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兮,我为何要读PhD?

天涯

李商隐

春日在天涯,天涯日又斜。

莺啼如有泪,为湿最高花。


我为什么要读PhD,这是现阶段的“终极问题”。我一度以为虚荣心是原因之一:有很多比我笨的人都是PhD ,那如果我的学历更低,岂不是太没面子。

如果说为了找更“好”的工作,如何“好”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人生少不了一些运气成分,多读几年书“耽误了”时机,可能发展倒不如一个提前出去工作的本科生或者研究生了。他抓住了这几年的机遇,抓住了失不再来的机会,纵使拥有更高学位也没他们混得好。


我有一个同学,与我小学高中同班、初中大学同校。多年以来,他往往起到一些负面带头作用,比如著名的“我要求不高,随便读个华工就可以了”;他当年说出这种话,引起我们这群同样幼稚的小孩巨大共鸣,并在不知不觉中浑浑噩噩、耽误许多年!但正是这个如咸鱼般不思进取的人,又在骨子里明白“大学之道在明明德”之意,说出了另一句让我拍手称快的话,“我宁愿当个家教,也不要读个大学然后去搞卖水果这种创业”。

当然,我承认他的价值观的同时,并不是在批评拿着大学文凭做卖水果之类的创业有多么不堪,更不能一棍子打死所有人。四年大学教育对一个人的影响和改变难以估量:没有大学文凭的创业者卖水果或许小打小闹,仅仅能管自己一家温饱;而受过大学教育的创业者卖水果,起点于更高的平台,运用更多的知识、技术和名声可能更大概率做出一定的规模,让更多人享受物质上的方便。

诚然,这一类创业是近年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一方面经济疲软、另一方面成本显现出刚性的产物。我们之所以说搞卖水果这种创业不需要大学文凭,因为,纵然号称“互联网+”,但它的观念在本质上还是传统的,即“当一只风口上的猪”,光想做大而非做强:政策利好就高飞,政策利空即熄火。


不忘初心,不忘初心,喊烂了的句子,我不知道更多地是喊给别人看还是喊给自己看。我常常笑称我的初心是当一个堕落的富婆,找一个会挣钱的丈夫,当然,钱的来源要合法。我不必工作还有花不完的金钱,家里满地跑着机器人给我端茶倒水洗衣做饭跳舞踢球,谁不想物质上的极大满足呢,但这不过只是一方面罢了。

另一方面,我享受花不完的钱带来的奢侈物质生活却不给社会做任何贡献,虽说在法律上没有任何问题,可是我一定会在道德上存在愧疚感,愧对我受过的教育。

知识在哭泣。

是不是有点极端了?我们天天呼喊维护唯物主义价值观,一方面没搞清楚它到底是个啥,一方面却把作为立国之本的儒释道核心价值观弄丢了。过去有气节者“从道不从君”的“道”,变成了现在人人都能嘲笑、践踏的“愚蠢”。

我们常常把“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挂在嘴边,但事实上人总是害怕改变。作为社会中人,需要得到他人的认同;而且,社会网络关系中的亲疏往往使个人被所处小圈子里的潮流裹挟着前进,担心自己从既定路线偏离从而被团体抛弃。

所以初心是什么?宁愿清苦一生,回华工附小教书,甚至当一个家教。重点关注一些聪明的,心中有诗和远方的小孩,给他们讲外面的世界,让他们避免犯我曾经犯过的错误,少走一些我曾经走过的弯路,为他们疏通其他普通的小学老师没办法从原理上讲透彻的知识;然后以我闭上眼睛能听懂西洋、中国美术史的文化修养,将他们从教科书对欲望之不可讨论中解放,教他们真正的审美,不说培养出特别高尚的情操,至少能为国家减少一些流行的垃圾文化综艺节目的受众。顺滑如手中粉笔,画出真正的人、值得仰望的生命。最好把他们送到我们当初没能去的学校,让他们有比我当年更好的平台,功德无量。


说了这么多,都是为了回答为什么我要追求更高的学历。首先当然要喜欢这一行、拥有对知识的执念。如果这一点都满足不了的话,其他东西说出来是不是很虚伪。

第二也要说点现实的东西,不说高学历和更好的物质、精神生活之间有怎样非常强的逻辑因果关系,但是至少他们大概率正相关。

第三,为了影响力。社会上主要的影响力,我想简单归三种:政治、资本、知识。已有一颗宁愿清苦一生当小学老师的心,怎么把我的信仰有效地传下去?我需要影响力。前面提到的三种之中,于我而言最直接的必然是最后者——知识。同时我也希望能通过拥有第三种影响力,加速获得第二种,从而实现影响力的翻倍。当一个小学老师,乐观估计真正可以改变的孩子可能一生能够遇到的不足百人;而有了影响力,我能做的便远非一个小学老师能及。

出走数年,有一天想到“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该回家了,耕种快要荒芜的田地。以此番出走之所得,为归来建设之资本;解放“心为形役”之后生,植杖共耕彭泽之田园。


转载请联系作者。

2017年7月11日

于华中科技大学

你可能感兴趣的:(归去来兮,我为何要读PhD?)