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孤僻尚有可为,闭门造车绝路一条——评天才少年追梦三十年成为低保户(三)

文/张宏涛

这是系列文章的第三篇,请先阅读:

性格孤僻尚有可为,闭门造车绝路一条——评天才少年追梦三十年成为低保户(一)

性格孤僻尚有可为,闭门造车绝路一条——评天才少年追梦三十年成为低保户(二)

四,刘汉清与梵高的异同

1,都常年不被认可,但都不在乎名利,拥有坚定的梦想。

性格孤僻尚有可为,闭门造车绝路一条——评天才少年追梦三十年成为低保户(三)_第1张图片

(梵高)

我一直提倡大家要追寻梦想!2006年11月,我和几个朋友共同创办了公益性的网络杂志《理想有情》,就是宣传理想的可贵的。

当时的发刊词里,我们还特意引用了伟大的画家梵高评论同样伟大的画家伦勃朗时说的一段话:

“至于社会怎样评价他无关紧要。伦勃朗不得不画,画好画坏不重要,有了绘画他才成其为一个人。艺术家的主要价值在于他把内心表达的怎样,他实现了他所认定的目的,这就使他欣慰。即使他的作品毫无价值,他作为画家,也远比他放弃自己的理想去做富有的商人高出千百倍。”

伦勃朗前期的画是广受欢迎的,但后期的画超越了时代,不被当时的人认同,但他不愿妥协,于是声名不再,陷入了贫困潦倒中,最后贫困而死。但后来,却被公认为17世纪最伟大的画家。他最被世人追捧的画,正是当年导致他身败名裂的画——《夜巡》。

性格孤僻尚有可为,闭门造车绝路一条——评天才少年追梦三十年成为低保户(三)_第2张图片

(《夜巡》画中的民兵们不满伦勃朗没有将他们并排画,而将其告上法庭,他们胜诉了,伦勃朗输了官司,但保留了这幅画。)

梵高也是这样一个人,为了梦想,不在乎名利。一生贫困潦倒,靠弟弟接济,生前只卖出过一幅画。他的画超越了时代,生前不被大众接受,如今却大都进入全球最著名最珍贵的艺术作品的行列。生前籍籍无名,死后却成了深深影响了二十世纪艺术的伟大画家。他和伦勃朗,都是荷兰历史上最伟大的画家。

我们来看看刘汉清对名利和梦想,又是如何看的?

新京报:付出这么多,值得吗?

刘汉清:不要用“付出”这个词,我不认为是付出。我把数学研究当作当作终身的事业,你专心投入一项事业,就会有牺牲,我觉得这是必要的牺牲。

新京报:现阶段的生活感觉怎么样?

刘汉清:物质上面不满意。其实我对物质的要求不高,像我家里没有空调,夏天,有个小电风扇,我觉得不错。但是我好在心理很平衡,很容易满足……我追求的是心灵自由,忠于自己内心的想法。

2,两人都是内向孤僻,不善言辞和交际,但学习成绩很好。

梵高被认为是自闭症。不过尽管如此,梵高学生时代,学业成绩也总是非常优秀。

但是,我还是得说刘汉清和梵高不一样。

他们的显著差异在于:选择终身事业前,是否做好了准备?

我们来看梵高,他具备绘画的天赋,11岁时就用自己的绘画作为给父亲的生日礼物。

其次,梵高少年时代起,就不断受到世界名画的熏陶。16岁时,有自闭症的他被迫做的第一份工作——来到叔父的古皮尔艺术公司海牙分店(主业是卖世界名画)当店员,在这里他接触到大画家伦勃朗和米勒的画。

虽然因为童年时,母亲的变态的教育方式,加上自身的先天气质,导致梵高非常自闭,在与人交往方面非常差,但是他在绘画方面,有天赋,又有后天的环境(16岁开始天天接触世界名画,后来又被调到伦敦分公司,接触了其他各种流派的绘画)。

再之后,他离开这里,去了艺术之都巴黎,接触了大量画家。对绘画在审美和技巧方面,都大大提升。

但此时,梵高并不想当画家。25岁的他做了助理牧师,到矿区、贫民区传播上帝的福音。和这些贫民生活在一起,第二年,由于工作过于热情,被踢出教会(和刘汉清过于痴迷数学,离开校园还有点相似呢),这段悲惨的经历给他打下了印记。引发了他的精神危机,然后他才开始走向创作绘画的道路,他发现只有通过绘画才能表达自己。

性格孤僻尚有可为,闭门造车绝路一条——评天才少年追梦三十年成为低保户(三)_第3张图片

(梵高《麦田》)

也就是说,梵高是个有故事的人,他经历过很多事情,做过其他行业,最后,才选择绘画。这是他深思熟虑的选择。

梵高后来和画家毕沙罗、德加、修拉、塞尚、高更等世界各地的著名画家都进行过无数次交流和讨论,乃至争论,他们探讨了各种绘画流派的技法和新潮流,他把世界各国绘画的优秀基因都融入到了自己的画中(包括日本)……

这些经历为梵高成为伟大的画作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我们看到,即便是非常自闭,不善于与人交流的梵高,也并没有与世界隔绝,没有与时代脱离,他的绘画理论在与各个画家和流派的交流碰撞中不断吸取精华、弃其糟粕,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风格,再加上他的天赋和后天的浓郁的感情、对绘画的热爱和专注,才画出了一幅幅传世的杰作。

刘汉清呢?我们不知道他是否有数学天赋,但我们知道,他没有(机会)和数学界的专家和数学专业的学生交流探讨过,他自己都还没有进入数学界的圈子里,他是个靠自学自修研究数学的门外汉。

韩寒的电影《后会无期》里有句名言:世界都没观过,哪来的世界观?

世界很大,刘汉清还没来得及去看看。他没有别的生活经历,不像梵高,是经历过各种事情后,深思熟虑之下选择绘画。刘汉清则是在19岁的时候,在没有接触过大千世界和其他行业(除了自己的专业)时,脑子一热,就突然一头扎进了数论的大坑里。

就好像一个从来没有接触过女性的人,遇见到一个女性就决定追这个女孩,并且非她不娶,从此对所有女性都视而不见……

这个女性适合他的几率很小,就算运气好,适合他,他也很难幸福,因为他没有任何与异性相处的经验。

顺便提一下,伦勃朗也是个天才,14岁进莱顿大学;17岁去首都阿姆斯特丹向历史画家拉斯特曼学画;21岁时发展了自己的风格,回家乡自己开画室招徒作画;后来又离开家乡,去首都,20多岁就成为首都重要的肖像画家。

性格孤僻尚有可为,闭门造车绝路一条——评天才少年追梦三十年成为低保户(三)_第4张图片

(伦勃朗)

伦勃朗和梵高都是在真正的绘画界侵染多年的人,他们对绘画的热爱,是深入了解后的热爱。他们有导师或众多同行交流学习,拥有很多相关资源。

刘汉清却始终没有走进数学界的圈子,没有同行和导师,没有任何资源。刘汉清对数论的痴迷,更像是一见钟情式的。就是还不够深入了解对方,不够了解数论的研究发展情况,就一头扎进了这个大坑。而且始终没有对数论有更全面和深入地了解,他只是自己一个人在那里摸索。他借助的资源,只有几本国内出版的很基础的书。

五,执著与固执

大家先来看下这个让人哭笑不得又感叹不已的新闻:

英国男子花26年解开魔方,创最慢纪录(现代快报)

废寝忘食,一着“魔”就26年

英国《每日邮报》11日报道,英格兰汉普郡波特切斯特的建筑工人帕克从1983年买下魔方开始,一直在为解开魔方努力,历经26年、2.7万个小时后,才终于成功。

最终,帕克得以登上自己心中的“珠穆朗玛峰”。放下魔方那刻他长舒一口气,感觉到多年未有的轻松,认为“一切都值得”。

夫妻不和,魔方就像第三者

帕克现在已经是一个孩子的父亲,妻子珍妮说自己和帕克常常因为他对魔方的痴迷吵架,让这段婚姻一度紧张。

珍妮承认,有时她甚至觉得过去26年中,他们夫妻中间像有“第三者”插足……

最慢纪录,快者只需7.08秒

魔方竞赛官方机构——世界魔方协会成员雷·霍奇金说:“我认为这肯定是解魔方时间最长的纪录。”

荷兰人埃里克是解魔方最快的世界纪录保持者,只需7.08秒就能解开魔方。

王寅珊(新华社供本报特稿)

性格孤僻尚有可为,闭门造车绝路一条——评天才少年追梦三十年成为低保户(三)_第5张图片

帕克几乎把26年的业余时间(26年来,平均每天花费三个小时玩魔方,老婆居然没休了他!真爱啊!)都用在了解开这个魔方上(这魔方质量还真好)。花了2.7万个小时,就玩了一把魔方。这是什么精神?

数论就是刘汉清的魔方,不同的是,他不是用的业余时间,而是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了这个上面。

由此,我又想到了我曾经写过的一篇文章《执著和固执》。

帕克花26年解魔方是执著,还是固执?

我们要先来看,什么是执著?什么是固执?下面是《执著与固执》的节选:

执著的人,坚持自己的梦想,无论多么困难,无论多少人反对,都会想着如何达成梦想,如何完成目标!他们并不死板僵化,而是会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灵活多变的各种方法去为实现自己的梦想和目标而努力。他们执著的是目标,不是实现目标的手段。他们遵循梦想的指引,而不是受情绪的控制。

固执的人,则是受情绪左右,他们坚持的是自己的手段,而不是梦想。

比如:两个人同时见到一只兔子撞死在树上,从此,一个开始坚持守株待兔,每天都早早来到树前等着,刮风下雨都不能阻挡他按时到来。另一个则不拘泥于死等,而会同时采用挖陷阱、用网、弓箭等多种办法来捉兔子。

前者坚持的是捉兔子的手段,这叫固执;后者坚持的是捉到兔子的目标,他的手段更灵活,这叫执著。

性格孤僻尚有可为,闭门造车绝路一条——评天才少年追梦三十年成为低保户(三)_第6张图片

因此,如果一个执著的人想要解开这个魔方,他并不会守株待兔一般,固执地靠自己瞎摸索。他会积极主动去跟高手学习魔方的特点和解法,然后用到解开自己的魔方上。

固执的人,却会闭门造车,与世隔绝,只坚持用自己摸索的方法来解这个魔方。

帕克用了26年时间,坚持用自己的方法解魔方(否则不会这么久),所以,他是固执的。

如果他是一个执著的人,就会愿意跟人学习和交流,然后用不了几个月,甚至几天(包括学习时间)就解开这个魔方了。

那刘汉清是执著,还是固执呢?

很遗憾,在我看来,他是固执。

如果他是执著,他的目标就是尽力去研究出相关成果,而不是坚持用自己的方法来解体!为此,他会积极主动去借力、去学习,去把自己要研究的对象的特点学习透彻,把能学的尽量都学了,然后再去自己钻研,这样才更有利达成目标。

虽然哥德巴赫猜想的难度,远远大过魔方(要知道全世界众多数学家都在研究哥德巴赫猜想,研究了二百多年了。陈景润结合全世界数学家的智慧和研究方法,已经把所能用的方法推演到极限了),而且到现在也没有人能解开哥德巴赫猜想。但以刘汉清所掌握的知识而言,他还是有很大的学习空间的。

但很可惜,刘汉清一直坚持的是自己的方法,而不是目标。他不去找相关的高手学习(他离开大学回老家时才21岁,完全有时间和机会去考相关教授的研究生。执著的人很灵活、懂得妥协,为的是迂回前进。固执的人,则坚持自己的方法,受情绪左右,不肯有任何妥协和变通),坚持闭门造车。

相比之下,陈景润是执著的人。他在那么恶劣的环境下,也坚持学各种外语,冒着风险看各种国外数学的文献;他房间的灯泡被摘掉,开关被破坏,他就用煤油灯代替;论文太长,不被接受,他就不断精简自己的论文……

张益唐是执著的人,即便在最落魄的时候,他也不放弃到图书馆看各种数学方面的论文和资料,他最后取得的成果,就是其他几个数学家在2008年放弃的课题。

梵高也是执著的人,他的目的是画出更好的能表达自己的画。为此,他学习各种技巧,与各种画家交流探讨,哪怕他的画不受欢迎,他也不气馁,坚持画下去,不断改进自己的表达手段……

执著的人,显然更容易成功。即便没有取得最后理想中的成功,但至少他们在不断的学习中,实力越来越强。

固执的人,显然很难取得成功。因为闭门造车,与世隔绝,坚持的又是自己的方法和手段,所以即便他们努力几十年,也难以取得多少实质性的进步。只是自己一直用的方法用的更熟了,却没有创新和发展。

性格孤僻尚有可为,闭门造车绝路一条——评天才少年追梦三十年成为低保户(三)_第7张图片

比如刘汉清的学术能力和二十年前相比,未必有进步。而那个一把魔方玩了26年的哥们儿,这个有着26年玩魔方经验的人,怕是还没有花一周时间学习玩魔方的人的水平高!

你是执著的人,还是固执的人呢?

六,纸片人与毒鸡汤

前面我们比较了刘汉清与陈景润、张益唐、梵高等人的异同。就是他们虽然都是淡泊名利、性格孤僻、不喜欢交流的人;但陈景润等人都保持着开放的格局,始终关注着本行业的世界局势和潮流。刘汉清却与谁都不交流,把自己活成了真正的孤岛。前者执著,后者固执。

其实,他们还有着一个不为人注意,但却很重要的区别。

陈景润等人,尽管生活非常单调枯燥,与人交往不多,但好歹还活在人间,与现实世界是有联系的。

陈景润在那个恶劣的时代,也赢得了图书馆管理员的支持,后来也带学生,也有老婆孩子,对孩子也很关爱,也会和邻居交流。

张益唐离开校园后,做过很多短暂的工作,后来在餐馆工作多年,再后来教学,和陈景润一样,在45岁那年有了老婆,他也有朋友,会参加一些朋友间的活动。

梵高虽然一生没有结婚,但是他也干过几份工作,与贫困的矿工家庭有过深入接触和交流,也与很多同行有深入交流,后来隐居乡下,与附近街坊关系也不错。或者可以这么说,梵高一生都渴望着与人建立深刻的亲密关系,只是他不擅长,而不是他不想。

相比他们,刘汉清却不像活在人间,更像活在虚无缥缈的空间里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他不和任何人打交道,直到最近几年,他才与村里人有少量接触,此前他一心搞研究的时候,几乎是从不出门,以至于邻居都不晓得他在家里。他一直在闭门造车、与世隔绝。

这就是刘汉清与他们最大的不同。

武志红曾在《走出心灵僻径》一文中谈过这种只追求心灵生活的人:

性格孤僻尚有可为,闭门造车绝路一条——评天才少年追梦三十年成为低保户(三)_第8张图片

心灵僻径,即,你追求一种纯心灵的生活,而排斥世俗中的一切,譬如交际、譬如欲望;你也会忽视身体,譬如不怎么锻炼身体,而宁愿将时间都花在增强你的大脑上,如学习和思考。

……因心灵可以非常迷人,所以如果你又爱读书又爱思考的话,你可能会收获很多心灵上的知识,于是心灵僻径也变得看上去不错,甚至远胜于平常路。

但是,若走在这条路上,我相信你会深有体会,你并不太享受。也许身体上的需求,如吃喝玩乐,你还能屏蔽掉,貌似真不在乎,但人际关系上的需求,你势必会深切感受到,你无法不需要它。你可以自欺欺人地说,我享受孤独,我不需要朋友和恋爱,我一个人待着就挺好,但孤寂的滋味,在很多时候简直可以杀死你一般。

这个说的正是刘汉清的情况,所以后来刘汉清会因为长期得不到认可,而得了严重的焦虑症,每天晚上要吃多片安眠药才能入睡,也因为身心的健康都很差,导致长达十年没有再搞研究。

怎么办呢?武志红是这么说的:

受挫可以让你警醒,帮助你转而走出心灵僻径,去深入认识现实世界。然后,如果你还是非常重视你的心灵需求,你可以以你对现实世界的深刻体验为素材,重新思考心灵是怎么回事。这时,你的思考素材,就是真实不虚的,这时的思考也更有穿透力,甚至可以说,才真正有价值,而你缺乏对现实世界深刻体验的思考,很可能是幻梦一场,甚至毫无价值。

武志红上面的话并非对刘汉清所说,但却恰如对他说一样。

人本来是丰富的多面的立体的人,不过陈景润等人的人生相对太单调,像平面的纸片人;而刘汉清却连平面都不是,他只是一个点。他就盯在数论上,其他都是零。

如果刘汉清真的是天生就为了数论而生,早就与数论有缘,并对数论了解很清楚了,然后热爱数论,那倒也算是命中注定、求仁得仁了。但可惜的是,根据网易《知道》工作室周奕婷采访到的资料,并不是这样:

刘汉清上大学期间,全国到处回响着“向四个现代化进军”、“向科学进军”的宣传口号。大学生作为国家的天子骄子,都豪情万丈,要振兴国家。刘汉清回忆说:

“那时我们经常讨论的话题是国家的改革和发展,没想过将来当技术员,还是老师这种具体问题,都憋着一股劲想干大事业,为祖国添砖加瓦。”

刘汉清内心也热血沸腾,立志要报效祖国。大三下半年,刘汉清看到了徐迟的《哥德巴赫猜想》,然后接触到了《代数数论》、《初等数论及其应用》等数论书籍,“内心犹如掀起大海的咆哮,激情澎湃”……

他对数学着了魔,对哥德巴赫猜想着了魔。他想一举成名天下知!

于是,他不顾一切跳进了哥德巴赫猜想的大坑里。

让他义无反顾地跳入大坑的理由,除了社会对大学生的期待、自己的自负,还有当时国内非常流行的哲学家萨特的一段鸡汤:

“自由就是选择的自由,这种自由的选择是无条件的,不需要什么根据和标准。人愿意自己是什么,他就能成为什么,懦夫是自己变成的懦夫,英雄是自己变成的英雄”。

这话很励志,但是如果不考虑自身能力和客观条件,人想成为什么就能成为什么吗?现在的成功学都不敢这样说了。当然,更可能是刘汉清误读了这句话。这里说的不需要什么根据和标准,是指我们拥有高度自由的选择权。而不是说,不需要什么根据和标准,我们就能成为我们想成为的人。

但是刘汉清当时就是中了这样的毒,哪怕回了农村老家,在没有科研环境和条件的情况下,在所有人扼腕叹息时,他依然豪情万丈:

“我可以通过自己的方式证明自己,不需要借助一张纸(文凭)”。

那时的刘汉清,可真像是成功学提倡的一句名言啊——要成功,先发疯,头脑简单(头脑一热)往前冲!

性格孤僻尚有可为,闭门造车绝路一条——评天才少年追梦三十年成为低保户(三)_第9张图片

你中过这样的鸡汤的毒吗?

明天,我会写这篇长文的最后一篇,探讨两个最重要的问题,分别是刘汉清的成长史和他的性格命运的由来、我自己成长经历的反思。

这篇是我有史以来写的最长的一篇文章,分四篇,已经写的这三篇合计17000字。真是不容易啊!明天发第四篇,欢迎关注!

你可能感兴趣的:(性格孤僻尚有可为,闭门造车绝路一条——评天才少年追梦三十年成为低保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