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交互品质 Interaction Qualities

刘伟的这本书比较深,消化起来比较慢,目前只是第一遍初读,应该还会反复咀嚼。

刚开始读,看到他对y一代人的采用人种学的方法进行研究和总结,颇有亲切感,也觉得自己在Design and Analysis这门课上学的太不够认真了,也终于理解了toolkit的用法(这玩意儿没有标准,全根据调研中的情况而制定)。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将研究、设计、教学融为一体的方式。特别是读到通过学生做的Demo来验证自己研究中得出的交互品质,想起了自己在polyU上课的时候也做的一些project,比如实体交互、空间交互。两者相比,代尔夫特式的教学感觉更传统、更经典,比如教授给定场景、关键词,学生要基于条件的进行设计,那过程中必定对特定的场景和行为特点会有更深刻的体会。而polyU虽然给予了学生很大的自由度,可以任意idea,但大家普遍反映:好像辛苦了很久,全在技术上折腾了。

原因我猜想,Delft的设计教学历史更悠久,可能更有经验去结合科研和实践,就如目前硕士专业名称为Design for Interaction,即为了互动(行为)而做的设计,这样也许要求学生先理解行为,再做设计。polyU的交互设计专业创办10年左右,目前采用的一套教学办法也是辛向阳传承下来,但不一定都是被消化了的,也许这一班的老师们也在探索中,总结中。

有种想再读一遍设计的冲动...不过余德彰老师说,设计就是学中练,练中学,中西教学方法都不过这种形式,可能也是被证明出是最好的设计进阶的方法。

刘伟在书中反复强调交互品质的确定、演示、设计等等,将交互品质定义为介于用户和情境之间的一层抽象感知。记得在校时,我们更多讨论的是情境,即用户在什么样的场景中,遇到了什么具体问题,我们针对这样的问题给出了大的concept、小的idea,以及最后的solution又是什么。但是这本书中,从一开始就在尽力把研究的收缩点放在quality上,或者说以quality为中心去佐证各相关的研究点。但其实,quality从用研结果中得出,很好理解;但从quality直接到多个用户行为板,感觉只是在设定场景,或者我并没有太理解整个研究方法…继续消化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交互品质 Interaction Qualit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