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一顿烤鸭,我出卖了村上春树--《我的职业是小说家》「写作类主题阅读(8)」

在为了一顿烤鸭,我出卖了村上春树--《我的职业是小说家》「写作类主题阅读(7)」中我分享了村上春树、斯蒂芬·金和拉莫特三位作家互通的创作方法。

在本篇文章中我将着重分享村上春树独特的创作技巧。

**1 ** 在脑中构建素材抽屉

村上春树认为把写作素材记录在笔记本上是一件麻烦事,相对而言他更喜欢将收集到的素材保存在大脑中,该留下的留下,该消失的消失,他喜欢这种自然的记忆淘汰机制。

村上春树会在脑中配备一个档案柜。档案柜的一个个抽屉里存满了作为信息的记忆。他会一边写小说,一边根据需要拉开相应的抽屉,取出里面的素材,用作故事的一部分。

由于素材库太过庞大,写完一本小说以后,他会发现还有好多的抽屉没有被打开,剩下了很多没有派上用场的素材。村上春树会利用这些东西写出一批随笔。不过真正美味的素材他也不舍得用在随笔上,而是要留给下一本小说。

看完村上春树的素材积累法,不禁感慨他的记忆力真是强大。不过我个人并不赞同村上春树这种单纯靠大脑记忆素材的方法。好记忆不如烂笔头,我更喜欢把脑子中突然冒出的想法随时记录在手机便签,回家后誊写在小卡片。

一张小卡片就类似于村上春树大脑中的一个小抽屉,这样在我写作的时候也可以随时查阅小卡片。让我去效仿村上春树的做法,恐怕我的写作素材就会所剩无几了。

2 从平常的小事中挖掘出震撼的力量

《射雕英雄传》中黄蓉为了让郭靖多从洪七公身上学点武功,就为洪七公做了「炒白菜」、「蒸豆腐」、「炖鸡蛋」等几道拿手菜。洪七公明白越是平常的食材越能显出厨师的烹调功底。写作也是如此,不管多么微不足道的经历,只要方法得当,就能从中挖掘出令世人震惊的力量。

大多数作家也不需要有像海明威一样投身战场,体验斗牛、射杀猎豹的生活经历。只要将周围自然发生的事情、每日目睹的情景、平常生活中邂逅的人物作为素材收纳在心里,再运用好想象力,以这些素材为基础构建属于自己的故事即可。

3 从第一人到第三人称的转换

村上春树开始写作的二十多年间一直用第一人称「我」写小说。随着小说篇幅与架构的扩展开去,仅仅使用「我」这个人称便有些憋屈,于是在《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中。他就按章轮流使用「我」和「在下」这两种第一人称,试图打破第一人称功能的局限。

接下来的《海边的卡夫卡》中村上春树进行了更大胆的尝试,把这部小说一半的内容切换成了第三人称叙事。后来的短篇小说集《东京奇谈集》、中篇小说《天黑以后》,他就从头至尾都采用了纯粹的第三人称。

村上春树在书中说:

小说变成了第三人称,出场的人物增加,他们各自有了姓名,故事的可能性便愈加膨胀开来。可以说是让不同种类、不同色调、拥有种种意见和世界观的人物登场亮相,可以描写这些人之间多种多样的瓜葛和关系。而且最为美妙的,还是「自己几乎可以变成任何一个人」。在用第一人称写作时,也有过这种「几乎可以变成任何人」的感觉,不过改为第三人称后,选择的范围一下子更宽广了。

进入2000年后,村上春树得到了第三人称这个新的载体,从而踏入了小说的新领域。
*-_
这是我的写作类书籍阅读计划的第八篇文章,其他相关文章的阅读请点击:写作类主题阅读笔记目录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了一顿烤鸭,我出卖了村上春树--《我的职业是小说家》「写作类主题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