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学习总结(一)

新学期开了数据库,再加上之前学过的知识,总结下。

数据库建模: 概念模型、逻辑模型、物理模型

1.概念模型:就是将现实世界的实体抽象出来,并不一定用E—R图表示出来

2.逻辑模型:就是基于概念模型,选择合适的逻辑模型(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对象模型等)。

3.物理模型:这里基本就没我们上层的程序人员什么事了,它关乎到底层一般由数据库管理人员操作的。

但是,由于现在我们的数据库基本上一开始都是按关系型数据库设计的,所以上面的各模型的取值范围就被缩小了,关系型数据库一般用E-R图来表示概念模型,逻辑模型就一定是关系模型了,物理模型依然与我们没有太多关系。

关系型数据库建模的大概步骤就可描述为:

                                     1.用E-R图将现实世界抽象出来的实体表示出来:

                                     2.选用合适的关系模型数据库

                                     3.将E-R图中表示的概念模型通过DBMS持久化到磁盘中。

 

感觉学习关系代数应该是可以了解到数据库管理系统从磁盘查询提取数据的原理,同时也可以了解到自己操作数据库时对时间及空间的大致消耗,学了一周了,感觉很有意思,想尝试下,结果发现DML根本没有提供那些操作符,今天听到老师说要能够用关系代数表示自己的查询,才恍然大悟。

三层模式,两级映像

三层模式:外模式、逻辑模式、内模式

1.外模式:对于外模式,我的理解就是数据库视图,它降低了用户需要的数据与数据库表的直接依赖,保证了逻辑数据的独立性。

2.逻辑模式:对于逻辑模式,我感觉就是数据库中表格的设计。它能够体现现实世界中实体间的关联,但它所提供的数据不能直接符合用户需求,需要对逻辑模式的的数据加以处理,才能符合用户需求(外模式就是由此而 产生的)。所以,用户也可以不使用外模式,直接对逻辑模式的数据进行处理从而获得所需数据,但这样做时,当表格数据变化时,用户需要修改大量sql语句,而外模式通过为用户提供一个外模式接口,使得用户使用时仅关注外模式数据即可,而当表格数据变化时,只需对外模式进行修改,改变外模式与逻辑模式间的数据映射即可,从而降低了依赖。

3.内模式:物理模式数据在硬件上的存储结构。

两级映像:如上,红色字体部分就解释了外模式与逻辑模式间的数据映像,同时它也保证了逻辑数据的独立性。逻辑模式与内模式的映像亦是如此,它保证了物理数据的独立性。

 

你可能感兴趣的:(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