》等一堆书。

但是但是,我要提他不是因为上述这些,而是在google搜索他的名字,会被导向一个网站,里面都是Fisk的一些演讲和blog,这个网站的域名是:http://www.einsteinpicasso.com ——爱因斯坦和毕加索合体。

我记住Fisk就是因为这个古怪的域名。从某个角度来说,你可以认为Fisk比较狂妄,认为自己是爱因斯坦和毕加索合体,不过,从我有限的阅读来看,我更倾向于认为,Fisk把他的工作视为科学(爱因斯坦)和艺术(毕加索)的结合,特别是营销。

在另外一篇文章里,我曾经提过,自从IBM发布System/360(就是《广告狂人》里那台被唐・德雷柏吐槽的大机器)以来,营销恐怕是被计算机和技术渗透最为深入的行业之一,至少,Word、Excel、PPT这三大神器,占据了营销人不少时间吧。各种媒体、展示技术、沟通方式等等的技术创新,最先受到影响的也往往是营销人。

但是,历次技术革新,营销人所受到的冲击,都没有现在来得彻底。

来看看Fisk的这篇文章开头:

没错,我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一个真正的人类。

我有需求和渴望,需要熬过平凡的日子,需要完成我必须完成的事。

但同时我也有希望、梦想和壮志雄心。

太久以来你只把我当做一个名字,甚或一个数字。

你把我归类到你们口中的圈层,有时甚至只是将我归入大众市场。

然而我不准备继续忍受这些了。

我就是我,别把我和其他任何人混为一谈。

这就是过去所有问题的来源。我更愿意把社会化网络诞生以前的所有行为都称为行销——有组织、有预谋、有引导的单向营销行为,面对的都不是真实的个体。

这带来了今天营销和传统营销最大的不同。今天,移动互联网和无尺度网络,大大缩减了公司和个人之间的距离,降低了公司和个人的沟通和反馈成本,建立了更复杂和有效的沟通和反馈机制,把消费者还原成了可以沟通、有情感、有身份的真人。

公司和个人也变成了真实而平等的关系——过去,虽然所有的公司都在说“顾客是上帝”,脑子里想的其实“最好都是SB”;现在,要是有哪个公司还敢这么想,认为顾客什么都不懂,那等待他的就只有被抛弃的命运。

就像Fisk说的:

把我像个人类一样对待,并且做你自己,不是一个克隆出来的企业机器。

2、Hello,我是Unique ID

不过,抛开情感的部分,我们仍然需要从技术的维度去考虑,在互联网上怎么样才能定义真实的人?

个人理解,每个人在互联网上大概通过以下几个层次存在:真人、Unique ID(唯一ID)、帐号、昵称

其中,每个人用过的昵称的数量是最多的,而帐号数量则相对要少一些,Unique ID的数量和大数据平台数量相关,在国内现在应该只有A和T两家有,真人则是唯一的。

一个人一年内可能拥有20多个帐号,更换和使用过上百个昵称,但是在A和T的体系内,各自只会拥有一个Unique ID(还有一个公共层面的Unique ID是身份证号码)。

从公共层面来看,你拥有一个身份证号码,我就可以承认你是真人;但是,从商业机构的角度来看,你拥有一个帐号,并不能证明帐号背后就是真人,哪怕是微信帐号、支付宝帐号这样通用性极高的帐号也不行。

奥巴马政府一直试图在推广的VIEID(虚拟身份电子标识,或称通用帐号),某种意义上确实想要成为每个人的Unique ID,统管一个人在网络上的所有服务。也就是说,你如果使用VIEID,那么在你登录网络的时候,就不用每次都输入各种帐号密码了。

事实上,不只是奥巴马政府这么想,Google、Facebook、Tencent、Alibaba,所有想要成为伟大公司的互联网企业都这么想。和一些公共类型的OpenID、VIeID、ClaimID等等不同的是,这些公司更倾向于从大数据而不是从Unique ID的维度去理解真人这件事情。

何解?

前文已经提及,在A和T两家体系内,每个真人很可能都对应一个Unique ID。这个Unique ID,不是每个人自己申请的,也没有经过任何用户的确认,而是大数据产品化探索中必不可少的产物。

举个最常见的例子:今天你在优酷上看了一部片子,对主角的鞋子很感兴趣,然后你去百度/淘宝上搜索“××明星同款”,并且跳转到了相应的B2C/店铺去下了单,当你犹豫不决的时候,你在手机微博上看到了该明星的分享,于是你下定决心付款,完成了整个购买过程。

过去,就算广告主知道了整个决策流程,他也只能针对用户在优酷、百度/淘宝、手机微博的帐号分别投放广告,希望能够触达消费者,但是,当A家打通了这三个体系的数据,告诉广告主,你投放的这三个帐号背后事实上都是1个Unique ID,你只需要在该用户观看视频的时候投放优酷,在Ta搜索的时候投放百度/淘宝,在Ta决定是否要下单的时候投放微博就可以了。

对于广告主来说,Unique ID的出现,大大降低了广告投放费用,提高了投放效率,这就是大数据产品化很可能会探索的一个使用场景。要打通和连接所有这些平台的数据,Unique ID必不可少,而且这会告诉广告主,你投放的是一个真实用户,需要面对的是Ta的真实需求。

另外,前文有提到,大数据正在用全体样本代替传统的抽样样本。其中,全体样本对应的就是一个个真实的人,而抽样样本对应的则是假人——来自真人的聚合和抽离。

3、Hello,我是你的AI

从数据意义上来说,可以认为,Unique ID就是真人的AI分身。它有你所有的记忆、行为、特征等等纪录,并且能够和其他数据进行有效关联。

当机器想要针对真人提供服务的时候,就需要先问问你的AI分身,你下一步想要干什么?应该给你提供什么样的服务?而不是像一个无头苍蝇一样,先从你的性别、年龄、年收入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问起。

AI越智能,就越接近真人。

有趣的是,最新的一部AI电影《机器姬》恰恰是从真人的维度,提供了识别AI是否成为真人的四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通过面对面谈话进行图灵测试,看她是否拥有和人一致的智能。

第二个层次:在她自己告诉你她是机器人之后,你是否还会认为她拥有自己的主动意识。

第三个层次:自动化模仿的是人有意识的行为,那么,机器是否存在非自动化的行为,就像人的下意识。

第四个层次:主人公下意识地以为机器姬喜欢上了自己,但事实上所有的一切都不过是机器姬精心的计算和安排。机器姬利用上述的一切欺骗了主人公,并且成功实现自己的目标——逃脱牢笼。

对于结尾,不同人有不同的看法,但我更倾向于认为,结尾的安排,说明机器姬已经具备独立人格,因为她有了主动想要逃脱的欲望,从而发挥了自己擅长计算的“天赋”。

当然,机器代替人是一件非常遥远的事情,但是如果把机器姬的独立人格和欲望这些属于人的部分剥离开来,我们是否可以认为,AI满足人的需求也会经历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被动地聆听人的需求,给出人们期待中的回答;

第二层次:主动地理解人的需求,在恰当的时间地点做恰当的事;

第三层次;主动地挖掘人的潜在需求,预测人的未来动向,并给出超乎期待的回答;

第四层次:你只需要给定方向,剩下的一切,都由AI来实现。

可以参考的是,在最新的Google I/O大会上,对于Now on Tap智能服务,Google提出了三个定义维度——Context、Answer、Action。事实上,Now on Tap和机器姬干的是差不多的事情:当你按下手机home键的时候,手机会理解你所处的情景(Context),给予回答(Answer),催促行动(Action)。

这或许也是今天所有大数据应用在探索的方向。

另外,《机器姬》片中有一个细节很令人回味。

机器姬在主人公视线所及之处,慢慢地从脚开始舒展开一卷丝袜,在机器姬略略撩起裙子,把丝袜穿到大腿跟的时候,尽管知道面对的是一个机器人,但是主人公还是忍不住咽了下口水。

不得不说,虽然大数据已经成为大势所趋,但是在业界刚刚开始大数据产品化探索的现实面前,面对理论化的真人,大数据也只是刚刚咽了下口水,后面大量的剧情都还没展开呢。


人了解世界的时候,都是先问who & where,慢慢学会问why,当对答案不满足的时候就开始问how,所以,knowhow才是人对世界的回答。谢谢关注Knowhow_Ho,何夕一言堂,这是我对世界的回答,一家之言,不求正确,但求有所启发。


*本作品采用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4.0 国际许可协议进行许可*

你可能感兴趣的:(<14>在真人面前,大数据咽了下口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