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
深度学习最全优化方法总结比较
An overview of gradient descent optimization algorithms
目录
3种不同的梯度下降方法,区别在于每次参数更新时计算的样本数据量不同。
每进行1次参数更新,需要计算整个数据样本集:
θ=θ−η∇θJ(θ)
for i in range(nb_epochs):
params_grad = evaluate_gradient(loss_function, data, params)
params = params - learning_rate * params_grad
每进行1次参数更新,只需要计算1个数据样本:
θ=θ−η∇θJ(x(i),y(i);θ)
for i in range(nb_epochs):
np.random.shuffle(data)
for example in data:
params_grad = evaluate_gradient(loss_function, example, params)
params = params - learning_rate * params_grad
每进行1次参数更新,需要计算1个mini-batch数据样本:
θ=θ−η∇θJ(x(i:i+n),y(i:i+n);θ)
for i in range(nb_epochs):
np.random.shuffle(data)
for batch in get_batches(data, batch_size=50):
params_grad = evaluate_gradient(loss_function, batch, params)
params = params - learning_rate * params_grad
Batch gradient descent的收敛速度太慢,而且会大量多余的计算(比如计算相似的样本)。
Stochastic gradient descent虽然大大加速了收敛速度,但是它的梯度下降的波动非常大(high variance)。
Mini-batch gradient descent中和了2者的优缺点,所以SGD算法通常也默认是Mini-batch gradient descent。
然而Mini-batch gradient descent也不能保证很好地收敛。主要有以下缺点:
选择一个合适的learning rate是非常困难的
学习率太低会收敛缓慢,学习率过高会使收敛时的波动过大。
所有参数都是用同样的learning rate
对于稀疏数据或特征,有时我们希望对于不经常出现的特征的参数更新快一些,对于常出现的特征更新慢一些。这个时候SGD就不能满足要求了。
sgd容易收敛到局部最优解,并且在某些情况可能被困在鞍点
在合适的初始化和step size的情况下,鞍点的影响没那么大。
正是因为SGD这些缺点,才有后续提出的各种算法。
momentum利用了物理学中动量的思想,通过积累之前的动量( mt−1 )来加速当前的梯度。
mt=μ∗mt−1+η∇θJ(θ)θt=θt−1−mt
其中, μ 是动量因子,通常被设置为0.9或近似值。
【特点】
Nesterov在梯度更新时做一个矫正,避免前进太快,同时提高灵敏度。
Momentum并没有直接影响当前的梯度 ∇θJ(θ) ,所以Nesterov的改进就是用上一次的动量( −μ∗mt−1 )当前的梯度 ∇θJ(θ) 做了一个矫正。
mt=μ∗mt−1+η∇θJ(θ−μ∗mt−1)θt=θt−1−mt
Momentum与Nexterov的对比,如下图:
Momentum:蓝色向量
Momentum首先计算当前的梯度值(短的蓝色向量),然后加上之前累计的梯度/动量(长的蓝色向量)。
Nexterov:绿色向量
Nexterov首先先计算之前累计的梯度/动量(长的棕色向量),然后加上当前梯度值进行矫正后( −μ∗mt−1 )的梯度值(红色向量),得到的就是最终Nexterov的更新值(绿色向量)。
Momentum和Nexterov都是为了使梯度更新更灵活。但是人工设计的学习率总是有些生硬,下面介绍几种自适应学习率的方法。
Adagrad是对学习率进行了一个约束。
gt=∇θJ(θ)nt=nt−1+(gt)2θt=θt−1−ηnt+ϵ√∗gt=θt−1−η∑tr=1(gr)2+ϵ√∗gt
这个 −1∑tr=1(gr)2+ϵ√ 是一个约束项regularizer, η 是一个全局学习率, ϵ 是一个常数,用来保证分母非 0。
【特点】
【缺点】
- 由公式可以看出,仍依赖于人工设置的一个全局学习率 η
- η 设置过大的话,会使regularizer过于敏感,对梯度调节太大。
- 最重要的是,中后期分母上的梯度平方累加会越来越大,使 gradient→0 ,使得训练提前结束,无法继续学习。
Adadelta主要就针对最后1个缺点做了改进。
Adadelta依然对学习率进行了约束,但是在计算上进行了简化。
Adagrad会累加之前所有梯度的平方,而Adadelata只需累加固定大小的项,并且也不直接存储这些项,仅仅是计算对应的近似平均值。
gt=∇θJ(θ)nt=υ∗nt−1+(1−υ)(gt)2θt=θt−1−ηnt+ϵ√∗gt
在此处Adadelta还是依赖全局学习率的,然后作者又利用近似牛顿迭代法,做了一些改进:
E[g2]t=ρ∗E[g2]t−1+(1−ρ)∗(gt)2
Δθt=−∑t−1r=1ΔθrE[g2]t+ϵ√
其中,E代表求期望。
此时可以看出Adadelta已经不依赖全局learning rate了。
【特点】
RMSprop可以看做Adadelta的一个特例。
当 ρ=0.5 时, E[g2]t=ρ∗E[g2]t−1+(1−ρ)∗(gt)2 就变为求梯度平方和的平均数。
如果再求根的话,就变成RMS(Root Mean Squared,均方根):
RMS[g]t=E[g2]t+ϵ−−−−−−−−√
此时,RMS就可以作为学习率 η 的一个约束:
Δθt=−ηRMS[g]t√∗gt
比较好的一套参数设置为: η=0.001,γ=0.9
【特点】
Adam(Adaptive Moment Estimation)本质上时带有动量项的RMSprop。
mt=μ∗mt−1+(1−μ)∗gtnt=v∗nt−1+(1−v)∗(gt)2mt^=mt1−μtnt^=nt1−vtΔθt=−mt^nt^√+ϵ∗η
mt,nt 分别是梯度的一阶矩估计和二阶矩估计,可以看作对期望 E[g]t,E[g2]t 的估计;
mt^,nt^ 分别是对 mt,nt 的校正,这样可以近似为对期望的无偏估计。
可以看出,直接对梯度的矩估计对内存没有额外的要求,而且可以根据梯度进行动态调整,而 −mt^nt^√+ϵ 对学习率形成一个动态约束,而且有明确范围。
作者提出的默认的参数设置为: μ=0.9,v=0.999,ϵ=10−8
【特点】
Adamax是Adam的一种变体,此方法对学习率的上限提供了一个更简单的范围。
nt=max(v∗nt−1,|gt|)Δθt=−mt^nt+ϵ∗η
Adamax的学习率边界范围更简单
Nadam类似于带有Nexterov动量项的Adam。
gt^=gt1−∏ti=1μi
mt=μt∗mt−1+(1−μt)∗gt
mt^=mt1−∏t+1i=1μi
nt=v∗nt−1+(1−v)∗(gt)2
nt^=nt1−vtmt^=(1−μt)∗gt^+μt+1∗mt^
Δθt=−mt^nt^√+ϵ∗η
可以看出,Nadam对学习率有更强的约束,同时对梯度的更新也有更直接的影响。
一般而言,在使用带动量的RMSprop或Adam的问题上,使用Nadam可以取得更好的结果。
算法的梯度下降过程对比:
可以看到:
Adagrad,Adadelta和RMSprop都是非常快到达右边的最优解,而这个时候Momentum和NAG才开始下降,而且刚开始的下降速度很慢。但是很快NAG就会找到正确的下降方向并且更加速的接近最优解。
SGD下降的最慢了,但是下降的方向总是最正确的。
在鞍点(saddle point)处的对比:
可以看到:
SGD被困在鞍点了,没法继续优化。
SGD,Momentum和NAG都在鞍点来回晃动,但最终Momentum和NAG逃离了鞍点。
但是与此同时,Adagrad,RMSprop和Adadelta很快的就离开了鞍点。
【学习率自适应的优化算法】:
Adagrad, Adadelta, RMSprop, Adam, Adamax, Nadam
Shuffling就是打乱数据,每一次epoch之后 shuffle一次数据,可以避免训练样本的先后次序影响优化的结果。
但另一方面,在有些问题上,给训练数据一个有意义的顺序,可能会得到更好的性能和更好的收敛。这种给训练数据建立有意义的顺序的方法被叫做Curriculum Learning。
为了有效的学习参数,我们一般在一开始把参数初始化成0均值和单位方差。但是在训练过程中,参数会被更新到不同的数值范围,使得normalization的效果消失,从而导致训练速度变慢或梯度爆炸等等问题(当网络越来越深的时候)。
BN给每个batch的数据恢复了normalization,同时这些对数据的更改都是可还原的,即normalization了中间层的参数,又没有丢失中间层的表达能力。
使用BN之后,我们就可以使用更高的学习率,也不用再在参数初始化上花费那么多注意力。
BN还有正则化的作用,同时也削弱了对Dropout的需求。
在训练的时候我们会监控validation的误差,并且会(要有耐心)提前停止训练,如果验证集的error没有很大的改进。
在梯度更新的时候加一个高斯噪声:
gt,i=gt,i+N(0,σ2t)
方差值的初始化策略是:
σ2t=η(1+t)γ
Neelakantan等人表明,噪声使得网络的鲁棒性更好,而且对于深度复杂的网络训练很有帮助。
他们猜想添加了噪声之后,会使得模型有更多机会逃离局部最优解(深度模型经常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