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5年1月7日开始进行每日写作
缀连上百篇文章的年度创意项目
第一阶段思想总结
目前已经36篇
你为什么决定开始“每日千字”的写作?
直接的原因是因为想要加入Cnfeat的“二十人的乌托邦”的写作小组,组长Feat给我布置的作业,为了考察我能否持续做一件事情,考察坚持度。之所以答应下来,是因为,这是我2015年给自己订的其中一个目标——锻炼写作水平,因为不管是生活记录、还是工作提升,写作记录都与之密切相关。
我常常思考自己在自我成长过程中是否有误入歧途、抉择错误的决定、潜藏了很深的心结、或者是否有形成了思维惯性、遭遇技术瓶颈期我该如何应对、如何更有效的节约时间支出获得最大的功效等,这些深刻的困惑常常令我辗转反侧,焦虑烦躁。而这些深层次的问题,往往需要记录才会有可能浮出水面被我发现,因此,越来越觉得写作的重要。
但是如果不是突如其来的作业,我原来的计划是从每月一篇,到每双周一篇、到每周一篇,然后慢慢过渡到每日一篇。但是自从开始做作业之后,发现自己很适应直接一步到位的方式,并没有觉得太大的压力,有时候一天还会写好几篇,常常写得好欢脱。然后开始反思,自己承压能力可能提升了不少,喜欢接受挑战,难度稍微大点的事情可能会更加激发我的潜力和兴趣,不需要太小心翼翼按部就班。所以我也开始尝试对自己的计划做出适当的调整,按照这种方法看看自己其他的方面能不能也用这种方法呢?
你每天的创意过程是怎样的?
我看过乔安瑟·卡尔顿(一个幽默的独立音乐人、电脑程序员)描述他“每周一歌”的创意过程。他说“每周五是上传歌曲的日子,周一早上醒来就开始抱着吉他,如果一有灵感就会写下来。当然,不可能每次都有灵感的。所以有时候会骑着自行车到处逛逛,回来之后又抱着吉他。但是一旦有些灵感,就会花几天的时间去录制这首歌,最短的时候曾经只用了四个小时。”
当然我的“每日千字”的写作周期是一天,24小时,正确的时间是早上6点到晚上10点之内完成的,超出了这个时间就是我的睡眠时间,我不会牺牲自己的睡眠时间来做这件事情,因此必须要在这个时间段做完。关于写作周期,我有时候会觉得一天时间有些仓促,好的文章有时候收集的写作素材、查阅的资料可能会很多,一天时间根本忙不过来,而且我又是正常上班族,一天中刨开工作时间,所剩的自由支配时间最多不会超过五小时,这5小时中,专业课的学习时间是不能节省的一笔开支,其次才是写作时间,一般写作时间不会超过3小时。最好在2小时内是我理想的写作时间。因此两小时内完成一篇好文章本来就不易,而且也不会太好,这是不能避免的制约条件。
当然我现在更多的是会同时在写几篇文章,技术类的文章一般花好几天,从开始找资料、然后把资料整理出来记录在资料索引库中,就开始阅读资料,常常会有英文的资料,(英语太烂了囧rn)会花很长时间看完,制作思维导图整理知识架构,然后开始动笔写,我希望自己写的更专业些,写技术类文档本来就是我一开始想要训练的一种写作技巧,希望写得更加偏研究性的价值(什么是技术类研究性文档?我现在只是大致有些想法而已,还没总结)。平时的时候会在阅读、生活、人际交往、社团活动中收集写作的素材,然后把想要写的题目记录在“奇妙清单”中,避免会有文荒的时候。
这一个月的写作项目是如何实施的?
在第一周里,我基本上是将自己头脑中盘旋了很久的想法都整理出来。第二周和第三周也是如此,基本上是清理脑中存货。(然后惊讶的发现,我还能写三周的,囧rn)到了第四周开始我就觉得困难了,好像江郎才尽的赶脚,囧rn,那些准备的素材基本都用完了。于是乎我开始整理那些想了一半的,有可能当初我还并不是很喜欢的话题内容,然后我觉得那个我不擅长啊,可能文章的质量就下来了。那也无所谓了,反正就是写么?谁规定一定要写好文章的,再说我也很讨厌我的那个凡是要做好的强迫症的念头。所以也不管好坏就写。当然,越写心情越糟糕,“还不如不写,浪费时间”常常会有这个感觉。这个清理完,我就开始着急了,那个时候,我还曾恐慌了一两天,不长,不过确实是我写的这些日子以来遇到的第一个瓶颈期,写什么呢?写不出来烦躁!然后我发现我不能再这样下去了,我开始考虑如何静心的问题,就不再想写作这件事,而是埋头开始看书,没有看比如的文章、微信公众号文章、知乎的文章,收藏网站的文章,那些容易让心情更动荡,所以我选择自己书架上的几本看过很多遍的经典书,就当做自己从来没看过一样开始看了,当然毕竟是看过的,所以不可能当作从来没看过,不过还是有些改变的。
我是怎么看的呢?以前我会从头到尾一张张翻,没有什么重点阅读的概念,反正就每一章一视同仁,雨露均沾哈,不分主次的看。现在我是,先看目录,刚好我找的几本书都有很详细的目录,(技术类的文章一般目录尤其详细,比如HeadFirst,图灵类的,目录可以整整写一章的)不仅仅只有一个小标题的目录,还有标题下面的简介。看目录,有遇到目录中一些感兴趣的标题就记录在纸上,当然我还是从头到尾一张张翻,只不过不感兴趣的小标题内容我会翻的很快,一目十行的看,这是为了后面的感兴趣的内容章节做热身,做情感铺垫,翻到感兴趣的章节就很仔细的看,有时候看着看着还会倒回去前头的内容,来回比对。慢慢看着看着我就忘了写文章这件事情,我开始又将心思放在如何提升自己,改进自己正在做的一些实践上面,比如时间管理类的一些事物上面。有时候会在看着看着有一些想法,就记录在“奇妙清单”里头,会想“这个点的问题如果再深入挖掘,后面还会有什么呢?好像这里可以开辟一个分支出来……”,然后奇怪的又感觉脑袋里头满满的了。然后我就很顺利的度过第一个瓶颈期。瓶颈期过后,当然好文章,烂文章交叉着进展。好像地震过后,还会接二连三的小小的余震小波浪,间歇性的发生,然后度过。不过我已经知道了怎么去应付这种问题,所以就觉得没所谓了。
当然,后来我才记起来,其实我曾经就如何度过瓶颈期,有做过一些预防措施,那些预防文荒的小点子都藏在我的“奇妙清单”中的“孵化清单”中,(可以看看我这篇文章《奇妙清单APP使用心得——我的知识管理与自我探索之旅》)那里有很多以前有想法的值得继续深挖的点子。
总的来说,灵感枯竭的状态是常有的事情,当我不认真过生活的时候,偶尔想要逃离规律的生活,呼吸自由空气的时候,很多的灵感常常就被我遗忘了,规律的生活节奏,所形成的仿佛一道记忆的屏障一样,好像总是有写不完的事情,但是偶尔放空,常常伴随着的都是混沌不清的思绪。当然我现在更多的是喜欢放空自己去抓住那些混沌迷惑的思绪,我觉得那是一件有趣的事,写出来才会有些成就感可言。大概,我是希望自己彻底解决我的文荒问题,不管是规律的生活节奏中,看起来满满奋斗欲望的愚蠢样子,还是放空的时候偶尔偷懒过的很舒服的生活的时候。那些混沌模糊的感觉让人抓狂,又太美妙难言。总之我偶尔会写写这些。
完成整个项目对你有何助益?
我的意思是,加入写作小组算是我这个时期项目的完结,2月11日的晚上终于意外的加入进去了。我真的很开心。这是一条界限吧,以后的写作肯定会加入很多其他的东西,会很不同,再说,我又意外申请了一个微信公众号“荷小音”,所以我也很期待会有些不同的东西出来。
总结一下这第一个月的成果,最大的收获是,开始慢慢转变了会下意识的使用文字思维,很多的事情了解了之后,我会开始想着,我是不是真的了解了呢,了解到了什么程度了呢,写出来才知道的呢?这种慢慢的变成下意识的思考方式,好像我现在做图会不自觉会用PhotoShop的角度去分析一样,感觉棒极了。
当然我还有不足的地方。好文章烂文章交叉着,总是很不爽的。一边是我试图要改变的烦人的强迫症,一边又觉得那种强迫症带来的感觉其实自己还是充满回味的。不太喜欢写不好的东西。“要做到自己现在这个阶段最满意了,再也没什么可修改了,才发出去啊”。以前的做事风格,我觉得很好。我想要重新回去这样做。当然,这得尽量让我的灵感之流保持顺畅一些才行的基础之上。
接下来下一阶段的写作项目有什么规划呢?
- 尽量加快让它自主运作了,比如写作时间上再缩短。不用太花心思。“想办法让看起来很重的东西变得轻盈”哈,就是我的目标。
- 尝试与设计相结合的写作方式。因为可能要运营微信号,微信的开发功能上面会花点心思。当然如果和编程也结合起来就更好了。我有看过微信的交互功能炫酷效果的AD文章,这个大概是编程有关的,我想要了解一下。
- 写作变得更加规律一些,比如星期一写什么,星期二写什么?当然这个有点过了,那就这样说好了,每周必须要写的有哪些类型的内容?比如每周的写作总结,每周的技术文档,社团活动之类的。当然还有每周时间管理类的总结必须要写的,另外就是自由发挥时间了哈,各种新鲜的事物来骚扰我吧!
- 我觉得每日千文的点子我可以用在其他事物的学习上。比如学吉他、学英语、当然还有专业学习之类的。“每周一歌练习”、“每日一段代码”、“每三周一本英语”之类的。
- 增加另外的写作形式:比如制作杂志、电子期刊之类的。呵呵,这个找徐老师一起做。
第二个阶段的写作计划大致是这些,可能两个月吧,时间范围不确定,达到了就停止,进入下个阶段。
对现在正在进行阶段性写作项目的人有什么建议?
只要做就好了,不用考虑太多的东西。当我遇到瓶颈的时候,我也会时常告诉自己“写一篇烂的文章也是一种挑战!这一点也没什么!”但是当你持续做一件事情的时候,结果不一定是坏事,当然如果有幸,它能够走上正轨,开始运作起来,事情会变得非常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