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深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场景1

有一堂学生使用电子书包的英语公开课,老师在电子白板上以出版社提供的多媒体互动电子书进行教学,透过点选多媒体让电子书中的人物对话,老师要求学生跟着计算机覆诵。教学15分钟后,学生开始戴上耳机,自行操作电子书包中同一份多媒体电子书跟着念。接着,老师请学生拿下耳机,让他们举手回答从电子书中点选的问题。最后,老师再请学生自行操作电子书的单元练习题,电子白板上则实时显示全班同学的作答成绩。课堂结束前,老师根据作答结果,要求未达标准的同学课后时间必须多多练习。

整堂课的教学充分使用信息技术,课堂气氛十分热络,没有冷场,现场观课的老师们非常佩服信息技术能让学生整堂课都完全投入学习活动中。


我的疑问是:
1. 如果把这堂课的任教老师换成一个普通大学生,同样操作多媒体电子书来上课,课堂效果的差异有多大?
2. 教师对学习的检核是根据学生答对多少问题来决定吗?


场景2

在一个网络直播的小学数学《面积》单元课,老师手上拿着平板,一边操作平板让PPT同步投影在白板上,一边对着学生讲述PPT上的内容,偶而穿插学生于课前拍摄的大约30秒小短片、让学生形成小组讨论、学生举手老师挑选上台报告等活动。课程结束前老师请小朋友拿出自己的平板,开启配合《面积》单元的游戏来作答,最后则是几个练习题,白板上会同步显示学生作答进度和成绩,大多数学生都能正确完成,但老师发现其中一个问题有四五位同学答错,特别告诉大家这个题目的正确答案,并请这几位做错的同学下课后要再想想。


我的疑问是:
1. 老师整堂课拿着平板在上课,有办法每天每节课都这样吗?
2. 小组讨论与学生举手起立回答的关联是什么?
3. 老师在最后为什么把少数几位答错的同学特别点出来让他们课后再想想?这个教学策略能否达到预期的目标?


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入的成功之道」一文中曾经总结学校运用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必须达到「课堂用,经常用,普遍用」的标准,这项工作才算成功。前面这两个场景中,从老师纯熟的操作中可以肯定她们都达到了「课堂用」与「经常用」,只不过是否真正发挥信息技术在教学中所能达到的效果?如果没有,原因何在?

这两位老师的不同点在于,前一位是按着电子书的内容与顺序来教学,后一位则是学生能将自己的作品与想法在课堂上呈现。如果一位老师完全按照电子教材来上课,那么教师角色的可替代性高。另一方面,课堂上让学生小组讨论后发表,老师如何确定学生的发表与先前的小组讨论有关?如果无关,为什么要做小组讨论?再则,一直从举手的学生中挑人来回答,老师如何得知那些害羞或不想举手的同学是否真正参与了课堂活动?此外,两位老师的共同点是她们都在当堂课结束前要求学生做几道练习题,用来检核学生是否都学会了这堂课的内容。如果全部都是通过率高,那么学生达标,老师也达标了;反之,老师会要求未达目标学生于课后再加强。可问题是,如果学生给出了很高的问题答对率,表示学生学好、学会了吗?教师对于学生学会的标准,有没有比答对问题更高的要求?

剖析课堂教学活动可以总结出讲述、问答、讨论、实作、竞赛等等多样化的小片段,大多数老师在课堂上几乎都是信手捻来就能采用适当的片段来支持他的教学,也都能说出背后的教学法或教学原理。譬如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常见的场景,前面场景2中老师就采用这种做法。但就以此为例,如果学生在小组讨论之后的举手发表,说的内容还是跟未分组讨论前的一样,显然这一段小组讨论的时间是形式化而没有作用的。教师要思考的是,在小组讨论的教学片段中应该要做什么样的设计,才能使它真正发挥效果。

当信息技术进入教室之后,观察实际课堂教学会发现科技让老师的教学呈现两个完全不同的走向,有些老师能让自己的教学变得更有效率、效果更好;有的则会忘了自我,时时想着科技应该如何操作,完全被科技带着走。那要如何让教师的教学变得高效,而不是被科技牵绊呢?最好的作法是为自己的教学建立模式。所谓的「教学模式」指的是教学过程中,由数个教学片段所组成的一个完整流程,用来达成一个教学目标。像下面这个由台湾林欣玫老师所发展的「小组研讨创作模式」,她首先应用于小学语文的句型教学中。

如何深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_第1张图片
「小组研讨创作模式」由6个片段组成

一般小学的造句教学,大多数老师会让学生依据句型要求写出自己的句子,老师可能会找几位学生上台把他们的句子写在黑板上然后检讨写得好不好。「小组研讨创作模式」则改变传统个人写作练习的形式成为小组活动,包含了范例教学、分组研讨/创作、作品汇整展示、全班讨论/修改、投票互评、教师归纳总结等6个独立片段:
1. 老师先给出一个示范句型,透过这个范例来解说句型写作的要点;
2. 将学生分成6人一组,根据老师的范例与要求,小组一同讨论写出本组的作品;
3. 每一小组指派一位代表上台将作品交给老师,老师收集所有作品展示;
4. 小组轮流上台,由一位代表在台上接受全班同学的建议修改作品;
5. 各组作品都修改完成后,全班投票,选出最好的作品;
6. 老师带着全班一起讨论,总结出写好一个句子要考虑的因素。

有了教学模式设计之后,接着检视科技能够如何让这段教学产生更好的效果。例如在片段3可以使用实物提示机来拍摄每一组的作品,这样就可以在一个画面上同时显示所有作品,方便对照比较;此外,在片段5的投票可以使用IRS即时反馈系统或平板,方便快速收集与统计数据,还能根据每一个人的投票记录挑人起来说明。

实物提示机可以很方便地汇集学生作品进行研讨

这一个原本是为了语文句型教学而设计的模式,有另一位老师将它运用在小学数学科,结合七巧板排列的几何单元教学。可见得一个设计得好的教学模式能够被轻易地复制到其他单元,甚至其他学科或其他年级的教学活动中。

什么是一个好的结合科技应用的教学模式呢?我想它的要求应该有三点:须完整、能连结、可复制。完整的教学模式不必很复杂,它要被设计成能达成一项教学目标;能连结指的是可以让教师方便地将两个不同的教学模式结合起来,完成一项更大范围的教学任务;可复制指的是其他教师拿到这个教学模式就能不经修改直接套用到他的教学中。

透过教学模式的设计与精炼,教师可将宝贵的教学经验具体化,能够有效促进个人教学能力的提升。有了具体化的教学模式,教师间可以彼此交流研讨,修改原有的模式设计,使这些模式的成效更好,应用更广,也就能达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成功之道」一文中所提出的,达成「普遍用」目标的四项建议之一,也就是「建立可复制的教学模式」,使学校更深化地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进而带动课堂教学的变革,带来全新的教学风貌。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何深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